謝慈聽了慕容楮問的話,就點頭道:“不錯,所以朝廷讓土地送寶物,盲辭卑謙於人,不足以製止別國的兵馬,隻有朝廷治理得好,才能製止別國的兵馬。”


    聞言,慕容楮點頭道:“有道理。”


    虎子道:“然後呢?”


    謝慈道:“然後朝廷治理好了,那麽圖利的就不來了,圖名的就不來討伐了,凡人們討伐別的朝廷,不是圖利就是圖名。”


    易筐道:“對,夫子也這麽說過。”


    慕容楮和虎子沒說話。


    謝慈繼續道:“如果名利都不能得到,那麽朝廷即使強大,又怎麽會發動這種徒勞之伐,這道理體現在史墨去衛國了解情況迴來而趙簡子就停止打衛國這件事上,趙筒子可取說是懂得該止則止的道理了,這就是那些話的意思。”


    謝慈講完了,慕容楮道:“這些倒是容易明白。”


    易筐道:“不過我還是不明白命。”


    虎子看向易筐道:“命?我也不明白。”


    慕容楮道:“誰明白?我看算命的都不會明白了。”


    易筐道:“那這世上有誰能明白?”


    慕容楮道:“不知道。”


    虎子道:“沒有這樣的人吧。”


    三人說著,看向謝慈問道:“謝慈,你知道嗎?”


    謝慈道:“我當然不知道了。”


    三人就不說話了。


    這時阿寧和郭苓迴來了,拿了一個罐子又走了,謝慈還沒說話,就見張桂兒來了,提著竹筐,看到謝慈,就在竹筐裏拿了一個布袋,遞給謝慈道:“給你的。”


    謝慈接過,問道:“是什麽?”


    書?


    瞧著不像。


    張桂兒沒有說是什麽,便離開了。


    謝慈看了看,布袋子裏是幾個蘋果,見張桂兒走了,謝慈也沒有再說什麽,看看慕容楮等人,問道:“蘋果吃嗎?”


    慕容楮等人應聲。


    拿著蘋果,易筐又瞧著書讀道:“世之聽者,多有所尢,多有所尢,則聽必悖矣,所以尤者多故,其要必因人所喜,與因人所惡。”


    “東麵望者不見西牆,南鄉視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竊鈇也,言語,竊鈇也,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抇其穀而得其鈇,日,複見其鄰之子,態度,無似竊鈇者。”


    慕容楮道:“易筐,你又讀的啥?”


    易筐道:“還是這書裏的。”


    慕容楮問:“你方才讀的也是這書裏的?”


    易筐點頭道:“是啊。”


    慕容楮就道:“那你不能換本書?”


    易筐問:“為何換本書?”


    慕容楮道:“這些我都聽不明白。”


    易筐就道:“你聽不明白,但是我聽謝慈講了,就明白了。”


    慕容楮道:“可是。”


    易筐卻沒有再管慕容楮,隻是繼續道:“其鄰之子非變也,己則變矣,變也者無他,有所尢也,邾之故法,為甲以帛,公息忌謂邾君曰不若以組,凡甲之所以為固者,以滿竅也,今竅滿矣,而任力者半耳,且組則不然,竅滿則盡任力矣。”


    “邾君以為然,曰將何所以得組也,公息忌對曰,上用之則民為之矣,邾君曰,善,下令,令官為甲必以組,公息忌知說之行也,因令其家皆為組。”


    “人有傷之者曰公息忌之所以用組者,其家多為組也,邾君不說,於是複下令,令官為甲無以組。”


    慕容楮沉默的聽著,不說話。


    虎子倒沒有說什麽,隻是認真的聽著。


    謝慈不知道聽沒聽。


    慕容楮問虎子:“你聽明白了?謝慈講的你都明白了?”


    虎子搖頭道:“也不全然明白,但是也明白了不少,不過若是因為不明白就不講不聽,那就會什麽都不明白了不知道了。”


    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慕容楮不說話了。


    易筐道:“此邾君之有所尢也,為甲以組而便,公息忌雖多為組,何傷也,以組不便,公息忌雖無為組,亦何益也。”


    “為組與不為組,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說,用組之心,不可不察也,魯有惡者,其父出而見商咄,反而告其鄰曰商咄不若吾子矣。”


    “且其子至惡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惡,尢乎也,故知美之惡,知惡之美,然後能知美惡矣。”


    “莊子曰以瓦殶者翔,以鉤殶者戰,以黃金殶者殆,其祥一也,而有所殆者,必外有所重者也,外有所重者泄,蓋內掘,魯人可謂外有重矣,解在乎齊人之得金也,及秦墨者之妒也,皆有所乎尤也,老聃則得之矣,若植木而立乎獨,必不合於俗,則何可擴矣,謝慈,這些講的又是什麽?”


    謝慈道:“這講的是世上憑著聽聞下結論的人,往往有所局限,往往有所局限,那麽憑聽聞下的結論必定是謬誤的了。”


    慕容楮聽此,道:“這我聽明白了!”


    謝慈道:“聽明白就好。”


    虎子和易筐認真的聽著。


    謝慈繼續道:“局限的原因很多,其關鍵必定在於人的有所喜愛和有所憎惡,麵向東望的人,看不見西麵的牆,朝南看的人,望不見北方,這是因為心意專於一方。”


    “有一個丟斧子的人,猜疑是他鄰居的兒子拿的,看他的樣子,像拿斧子的人,看他的眼色,像拿斧子的,聽他說話,像拿斧子的,看他的舉止神誌,沒有一樣不像拿斧子的。”


    “這個人挖坑的時候,找到了他的斧子,過了幾天,又看見他鄰居的兒子,舉止神態,沒有一樣像拿了斧子的,他鄰居的兒子沒有改變,他自己卻改變了,他改變的原因沒有別的,是因為原來有所局限。”


    慕容楮這時高興道:“謝慈!這些我也聽明白了!”


    易筐道:“我也聽明白了。”


    虎子道:“我也是。”


    謝慈對慕容楮道:“聽明白了就好,不用特意說。”


    慕容楮應聲,謝慈接著道:“邾國的舊法,製作甲裳用帛來連綴,公息忌對邾君說不如用絲繩來連綴,大凡甲之所以牢固,是因為甲連綴都滿了,現在甲連綴雖然滿了,可是隻能承應該承的力的一半,然而用絲繩來連綴就不是這樣,隻要連綴滿了,就能承全部應該承的力。”


    “邾君以為他說得對,說將從哪裏得到絲繩,公息忌迴答說君主使用它,那麽人民就會製造它了。”


    “邾君說好,於是下令,命爭有關官吏製作甲一定要用絲繩連綴。”


    “公息忌知道自己的主張得到實行了,於是就讓他家裏人都製造絲繩,有詆毀他的人說,公息忌之所以想用絲繩,是因為他家製造了很多絲繩。”


    “邾君聽了很不高興,於是又下述命令,命爭有關官吏製甲不要用絲繩連綴,這是邾君有所局限,製甲用絲繩連綴如果有好處,公息忌即使大量製造絲繩,有什麽害處呢,如果用絲繩連綴沒有好處,公息忌即使沒有製造絲繩,又有什麽益處呢,公息忌製造絲繩或不製造絲繩,都不足以損害公息忌的主張,使用絲繩的本意,不可以不考察清楚。”


    聽此,慕容楮沒有聽太明白,於是問謝慈,謝慈給他又講了講,他這才明白。


    虎子道:“凡事不能隻聽旁人言。”


    易筐道:“還有就是信任,若是信任,不管旁人怎麽說,都不會信,若是不信任,不管旁人怎麽說好,也都不會改變認為。”


    謝慈點頭道:“有道理。”


    慕容楮道:“我也認為。”


    謝慈接著講說:“魯國有個醜陋的人,他的父親出門看見商咄,迴來以後告訴他的鄰居說商咄不如我兒子。”


    “然而他兒子是極醜陋的,商咄是極漂亮的,他卻認為極漂亮的不如極醜陋的,這是被自己的偏愛所局限。”


    “所以,知道了漂亮可以被認為是醜陋,醜陋可以被認為是漂亮,然後就能知道什麽是漂亮,什麽是醜陋了。”


    慕容楮問道:“難道這不是因為妒嗎?”


    謝慈沒說話,虎子道:“好像是。”


    易筐道:“似乎是。”


    謝慈依舊未言,隻道:“又莊子說用紡錘作睹注的內心坦然,用衣鈞作賭注的心裏發慌,用黃金作賭注的感到迷惑,他們是一樣的,然而所以感到迷惑,必然是因為對外物有看重的東西,對外物有看重的東西,就會對它親近,因而內心就會不安詳。”


    “那個魯國人可以說是對外物有看重的東西了,這道理體現在齊國人想得到金子,以及秦國的墨者互相嫉妒,這些都是因為有所局限。”


    “老聃就懂得這個道理,他像木頭一樣自行其事,這樣必然與世俗不合,那麽還能有什麽能使他內心不安。”


    慕容楮道:“這些都是因為局限?”


    謝慈點頭道:“對吧。”


    易筐道:“我認為是的。”


    虎子道:“沒錯。”


    慕容楮道:“但是我認為這人好,就一直這麽認為有錯嗎?”


    謝慈道:“你認為這人好,若這人真好,那是沒有錯的,不然,也是局限。”


    易筐道:“對呀。”


    虎子道:“是說不能隻看片麵?”


    謝慈道:“也是這個理兒,凡事皆是。”


    眾人應聲,易筐又繼續讀道:“聽言不可不察,不察則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亂莫大焉,三代分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彌衰,聖王之道廢絕。”


    “世主多盛其樂,大其鍾鼓,侈其台榭苑囿,以奪人財,輕用民死,以行其忿,老弱凍餒,夭瘠壯狡,汔盡窮屈,加以死虜,無罪之國以地,誅不辜之民以求利,而宗廟之安也,社稷之不危也,不亦難乎。”


    “今人曰某氏多貨,其室培,守狗死,其可也,則必非之矣,曰某國饑,其城郭庳,其守具寡,可襲而篡之。”


    慕容楮道:“你這書寫了多少這樣的話?”


    聞言,易筐看了看,道:“還有兩篇。”


    慕容楮這迴沒有再說什麽。


    虎子和謝慈也聽著。


    易筐道:“則不非之,乃不知類矣,周書曰往者不可及,來者不可待,賢明其世,謂之天子。”


    “故當今之世,有能分善不善者,其王不難矣,善不善本於義,不於,利之為道大矣,夫於海者,行之旬月,見似人者而喜矣。”


    “及其期年也,見其所嚐見物於中者而喜矣,夫去人滋久,而思人滋深歟,亂世之民,其去聖王亦久矣。”


    慕容楮這時道:“哎,這些話,我竟然聽明白了一些。”


    虎子道:“你聽明白了什麽?”


    慕容楮道:“王,應是帝王。”


    虎子道:“我也聽明白了一些。”


    易筐繼續道:“其願見之,日夜無間,故賢王秀士之憂黔首者,不可不務也,功先名,事先功,言先事,不知事,惡能聽言,不知情,惡能當言。”


    “其與人穀言也,其有辯乎,其無辯乎,造始習於大豆,蜂門始習於甘蠅,禦大豆,甘蠅,而不徙人以為者也。”


    “不徙之,所以致遠追急也,所以除害也,凡人亦必有所習其心,然後能聽說,不習其心,習之於學問。”


    “不學而能聽說者,古今無有也,解在乎白圭之非惠子也,公孫龍之說燕昭王以偃兵及應空洛之遇也,孔穿之議公孫龍,翟翦之難惠子之法,此四士者之議,皆多故矣,不可不獨論,謝慈,這些話又說的是什麽?你知道嗎?”


    謝慈應聲道:“知道。”


    三人便認真的看向謝慈。


    謝慈道:“這些啊說的是聽到話不可不考察,不考察,那麽好和不好就不能分辨,好和不好不能分辨,禍亂沒有比這更大的了。”


    慕容楮道:“說的有道理啊。”


    虎子道:“是。”


    易筐道:“確實有道理,不考察,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


    謝慈道:“不錯,夏商周三代能分辨好和不好,所以能稱王天下,如今世道更加衰微,聖王之道披廢棄滅絕,當世的君主盡樂,把鍾鼓等樂造得很大,把台榭園林修得很豪華,因而耗費了百姓的錢財,隨隨便便讓百姓去送命。”


    易筐道:“那這樣的君王實非賢明的君王。”


    慕容楮和虎子點頭。


    謝慈道:“沒錯。”


    慕容楮道:“世道衰微是因為帝王,還是因為百姓?”


    謝慈道:“在帝王,在天下。”


    慕容楮聽了皺眉道:“我不明白。”


    易筐道:“這有什麽不好明白的,世道衰微,在帝王,也在天災,是吧,謝慈?”


    謝慈笑了笑道:“也是原因之二。”


    慕容楮看了看易筐,沒有說什麽,就問謝慈道:“原因之二?除了這些,還有什麽原因?當今世道如何?天下如何?朝廷如何?帝王如何?臣子如何?百姓又如何?謝慈,這些你都知道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常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摘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摘星並收藏日常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