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慈道:“還用問?自然是拿銀子?”


    見謝慈迴答的這般直白,眾人不知道說啥了。


    謝慈問那小童,道:“你呢?”


    小童聽了,愣了一下,然後認真的想了想,道:“銀子。”


    謝慈樂了:“這不就得了。”


    小童看著謝慈,問道:“你覺得你是君子嗎?”


    謝慈道:“我當然是君子。”


    眾人見謝慈如此不謙虛,沉默依舊不知道說什麽。


    小童就道:“我聽人說,古時候有個叫陶淵明的人,說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陶淵明是君子嗎?”


    謝慈道:“陶淵明當然是君子。”


    小童道:“陶淵明是因為不缺吃食,所以才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嗎?”


    謝慈道:“不是。”


    小童道:“那是為何?”


    謝慈道:“你沒聽過五鬥米的故事?”


    小童搖頭道:“沒有。”


    劉庵在旁實在道:“人得先活著,才能君子。”


    聞言,小童就道:“那為了活著就不能君子了?”


    劉庵搖頭道:“當然不是。”


    小童說:“為了活著,就不為君子了?”


    劉庵道:“不是,以君子為前提。”


    小童點頭道:“我明白了。”


    老者這時道:“其實為生為死都要做個君子。”


    劉庵和謝慈還有柳善慶點頭。


    小童等人看看他們,沒說什麽,旁的孩子道:“五鬥米的故事是什麽?”


    “五鬥米的故事?啊,你說陶淵明啊,我知道,我給你們講吧,除了謝慈,誰還聽過?誰還知道?有聽過五鬥米的故事的嗎?”劉庵說。


    “我沒聽過。”那孩子說。


    “我也沒有。”其他幾個孩子也道。


    阿寧說:“我聽過。”


    小童道:“我沒有聽過。”


    老者不語,但顯然知道,柳善慶道:“我也聽過。”


    劉庵見此,就看向那小童等人道:“看來是隻有你們幾個沒聽過了,好,那我就給你們講一講。”


    “好!”


    劉庵便笑著道:“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麵前說話好壞就憑他說。”


    “縣令?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去了彭澤,皇帝知道嗎?”小童問道。


    劉庵道:“當然知道了。”


    “皇帝知道陶淵明?”小童說。


    “知道。”劉庵說。


    小童道:“陶淵明不是很厲害的人嗎?”


    劉庵說:“是德行很好的人。”


    小童道:“有才能嗎?”


    劉庵點頭道:“當然有!”


    小童道:“那為何皇帝不讓陶淵明留在朝廷?”


    “這我們就不知道了。”劉庵說道。


    “陶淵明晚年歸隱田園,他大抵是個不喜歡朝堂的人。”老者在旁說。


    聞言,小童道:“但是為了養家糊口,他還是去了彭澤。”


    老者道:“對,但是為了養家糊口。”


    小童點頭道:“所以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


    劉庵和老者道:“不錯。”


    隻聽劉庵接著道:“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去了。”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


    “這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歎一聲,說自己不能為五鬥米向鄉裏小人折腰,說罷,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官書信,隨即離開隻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小童聽到這裏,就見劉庵道:“這就是五鬥米的故事。”


    “那他領俸祿了嗎?”一個孩子問道。


    劉庵道:“應當是領了。”


    小童道:“也可能沒領,俸祿若是沒有發放,他應該也不會去拿。”


    劉庵道:“可能吧。”


    “那個督郵是太守的人?”小童問:“太守知道這個人嗎?”


    “督郵曹掾?太守肯定知道啊。”劉庵說:“不知道就不會派他去彭澤了。”


    “可是太守知道這個督郵是什麽人嗎?”一個孩子問道。


    劉庵說:“應該不知道。”


    “太守不知道卻派那人去彭澤,顯然那人是太守的手下,既然是手下,為何不知道?不知又為何把他派去彭澤?”小童問道。


    聞言,劉庵頭疼,無奈道:“可能這個督郵曹掾在太守麵前裝作是好人。”


    小童等人聽明白了,道:“那是太守眼睛不好啊。”


    劉庵哭笑不得道:“算是吧。”


    聽完劉庵的話,一個孩子看了看,忽然問道:“你們知道雄牝城,將義,略甲是什麽嗎?還有十陣,十陣的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


    不知道這孩子忽然說這個做什麽,劉庵搖頭道:“雄牝城,將義,略甲,十陣是什麽?”


    小童也看向那孩子,那孩子見劉庵等人都看著自己,低了低頭,道:“我偶然聽來的。”


    老者道:“你也不知道?”


    那孩子就點頭道:“不知道,老爺爺,您知道嗎?”


    “老夫隻知道,這些似乎出自兵法。”老者道。


    柳善慶道:“晚輩也不知。”


    劉庵道:“別看我,我也不知道啊。”


    阿寧看著劉庵,小童看向謝慈,問道:“你知道嗎?”


    謝慈知道,但是懶得說話,隻想告辭,便道:“不知道。”


    小童就道:“那就說我們知道的。”


    劉庵就道:“你們聽過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故事嗎?”


    眾人看看,小童等人搖頭道:“不知道。”


    劉庵就笑道:“那我就給你講講?”


    “好!”講故事比讀書有意思,幾個孩子很高興,老者也是閑來無事的,柳善慶不著急迴家,謝慈幾迴想說告辭,但都被阿寧打斷了話,隻好百無聊賴的盤膝待著,一手撐著腦袋,瞧著槐樹葉子發呆。


    劉庵道:“諸葛亮年幼時父親就去世了,依靠叔父諸葛玄過活,十六歲那年叔父也去世了,於是諸葛亮在襄陽城西的隆中置了一點田產,蓋了幾間屋子,一麵耕種,一麵讀書。”


    “諸葛亮在隆中住了十年,這期間他讀了大量經史和諸子百家的著作,獲得了政治,軍事,曆史的知識,他又注意當時的政治形勢,逐步形成了一套政治見解,當時,劉備正依附荊州牧劉表,他覺得要成大事,必須有智謀的人輔佐,因此一直在物色有見識的人才,後來,他聽說司馬徽在襄陽很有名聲,便去拜訪他,並問他對當今天下大勢的看法,司馬徽說平庸的書生文士怎麽會認清天下大勢,能認清天下大勢的人才是傑出人物。”


    “這就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故事。”劉庵說。


    聽完,小童道:“劉備和諸葛亮還有司馬徽有什麽關係?”


    阿寧道:“不是,是諸葛亮和識時務者為俊傑有什麽關係啊?”


    另外幾個小童點頭道:“對呀。”


    劉庵道:“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啊。”


    小童聽了,皺了皺眉,想了想,道:“劉備去找了司馬徽,然後司馬徽告訴了劉備諸葛亮的存在嗎?”


    劉庵搖頭道:“不是。”


    “不是?那為何這故事裏有諸葛亮?這是劉備沒有去找諸葛亮嗎?既然沒找,為何會有諸葛亮?”小童說。


    劉庵嘴角抽了一下,道:“那你們知道三顧茅廬的故事嗎?”


    小童和阿寧等人搖頭道:“不知道。”


    劉庵知道的也不多,不過這還是知道的,於是笑道:“聽不聽啊?”


    小童等人點頭道:“聽!”


    阿寧道:“三顧茅廬是和誰有關?”


    小童也看向劉庵。


    劉庵道:“和諸葛亮劉備有關。”


    聽此,阿寧和小童等人點頭。


    便聽劉庵道:“官渡大戰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去投靠劉表,曹操看重劉備的謀士徐庶,想拉攏徐庶,便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說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小童道:“諸葛亮很厲害嗎?”


    劉庵道:“沒錯。”


    小童道:“有諸葛亮就能得到天下?”


    劉庵道:“徐庶是這麽說的。”


    小童說:“你講完了嗎?”


    “沒有。”劉庵說。


    阿寧道:“徐庶沒有迴來嗎?”


    劉庵問道:“迴哪裏?”


    阿寧道:“迴到劉備身邊。”


    劉庵道:“沒有。”


    小童這時問道:“為何沒有迴去?”


    劉庵道:“因為徐庶後來效忠曹操。”


    小童道:“為什麽不效忠劉備了?”


    劉庵道:“我也不知道。”


    小童沒有再說啥,劉庵道:“劉備聽了徐庶的話,第二天就帶著關羽和張飛持禮去了,去隆中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遊去了,書童也說不知什麽時候迴來,劉備等人隻好迴去了,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還有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諸葛亮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隻好留下一封信,說希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又一次來到隆中,這次諸葛亮正好在歇息,劉備讓關羽,張飛二人在門外等候,自己在台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起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劉備一聽非常佩服,請求諸葛亮相助,諸葛亮便答應了,這就是三顧茅廬的故事。”


    聽完劉庵的話,阿寧道:“劉備失了徐庶,得到了諸葛亮。”


    小童道:“那是徐庶厲害,還是諸葛亮厲害?他們誰更有才能?”


    劉庵道:“諸葛亮。”


    小童點頭道:“那徐庶的阿娘在哪裏?為何曹操可以謊稱徐庶的阿娘病了?”


    阿寧等人在旁點頭。


    劉庵道:“徐庶的阿娘應該在曹操那裏。”


    阿寧道:“曹操不知道諸葛亮嗎?徐庶沒有諸葛亮有才能,顯然是劉備有利。”


    劉庵道:“曹操也是後來才知道諸葛亮的。”


    小童問說:“徐庶沒有告訴曹操有諸葛亮嗎?”


    劉庵道:“一開始沒有吧,我也不清楚。”


    “劉備不知道曹操拉攏徐庶的事吧?”小童說:“若是知道,還會讓徐庶離開嗎?”


    “劉備不知道,但就算知道了,也沒辦法。”劉庵說。


    小童道:“為啥。”


    劉庵不想聽他問為啥了,岔開話題道:“還有一個故事,你們聽不聽?”


    阿寧道:“聽。”


    小童看著劉庵道:“你還沒說為啥。”


    劉庵道:“因為徐庶可能不相信劉備,徐庶擔心自己的母親,肯定是要離開的。”


    小童明白了,道:“我知道了,你要講什麽故事?”


    劉庵道:“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故事聽過嗎?”


    小童聽了,點頭道:“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故事我聽過,我爹給我講過。”


    阿寧也道:“我哥哥給我講過。”


    旁的孩子也道:“我們都聽過。”


    劉庵見此,道:“你們真的都聽過?”


    阿寧和小童等人點頭道:“真的都聽過。”


    劉庵看向謝慈,問道:“你聽過?”


    謝慈正在瞧著槐樹葉子,聞言,語氣平平道:“我知道。”


    劉庵又看向柳善慶問道:“你聽過嗎?”


    柳善慶有禮道:“晚輩聽過。”


    劉庵於是看向老者,老者笑嗬嗬道:“老夫也知道。”


    這下好了,劉庵道:“那你們知道什麽故事嗎?”


    小童道:“我知道一個故事。”


    劉庵就道:“什麽故事,你說。”


    小童說:“瞎子點燈的故事。”


    劉庵聽了,道:“瞎子點燈?我好像聽過這個故事。”


    小童就道:“你聽過?”


    劉庵點頭,“不過忘了,隻是覺得應該聽過。”


    阿寧這時道:“我也聽過。”


    旁的孩子道:“沒聽過。”


    劉庵道:“你且說來聽聽。”


    小童看向阿寧問道:“你也聽過?”


    阿寧道:“嗯。”


    “聽誰說的?”小童問。


    阿寧道:“我哥哥。”


    於是小童就看向謝慈,謝慈還在看槐樹葉子,也不知道那落在地上的樹葉子有什麽講究,小童問道:“你知道瞎子點燈的故事?”


    聞言,謝慈麵無表情道:“嗯。”


    小童就道:“那你來講。”


    謝慈咳嗽一聲,就不再說話了。


    見此,小童看看阿寧,阿寧不說話,劉庵看看謝慈,就對小童說道:“我瞧他不說,便你講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常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摘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摘星並收藏日常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