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可可西爾裏的自然保護區,穿過崑崙山,越過羊湖盆地,飛過穿破雲層的拉雅山脈。


    在距離冷諾300公裏之外,常年冰封的邊境縣城銼爾那裏,是林寬的臨時住宅。


    咯吱。


    磨坊的門被打開了。


    地上一個蓬頭垢麵的女人卸了磨盤,早已沒了昔日新娘子的風采,她撲通跪在了門前。


    「阿寬,求求你,我寫好了信了。求你給我一口紅薯吧。三天了。我真的熬不下去了。」


    林寬沒說話,接過來隻掃了一眼,刺啦刺啦,直接把信紙撕了個粉碎。


    「吃了吧。這張紙,貴著呢。能換一兜紅薯呢。」林寬隨手把碎紙撒在了地上,清澈的眸子像是高原上無一片雲絲的晴空,平淡的聲音沒有一絲波瀾又好似山腳下平靜的湖水。


    「我這就重寫,阿寬,我想到新的了,我寫你陪我看星空……你別走。」女人早已哭幹了眼淚,她試圖抱著林寬的腳踝卻被林寬一抬腿,踢開了。


    「我可能要生了,我求求你。阿寬——」女人無力地拍打著重新上了鎖的門。


    第112章 信件


    等磨坊的門再被打開, 已經有了溫馨的曙光緩緩照了進來。


    林寬手裏拎了一桶水,碰,門被重新踢上了。


    「阿寬, 你, 你別過來。我不洗。我寫好了。」牆角裏的女人瑟瑟發抖。


    林寬放下水桶, 從水桶裏撈出來兩個要泡化了的糌粑, 沒表情地往牆角根兒靠近了兩步。


    「阿寬,我錯了。我讀給你聽、這、這就念。」女人掀開了撲麵而下的長髮,好像躲著晨光的怨鬼, 又往牆角邊蜷縮了幾下。


    「爸。你跟媽身體還好吧。」張梅霞雙手捧著信紙, 信紙依然哆嗦個不停。


    「不用說廢話。」林寬的聲音低沉陰森。


    「好,好好。」張梅霞拚命點頭。


    她跳過了每次習慣問候的開篇。正要再開口, 被林寬一把奪去了信紙。


    【……阿寬可細心了, 他、他手還巧。天涼了。他用羊皮子給我們做了毯子,又把鄰居們送來的皮料子給我做了雙靴子,可暖和了。】


    【阿寬還說, 等迴渤廣了, 給媽和奶奶也帶一雙羊皮靴子。軟軟的,穿在腳上就像沒穿鞋一樣,卻忒暖和。奶奶的小腳,不愁沒鞋穿了……】


    林寬把信疊成了三折, 揣進了上衣口袋裏。


    他往草堆裏丟過來一個糌粑, 張梅霞不敢接, 蜷縮起來凍紅了的雙腳, 兩隻眼睛卻是尋到了她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一般, 直勾勾的看著草堆裏的糌粑。


    「吃吧。」林寬好像在餵一條餓瘋了的野狗。


    林寬蹲在了張梅霞的對麵,手裏拿著另一個糌粑捏在指尖上轉了幾個圈, 「山妞和我父親的事兒,也寫清楚。對了,你不是還會跟李翠霞炫耀下咱們炕上的活兒麽。給她也寫封信。」


    「阿寬,我跟你發誓,我真的不知道山妞是個傻子。我沒想過要淹死個傻子的。求你相信我啊。」張梅霞沒敢去撿地上的糌粑。


    她跪著往林寬的身邊挪了幾下,有七個月大的肚子護著,她叉著腰,讓肚子挺得更明顯了。


    果然,林寬是個仁醫,他從來不動張梅霞的肚子,卻一伸手捏開了張梅霞的嘴,把手裏的糌粑一懟,全部塞了進去,又在把她的下顎一抬,幫她強行合上了嘴。


    「吃吧。你得補補。」林寬聲音依舊淡然。


    張梅霞的生理鹽水噴泉一樣瞬間湧出來,兩個鼻孔,好像沙漠裏的駱駝一般使勁兒開合著。


    可人中被林寬的拇指穩穩的按住,她死活張不開嘴,滿臉憋得發紫。眼看著人要暈過去了。


    噗!


    在林寬鬆開手的瞬間,糌粑已經在張梅霞的嘴裏被碾碎成了渣滓,噴了一身。


    吭吭,張梅霞停不住的咳嗽。


    她掙紮著爬到林寬身旁的水桶邊,手舀著桶裏的冷水,猛灌了幾口,才終於勉強平靜了下來。


    「阿寬,林叔那場婚禮,我沒在現場。可我跟你保證,你帶我迴去,隻要迴到渤廣,我就給你作證。是我爹給林叔的酒裏做了手腳……」


    林寬一抬腿,旁邊的滿滿一桶水被踢倒了。


    草堆被冷水浸濕,黴濕的牆角瞬間成了水窪。


    張梅霞慢慢從水窪裏站了起來,但她又不敢離開牆角,隻是雙手貼著土牆,灰卷的指甲從土牆上摳下來了一層層土灰。


    「阿寬,我爹反正也是把我踢來踢去,那個金誌偉,從一開始,我爹就知道他在洪港有家的。阿寬,求求你,我還不想死,我一定跟你一條心的。我們是夫妻啊……」張梅霞開始抽噎著哭訴。


    林寬一直貌似體貼地等著張梅霞把話說完了。


    他筆挺的腰板,體態端莊,話語溫柔,「早飯你得補些營養,我去給你做早飯。給李翠霞的信,今天一起寄出去。做好了飯我再來看你。」


    他轉身離開時的神情,也做得跟一個體貼妻子的丈夫別無兩樣。


    #


    可可西爾裏的旱橋設計工程已經進入了收尾工作。


    海拔五千米的高原上,全世界最高最冷的地方,一條最長的鐵路旱橋即將誕生了。


    全程14.8公裏。


    1396個橋孔。


    築基加強設計,不但提高了高原缺氧,低壓高寒,狂風暴雪惡劣氣候造成的橋墩抗病率,還保證了野生動物的遷移和通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嫁進年代文裏成了祖國棟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文不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文不值並收藏嫁進年代文裏成了祖國棟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