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你們說的,朕都明白。可自從晉末以來,戎狄幾多霍亂中原。如今我大隋已經一統四海,若是不能降服戎狄,又怎麽對得起過去的那些將士。”
楊堅的話剛說完,高炯就站出來,“陛下,降服戎狄並不在於這一時。就像陛下剛才說的,戎狄之患。並不隻在於今日。過去的數百年裏,戎狄一直都在侵擾中原,從來沒有停止過。甚至有一段時間,我華夏竟然向……實在是恥辱。可這又有什麽,這不過是一時之計罷了。要知道,曾經的大漢,那也有白登之困,也有和親之傷。我大隋繼往開來,一統華夏。值此之時,正當休養生息,積蓄力量。要知道。當年大秦之所以驟然奔潰,就是源於貿然對於塞外的匈奴。假如秦皇能遲一點,不那麽著急。等把六國餘孽清理幹淨了,那麽區區匈奴何足道哉。”
“陛下,高大人說的是。”
雖然平日裏,楊素和高炯剛不怎麽對付。但這一次,在麵對這個問題上,他還是義無反顧的決定支持他。
這是國家大事,是棋盤之外的事。
所為的相爭,那是棋盤之內。如果國家都沒有了,還爭個屁。
“就是說啊,陛下,臣真的不明白,您為什麽要這樣。”
蘇威也是一樣,也是沒有任何猶豫。
雖然才剛步入大隋的核心權利沒多久,但他心裏也是很明白。
如今的大隋就算繼承了周的所有遺產,但也是百廢待興,也是千瘡百孔,更何況,陳國才剛平定,那裏還不穩定,還需要多加關注。
誰知道那裏會發生什麽,這要是一個不留神出了什麽事,那可就悔之晚矣。
中午的時候,不還在擔心這個問題。怎麽,才剛過了不長的時間,就要改變了。
不是吧,這也太那個啥了吧。
是不是,要真是這樣,他也就不用再幹下去了。
亡國之兆,若是楊堅真那樣做了,那就是亡國之兆。
既然如此,那麽一切的一切還要從長計議才行。
……
剩下的人,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
沒什麽好奇怪的。人就是這種生物,當一個人把說了出來時,隻要有三四個人同意了,那麽剩下的人,不用說,也會同意。
一般情況下都是這樣,那麽在這種已經有好幾位大佬表明了態度後,剩下的他們,又有什麽資格說不行。
也是不明白了,既然都不能說話,那麽他們來這裏的目的又是什麽。
這不是瞎耽誤功夫,浪費別人的時間嗎?
有這個精力,還不如安安生生的去做其他事。
大家都是明白人,沒必要整得這麽矯情。
誰說不是呢。這樣的道理誰又會不明白,隻不過……就算明白了,又能怎樣。
該怎麽辦,那還是要怎麽辦。
你以為的終究隻是你以為的,作為尋常人來說,那還是要……是吧。
知道你們來也沒用,但這種事要是不讓你們來,怎麽說都有點過分。
這哪裏是過分,這分明是可悲才對。
都沒有辦法決定要不要來,這不是可悲又是什麽呢。
“朕知道,朕剛才已經說過了,你們說的,朕都明白。朕本來也是打算讓天下百姓享受幾年太平日子,亂世的滋味不好受,朕理解你們,也理解他們,可你們好好的看一看,這是什麽。要隻是突厥人也就罷了,這高句麗是想做什麽,真以為朕是好欺負的,什麽人都能過來插上一腳。”
說著就有太監在大殿之上,念前方傳來的軍報。
“臣起稟我皇,自去歲以來,高句麗屢屢犯邊,我軍將士雖然英勇奮戰,但實在是寡不敵眾。如今,高句麗日漸強大,臣竊以為陛下應早日用兵,不然悔之晚矣。”
說起來,這份軍報上也沒寫什麽。
說了那麽多,也就隻有一句哈,那就是高句麗猖獗,希望增兵。
這真的是……讓人都有點不知道應該說什麽。
不過話說迴來,麵對這樣的情況,也就不能怪楊堅生氣了。
突厥人為禍中原,那真的已經是好長時間了。數百年裏,心中就算再怎麽不舒服,也不能說完全不能接受。
實力不如別人,那還不得忍著。
可這高句麗算什麽東西,竟然敢這麽猖狂。
漢朝的時候,不過國家一俊縣。漢魏之際,因為中原大戰,無暇顧及那裏,所以才……
這也是曆史遺留問題,並不是今天才有的。
可就算是遺留問題,那也不應該這樣。
小小的高句麗,誰給他們這麽大的勇氣。
自然是他們自己,自然是覺得自己強大了唄。
就像剛才提到的那樣,遼東之地不屬於中原已經百年,高句麗在那裏發展也已經百年。
這麽長的時間,隻要人家願意,那是什麽都有可能發生的。
一代又一代人都在那裏生活,都在那裏繁衍生息。你說,人家的地盤大了,軍隊多了,能沒有心思。
就算以前是你的,現在也還是你的嗎?
拜托,不要太天真了。
現實一點,還是現實一點比較好。
誰說不是呢。
道理誰不明白,可問題的關鍵在於,誰敢說,遼東之地不屬於中原久矣,那裏應該被放棄。
要是這樣的話,幹嘛還要滅陳,還要滅齊。老老實實待在關中之地,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不就可以了。
簡直是在開玩笑,這簡直就是在開玩笑麽。
“怎麽,諸位愛卿都不說話了。朕告訴你們,這高句麗朕是一定要打的。小小一個藩屬之地,竟敢如此。若是不能降服此獠,朕還做什麽天子,還不如直接退位算了。”5
和剛才一樣,楊堅的話剛一落地,高炯就站了出來,“還請陛下三思,這件事急不得啊。”
“昭玄,你這是幹甚。朕的話還沒有說完。你著急什麽。”楊堅微微一笑,“諸位愛卿,朕決定了。還是暫且讓百姓休養生息,等到咱們的力量足夠強大了,再收拾突厥,懲罰高句麗。朕相信不出十年,我們一定可以讓那些異族人知道,大隋國威不可犯,膽敢有冒犯者,雖遠必誅!”
楊堅的話剛說完,高炯就站出來,“陛下,降服戎狄並不在於這一時。就像陛下剛才說的,戎狄之患。並不隻在於今日。過去的數百年裏,戎狄一直都在侵擾中原,從來沒有停止過。甚至有一段時間,我華夏竟然向……實在是恥辱。可這又有什麽,這不過是一時之計罷了。要知道,曾經的大漢,那也有白登之困,也有和親之傷。我大隋繼往開來,一統華夏。值此之時,正當休養生息,積蓄力量。要知道。當年大秦之所以驟然奔潰,就是源於貿然對於塞外的匈奴。假如秦皇能遲一點,不那麽著急。等把六國餘孽清理幹淨了,那麽區區匈奴何足道哉。”
“陛下,高大人說的是。”
雖然平日裏,楊素和高炯剛不怎麽對付。但這一次,在麵對這個問題上,他還是義無反顧的決定支持他。
這是國家大事,是棋盤之外的事。
所為的相爭,那是棋盤之內。如果國家都沒有了,還爭個屁。
“就是說啊,陛下,臣真的不明白,您為什麽要這樣。”
蘇威也是一樣,也是沒有任何猶豫。
雖然才剛步入大隋的核心權利沒多久,但他心裏也是很明白。
如今的大隋就算繼承了周的所有遺產,但也是百廢待興,也是千瘡百孔,更何況,陳國才剛平定,那裏還不穩定,還需要多加關注。
誰知道那裏會發生什麽,這要是一個不留神出了什麽事,那可就悔之晚矣。
中午的時候,不還在擔心這個問題。怎麽,才剛過了不長的時間,就要改變了。
不是吧,這也太那個啥了吧。
是不是,要真是這樣,他也就不用再幹下去了。
亡國之兆,若是楊堅真那樣做了,那就是亡國之兆。
既然如此,那麽一切的一切還要從長計議才行。
……
剩下的人,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
沒什麽好奇怪的。人就是這種生物,當一個人把說了出來時,隻要有三四個人同意了,那麽剩下的人,不用說,也會同意。
一般情況下都是這樣,那麽在這種已經有好幾位大佬表明了態度後,剩下的他們,又有什麽資格說不行。
也是不明白了,既然都不能說話,那麽他們來這裏的目的又是什麽。
這不是瞎耽誤功夫,浪費別人的時間嗎?
有這個精力,還不如安安生生的去做其他事。
大家都是明白人,沒必要整得這麽矯情。
誰說不是呢。這樣的道理誰又會不明白,隻不過……就算明白了,又能怎樣。
該怎麽辦,那還是要怎麽辦。
你以為的終究隻是你以為的,作為尋常人來說,那還是要……是吧。
知道你們來也沒用,但這種事要是不讓你們來,怎麽說都有點過分。
這哪裏是過分,這分明是可悲才對。
都沒有辦法決定要不要來,這不是可悲又是什麽呢。
“朕知道,朕剛才已經說過了,你們說的,朕都明白。朕本來也是打算讓天下百姓享受幾年太平日子,亂世的滋味不好受,朕理解你們,也理解他們,可你們好好的看一看,這是什麽。要隻是突厥人也就罷了,這高句麗是想做什麽,真以為朕是好欺負的,什麽人都能過來插上一腳。”
說著就有太監在大殿之上,念前方傳來的軍報。
“臣起稟我皇,自去歲以來,高句麗屢屢犯邊,我軍將士雖然英勇奮戰,但實在是寡不敵眾。如今,高句麗日漸強大,臣竊以為陛下應早日用兵,不然悔之晚矣。”
說起來,這份軍報上也沒寫什麽。
說了那麽多,也就隻有一句哈,那就是高句麗猖獗,希望增兵。
這真的是……讓人都有點不知道應該說什麽。
不過話說迴來,麵對這樣的情況,也就不能怪楊堅生氣了。
突厥人為禍中原,那真的已經是好長時間了。數百年裏,心中就算再怎麽不舒服,也不能說完全不能接受。
實力不如別人,那還不得忍著。
可這高句麗算什麽東西,竟然敢這麽猖狂。
漢朝的時候,不過國家一俊縣。漢魏之際,因為中原大戰,無暇顧及那裏,所以才……
這也是曆史遺留問題,並不是今天才有的。
可就算是遺留問題,那也不應該這樣。
小小的高句麗,誰給他們這麽大的勇氣。
自然是他們自己,自然是覺得自己強大了唄。
就像剛才提到的那樣,遼東之地不屬於中原已經百年,高句麗在那裏發展也已經百年。
這麽長的時間,隻要人家願意,那是什麽都有可能發生的。
一代又一代人都在那裏生活,都在那裏繁衍生息。你說,人家的地盤大了,軍隊多了,能沒有心思。
就算以前是你的,現在也還是你的嗎?
拜托,不要太天真了。
現實一點,還是現實一點比較好。
誰說不是呢。
道理誰不明白,可問題的關鍵在於,誰敢說,遼東之地不屬於中原久矣,那裏應該被放棄。
要是這樣的話,幹嘛還要滅陳,還要滅齊。老老實實待在關中之地,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不就可以了。
簡直是在開玩笑,這簡直就是在開玩笑麽。
“怎麽,諸位愛卿都不說話了。朕告訴你們,這高句麗朕是一定要打的。小小一個藩屬之地,竟敢如此。若是不能降服此獠,朕還做什麽天子,還不如直接退位算了。”5
和剛才一樣,楊堅的話剛一落地,高炯就站了出來,“還請陛下三思,這件事急不得啊。”
“昭玄,你這是幹甚。朕的話還沒有說完。你著急什麽。”楊堅微微一笑,“諸位愛卿,朕決定了。還是暫且讓百姓休養生息,等到咱們的力量足夠強大了,再收拾突厥,懲罰高句麗。朕相信不出十年,我們一定可以讓那些異族人知道,大隋國威不可犯,膽敢有冒犯者,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