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出息。」
皇甫卓很少說這樣調侃意味的話,此時此刻語氣裏卻帶上了幾分捉弄和寵溺,夏侯瑾軒抬起頭,看見他舒展的眉間。隨後手上便被放入了一個溫涼的東西。
「雖然這些日子發生了許多事……總算還來得及送你。」
夏侯瑾軒低頭,看見掌心靜靜躺著一枚羊脂白玉墜。
「我親手選的上好的子玉,亦是親手雕成。」皇甫卓說,「想著要挑個機會……我也沒料到會是今日。」
說著臉上便不由得泛起紅,皇甫卓隻覺得心跳瞬間如擂鼓,匆忙想要轉過頭,唇卻忽地被覆上來。
「謝謝你,阿卓,我……很喜歡。」
夏侯瑾軒眼睛亮亮的,猶如漫天的燈火都落入一汪清澈透亮的湖水。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他再次吻上對方的唇。二人氣息交纏,洇開一片繾綣。周圍歡聲笑語不絕,而他們隻聽得見彼此的唿吸。
手中羊脂白玉墜上兩麵細細刻了兩字,一卓一瑾,相守同心。
月下添紅袖,惟願與君好。
七夕過後夏侯瑾軒便欲啟程趕迴家中府上,將南屏山發生之事向父親和二叔講個清楚,或許一時還想不出個長久之計,但好歹也能還皇甫卓葉歸這些駐守幾月的浩氣兵士一個清白。
臨行前他縱是知道這一趟不得不走,心中總還是有萬分不舍,便有意和皇甫卓絮絮叨叨了半天,吃穿用度都不厭其煩地一一說下來,直囉嗦得皇甫卓啼笑皆非,一個爆栗敲在他腦門上。
「夏侯瑾軒,你真當我是黃口小兒了不成。」
夏侯瑾軒自知理虧,偷眼瞧了下對方,見他麵上並沒不悅,心裏才鬆了口氣,用了點撒嬌般的口吻說:「我這便要走了,阿卓都沒一點不捨得。」
皇甫卓好笑地瞧了他一眼:「你怎知我不捨得?」
「……」夏侯瑾軒張了張嘴,一時竟不知該應些什麽。皇甫卓先前便一眼看穿他表麵上故作輕鬆,內心卻明顯是刻意壓著紛雜遝亂的情緒,因而也就不再掩飾自己的心思。
「你在擔心什麽,我都明白。」
「阿卓……」
「無妨。」皇甫卓安撫地抬手理了理他額發,嗓音沉穩,「雖然事情不簡單,但總也不能因為怕事就畏而不前。若不有所行動,也就沒法做出改變。相信你我都不是隨波逐流,任人宰割之人。」
他和夏侯瑾軒都明白眼下雖一片太平景象,但內裏已有暗潮洶湧,席捲這大唐局勢向一個不可預知的方向前進。他們並非廟堂中人,縱然能覺察這其中的兇險,也毫無扭轉之力,隻能在這沉浮之中,盡可能保得所重視的人周全。
「我明白。」夏侯瑾軒的語氣亦鄭重起來,「瑾軒斷不能讓你無端背上叛徒汙名,為世人所不齒。」
「清者自清。」皇甫卓笑笑,卻是不以為意,「何況經過這次……也有些事情,我需要時間重新想過。」
夏侯瑾軒見他眉眼間又顯出沉重之色,想來是憶起謝滄行之死抑不住心中悲痛,心下也不由添了幾分愴然,長籲一口氣,便利落地翻身上馬。
「那我便走了。」
皇甫卓道:「路上小心。」
夏侯瑾軒不自覺地微微握緊韁繩,胸口似乎在一瞬間翻湧起數種情緒來,辨不清分不明,快得一縱即逝,讓他什麽也抓不住,隻餘些許酸澀惆悵盤旋在心頭。
他望向馬下負劍而立的這個人,星眸劍目,長身玉立,白衣翩翩,相對一年多前的初遇,舉手投足間已是沉穩持重得多,自己由上而下都被那投射而來的清定目光攝了個滿心滿懷。
有這樣一個人在此,他忽地覺得還未離開,就已歸心似箭。
夏侯瑾軒不由俯下身去,輕輕在對方額上落下一吻。
「等我迴來。」
皇甫卓微愣,隨後唇角漾開淡淡笑意。
「好。」
他目送紅衣少年在柳繁花明裏策馬而去。頂上日光穿過萬花穀裏林木森森,被剪成斑駁支離的光影。
*
夏侯瑾軒抵達府上的時候已過了些時日,他一路上風塵僕僕,也未作太多歇息,待到了門前眉目間已是略有倦色。門前的下人見了他都不覺吃驚——畢竟夏侯家少爺不喜騎射之術,拜入萬花門下這樁事,夏侯家上上下下還是都知曉的。如今幾年來也不怎麽著家門的小公子忽地出現,反倒讓他們不知所措起來。
夏侯瑾軒揉揉眉心,揮退了下人慾讓他前去休息的意思:「向儒,父親在嗎?」
名為向儒的下人道:「將軍有事出征,目前隻有二老爺在府中。」
夏侯瑾軒一愣:「出征?」片刻之間,他心思已是幾個起伏,卻仍未理出個頭緒,便先堪堪壓下,道:「我要見二叔。」
向儒不敢怠慢:「二老爺在書房,我這便帶您過去。」
到書房的路上夏侯瑾軒見院內花草長勢旺盛,亦不乏精巧修葺的心思,便知這是夏侯韜的手筆。夏侯彰多年在外征戰沙場,他這二叔卻是身子羸弱,便久居在府中替他操勞雜事,性子也十分溫和謙遜,幼時自己不懂事與父親起衝突時,也總虧了二叔在旁為他周旋。
想到自己這幾年時常在外,疏忽了家中,夏侯瑾軒內心也不免有些愧疚,見了夏侯韜便跪道:「瑾軒不孝,見過二叔。」
皇甫卓很少說這樣調侃意味的話,此時此刻語氣裏卻帶上了幾分捉弄和寵溺,夏侯瑾軒抬起頭,看見他舒展的眉間。隨後手上便被放入了一個溫涼的東西。
「雖然這些日子發生了許多事……總算還來得及送你。」
夏侯瑾軒低頭,看見掌心靜靜躺著一枚羊脂白玉墜。
「我親手選的上好的子玉,亦是親手雕成。」皇甫卓說,「想著要挑個機會……我也沒料到會是今日。」
說著臉上便不由得泛起紅,皇甫卓隻覺得心跳瞬間如擂鼓,匆忙想要轉過頭,唇卻忽地被覆上來。
「謝謝你,阿卓,我……很喜歡。」
夏侯瑾軒眼睛亮亮的,猶如漫天的燈火都落入一汪清澈透亮的湖水。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他再次吻上對方的唇。二人氣息交纏,洇開一片繾綣。周圍歡聲笑語不絕,而他們隻聽得見彼此的唿吸。
手中羊脂白玉墜上兩麵細細刻了兩字,一卓一瑾,相守同心。
月下添紅袖,惟願與君好。
七夕過後夏侯瑾軒便欲啟程趕迴家中府上,將南屏山發生之事向父親和二叔講個清楚,或許一時還想不出個長久之計,但好歹也能還皇甫卓葉歸這些駐守幾月的浩氣兵士一個清白。
臨行前他縱是知道這一趟不得不走,心中總還是有萬分不舍,便有意和皇甫卓絮絮叨叨了半天,吃穿用度都不厭其煩地一一說下來,直囉嗦得皇甫卓啼笑皆非,一個爆栗敲在他腦門上。
「夏侯瑾軒,你真當我是黃口小兒了不成。」
夏侯瑾軒自知理虧,偷眼瞧了下對方,見他麵上並沒不悅,心裏才鬆了口氣,用了點撒嬌般的口吻說:「我這便要走了,阿卓都沒一點不捨得。」
皇甫卓好笑地瞧了他一眼:「你怎知我不捨得?」
「……」夏侯瑾軒張了張嘴,一時竟不知該應些什麽。皇甫卓先前便一眼看穿他表麵上故作輕鬆,內心卻明顯是刻意壓著紛雜遝亂的情緒,因而也就不再掩飾自己的心思。
「你在擔心什麽,我都明白。」
「阿卓……」
「無妨。」皇甫卓安撫地抬手理了理他額發,嗓音沉穩,「雖然事情不簡單,但總也不能因為怕事就畏而不前。若不有所行動,也就沒法做出改變。相信你我都不是隨波逐流,任人宰割之人。」
他和夏侯瑾軒都明白眼下雖一片太平景象,但內裏已有暗潮洶湧,席捲這大唐局勢向一個不可預知的方向前進。他們並非廟堂中人,縱然能覺察這其中的兇險,也毫無扭轉之力,隻能在這沉浮之中,盡可能保得所重視的人周全。
「我明白。」夏侯瑾軒的語氣亦鄭重起來,「瑾軒斷不能讓你無端背上叛徒汙名,為世人所不齒。」
「清者自清。」皇甫卓笑笑,卻是不以為意,「何況經過這次……也有些事情,我需要時間重新想過。」
夏侯瑾軒見他眉眼間又顯出沉重之色,想來是憶起謝滄行之死抑不住心中悲痛,心下也不由添了幾分愴然,長籲一口氣,便利落地翻身上馬。
「那我便走了。」
皇甫卓道:「路上小心。」
夏侯瑾軒不自覺地微微握緊韁繩,胸口似乎在一瞬間翻湧起數種情緒來,辨不清分不明,快得一縱即逝,讓他什麽也抓不住,隻餘些許酸澀惆悵盤旋在心頭。
他望向馬下負劍而立的這個人,星眸劍目,長身玉立,白衣翩翩,相對一年多前的初遇,舉手投足間已是沉穩持重得多,自己由上而下都被那投射而來的清定目光攝了個滿心滿懷。
有這樣一個人在此,他忽地覺得還未離開,就已歸心似箭。
夏侯瑾軒不由俯下身去,輕輕在對方額上落下一吻。
「等我迴來。」
皇甫卓微愣,隨後唇角漾開淡淡笑意。
「好。」
他目送紅衣少年在柳繁花明裏策馬而去。頂上日光穿過萬花穀裏林木森森,被剪成斑駁支離的光影。
*
夏侯瑾軒抵達府上的時候已過了些時日,他一路上風塵僕僕,也未作太多歇息,待到了門前眉目間已是略有倦色。門前的下人見了他都不覺吃驚——畢竟夏侯家少爺不喜騎射之術,拜入萬花門下這樁事,夏侯家上上下下還是都知曉的。如今幾年來也不怎麽著家門的小公子忽地出現,反倒讓他們不知所措起來。
夏侯瑾軒揉揉眉心,揮退了下人慾讓他前去休息的意思:「向儒,父親在嗎?」
名為向儒的下人道:「將軍有事出征,目前隻有二老爺在府中。」
夏侯瑾軒一愣:「出征?」片刻之間,他心思已是幾個起伏,卻仍未理出個頭緒,便先堪堪壓下,道:「我要見二叔。」
向儒不敢怠慢:「二老爺在書房,我這便帶您過去。」
到書房的路上夏侯瑾軒見院內花草長勢旺盛,亦不乏精巧修葺的心思,便知這是夏侯韜的手筆。夏侯彰多年在外征戰沙場,他這二叔卻是身子羸弱,便久居在府中替他操勞雜事,性子也十分溫和謙遜,幼時自己不懂事與父親起衝突時,也總虧了二叔在旁為他周旋。
想到自己這幾年時常在外,疏忽了家中,夏侯瑾軒內心也不免有些愧疚,見了夏侯韜便跪道:「瑾軒不孝,見過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