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漢族傳說中是一種善變化、能興**、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龍代表著神聖皇權,統治四海之力;而多數蛟卻代表著興風作浪,澤野千裏,因此又被稱為惡蛟。


    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龍,小角名虯。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唿風喚雨,無所不能。


    在神話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龍王),在民間是祥瑞象征,在古時則是帝王統治的化身。蛟龍若遇雷電暴雨,必將扶搖直上騰躍九霄,渡劫後方可化龍。蛟和龍是不同的生物,蛟龍是蛟和龍交而成。雖然都有強大的力量,卻一正一邪,有本質不同。


    蛟,龍之屬也。池魚,滿三千六百,蛟來為之長,能率魚飛置笱水中,即蛟去。


    虯龍,古代傳說中的有角的小龍。虯龍是鐵之子,是洪荒初開後誕生的第一條龍,他通體紅熱,仿佛渾身流淌著熔融的鐵水,鱗片被猶如脈絡般的焰流浮凸出來,有如一塊龍形的熔岩。虯龍無翼,但有角,呈螺旋狀的雙角上無時不刻燃燒著閃熱的熾焰,正是這份熾熱祛除了洪荒初開的嚴寒。


    虯龍屬火,他雖是四初龍中最善戰的,卻也有著變化無常的性情。誇父和以火為業之人(劍匠、鍛工等)信仰他。


    燭龍,上古創世神?,據古籍中記載,燭龍也稱燭九陰,是人麵龍身的形象,赤紅色,身長千裏,睜開眼就為白晝,閉上眼則為夜晚,吸氣為冬天,唿氣為夏天,又能唿風喚雨,不喝水不進食,不睡覺也不休息,它是神話中的神獸,又名燭陰,也寫作逴龍。人麵龍身,口中銜燭,在西北無日之處照明於幽陰。傳說他威力極大,睜眼時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閉眼時天昏地暗,即是黑夜。


    蟠龍,指的是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神話中,蟠龍是水龍,被認為居住在東方的湖中。與蛟龍一樣,和雨與水有很深厚的關係,但頂多隻有保證所在的泉水不枯竭。


    上古時期,天逢大旱,太陽曝曬,碧綠的莊稼田成了衰草地,翠綠的樹木隻剩下了光禿禿的枝杈。大地失去了生機,饑民遍地,叫哭連天。


    東海龍王的第十五個兒子蟠龍時常偷跑到人間遊玩,龍王知道後非常生氣,就將他交給三元仙君嚴加管教。他聰明好學,三元仙君視他為寵兒,把那套看家本領——變幻莫測的仙術全教給了他。一天,他又偷偷地跑到人間玩。可是,眼前的景象使他大為吃驚:已是播種季節了,田地裏連個人影都不見,他看到失去了生機的大地,心象捅了刀子。他不再玩了,用三元仙君教給他的仙術,晃起那條靈巧的尾巴向空中掃了個半弧。


    霎時,天空布滿烏雲,接著“嘩嘩嘩”地下起了雨來。甘露滋潤著大地、滋潤著人們的心田,男女老少都湧向街道、原野。仰起臉來,讓大雨盡情地淋個夠,人們在雨中揮舞著,歡跳著……蟠龍降雨過後,那片綠色的世界又恢複了。人們相互祝賀道喜,感激神龍。看到此情此景,蟠龍不願再迴龍宮中去過那寂寞無聊的生活了。


    他整日地巡迴在千山萬嶺之中,旱了就給人們降雨;看到木船觸礁,船工被惡水吞沒,就引來水鳥為行船引路;看到兇惡的野獸成群結隊在山裏橫行,危害百姓,他就天天將這些野獸驅逐;看到流行的疾病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就在大山上種下大片大片的藥材……


    就這樣,他不分晝夜地為人們忙碌著,為世世代代的人們造福。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而蟠龍卻累死了,他的長長的軀體躺在了平度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由於他躺下時頭枕在南方的土地上,那雙明亮的眼睛也就留給了南方的人們,所以南方人的眼睛變得銳利起來,能看透山石,看到地下的寶藏,識得風水地理。


    而那條靈巧的尾巴伸到了北方的土地上,北方人借助龍尾,他們的腳也變得神氣起來了。


    欽原,上古神獸之一。形狀像蜜蜂,大小像鴛鴦,蜇中鳥獸鳥獸會死,蜇中樹木樹木會枯掉。


    三角獸,傳說中瑞祥之獸名。頭生三角,王者法度修明則此物至。帝王儀衛有繪其像之旗。


    飛廉,亦作蜚廉,是神話中的神獸,文獻稱飛廉是鳥身鹿頭或者鳥頭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為飛廉。


    三足烏,又稱三足金烏,金烏,是一種神話中的神鳥,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運行的使者。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烏,人們敬仰太陽,三足烏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征來崇拜。據說由於三足烏一共有十隻,不停地在天空中運轉,導致地上遭受旱災和灼熱的煎熬。堯帝命令後羿將所有三足烏射殺,結果後羿射落九隻、留下一隻,從此太陽隻有一個並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說法稱三足烏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山魈,山神,人臉猴身,一足,能說人話,而且會變化,特別喜歡吃蝦蟹。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這裏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天吳,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水神。他人麵虎身,這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吳人以狩獵為生,而“虎為百臂之王”,因此,吳人崇拜一種似虎的動物,這種古動物可能在先秦時變得稀少而絕跡了。天吳,八首八麵,虎身,八足八尾,係青黃色,吐雲霧,司水。說的就是這天吳是古代的一個水神,前麵都是對他模樣的一個形容,是一個怪物一樣的神仙。


    禺疆,傳說中的海神、風神和瘟神,也作“禺強”、“禺京”,是黃帝之孫。海神禺疆統治北海,身體象魚,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雙頭龍;風神禺疆據說字“玄冥”,是顓頊的大臣,形象為人麵鳥身、兩耳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支配北方。


    據說禺疆的風能夠傳播瘟疫,如果遇上它刮起的西北風,將會受傷,所以西北風也被古人稱為“厲風”。禺疆臉似人,他耳垂上懸掛兩條青蛇,腳下也踩著兩條青蛇。


    虛耗,傳說中鬼怪之一,虛耗是給人招來禍害的惡鬼。傳說虛耗身穿紅色的袍服、長有牛鼻子,一隻腳穿鞋著地、另一隻腳掛在腰間,腰裏還插有一把鐵扇子。


    玄蜂,古代妖怪之一,是一種巨大的蜂,腹部跟壺一樣大,會蜇人,且有毒能致人於死。


    土螻,古代傳說中一種吃人的山羊,有四隻角。


    獅鷲,傳說中的生物。長有獅子的軀體與利爪、鷹的頭和翅膀,是相當有名的奇幻生物。因為獅子和鷹分別稱雄於陸地和天空,獅鷲被認為是非常厲害的動物。


    冉遺魚,古代神話中的怪魚。英鞮山,涴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陵羊澤。水裏有很多冉遺魚,這種魚長著魚身、蛇頭,還有六隻腳,他的眼睛形狀如同馬的眼睛,吃了這種魚可以使人不患夢魘症,還可以防禦兇災。


    慶忌,上古時期的一種異獸,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黃衣黃帽,乘黃色小車,日馳千裏。叫它的名字可使之報信(亦有捉魚之說)。


    鹿蜀,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獸類,它樣子像馬,頭部白色,身上斑紋猶如虎斑,長有一條紅色的尾巴,鳴叫的時候就像人們在唱民歌。


    重明鳥,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其形似雞,鳴聲如鳳,此鳥兩目都有兩個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鳥,亦叫重睛鳥。它的氣力很大,能夠搏逐猛獸。能辟除猛獸妖物等災害。


    重明鳥又叫雙睛鳥,它的兩隻眼睛中,各長有兩個瞳孔。它的身形像雞,叫起來聲音像鳳凰一樣嘹亮動聽。它常常把身上的羽毛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著沒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迴旋。它能驅逐虎、豹、豺、狼等猛獸,使多種妖魔鬼怪不敢危害人類。它對人類的要求也很低,它不吃食物,隻要喝一點瓊玉的膏液,就很心滿意足了。


    不過,這鳥十分眷戀自己的家鄉,人們於心不忍,隻好同意它自由往來。


    重明鳥很仗義,它理解人們的好意,有時一年中不辭辛苦,來迴光顧好幾次。有時人們得罪了它,就隔幾年都不來。於是,家家戶戶都清掃庭院,擺上瓊漿玉液,盼望重明鳥前來棲息。


    禽獸鬼怪往往趁重明鳥不在時出來危害人,人們就用木頭或銅鐵鑄成重明鳥的形狀,安放在門戶間,這樣,禽獸鬼怪見了,也會害怕,躲得遠遠的,不敢來搗亂。


    給讀者的話:


    這幾章將神獸的資料集中一下,後麵會寫到這些神獸,到時候就不詳細介紹了,到時候若是讀者們沒有印象了,可以重新翻閱這幾章,這樣的話,比較方便,就不用一章一章的去找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異界時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三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三石並收藏縱橫異界時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