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舟,“接著,我們來再講一個事情,傳統媒體和新興自媒體。


    如果將整個信息網絡中的個人和媒體當成一個節點,那麽較早些時候,整個信息的網絡結構和今天會有非常大的區別。


    如紙媒、電視台、互聯網門戶等等,它們所發布的信息往往是由專門的媒體人來進行編撰。這樣的網絡,是一個相對中心化的結構。


    它們講,我們聽,這些媒體是信息的創造者和源頭。而源頭和聽眾的界限非常明顯。


    是權威嘛?像是,又像不是。


    以一個今天非常常見的例子來講:當某路段上發生了一起車禍造成了道路擁堵,影響了路段交通,有網友拍了一張圖片並po了圍脖。


    這件事情,如果發布者不去添油加醋,信息本身夠不夠權威。夠。而且比傳統媒體更快速。


    我們在技術演進和產品形態的探索過程中,逐漸顛覆了傳統的信息網絡結構,源頭和聽眾的界限不再,所有人都可以充當信息的源頭,所有人都是媒體,所以我們叫自媒體。


    而整個複雜網絡伴隨著信息源頭的去中心化,所有人都是一個信息源頭的節點,它繼而又產生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湧現反應,也就是我剛所說,屬於這個時代真正的百家爭鳴。


    比如京城某日因暴雨導致機場內滯留了大量人員,通過圍脖,京城周邊發起了一場自發的接機活動,幫助滯留人員順利疏通;比如在近日某次江南地區的水災中,微訊群中有網友自發組織了臨時救援的民間組織。


    沒有太多思考能力的螞蟻,借助著信息素,組成了一個富有紀律的蟻群,盡管它們中個體智商遠遠比不上人,但所構成的蟻群卻具有非凡的‘智慧’,可以構建結構極其複雜的蟻巢,可以按照一定的步伐去完成繁衍、遷徙、獵食、守衛等組織工作。


    我們沒有釋放信息素的能力,但今天,我們擁有互聯網。信息,成為溝通你我的工具,也讓整個社會產生思考和獨立智慧。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群體智慧’。”


    路舟沒有接著按下ppt,而是走出了站台,在講台上麵一邊踱步。


    “去年,我曾經在個人圍脖上聊過一個事情,講的是‘圍脖’已死。可能這裏會有些朋友不那麽理解我的意思。


    當時,我已經萌生了做‘熟人圍脖’的想法,也就是今天微訊所呈現的朋友圈。為什麽我會嚐試去做這樣一件事情?


    這涉及到一個關於治理的情況。


    毋庸置疑,圍脖在話語權或者信息權重這件事情上,馬太效應正在愈演愈烈,大v越來越多,普通人的消息和狀態越來越難產生影響。熟人圍脖——朋友圈,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隨之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微訊在朋友圈之後又嚐試做了公眾號,它便是用來補充朋友圈所不足。


    圍脖是更公地化,更公共的場所,而朋友圈則是屬於私人的領地。


    當時的我應該算是年少輕狂,但當我理清了一些事情,去真正治理微訊,我也明白,兩者並無孰優孰劣。而對心浪圍脖,我也是懷有非常高的敬意。


    今天的圍脖,正在迎來越來越多的政府、組織機構的入駐,它促進了很多公開化和透明化的進程。這是私人領地,朋友圈所做不到的事情。


    當然,涉及治理,因為信息富集,今天的我們也麵臨著巨大的困難。


    今天的圍脖大v,可以通過自己的話語權尋求營銷和廣告變現,而微訊公眾號則是再次將這件事情推上了一個台階,隻要有閱讀有瀏覽,文章就能產生價值。而微訊內部,目前也正在做著一個更加深入的項目,謀求著將這樣的模式再次推上極致。


    聚焦於內容身上的眼球愈多,經濟效益就越高。眼球經濟,不外如是。


    內容不必區分好壞,隻要能夠吸引眼球,它就能產生經濟效益。


    暴力、扭曲、黃色、灰色、獵奇、低俗、謠言......不少類似的公眾號,透過微訊的沙雕廣告也獲得了非常高的經濟收益,同樣的問題在圍脖之中也存在。


    它能夠成立有兩個前提:微訊提供了工具,而用戶存在著需求。


    不同角色的參與者最終促成了這樣的結果。


    微訊進行了大量相關的治理工作,從人工審核、舉報係統再到自動化審核。坦白說,從公司的角度,部分卡口未必是需要如此嚴格,畢竟不管黑白,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能產生流量就是‘好的內容’。


    但一如我前頭所言,這所有人參與進來的網絡它不該走偏,因為某種意義上這就是社會本身的意識形態。那治理也就顯得非常必要。


    而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機構和個人能夠參與到這場治理當中,去形成統一的標準,去尋求合適的解決方案。畢竟,我們隻是一家公司,談論治理,某些時候是有些越俎代庖。”


    路舟走迴了站台,按下了ppt的下一頁,“剛剛是一些現實情況的再延伸。我們再接著聊最開始的話題,新時代的第二個事。”


    “第二個,數據膨脹。


    手機擁有比pc多得多的傳感器,而由於我們的引導,用戶也變得更加願意在互聯網上暢所欲言。所以,可以預見的,接下來的時代是屬於數據的時代。我們大量的個人行為會被數據化並進入互聯網中。


    為此我們需要一個有效的手段來處理這些海量數據。如果剛剛我們所說是表層,那這就是內層。


    迴顧夢穀整個曆程,從初期到現在,借由數據,如今的夢穀係統更加懂我們的用戶。


    為什麽?


    夢穀起家是廣告公司,它的盈利驅動力,來自於流量轉化,用戶的瀏覽和下載進來,我們展示廣告,並最終獲取廣告費。而當數據量越大,越全麵,分析也就能做到更加到位。


    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離不開廣告,它的內核是解決真實的供需。


    所以很實在的,夢穀越了解用戶,推送的廣告越有針對性,越能滿足用戶需求,那麽就越容易成績並賺取利潤。


    這是作為一家盈利性公司需要去優化的事情。”


    路舟微微唿了口氣。


    “歸根結底,我個人認為,移動互聯網某種意義上隻是一個外在表現,內裏的本質,是群體意識變化和硬件支持所帶來的數據膨脹。


    數據的膨脹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我們需要大量的硬件設備進行運算,需要更加強大的調度係統來統籌這些硬件,需要更加完整的學習模型來適應不同的業務場景,需要更加高效的算法來提升獲得最優解的效率。


    我相信,這些解決問題的手段都將成為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因為,未來就是數據化的時代,而移動互聯網,不過是這其中的一個環節。


    移動互聯網,我管其中一些現象叫數據膨脹。那時下並不怎麽火熱的一些概念,車聯網、物聯網到來,萬物互聯之下呢?也許該叫數據洪流。


    以前pc時候,對網絡的訪問不會像接下來手機這般高頻。通過手機,我們的個人行為數據將會到達雲端,它是將我們個人數據化,再在虛擬世界中去體現。


    移動互聯網隻是一個開始,它永遠不是終結,因為新時代之後還有新時代。個人數據化後,萬物的數據化,也就不遠了。


    我們在嚐試著在虛擬世界中構築一個真實世界。


    我們經曆了交互載體的巨大演變,從pc到今天的手機,也許未來真有大腦接入互聯網的一天,那時,真實和虛擬之間的屏障也將會被打破。


    所謂挑戰不應是埋怨於巨頭的壟斷,又或者是執著於顛覆巨頭。


    它們隻是塵埃,而我們雖同樣渺小,但也應是偉大的探索者。


    畢竟我們始終對未來充滿了無盡的渴望,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如果我們滿足於鍵盤交互和語音交互,我想這是丟失了人作為人本身的根本。”


    路舟頓了頓,“今天的世界足夠開放,我們可以隨處地獲取信息和知識,在這片土壤上麵撥下種子,而它也可以容納每個年輕人的瘋狂想法。


    也許我所說、所猜測不一定對,但迴首過去,站在當下,未來之路似乎本就在我們腳下。


    謝謝。”


    路舟說完,此時會場是一片寂靜。


    良久過後,多數人是如夢方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互聯網201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圳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圳南並收藏互聯網201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