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撿漏?
烏古烈、烏古閔戰死。
兩千騎兵隻剩下一半,卻未能撼動周兵的軍陣,殘酷的現實,使恐懼感在剩下一千騎兵中迅蔓延。
驕傲的女真騎士終於心慌,6續有人調轉馬頭,脫離戰場,導致更多的人丟下袍澤的屍身,後撤。
是人,就會害怕。
銳氣耗光的女直鐵騎亦如此。
一些騎兵邊打馬遠遁,邊迴眸凝望帶給他們這場慘敗的軍陣,陣列依然嚴整,好似從未遭受騎兵衝擊。
如果自己是步兵,拿著長矛,麵對排山倒海般壓過來的騎兵,能否像這些周兵一樣巋然不動、無所畏懼?
不少女真騎兵這麽問自己,答案是很難。
敗了。
敗的實實在在。
無比沮喪的他們,深深記住這支軍隊,還有那杆沈字大旗,眸光中充滿畏懼,還有一絲敬意。
最終,敗走的騎兵隻帶走兩員主將的屍身。
沈浩沒有下令追擊,步兵追騎兵,純屬瞎折騰。
一名傳令兵把自己的馬讓給沈浩,沈浩上馬,迴頭審視自己的兵,或許對手走的太突然,很多長矛兵不知所措。
“勝了我們打勝了”一名把總如夢初醒呢喃著。
“我們勝了!”
薑寧激動高喊。
士兵們這才反應過來,跳著腳歡唿,擁抱,最後變成一個聲調:“沈將軍威武!沈家軍威武!”
沈浩將手中大旗交給掌旗的把總,輕輕打馬,緩緩走在軍陣前,指著滿地屍體,對自己的兵,大聲道:“這都是你們的功勞,這場屬於你們的勝利,一定會被載入史冊。”
士兵們高舉長矛歡唿。
待數千人的心緒平複下來,沈浩傳令打掃戰場,並飛鴿向汴京和建鄴報信,為麾下將士請功。
沈家軍的傷亡很快統計出來,無人戰死,傷者近百,大多是輕傷,包紮後還可以繼續作戰。
十三人傷勢較重,幾乎全是板甲遮蓋不到的部位受傷,比如胳膊、腿,有一名長矛兵的雙腿,被滾落在地的敵人,以狼牙棒砸斷。
“重傷者,安家費,白銀三百兩,戰死者,給家屬銀五百兩,打仗期間,全軍將士,三倍餉銀。”
沈浩這番話馬上傳遍全軍。
這個時空,一畝良田,值七兩銀子,三百兩銀子,可以買三十畝田,外加一處磚瓦宅子,過上小康生活。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這是巨大的誘惑,而沈浩招募的青壯,差不多全出自普通人家或窮苦人家。
掙紮在底層的青年,才能吃得下苦,才會為了改變命運而拚命。
五百兩銀子,則堪稱巨款,相當於三十萬人民幣的購買力,一人戰死,全家享福,在底層士兵看來,值!
四千兵跪在地上,叩謝沈浩的厚待。
他們不擔心沈浩言而無信,這一年多,沈浩留給他們的深刻印象,一是高深莫測,二是說到做到。
養著四五千兵,如此優厚的撫恤待遇,江心洲的財政勉強承受的了,可以後要是養幾萬十幾萬的兵,光靠走私貿易,肯定不行。
沈浩琢磨著,打完這場仗,擴大海上走私貿易的同時,得把一些能賣高價錢的玩意搗鼓出來,比如好的酒、玻璃、香煙。
打掃戰場的兵,將女直戰死騎兵身上值錢物件,悉數上交,沈家軍對戰利品有著嚴格規定:必須上交,不得哄搶,違者斬。
在沈家軍,拿著高工資,無論死活,以後都有保障,沒誰耍小聰明私藏該上交的東西,再者,這些兵已被沈浩練出了傲骨,也不屑這麽做。
正當沈浩的兵打掃戰場時,一隊大周騎兵疾馳而來,確定是友軍,這隊騎兵才靠攏過來。
沈浩目測,這一大隊騎兵,至少三千騎,王字大旗迎風招展,大周缺馬,隻有西軍配備騎兵集團。
這是因為西軍在三十年前,從西賊手裏奪下了熙河兩岸野馬聚集的大片草原,經過三十年,打造出大周第一支,也是僅有的一支人數上萬的騎兵。
兩軍主將相隔七八米遙遙抱拳。
“在下乃西軍勤王之師,先鋒官,參將王元。”貌似三十五六歲的王元,率先報出姓名、官職,帶著一股傲氣。
戰死在大黑河北岸的王實,是他表哥,他父親,正是西軍總管,王沁,王沁麾下,七個總兵官,四個是王家的人,剩下三個,也是王沁提攜起來的,所以,王家是當之無愧的大周軍界第一門閥。
王元自然有驕傲的資本和底氣。
好在王家幾代都對朝廷忠心耿耿,加之有北疆邊軍製衡,且各軍糧餉,掐在朝廷手裏,多疑的柴熙瑞,才沒把王家視為潛在威脅。
“在下沈浩”沈浩隻是道出姓名。
不過沈浩身上的官服,王元認識,跟他身上的一樣,隻不過他的官服被盔甲遮住了大部分。
所以,王元不敢過分輕視沈浩,年紀輕輕的參將,要麽自身實力很猛,要麽家世很猛,或抱住的大腿很粗。
下一刻,王元看到被堆疊起來的女直騎兵屍體,還有沈浩繳獲的四百多匹健馬,不禁詫異。
“這些都是女直騎兵?”王元難以置信問沈浩。
“是,剛剛跟他們打了一仗,兩千騎,有一半留在這裏。”沈浩笑著迴答。
“看來女直不過如此,重騎兵竟被步兵擊敗。”王元麵露輕蔑之意,而後審視沈浩的兵,不禁動容。
倒不是這位王將軍被沈家軍的軍容震撼,而是覺得沈家軍的盔甲實在是高大上,若是穿在他的騎兵身上該多好。
他惦記上沈家軍的盔甲,但聽沈浩說女直敗兵剛走沒多久,立功心切的他,顧不上詢問盔甲的出處,馬上決定追擊女直敗兵。
連一聲告辭都懶得說的王元,帶著三千騎兵,去追女直敗兵,他覺得能被步兵打敗的女直騎兵,稀鬆平常,他帶著三千人,一打三,穩操勝券,運氣好點,甚至能全殲對方,一戰成名。
三千騎兵,帶起滾滾煙塵而去。
騎在馬上的沈浩微微撇嘴,這位王將軍立功心切,多半得吃大虧。
烏古烈、烏古閔戰死。
兩千騎兵隻剩下一半,卻未能撼動周兵的軍陣,殘酷的現實,使恐懼感在剩下一千騎兵中迅蔓延。
驕傲的女真騎士終於心慌,6續有人調轉馬頭,脫離戰場,導致更多的人丟下袍澤的屍身,後撤。
是人,就會害怕。
銳氣耗光的女直鐵騎亦如此。
一些騎兵邊打馬遠遁,邊迴眸凝望帶給他們這場慘敗的軍陣,陣列依然嚴整,好似從未遭受騎兵衝擊。
如果自己是步兵,拿著長矛,麵對排山倒海般壓過來的騎兵,能否像這些周兵一樣巋然不動、無所畏懼?
不少女真騎兵這麽問自己,答案是很難。
敗了。
敗的實實在在。
無比沮喪的他們,深深記住這支軍隊,還有那杆沈字大旗,眸光中充滿畏懼,還有一絲敬意。
最終,敗走的騎兵隻帶走兩員主將的屍身。
沈浩沒有下令追擊,步兵追騎兵,純屬瞎折騰。
一名傳令兵把自己的馬讓給沈浩,沈浩上馬,迴頭審視自己的兵,或許對手走的太突然,很多長矛兵不知所措。
“勝了我們打勝了”一名把總如夢初醒呢喃著。
“我們勝了!”
薑寧激動高喊。
士兵們這才反應過來,跳著腳歡唿,擁抱,最後變成一個聲調:“沈將軍威武!沈家軍威武!”
沈浩將手中大旗交給掌旗的把總,輕輕打馬,緩緩走在軍陣前,指著滿地屍體,對自己的兵,大聲道:“這都是你們的功勞,這場屬於你們的勝利,一定會被載入史冊。”
士兵們高舉長矛歡唿。
待數千人的心緒平複下來,沈浩傳令打掃戰場,並飛鴿向汴京和建鄴報信,為麾下將士請功。
沈家軍的傷亡很快統計出來,無人戰死,傷者近百,大多是輕傷,包紮後還可以繼續作戰。
十三人傷勢較重,幾乎全是板甲遮蓋不到的部位受傷,比如胳膊、腿,有一名長矛兵的雙腿,被滾落在地的敵人,以狼牙棒砸斷。
“重傷者,安家費,白銀三百兩,戰死者,給家屬銀五百兩,打仗期間,全軍將士,三倍餉銀。”
沈浩這番話馬上傳遍全軍。
這個時空,一畝良田,值七兩銀子,三百兩銀子,可以買三十畝田,外加一處磚瓦宅子,過上小康生活。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這是巨大的誘惑,而沈浩招募的青壯,差不多全出自普通人家或窮苦人家。
掙紮在底層的青年,才能吃得下苦,才會為了改變命運而拚命。
五百兩銀子,則堪稱巨款,相當於三十萬人民幣的購買力,一人戰死,全家享福,在底層士兵看來,值!
四千兵跪在地上,叩謝沈浩的厚待。
他們不擔心沈浩言而無信,這一年多,沈浩留給他們的深刻印象,一是高深莫測,二是說到做到。
養著四五千兵,如此優厚的撫恤待遇,江心洲的財政勉強承受的了,可以後要是養幾萬十幾萬的兵,光靠走私貿易,肯定不行。
沈浩琢磨著,打完這場仗,擴大海上走私貿易的同時,得把一些能賣高價錢的玩意搗鼓出來,比如好的酒、玻璃、香煙。
打掃戰場的兵,將女直戰死騎兵身上值錢物件,悉數上交,沈家軍對戰利品有著嚴格規定:必須上交,不得哄搶,違者斬。
在沈家軍,拿著高工資,無論死活,以後都有保障,沒誰耍小聰明私藏該上交的東西,再者,這些兵已被沈浩練出了傲骨,也不屑這麽做。
正當沈浩的兵打掃戰場時,一隊大周騎兵疾馳而來,確定是友軍,這隊騎兵才靠攏過來。
沈浩目測,這一大隊騎兵,至少三千騎,王字大旗迎風招展,大周缺馬,隻有西軍配備騎兵集團。
這是因為西軍在三十年前,從西賊手裏奪下了熙河兩岸野馬聚集的大片草原,經過三十年,打造出大周第一支,也是僅有的一支人數上萬的騎兵。
兩軍主將相隔七八米遙遙抱拳。
“在下乃西軍勤王之師,先鋒官,參將王元。”貌似三十五六歲的王元,率先報出姓名、官職,帶著一股傲氣。
戰死在大黑河北岸的王實,是他表哥,他父親,正是西軍總管,王沁,王沁麾下,七個總兵官,四個是王家的人,剩下三個,也是王沁提攜起來的,所以,王家是當之無愧的大周軍界第一門閥。
王元自然有驕傲的資本和底氣。
好在王家幾代都對朝廷忠心耿耿,加之有北疆邊軍製衡,且各軍糧餉,掐在朝廷手裏,多疑的柴熙瑞,才沒把王家視為潛在威脅。
“在下沈浩”沈浩隻是道出姓名。
不過沈浩身上的官服,王元認識,跟他身上的一樣,隻不過他的官服被盔甲遮住了大部分。
所以,王元不敢過分輕視沈浩,年紀輕輕的參將,要麽自身實力很猛,要麽家世很猛,或抱住的大腿很粗。
下一刻,王元看到被堆疊起來的女直騎兵屍體,還有沈浩繳獲的四百多匹健馬,不禁詫異。
“這些都是女直騎兵?”王元難以置信問沈浩。
“是,剛剛跟他們打了一仗,兩千騎,有一半留在這裏。”沈浩笑著迴答。
“看來女直不過如此,重騎兵竟被步兵擊敗。”王元麵露輕蔑之意,而後審視沈浩的兵,不禁動容。
倒不是這位王將軍被沈家軍的軍容震撼,而是覺得沈家軍的盔甲實在是高大上,若是穿在他的騎兵身上該多好。
他惦記上沈家軍的盔甲,但聽沈浩說女直敗兵剛走沒多久,立功心切的他,顧不上詢問盔甲的出處,馬上決定追擊女直敗兵。
連一聲告辭都懶得說的王元,帶著三千騎兵,去追女直敗兵,他覺得能被步兵打敗的女直騎兵,稀鬆平常,他帶著三千人,一打三,穩操勝券,運氣好點,甚至能全殲對方,一戰成名。
三千騎兵,帶起滾滾煙塵而去。
騎在馬上的沈浩微微撇嘴,這位王將軍立功心切,多半得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