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研究李商隱,則是從事古代文學教學的時候。李殿奎先生是教研室研究李商隱多年的老學者,我們常在一起探討李商隱和他的詩。在接受出版社之約,撰寫本書時,他曾好心地替我為難地說:「義山太艱深晦澀。有些問題分歧太大,到今天也弄不清……」


    這確實是難題。再加上李商隱一生屈沉幕府,沒做過高官,史料極少,給完成本書撰寫帶來難以想像的困難。


    馬上考證,立即參與李商隱的大討論,爭論出個是是非非……這是不可能,亦沒太大必要。於是決定在古今眾多方家賢士宏論基礎之上,以基本能正確反映李商隱生平事跡、思想性格為原則,不拘泥一家之言,擇善而從,我們覺得這是上乘辦法。具體操作如下:


    1.李商隱戀情和愛。我們不同意清人朱鶴齡諸家,把李商隱所有愛情詩都說成是「美人香草」的「忠憤」之情的寄託,以至於今人統稱為「政治詩」。本書主要參考陳貽焮先生《李商隱戀愛事跡考辨》(1979年6月《文史》第六期),蘇雪林先生《李義士戀愛事跡考》(1927年北新書局)。


    2.《錦瑟》詩。元好問、王漁洋諸人,早就發過「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感嘆,歷來分歧最為紛紜。自清代朱鶴齡、姚培謙、馮浩、朱彝尊、畢沅以及近代孟森等,都認為此詩是悼亡之作。這是最通行的解釋。另一些人認為它寓有政治寄託,是詩人自傷生平之作。此說在當今最流行,代表可推岑仲勉、吳調公二先生。清人何焯把上麵二說折衷,認為《錦瑟》既是悼亡詩,又是「自傷之詞,騷人所謂美人遲暮也。」


    我們以為何焯的見地,更接近詩人思想感情的實際。


    宋人劉邠在《中山詩話》中雲:「李商隱有《錦瑟》詩,人莫曉其意,或謂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本書以其說,設計並塑造歌妓錦瑟人物形象。


    3.李商隱「黨籍」問題。李商隱到底是牛黨還是李黨?亦是歷來學者爭論不休的問題。清人朱鶴齡肯定他是李黨無疑。徐湛園認定他「始乎黨牛之黨」,「終於黨牛之黨」,當然是牛黨。近人陳寅恪說他「本應始終屬於牛黨,方合當時社會階級之道德。」但他卻出入牛、李兩黨之間,因而造成終生「淒涼身,固極可哀傷。」第三種,主要以今人如吳調公等先生為代表,認為他「無關乎牛、李黨局。」既非牛黨亦非李黨。


    以上三家,各執一理。平心而論,李商隱對待自己的「黨籍」,內心萬分痛苦,矛盾重重,是理論家們用一詞一句概括不了的。本書擬客觀地更接近傳主思想性格實際以及當時晚唐現實,塑造黨爭中李商隱形象,能否達到願望,尚請諸位品評。


    4.李商隱生、卒年。至今仍沒有定案,本書參閱清人馮浩《玉谿生詩集箋注》年譜,今人葉蔥奇:《李商隱詩集疏注》年譜。還酌用張采田:《玉谿生年譜會箋》中的一些資料。


    《李商隱全傳》是文學,不是史傳、評傳,對於前輩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在行文中不便註明,僅在此深致謝忱。


    李商隱懷有淩世之才。他的詩歌具有獨創精神和鮮明藝術風格,與、並稱為唐詩「三李」;與並稱為「小李杜」;與溫庭筠、段成式並稱為「三才子」。馮浩譽之為晚唐詩壇「巨擘」。在唐詩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長期以來,文學史上沒有給他以應有的地位,就像他生活在晚唐那個時代,所遭受不公平對待一樣。今天,是撥正這種不正常現象的時候了!應當給李商隱公平正確的評價。希望《李商隱全傳》的問世,能在這方麵起點作用,我們就感到欣慰了。


    匆匆成書,偏頗與訛誤,恐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惠以糾謬,不勝感謝。


    李慶皋 王桂芝


    1995年7月5日


    作者小傳


    李慶皋,漢族,副教授,中國作家協會遼寧分會會員。1939年出生於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古鎮——吉林省扶餘縣蔡家溝,金太祖阿骨打雄集精師、大敗遼兵的地方。父親是鐵路工人,隨著鐵路的延伸,他跟著父親在雙城堡、哈爾濱、長春等地的鐵路小學、中學度過了夢幻般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王桂芝,漢族,編審,中國作家協會遼寧分會會員。1940年出生於北京,廠甸兒的古玩、字畫,舊年除夕夜的煙火,正月十五的花燈,五彩繽紛的風轉兒以及又紅又亮的大串兒冰糖葫蘆,給了她一個京味十足、絢爛多彩的童年。後返迴祖籍,畢業於旅順中學。


    1959年,二人同時考入東北師大中文係。濃鬱的文學氛圍,名師的指教,豐厚的圖書資料,為他們的文學起步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稚嫩但卻充滿激情的歌,在文學之路上留下兩個熱血青年赤誠跋涉的足跡。


    大學畢業以後,二人同時分配到遼南美麗的海濱之城——大連市,在化學工業公司業大執教。遼闊的大海,沸騰的大工業生產,滋潤培育了文學之樹,二人在、散文、等文學領域中涉筆,常有作品見諸報端。


    正當「三十而立」風華正茂,一場難以預料的浩劫從天而降,學校解散,教師下放車間倒班,進而下放農村走「五七道路」。閉塞的、點煤油燈度夜的山溝溝,繁重落後的耕種方式,最底層最貧困然而最古樸的山村生活,成為他們創作中最難得、最寶貴的財富和動力,為他們後來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商隱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董乃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董乃斌並收藏李商隱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