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會心地笑了。真是賢妻知己,我心裏所想,她都知道。


    七妹見夫君笑了,排遣了鬱悶情懷,想轉個話題,說點愉快的事,但又怕話題轉得太突然,再勾起他的苦惱,於是小心地笑道:


    「夫君,你寫詩為什麽要用那麽多典故?白公樂天的詩,明白如話,尤其他寫的新樂府詩,不管童叟還是婦嫗,都看得懂,百姓都願意閱讀。」


    「怎麽給你解釋呢?關於用典的事,過去有人對我說過,勸我作詩少用典故。這樣說吧,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性格習慣,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喜好和口味,如果不用典故,我就覺得這首詩沒寫好。每當我吟詩作賦時,那些典故就在腦子裏活動起來,爭先恐後往你筆下鑽,使你無法拒絕,不能不把它們寫進去,真沒有辦法!」


    七妹見丈夫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覺得好笑又有趣兒,自己寫詩作賦就沒有他那種感覺,這大概就是自己的詩不如夫君詩的緣故吧!


    七


    有一天,一位名叫劉映的老儒生從邊地蕭關,經平涼、涇源赴京述職。他一臉風塵,滿目蒼老,來看望王茂元。其實他曾是王茂元的經師。


    唐代科舉考試科目,除進士之外,還有明經、明法等科目。其中明經科,顧名思義,是專門考「經」。


    唐代以《》、《春秋左氏傳》為大經;以《詩》、《周禮》、《儀禮》為中經;以《易》、《尚書》、《春秋公羊傳》、《穀梁傳》為小經。有的考生通兩經,則指通大經、小經各一書,或者中經裏的兩部書。有的考生通三經,則指通大經、中經、小經各一書。有的考生通五經,則指大經兩部書皆通,其餘中經、小經還要通三部書。


    這劉映老儒生就曾通五經,學識極其淵博,人們都譽稱為劉五經。


    王茂元自己對經學不甚了了,但對精通者極為尊敬。老經師的到來,他極為熱情招待。宴飲席上,自然有眾幕僚參加,李商隱當然要陪坐左右。


    大家都極其仰慕老經師的學識,對滿腹經綸的老經師淪落邊庭經年,又極為憐惜,不時發出嘆息。


    劉五經看出眾人的憐憫,不以為意地哈哈大笑道:


    「諸位不知老夫之樂,乃在眾樂之樂。家國安寧,朝政清明,即使讓老夫終老邊庭亦在所不辭!」


    笑聲朗朗,話語擲地有聲,很使李商隱敬佩,想說幾句稱賞話,又顧慮老儒生年已七十開外,而自己僅二十七歲,且地位低微,哪有自己說話之理。


    王茂元喝了幾杯酒後,無所顧及,聽了老經師之言,哈哈大笑,駁斥道:


    「不對!老師乃一代經師,才高天地,卻沉淪荒漠邊地,埋沒賢才,實乃朝政之不清,宰輔之不明,不能為聖上薦舉人才所致!可惜!可嘆!」


    劉五經搖搖頭,微微笑道:「老府主,休要責怪朝廷宰輔。要怪罪的是老夫出身孤寒,在朝廷沒有根底,又未能結朋入黨,豈有不被遺棄之理。但是,老夫並不後悔,並不遺憾,相反此次進京如能麵聖,老夫定然要稟奏朋黨之害,鼎力清君側,一改朝政黑暗麵目。如能是,老夫死而無憾!死而瞑目!」


    聽得老經師一番鏗鏘有聲之話,李商隱熱血沸騰,站將起來,走到劉五經麵前深深一拱,道:


    「經師一席話,說出商隱一片心。君側不清,朋黨不破,此乃衰敗之象,如此下去,李氏江山社稷不會久長!重振朝綱,乃天下學子之願,百姓之望。請老經師不要以為出身孤寒就會遭到遺棄。隻是直言批評當道者,則會招來禍患的。」


    老經師不以為然地揮揮手,繼續喝酒。


    宴會進行到唱和詩賦時,李商隱站起來,首先吟詩一首,題目為《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詩雲:


    建國宜師古,興邦屬上庠。


    從來以儒戲,安得振朝綱。


    ……


    老經師突然插斷道:「義山小老弟吟得極對!建國興邦何為先?首先必須尊師重道,尊儒重學。歷代皇朝如果輕視讀書人,怎麽能夠振朝綱呢?講得好!」


    眾位幕僚看在府主王茂元的情麵上,也隨聲附和著。


    李商隱並未放在心上,繼續吟詠,從開始,列舉各朝各代「從來以儒戲」的事實,抨擊世道的衰敗,人。心的詭詐,最後迴到前麵提到的話題,勸告劉五經道:


    勿謂孤寒棄,深憂訐直妨。


    叔孫讒易得,盜蹠暴難當。


    李商隱吟罷,提起筆揮揮灑灑把詩抄錄一遍,雙手奉呈老經師。


    劉五經站起,接過詩,手捋霜白鬍鬚,微微笑道:


    「老夫所以沉淪終老,堪憂者不是「孤寒」,而是「訐直」,說得對。尤其當今愛說讒言的人很多,朝政黑暗,惡勢力十分囂張。謝義山老弟忠言相告。」


    老經師嘴上雖如此這般致謝,但心裏仍舊不以為然,黑暗的朝政,囂張的惡勢力,不是更需要勇敢「訐直」的人去與之爭鬥嗎?他雙目炯炯地凝視著李商隱,琢磨這個年輕人為什麽「深憂訐直妨」,難道他仕途不順利,遭遇讒言,受到打擊?他的詩卻寫得不錯,是位很有才華的青年。


    第十四章 宦海苦奔波


    一


    開成三年(公元838年)十一月,長安飄著鵝毛大雪。


    騎著涇源幕府快馬,風塵僕僕地進得京城,來到令狐恩師家。他是來參加恩師的周年忌日活動,另外還要備考明年吏部的釋褐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商隱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董乃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董乃斌並收藏李商隱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