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明神武五年正月,滿清順治八年,永曆六年,滿清曆史上最後一個梟雄多爾袞,終於在北京的家中死亡。接下來就是小皇帝順治的親政,一開始順治尊多爾袞正宮元妃博爾濟吉特氏為義皇後,祔享太廟。多爾袞無子,賜以豫親王多鐸的兒子多爾博為睿親王,俸祿是其他諸王的三倍。又以多爾袞的近侍詹岱、蘇克薩哈為議政大臣。
但是,多爾袞死後不久,其政敵便紛紛出來翻案,揭發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議了阿濟格的罪,然後恢複兩黃旗貴族的地位,提升兩紅旗的滿達海、瓦克達、傑書、羅可鐸等。白旗大臣蘇克薩哈等見勢頭不對,也紛紛倒戈。在這種形勢下,先興羅什等五人獄,然後便正式宣布多爾袞罪狀,追奪一切封典,毀墓掘屍。
接著,順治又接連處罰了剛林、巴哈納、冷僧機、拜尹圖等多爾袞的狗腿子,多爾袞多年培植的勢力頃刻瓦解。多爾袞死後兩個月,突然從榮譽的頂峰跌落下來,完全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鬥爭的結果。但是,多爾袞對於滿清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絕不是政治對手們的幾條欲加之罪所能掩蓋的。
朝中幾個正直的大臣感覺皇帝做的有些過了,沒有多爾袞你順治完全沒希望當上皇帝。所以吏科副理事官彭長庚、一等子許爾安分別上疏,稱頌多爾袞的功勳,幾乎句句在理,但被順治小皇帝罵了個狗血噴頭,將這幾個倒黴蛋流放寧古塔充軍。
多爾袞死後,標誌著滿清的最能征戰的第二代徹底死絕,順治雖然也算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但是和南方的神武皇帝朱宏三一比完全不夠看,一個守成帝王那能和開國之君相其並論。
多爾袞在正月死亡,遠在貴州的朱宏三直到神武五年四月份才接到南京轉發來的軍報。因為南京的馬濟遠等內閣閣老們完全不知道多爾袞對滿清的重要性,並沒有用八百裏加急,而是使用的正常傳遞手段送來的信息。
朱宏三看到多爾袞死亡的消息心中十分高興,說句實在話朱宏三真沒有信心和多爾袞玩下去,倒不是朱宏三害怕多爾袞。因為朱宏三知道自己的能力,他一個後世的鄉鎮幹部,全靠先知先覺才能混到今天。人家多爾袞可沒有後世幾百年的見識,完全靠自己將滿清這麽一家偏居東北的地方企業折騰上市,這份膽識和能力可不是朱宏三能比的。
不過嘛,努爾哈赤大概年輕時沒幹好事,幾個能力出眾的兒子早早的就死了。最牛逼的皇太極隻在位十七年,第二牛逼的多爾袞隻活了三十八歲,打仗最牛逼的多鐸隻活了三十四歲。剩下的子侄不是安於享樂,就是好勇鬥狠,打仗也許還不錯,但是治國理政完全就是個廢物。
朱宏三雖然沒看得上順治,但是畢竟順治還算一個明白人,主要他身後還有孝莊這麽一個靠山。所以朱宏三決定趁著順治親政未久,朝中混亂的時機,立刻開始北伐。
盤算半刻後朱宏三叫來軍機處的軍機姚啟聖,現在軍機處不是侯方域了,侯方域這個人十分討厭,在神武四年朱宏三在水西搞清鄉並屯時,侯方域多次指責朱宏三手段太狠有傷天和,朱宏三一氣之下將侯方域攆到新設立大方縣城去當知縣去了。
軍機處這邊朱宏三想起來幾年前有一個浙江的秀才給自己上書拍馬屁,被內閣那幫閣老厭惡貶到呂宋去了。軍機處正需要這種人才,朱宏三一紙調令將這個浙江會稽的秀才姚啟聖調到身邊,當了自己的大秘書。
姚啟聖現在剛二十七歲,還不是後世電視劇上那副幹巴小老頭的樣子。姚啟聖聽到皇帝喚自己,趕緊躬身問道:“請問陛下有事嗎?”
朱宏三經過這幾個月的相處十分喜歡這個姚啟聖,他比以前的侯方域圓滑多了,就是有反對意見也是淺談既止,不像侯方域那樣直戳你肺管子。
“熙之,你記一下,給武昌的劉思賚發命令,讓他視機搶占漢陽,在長江北岸建立據點,同時盡量囤積軍需。還有給揚州的餘應桂也發去同樣的命令,讓他囤積軍需!”
姚啟聖身為軍機,自然知道全國的軍情,聽皇帝這麽說趕緊問道:“陛下,可是要準備北伐了?”
北伐在中國曆史的長河中是一個挺時髦的詞,它往往代指曆代南方政權為恢複中原,越過長江黃河天塹,統一全國的舉動,但實際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往往以失敗告終,說明曆史上中國的北方無論是政治、軍事、經濟實力都明顯高於南方,南方統一全國的條件與時機還不成熟。
曆史上北伐成功的大概隻有兩例,一是明朝朱元璋北伐推翻了元代的統治,另一例是近代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的北伐,最終在形式上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這兩次北伐成功正是因為當時整個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南移到南方,所以南方不管在人口、經濟、武器裝備上都要強過北方,北伐自然能成功。
但是因為南北地域差異,北高南低,從南向北進攻還是有些難度的。所以朱宏三早在神武元年定下戰略就是先占有兩淮,然後占領山東,最後攻占北京。不過現在朱宏三實力強大,除了兩淮正麵戰場,朱宏三還準備了一支偏師,這就是武昌的湖廣總督劉思賚。
劉思賚退到九江後,在這裏頑強的狙擊滿清濟爾哈朗帶領的軍隊。濟爾哈朗借著繳獲的明海軍的內河炮艇,數次進攻九江,有一次都已經攻進城中,但是被頑強的守軍攆出城去。劉思賚等人堅持了兩個月,終於在神武二年五月份等來了增援,由趙國良帶領倭國派遣軍兩個師迴來了。
隨同趙國良一起迴來的還有海軍十幾艘軍艦,這可是上千噸的大軍艦,完全不是那種一百多噸的內河炮艇能比的。隨著援軍的到來,濟爾哈朗知道自己已經不是明軍的對手,帶著軍隊退守武昌,準備依托武昌和漢陽的堅固城牆和明軍頑抗。
但是武昌城牆在堅固在海軍的火炮前也不夠看,在七月十八日,劉思賚帶著西進兵團,隻用了一天就轟開武昌城牆,這個荊州重地再次落入明軍手中。
接下來就是武昌的明軍和漢陽的清軍再次對峙,其實按照劉思賚的意思不如將漢陽也攻下,但是朱宏三為了不刺激滿清,沒同意劉思賚的作戰方略,這樣長江兩岸的武昌和漢陽,在打了半年死了十多萬人後,再次進入奇怪的靜坐戰爭。
現在多爾袞已死,雲貴這邊都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也不用朱宏三在留在這裏,所以朱宏三準備開始北伐。
朱宏三聽姚啟聖問起笑著說道:“熙之,現在多爾袞已經死了,滿清那邊再也沒有讓朕忌憚的人,朱由榔這邊已經偏居於雲南一隅,完全沒什麽威脅,所以朕決定視機北伐!”
姚啟聖可比侯方域有眼色多了,聽皇帝這麽說趕緊躬身道:“臣先恭喜陛下了,陛下這番大功可比漢之光武,前明的十幾個皇帝除了太祖高皇帝再也沒有人能比得上陛下了!”
朱宏三知道姚啟聖在拍馬屁,但是這種話誰不愛聽?更何況朱宏三心中就是這麽想的,朱棣一個反叛的親王,就能廟號太宗(成祖是後來嘉靖皇帝給改的),自己死後的廟號還趕不上朱棣嗎?
朱宏三心中雖然高興,但是並沒有表現出來,隻是笑了笑說道:“好了,熙之,你去將朕的命令下發出去,然後宣呂大器和李成棟進來!”
姚啟聖躬身退下,一會兒的功夫呂大器和李成棟進來。
呂大器這幾天正在為準備雲南遠征而忙碌,聽皇帝宣召趕緊過來,躬身問道:“陛下,宣召臣等來為何事?”
“呂愛卿,貴州這裏大的戰事已經沒了,朕要迴到南京,雲南之事要呂愛卿和建寧郡王二人了!”
呂大器原本以為皇帝要親自去雲南,沒想到今天來卻將雲南之事交給他。李成棟手下可都是些驕兵悍將,自己還真有些指揮不動他。
“陛下,現在雲南戰事未決,為何要返迴南京?”
“呂愛卿大概還不知道,北方滿清的攝政王多爾袞已經死了,滿清那邊再也沒有為朕所顧忌之人,所以朕決定趁著滿清政局不穩開始北伐!”
呂大器聽皇帝這麽說大喜過望,他是前明舊臣,還有什麽比看著中華大地再次歸於一統更重要的了?
呂大器忍住激動的心情躬身說道:“臣提前恭賀陛下北伐成功!”
朱宏三點點頭:“好!朕半個月後就要走,先去長沙再去武昌,然後順長江而下迴到南京,雲南這邊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二人了!”
李成棟這一年多在貴陽都要待出病了,那種治安戰也不需要他這種將領,隻要中層軍官即可,所以李成棟聽要自己去打雲南心中十分高興。
大明神武五年正月,滿清順治八年,永曆六年,滿清曆史上最後一個梟雄多爾袞,終於在北京的家中死亡。接下來就是小皇帝順治的親政,一開始順治尊多爾袞正宮元妃博爾濟吉特氏為義皇後,祔享太廟。多爾袞無子,賜以豫親王多鐸的兒子多爾博為睿親王,俸祿是其他諸王的三倍。又以多爾袞的近侍詹岱、蘇克薩哈為議政大臣。
但是,多爾袞死後不久,其政敵便紛紛出來翻案,揭發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議了阿濟格的罪,然後恢複兩黃旗貴族的地位,提升兩紅旗的滿達海、瓦克達、傑書、羅可鐸等。白旗大臣蘇克薩哈等見勢頭不對,也紛紛倒戈。在這種形勢下,先興羅什等五人獄,然後便正式宣布多爾袞罪狀,追奪一切封典,毀墓掘屍。
接著,順治又接連處罰了剛林、巴哈納、冷僧機、拜尹圖等多爾袞的狗腿子,多爾袞多年培植的勢力頃刻瓦解。多爾袞死後兩個月,突然從榮譽的頂峰跌落下來,完全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鬥爭的結果。但是,多爾袞對於滿清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絕不是政治對手們的幾條欲加之罪所能掩蓋的。
朝中幾個正直的大臣感覺皇帝做的有些過了,沒有多爾袞你順治完全沒希望當上皇帝。所以吏科副理事官彭長庚、一等子許爾安分別上疏,稱頌多爾袞的功勳,幾乎句句在理,但被順治小皇帝罵了個狗血噴頭,將這幾個倒黴蛋流放寧古塔充軍。
多爾袞死後,標誌著滿清的最能征戰的第二代徹底死絕,順治雖然也算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但是和南方的神武皇帝朱宏三一比完全不夠看,一個守成帝王那能和開國之君相其並論。
多爾袞在正月死亡,遠在貴州的朱宏三直到神武五年四月份才接到南京轉發來的軍報。因為南京的馬濟遠等內閣閣老們完全不知道多爾袞對滿清的重要性,並沒有用八百裏加急,而是使用的正常傳遞手段送來的信息。
朱宏三看到多爾袞死亡的消息心中十分高興,說句實在話朱宏三真沒有信心和多爾袞玩下去,倒不是朱宏三害怕多爾袞。因為朱宏三知道自己的能力,他一個後世的鄉鎮幹部,全靠先知先覺才能混到今天。人家多爾袞可沒有後世幾百年的見識,完全靠自己將滿清這麽一家偏居東北的地方企業折騰上市,這份膽識和能力可不是朱宏三能比的。
不過嘛,努爾哈赤大概年輕時沒幹好事,幾個能力出眾的兒子早早的就死了。最牛逼的皇太極隻在位十七年,第二牛逼的多爾袞隻活了三十八歲,打仗最牛逼的多鐸隻活了三十四歲。剩下的子侄不是安於享樂,就是好勇鬥狠,打仗也許還不錯,但是治國理政完全就是個廢物。
朱宏三雖然沒看得上順治,但是畢竟順治還算一個明白人,主要他身後還有孝莊這麽一個靠山。所以朱宏三決定趁著順治親政未久,朝中混亂的時機,立刻開始北伐。
盤算半刻後朱宏三叫來軍機處的軍機姚啟聖,現在軍機處不是侯方域了,侯方域這個人十分討厭,在神武四年朱宏三在水西搞清鄉並屯時,侯方域多次指責朱宏三手段太狠有傷天和,朱宏三一氣之下將侯方域攆到新設立大方縣城去當知縣去了。
軍機處這邊朱宏三想起來幾年前有一個浙江的秀才給自己上書拍馬屁,被內閣那幫閣老厭惡貶到呂宋去了。軍機處正需要這種人才,朱宏三一紙調令將這個浙江會稽的秀才姚啟聖調到身邊,當了自己的大秘書。
姚啟聖現在剛二十七歲,還不是後世電視劇上那副幹巴小老頭的樣子。姚啟聖聽到皇帝喚自己,趕緊躬身問道:“請問陛下有事嗎?”
朱宏三經過這幾個月的相處十分喜歡這個姚啟聖,他比以前的侯方域圓滑多了,就是有反對意見也是淺談既止,不像侯方域那樣直戳你肺管子。
“熙之,你記一下,給武昌的劉思賚發命令,讓他視機搶占漢陽,在長江北岸建立據點,同時盡量囤積軍需。還有給揚州的餘應桂也發去同樣的命令,讓他囤積軍需!”
姚啟聖身為軍機,自然知道全國的軍情,聽皇帝這麽說趕緊問道:“陛下,可是要準備北伐了?”
北伐在中國曆史的長河中是一個挺時髦的詞,它往往代指曆代南方政權為恢複中原,越過長江黃河天塹,統一全國的舉動,但實際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往往以失敗告終,說明曆史上中國的北方無論是政治、軍事、經濟實力都明顯高於南方,南方統一全國的條件與時機還不成熟。
曆史上北伐成功的大概隻有兩例,一是明朝朱元璋北伐推翻了元代的統治,另一例是近代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的北伐,最終在形式上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這兩次北伐成功正是因為當時整個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南移到南方,所以南方不管在人口、經濟、武器裝備上都要強過北方,北伐自然能成功。
但是因為南北地域差異,北高南低,從南向北進攻還是有些難度的。所以朱宏三早在神武元年定下戰略就是先占有兩淮,然後占領山東,最後攻占北京。不過現在朱宏三實力強大,除了兩淮正麵戰場,朱宏三還準備了一支偏師,這就是武昌的湖廣總督劉思賚。
劉思賚退到九江後,在這裏頑強的狙擊滿清濟爾哈朗帶領的軍隊。濟爾哈朗借著繳獲的明海軍的內河炮艇,數次進攻九江,有一次都已經攻進城中,但是被頑強的守軍攆出城去。劉思賚等人堅持了兩個月,終於在神武二年五月份等來了增援,由趙國良帶領倭國派遣軍兩個師迴來了。
隨同趙國良一起迴來的還有海軍十幾艘軍艦,這可是上千噸的大軍艦,完全不是那種一百多噸的內河炮艇能比的。隨著援軍的到來,濟爾哈朗知道自己已經不是明軍的對手,帶著軍隊退守武昌,準備依托武昌和漢陽的堅固城牆和明軍頑抗。
但是武昌城牆在堅固在海軍的火炮前也不夠看,在七月十八日,劉思賚帶著西進兵團,隻用了一天就轟開武昌城牆,這個荊州重地再次落入明軍手中。
接下來就是武昌的明軍和漢陽的清軍再次對峙,其實按照劉思賚的意思不如將漢陽也攻下,但是朱宏三為了不刺激滿清,沒同意劉思賚的作戰方略,這樣長江兩岸的武昌和漢陽,在打了半年死了十多萬人後,再次進入奇怪的靜坐戰爭。
現在多爾袞已死,雲貴這邊都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也不用朱宏三在留在這裏,所以朱宏三準備開始北伐。
朱宏三聽姚啟聖問起笑著說道:“熙之,現在多爾袞已經死了,滿清那邊再也沒有讓朕忌憚的人,朱由榔這邊已經偏居於雲南一隅,完全沒什麽威脅,所以朕決定視機北伐!”
姚啟聖可比侯方域有眼色多了,聽皇帝這麽說趕緊躬身道:“臣先恭喜陛下了,陛下這番大功可比漢之光武,前明的十幾個皇帝除了太祖高皇帝再也沒有人能比得上陛下了!”
朱宏三知道姚啟聖在拍馬屁,但是這種話誰不愛聽?更何況朱宏三心中就是這麽想的,朱棣一個反叛的親王,就能廟號太宗(成祖是後來嘉靖皇帝給改的),自己死後的廟號還趕不上朱棣嗎?
朱宏三心中雖然高興,但是並沒有表現出來,隻是笑了笑說道:“好了,熙之,你去將朕的命令下發出去,然後宣呂大器和李成棟進來!”
姚啟聖躬身退下,一會兒的功夫呂大器和李成棟進來。
呂大器這幾天正在為準備雲南遠征而忙碌,聽皇帝宣召趕緊過來,躬身問道:“陛下,宣召臣等來為何事?”
“呂愛卿,貴州這裏大的戰事已經沒了,朕要迴到南京,雲南之事要呂愛卿和建寧郡王二人了!”
呂大器原本以為皇帝要親自去雲南,沒想到今天來卻將雲南之事交給他。李成棟手下可都是些驕兵悍將,自己還真有些指揮不動他。
“陛下,現在雲南戰事未決,為何要返迴南京?”
“呂愛卿大概還不知道,北方滿清的攝政王多爾袞已經死了,滿清那邊再也沒有為朕所顧忌之人,所以朕決定趁著滿清政局不穩開始北伐!”
呂大器聽皇帝這麽說大喜過望,他是前明舊臣,還有什麽比看著中華大地再次歸於一統更重要的了?
呂大器忍住激動的心情躬身說道:“臣提前恭賀陛下北伐成功!”
朱宏三點點頭:“好!朕半個月後就要走,先去長沙再去武昌,然後順長江而下迴到南京,雲南這邊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二人了!”
李成棟這一年多在貴陽都要待出病了,那種治安戰也不需要他這種將領,隻要中層軍官即可,所以李成棟聽要自己去打雲南心中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