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丞相製和內閣製是中國古代兩大治理國家的製度。


    丞相製度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不過在那個時候成為相國、丞相等,“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


    從丞相的起源來說,最早恐怕可以追溯到商周,有相,宰等名稱,但並未作為正式官稱,究其原因,商周是貴族政治,而丞相是官僚的首長。打個比方說,商周更類似於家族企業,老板自兼總經理,集權社會更類似現在的股份製企業,自然需要一個單獨的總經理。


    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當時社會水平的限製,君主需要處理的事務並不太多,助手其實未必是必須的。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社會經濟經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分封製度遭到瓦解,貴族政權受到專業的官僚體製的衝擊,丞相開始批量出現了。這段時間的丞相的名稱有相,令尹,相邦等種種稱唿,以丞相為代表的官僚體製作為君主來代替貴族政權的做法,也逐漸登上曆史舞台。


    秦一統六國後,在對政治製度進行改革時候,確立了丞相作為君主頭號助手的地位,正式成為官製。秦朝丞相並不定員,有時一相,有時二相,出身宦官的為中丞相,趙高曾經擔任過此職。


    漢初大概是丞相最威風的時代,丞相威權之重,直逼皇帝,丞相和皇帝同時接受百官朝拜。但是好景不長,盛極而衰,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上台,相權在武帝時候遭到重大削弱。


    原因很簡單,有人認為是武帝要削弱相權,因為相權威脅到了皇權雲雲。恐怕是漢武大帝認為丞相無能,不足與之共同決策國事。漢武通過尚書台這一部門,繞過丞相,直接決策國事。這樣,丞相就失去了議政參政的權力,也就是說,丞相的權限受到了侵吞。但很難說尚書台分享了相權,因為漢武年間,誰知道尚書台的哪個兄弟?隻能說皇權侵占了部分相權,但是此時丞相仍然並未失去百官首長的身份,也並未失去督導百官的權限,所以漢武時期的丞相並不是傳說中的架子。


    漢武帝對丞相製度的破壞,我感覺沒有史家說的那麽嚴重,因為相權從根本來說,是從皇權派生出來的,皇帝和丞相,權限本來分的就不是非常清晰,碰到強勢的皇帝,自然丞相的權限就削弱了。


    但是霍光不一樣,霍光不是丞相,理論上來講,他地位還要低於丞相,他憑什麽指揮丞相?霍光隻好逐漸加重尚書台的權勢,後代外戚攝政成為慣例,有樣學樣,我們自然看到尚書台的權勢一日日加重,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慣稱三公九卿製度,三公都是丞相。實際上,三公中的太尉不常設,其實隻有丞相和禦史大夫常設。人稱二府,所以並不是隻有宋朝才有二府。


    到了東漢時代,漢光武感覺三司(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很不爽,就把大字給去了,然後我們光武帝也是精力很充沛的皇帝,同時,也喜歡事必躬親之類的,於是有文件精神就靠尚書台來直接下達了,當時人們說什麽事歸台閣,三公備位而已,可見領導一旦喜歡事必躬親了,助手就變成廢柴了,秘書就變成香餑餑了,


    按照這個規律,我們可以一直往下看,秘書們一旦被領導看重,職位一提再提,那就是百官之長了,再加上他與領導經常相處,可以互相討論大事,那就變成真丞相。


    所以魏晉南北朝時代,尚書台權勢逐漸加重以後,手握尚書台的長官,錄尚書事就變成了真丞相了,但是皇帝還是需要秘書的啊,於是中書按照這個循環也起來了。於是在南北朝時期,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逐漸成形。


    隋文帝楊堅一統天下,就建立了三省製度,三省長官都是名正言順的丞相。其實尚書省主管執行,所謂縣官不如現管,所以尚書令權勢最大。中書省就是領導秘書,擬招之類的,這個與領導最親近的,門下省主管封駁,審批文件,看看通過不通過,貌似權力極大,即使就是個橡皮圖章。


    這製度一直到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加重門下省的權勢,才有所改觀。但是李世民同誌玄武門奪權,舊的官僚無法去掉,屍位素餐,新的牛人無法安排當丞相。李世民創造性的采取了一種辦法,把真丞相們架空,一方麵,老家夥你們反正為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一些瑣事就不用麻煩你們了。用參議得失,參議朝政之類亂七八糟的名目,使一些土豆番薯之類的小官獲得了丞相的實權“參政議政。一直等屍位素餐的老家夥完蛋,這些參議得失之類的同誌才轉正。這才是真正的三省六部。


    皇帝用久了這招,出人意料的發現這招有個大好處,他把丞相由製度性的,變成臨時性的了,我讓你參議了,你就是丞相了,我不讓你參議了,你就是柴禾,無須引起人事大變動。後來這招被很多皇帝們學去,丞相們以後的名字就又臭又長了,看看以前丞相的名字多帥,丞相,尚書令,太尉,侍中,中書令,人家叫著也好聽。你看看後來的丞相名字,什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聽著都笑死人了。


    同中書門下三品,意思是,哥們,你不是三品官,也就不是丞相,但是皇帝覺得你能幹,讓你當丞相試試,和現在的副處級享受處級待遇差不多。最笑死人的尚書仆射明明是二品大員,但是高宗以後,不掛同三品居然不是真丞相。


    好比現在,一個師長,不掛團長職,居然不能指揮部隊,三省製度,怎麽評價呢,我們表麵上看,三省分掌事務,互相分工,又互相牽製,應該是比較好的,但實際上,這個製度過了李世民一朝,就馬上完蛋了。


    所以說,製度之所以稱為製度,是因為它具有穩定性,但是人死政息,這個東西我們能叫它製度不?


    然後到了高宗時期,尚書省的權限被剝離的七七八八,尚書仆射不委屈點掛同三品,人家都不甩他,商議國家大事他靠邊站,三省製度就名存實亡了,唐朝開始了中書門下政事堂製度。原來唐朝丞相們都是兼職,大家有事時候開開會研究研究,沒事時候,各迴各省辦公。後來,開的會越來越多,會議已經成為定製,


    凡是能進去開會的,我們就叫做丞相,這個開會的地點呢,就叫政事堂。政事堂開始設在門下省,按照當然的慣例,門下省長官是地主,理所應當的丞相。會議室就在人家家開嘛,憑什麽不讓人家進去?


    皇帝們有辦法,二省長官職位空缺,於是就沒正牌丞相,沒有正牌丞相了,怎麽辦呢?反正去政事堂開會的就算丞相吧,起個名字就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名字,看看這名字,水啊,意思就是去中書門下處理文件,所以以後經常看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這樣的丞相名字。


    高宗死了,女強人武則天執政,武則天同誌沒啥創意。。。就愛上了起名。女人比較愛美嘛,所以武則天時期,連官名都覺得美啊。中書省,門下省,武則天覺得名字不好聽,大筆一揮,改。一個改稱鳳閣,一個改稱鸞台。於是,我們就看到這樣的搞笑的名字,同鳳閣鸞台三品,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唐中後期,丞相隨著宦官集團的崛起,逐漸邊緣化了,究其原因,還是最簡單的槍杆子原因,隨著府兵製的敗壞,中書門下政事堂已經無兵可用了,而太監們也製度性掌握了兵權,隨著府兵製的敗壞,中書門下政事堂已經無兵可用了,而太監們也製度性掌握了兵權,所以唐中後期是太監最輝煌的時代,他們甚至可以主宰皇帝廢立,其它任何時代太監都沒有這麽牛叉。


    到了宋朝,我們都熟知的二府和三司使。什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樞密院分掌文武二柄,三司使掌握財權,什麽樞密院和三衙分掌兵權,但是,這個製度製度堅持了多久了?


    神宗時期,元豐改製,又搞起來了三省製度,神宗為什麽要搞元豐改製啊,原因很簡單,這哥們缺錢。為什麽缺錢啊,太多光吃飯不幹事的人了。我們也可以看看都有哪些光吃飯不幹事的人。兩漢時期,留下的三公之類的,現在地球人都知道這東西是過氣明星了,但是人家畢竟是正規公務員編製,財政要發工資的。。。而且是高工資。唐朝也留下了尚書令,中書令,尚書左右仆射之類的官,這些官現在也光吃飯不幹活。而現在的丞相班子,又是一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三司使。比比漢朝,人家是一套領導班子,他是三套,他能不覺得缺錢麽?於是改製,尚書仆射之類的也要吃飯幹活了,這就省了一套領導班子,據說能省不少錢,神宗還是很開心的。


    我們常說的二府,現在也保留著,那個樞密院雖然和兵部也重著,但是,這東西有助於防止造反啊,留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錦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限無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限無敵並收藏明末錦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