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爹哪也不去,若落在外人眼中該說公婆容不下媳婦,逼她挪窩。」
兒子不在了,她得為孫子守好家業啊,隻要媳婦還在他們身邊,娘家人奪財也惘然。
「可……」曾大嫂鄒緊眉頭,要去勸說卻被鍾蓮的聲音打斷。
「苗苗姐!」
第22章 鬥嘴
「是蓮蓮找我。」
沒待曾家老太太與曾大嫂出聲,苗苗已辨出來人是誰,忙從炕沿跳下掀開氈簾去迎。
與此同時,正為繼母之事心頭憤恨不已的曾子辰蹙著眉頭沒有動彈。
果真沒猜錯,苗苗剛步入堂屋就看見小臉凍得通紅的鍾蓮揚聲口吐團霧沖她道:「苗苗姐,我們來找你玩,大姐二姐還在三爺院門口等著。」
「好,你先拿著鑰匙去開門,站在外麵怪冷的。我的針線簍子還在曾奶奶屋裏,收拾好就過去。」
說著苗苗從腰帶裏取出一串鑰匙踏出門往外多走幾步路給她送過去。
鍾蓮接過鑰匙,目光朝她身後的堂屋裏掃去,眸子閃過一絲失望:「子辰那麽早就出去玩了?大姐打算還叫他一起呢。」
「屋裏炕上玩呢,不曉得願不願意過去,待會我問問他。你快點迴去吧,頭上淋的都是雪。」
兩人均沒打傘,此時雪片雖細,卻又急又密,說話功夫苗苗瞧見鍾蓮頭髮、肩上落了一層雪,催促她道。
鍾蓮聽說曾子辰尚在家中,眼睛頓時一亮高高興興地用手遮著頭頂快步離開。
在苗苗和鍾蓮說話間隙,西屋的婆媳倆議論話題仍然沒變。
「……明擺著他們根本不會花心思幫忙物色院子,叫我說啊,不如過完年讓大郎二叔去田宅牙行,老曾家的房子就得曾家去買,啥時候輪到外姓人插手。」
靠人不如靠己,而且還是不懷好心之人,自丈夫從縣城酒樓商討迴來後,曾大嫂就覺得對待此事態度必須強硬,你越好說話他們越覺得好欺負。
「理兒是這個理兒,可長順的銀子不是放進交子鋪生息去了嗎,一時半會取不出來。酒樓還得維持日常開銷,手頭的活銀子不能動……」
大兒媳婦講得老太太如何不明白,可老兩口荷包裏仨核桃倆棗夠幹啥的,買間茅房估摸都不夠,鄭縣地處通往京都的要道,縣城房價不便宜。
別看倆媳婦目前叫這麽兇,真若要讓兩兄弟墊錢給孫子買宅子,兒子們另說,但兒媳婦必定不肯。
她和老伴每日裏為此事不曉得多焦灼,可人老了且沒逢過大世麵,有心無力。
再者親家那頭說得有理有據,即便上告衙門也討不到好。
「哼,那麽大一個酒樓挪不出幾十兩銀子,說出來誰信?八成是那些喪天良的貨編瞎話誆咱們。」
曾大嫂一副完全不相信模樣用鼻子哼了一聲。村子離縣城又不遠,他們每次趕城都會在金滿樓撮一頓,酒樓生意的好壞她還不清楚。
見苗苗進來斂下憤憤之色,隨口問道:「蓮蓮那丫頭呢,來了咋不進屋?」
「是啊,外邊雪沒停吧,別凍著了,年關可生不得病。」
「奶奶,蓮蓮她們來找我玩了,明兒我再過來陪您說話。」
苗苗邊講邊收拾針線簍子,從曾子辰手裏奪下被其揉得不成樣子的棉線糰子,重新將脫落下來的棉線纏好:「子辰跟我們一起玩吧?」
「去吧,男娃子總圈在屋裏也不好,別跑太遠,否則大雪天喊你吃飯都尋不到人。」
老太太神色慈祥地對孫兒說,呆在院子裏光聽娘們嚼舌,有什麽出息。
她和老伴之所以贊成搬到縣城住,其中一個緣由便是希望孫子繼續讀書,否則留在鄉裏竟跟其他熊孩子一樣團泥巴掏鳥窩荒廢學業。
曾子辰本不願和女孩一起玩,但知道奶奶真心疼他為自己好,不想惹她不快,隻好點點頭怏怏地跟在苗苗身後。
經過堂屋時漆黑的眸子直直盯了幾眼東廂房的氈簾。
鍾月這邊,三人打開院門後為避嫌站在過道中等苗苗迴來,再一起開堂屋的房門。
當看到曾子辰隨苗苗一起時,鍾月以為是曾家人交待的,沒想太多。而且鄉下人對孩童之間的男女大防並非太過注重。
倒是鍾蘭因為口袋紅糖的事情心裏有點顧忌,望望曾子辰,猶豫了下將苗苗拉到一旁,悄聲說:
「我們仨兒是來找你熬糖稀的,他在跟前不會學話吧?」
指著曾子辰音量又低幾分:「紅糖我奶奶不知道。」
說完有點後悔選擇跑來三爺家了,這麽多人想不傳出去也難。
「蓮蓮不是說你讓子辰過來的嗎?」苗苗對鍾蘭話中之意疑惑不解,隨即明白乃鍾蓮瞎編的話,搖搖頭篤定道:「沒事,子辰和其它人不一樣,不亂學話嚼舌。」
先行兩步的鍾蓮迴頭望一眼咬耳朵的兩人,抿抿嘴臉頰不覺發起燒。
落在最後麵的鍾月此刻注意力根本沒放在心思各異的幾人身上,因為她發現自己的棉鞋被雪水浸透了,方才沒感覺一停下來開始凍腳了。
想著反正她不會熬什麽糖稀,待會主動要求燒火趁機烤幹棉鞋,省得迴去挨秦氏嘮叨。
準備再跺幾下腳取暖時察覺院門沒插栓槓,鑑於前次油菜事件,鍾月上好槓才去灶房。
生怕旁人搶了先,鍾月進灶房第一句就是:「我燒火!」
兒子不在了,她得為孫子守好家業啊,隻要媳婦還在他們身邊,娘家人奪財也惘然。
「可……」曾大嫂鄒緊眉頭,要去勸說卻被鍾蓮的聲音打斷。
「苗苗姐!」
第22章 鬥嘴
「是蓮蓮找我。」
沒待曾家老太太與曾大嫂出聲,苗苗已辨出來人是誰,忙從炕沿跳下掀開氈簾去迎。
與此同時,正為繼母之事心頭憤恨不已的曾子辰蹙著眉頭沒有動彈。
果真沒猜錯,苗苗剛步入堂屋就看見小臉凍得通紅的鍾蓮揚聲口吐團霧沖她道:「苗苗姐,我們來找你玩,大姐二姐還在三爺院門口等著。」
「好,你先拿著鑰匙去開門,站在外麵怪冷的。我的針線簍子還在曾奶奶屋裏,收拾好就過去。」
說著苗苗從腰帶裏取出一串鑰匙踏出門往外多走幾步路給她送過去。
鍾蓮接過鑰匙,目光朝她身後的堂屋裏掃去,眸子閃過一絲失望:「子辰那麽早就出去玩了?大姐打算還叫他一起呢。」
「屋裏炕上玩呢,不曉得願不願意過去,待會我問問他。你快點迴去吧,頭上淋的都是雪。」
兩人均沒打傘,此時雪片雖細,卻又急又密,說話功夫苗苗瞧見鍾蓮頭髮、肩上落了一層雪,催促她道。
鍾蓮聽說曾子辰尚在家中,眼睛頓時一亮高高興興地用手遮著頭頂快步離開。
在苗苗和鍾蓮說話間隙,西屋的婆媳倆議論話題仍然沒變。
「……明擺著他們根本不會花心思幫忙物色院子,叫我說啊,不如過完年讓大郎二叔去田宅牙行,老曾家的房子就得曾家去買,啥時候輪到外姓人插手。」
靠人不如靠己,而且還是不懷好心之人,自丈夫從縣城酒樓商討迴來後,曾大嫂就覺得對待此事態度必須強硬,你越好說話他們越覺得好欺負。
「理兒是這個理兒,可長順的銀子不是放進交子鋪生息去了嗎,一時半會取不出來。酒樓還得維持日常開銷,手頭的活銀子不能動……」
大兒媳婦講得老太太如何不明白,可老兩口荷包裏仨核桃倆棗夠幹啥的,買間茅房估摸都不夠,鄭縣地處通往京都的要道,縣城房價不便宜。
別看倆媳婦目前叫這麽兇,真若要讓兩兄弟墊錢給孫子買宅子,兒子們另說,但兒媳婦必定不肯。
她和老伴每日裏為此事不曉得多焦灼,可人老了且沒逢過大世麵,有心無力。
再者親家那頭說得有理有據,即便上告衙門也討不到好。
「哼,那麽大一個酒樓挪不出幾十兩銀子,說出來誰信?八成是那些喪天良的貨編瞎話誆咱們。」
曾大嫂一副完全不相信模樣用鼻子哼了一聲。村子離縣城又不遠,他們每次趕城都會在金滿樓撮一頓,酒樓生意的好壞她還不清楚。
見苗苗進來斂下憤憤之色,隨口問道:「蓮蓮那丫頭呢,來了咋不進屋?」
「是啊,外邊雪沒停吧,別凍著了,年關可生不得病。」
「奶奶,蓮蓮她們來找我玩了,明兒我再過來陪您說話。」
苗苗邊講邊收拾針線簍子,從曾子辰手裏奪下被其揉得不成樣子的棉線糰子,重新將脫落下來的棉線纏好:「子辰跟我們一起玩吧?」
「去吧,男娃子總圈在屋裏也不好,別跑太遠,否則大雪天喊你吃飯都尋不到人。」
老太太神色慈祥地對孫兒說,呆在院子裏光聽娘們嚼舌,有什麽出息。
她和老伴之所以贊成搬到縣城住,其中一個緣由便是希望孫子繼續讀書,否則留在鄉裏竟跟其他熊孩子一樣團泥巴掏鳥窩荒廢學業。
曾子辰本不願和女孩一起玩,但知道奶奶真心疼他為自己好,不想惹她不快,隻好點點頭怏怏地跟在苗苗身後。
經過堂屋時漆黑的眸子直直盯了幾眼東廂房的氈簾。
鍾月這邊,三人打開院門後為避嫌站在過道中等苗苗迴來,再一起開堂屋的房門。
當看到曾子辰隨苗苗一起時,鍾月以為是曾家人交待的,沒想太多。而且鄉下人對孩童之間的男女大防並非太過注重。
倒是鍾蘭因為口袋紅糖的事情心裏有點顧忌,望望曾子辰,猶豫了下將苗苗拉到一旁,悄聲說:
「我們仨兒是來找你熬糖稀的,他在跟前不會學話吧?」
指著曾子辰音量又低幾分:「紅糖我奶奶不知道。」
說完有點後悔選擇跑來三爺家了,這麽多人想不傳出去也難。
「蓮蓮不是說你讓子辰過來的嗎?」苗苗對鍾蘭話中之意疑惑不解,隨即明白乃鍾蓮瞎編的話,搖搖頭篤定道:「沒事,子辰和其它人不一樣,不亂學話嚼舌。」
先行兩步的鍾蓮迴頭望一眼咬耳朵的兩人,抿抿嘴臉頰不覺發起燒。
落在最後麵的鍾月此刻注意力根本沒放在心思各異的幾人身上,因為她發現自己的棉鞋被雪水浸透了,方才沒感覺一停下來開始凍腳了。
想著反正她不會熬什麽糖稀,待會主動要求燒火趁機烤幹棉鞋,省得迴去挨秦氏嘮叨。
準備再跺幾下腳取暖時察覺院門沒插栓槓,鑑於前次油菜事件,鍾月上好槓才去灶房。
生怕旁人搶了先,鍾月進灶房第一句就是:「我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