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往往民主是最不必要的,甚至是拖累戰機的,一個統帥的出色判斷力才是勝負的關鍵。
在熊以天大部撤離大散關附近後,南朝西路軍的北進如摧枯拉朽般一路直,元通明仿佛完全沒有懷疑蘇二五派來的信使說的話,連忙派人去追擊熊以天率領的部隊,最終在長安城附近的平原追上與其決戰,在緊要關頭蘇二五所率領的伏軍突然襲來,在背腹受敵之下,熊以天軍大敗,而熊以天本人則帶領親信血戰突圍,往潼關的方向逃去了。
盡管蘇二五隻是提前讓楊望遠帶了個口信給元通明,但除此之外並沒有具體的策略,因為戰場往往是變化極快,具體的策略反而可能是拖累,於是兩人像是在沒有互相通知、沒有提前計劃的前提下,竟是默契地將熊以天部隊逼進絕路,最終聯手將其擊潰,完全將熊以天玩弄於手掌之中。
熊以天並不是無能的庸才,他在北朝許國算是拿得出手的將領,平時在隴右之地對付羌人,因而也有足夠的軍旅經驗,卻沒想到在這次遭遇了如此慘敗,其中起了主要作用的還是一個先前默默無聞的少年將領......甚至其職位還是在戰時被臨時提拔起來的。
即使沒有人說,但大家都看得出蘇二五在這其中起到的作用了,甚至他們還不知道其實南朝西路軍占下漢中東三郡都是出於他的計策。
也是因此,當元通明再次見到那個熟悉的少年人時,他也是十分高興,除了水師外,南朝軍向來就是略差於北朝軍的,在平原上由於南朝軍的戰馬多是從西南進口的矮小戰馬,騎兵的訓練也不足夠,往往在戰場上與北朝軍對戰時勝少輸多,卻沒想到這次北伐居然如此順利,真的說得上是摧枯拉朽了,看來攻入洛陽滅亡許國也並非不可想象之事。
元通明並不是那種心胸狹隘的人物,他身居高位不僅是出於其世家背景,自然也有他自己本身的能耐,因而見到這般冉冉崛起的將才將星,他心裏也是十分惜才,也有意提拔蘇二五,隻不過提拔歸提拔,一個寒門能達到的層次是有限的,如果想更進一步,就隻能“換血”了......
他在心裏沉吟著,倒是記起他的次子還有個幺女尚未出嫁,年齡也正好合適,或許可以......他這般想著,既不失威嚴又親和地走上前去,爽朗地說道:“這次就連熊以天都敗在你手下了,看來等這場戰爭結束後,你該是要揚名天下了。”
蘇二五不敢居功自傲,連忙謙虛道:“大帥真是捧殺卑職了,若不是大帥指揮有度,今日也不會擊潰熊以天部了。”
元通明笑了笑,也挺喜歡這個少年人這般謙恭的態度,他在世家中實在是見過太多傲然得不可一世的後生了,既有能力又態度良好,這般的部下有哪個領袖不喜歡呢?
“給我說說你這段時間的作為吧。”
蘇二五毫不猶豫將從他離開漢中之後的所作所為都告訴了元通明,在聆聽途中元通明時不時感歎他的大膽,然而在他說完後,元通明還是板起了臉說道:“你的確做的很出色,但太冒險了,雖是一個勇將所為,但若成了一軍之帥可不能這樣了。”
蘇二五微微一怔,心想這是在暗示什麽嗎,但他假裝沒聽見,不動聲色地應道:“大帥教訓的是,卑職這段時間來也反思過了,覺得自己的所為的確太過求險......”
此時周圍也有其他的將領在場,見元通明對這個不過十五歲、還是在戰場上臨時被提拔起來的少年將領露出明顯的友好態度,他們都禁不住對他投來了羨慕嫉妒恨的目光,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少年人以後必定會步步高升,若是沒有關係,即使再有能力也難以晉升,若是沒有能力,隻要有關係也有可能身居高位,這就是漢人的規矩,更不必說的是蘇二五也的確是有能力的,就其目前顯露出來的鋒芒,已經讓不少將領感到威脅了,但礙於元通明在場,他們並不敢針對這個資曆尚淺的後生。
反倒是向元通明推薦了蘇二五的王承禎態度淡然,似乎對這個原本是自己的部下、卻突然要超越自己的少年人並無任何情緒。
在稍稍斥責了這個少年人一下後,元通明卻是繼續詢問道:“依你之見,接下來我們要如何行動?”聞言,在場的將領們都忍不住微微吃驚,因為這可是一軍之帥才該思考的事情,現在直接問一個才剛從校尉升上來的少年人是什麽意思?
蘇二五也被嚇了一跳,腦子迅速地運轉了起來,斟酌著如何迴答才能既讓元通明滿意又不得罪人,可元通明卻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一樣,意味深長地看著他說道:“無妨,有話直說即可,就當做是對我之後行動的建議吧。”
“不敢。”蘇二五表現得誠惶誠恐,斟酌了一會兒後,才緩緩開口迴應,盡量說的慢一些,以免說錯話:“卑職以為......現在應該趁著潼關那邊尚未反應過來,迅速派兵衝出關中直往洛陽,兵圍洛陽。如此一來,許廷必定會捉襟見肘左右為難,若是命令各地駐軍勤王,另兩路大軍必定減輕壓力,或能一舉直入,若是不讓各地駐軍勤王,又會麵臨城破之危。同時還應該迅速派人出武關去與中路軍聯絡,隨時能協同作戰,不至於出現什麽差錯。不過在那之前,也得先鞏固在關中的成果,所以要先攻下長安城。”
元通明點了點頭,正要說些什麽時,卻有傳訊兵急匆匆趕了過來通報道:“報,長安城投降了!”
在場眾人滿臉驚愕,蘇二五也是一臉懵然,心道這麽巧?
......
長安城的確是投降了,隻不過出城投降的主導者卻並非是雍州刺史、長安令,而是一群儒生,那群儒生的帶領者也是一個儒生,年紀頗大,但還不算老。當蘇二五隨著元通明等人前去長安城外時,發現那儒生領袖竟是閑言書社的大儒奚錦,他心下暗自驚訝。
元通明自然也發現這個人的身份不太對勁了,於是皺眉問道:“你是如今長安城的主事人?”
奚錦不卑不亢地說道:“並非如此,隻不過雍州刺史已經提前逃離長安城了,城裏一片混亂,決定投降,但又找不到可以暫時主事的人,所以把在下推了出來。”
元通明笑道:“既如此,閣下的身份該是不低吧,莫非是......關學的奚先生?”
“正是。”奚錦並不為自己被認出身份而驕傲或有其他情緒,依舊鎮定自若,他依照出城前城裏百姓對他的期盼,要求道,“城裏百姓並無抵抗之意,但也擔心你等南朝人會殘害他們,因而他們隻希望將軍在他們投降後能不殺害城裏百姓。”
“這是自然。”元通明微微頷首,“我等乃是仁義之師,為讓兩國漢土一統而來,若是傷害了百姓那算得上是什麽仁義之師呢。”
這自是假話了,但是既然是入侵,那總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正義理由的,然而為了維護這種偉光正形象,元通明也並不會違約,哪怕是這種口頭約定。
在熊以天大部撤離大散關附近後,南朝西路軍的北進如摧枯拉朽般一路直,元通明仿佛完全沒有懷疑蘇二五派來的信使說的話,連忙派人去追擊熊以天率領的部隊,最終在長安城附近的平原追上與其決戰,在緊要關頭蘇二五所率領的伏軍突然襲來,在背腹受敵之下,熊以天軍大敗,而熊以天本人則帶領親信血戰突圍,往潼關的方向逃去了。
盡管蘇二五隻是提前讓楊望遠帶了個口信給元通明,但除此之外並沒有具體的策略,因為戰場往往是變化極快,具體的策略反而可能是拖累,於是兩人像是在沒有互相通知、沒有提前計劃的前提下,竟是默契地將熊以天部隊逼進絕路,最終聯手將其擊潰,完全將熊以天玩弄於手掌之中。
熊以天並不是無能的庸才,他在北朝許國算是拿得出手的將領,平時在隴右之地對付羌人,因而也有足夠的軍旅經驗,卻沒想到在這次遭遇了如此慘敗,其中起了主要作用的還是一個先前默默無聞的少年將領......甚至其職位還是在戰時被臨時提拔起來的。
即使沒有人說,但大家都看得出蘇二五在這其中起到的作用了,甚至他們還不知道其實南朝西路軍占下漢中東三郡都是出於他的計策。
也是因此,當元通明再次見到那個熟悉的少年人時,他也是十分高興,除了水師外,南朝軍向來就是略差於北朝軍的,在平原上由於南朝軍的戰馬多是從西南進口的矮小戰馬,騎兵的訓練也不足夠,往往在戰場上與北朝軍對戰時勝少輸多,卻沒想到這次北伐居然如此順利,真的說得上是摧枯拉朽了,看來攻入洛陽滅亡許國也並非不可想象之事。
元通明並不是那種心胸狹隘的人物,他身居高位不僅是出於其世家背景,自然也有他自己本身的能耐,因而見到這般冉冉崛起的將才將星,他心裏也是十分惜才,也有意提拔蘇二五,隻不過提拔歸提拔,一個寒門能達到的層次是有限的,如果想更進一步,就隻能“換血”了......
他在心裏沉吟著,倒是記起他的次子還有個幺女尚未出嫁,年齡也正好合適,或許可以......他這般想著,既不失威嚴又親和地走上前去,爽朗地說道:“這次就連熊以天都敗在你手下了,看來等這場戰爭結束後,你該是要揚名天下了。”
蘇二五不敢居功自傲,連忙謙虛道:“大帥真是捧殺卑職了,若不是大帥指揮有度,今日也不會擊潰熊以天部了。”
元通明笑了笑,也挺喜歡這個少年人這般謙恭的態度,他在世家中實在是見過太多傲然得不可一世的後生了,既有能力又態度良好,這般的部下有哪個領袖不喜歡呢?
“給我說說你這段時間的作為吧。”
蘇二五毫不猶豫將從他離開漢中之後的所作所為都告訴了元通明,在聆聽途中元通明時不時感歎他的大膽,然而在他說完後,元通明還是板起了臉說道:“你的確做的很出色,但太冒險了,雖是一個勇將所為,但若成了一軍之帥可不能這樣了。”
蘇二五微微一怔,心想這是在暗示什麽嗎,但他假裝沒聽見,不動聲色地應道:“大帥教訓的是,卑職這段時間來也反思過了,覺得自己的所為的確太過求險......”
此時周圍也有其他的將領在場,見元通明對這個不過十五歲、還是在戰場上臨時被提拔起來的少年將領露出明顯的友好態度,他們都禁不住對他投來了羨慕嫉妒恨的目光,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少年人以後必定會步步高升,若是沒有關係,即使再有能力也難以晉升,若是沒有能力,隻要有關係也有可能身居高位,這就是漢人的規矩,更不必說的是蘇二五也的確是有能力的,就其目前顯露出來的鋒芒,已經讓不少將領感到威脅了,但礙於元通明在場,他們並不敢針對這個資曆尚淺的後生。
反倒是向元通明推薦了蘇二五的王承禎態度淡然,似乎對這個原本是自己的部下、卻突然要超越自己的少年人並無任何情緒。
在稍稍斥責了這個少年人一下後,元通明卻是繼續詢問道:“依你之見,接下來我們要如何行動?”聞言,在場的將領們都忍不住微微吃驚,因為這可是一軍之帥才該思考的事情,現在直接問一個才剛從校尉升上來的少年人是什麽意思?
蘇二五也被嚇了一跳,腦子迅速地運轉了起來,斟酌著如何迴答才能既讓元通明滿意又不得罪人,可元通明卻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一樣,意味深長地看著他說道:“無妨,有話直說即可,就當做是對我之後行動的建議吧。”
“不敢。”蘇二五表現得誠惶誠恐,斟酌了一會兒後,才緩緩開口迴應,盡量說的慢一些,以免說錯話:“卑職以為......現在應該趁著潼關那邊尚未反應過來,迅速派兵衝出關中直往洛陽,兵圍洛陽。如此一來,許廷必定會捉襟見肘左右為難,若是命令各地駐軍勤王,另兩路大軍必定減輕壓力,或能一舉直入,若是不讓各地駐軍勤王,又會麵臨城破之危。同時還應該迅速派人出武關去與中路軍聯絡,隨時能協同作戰,不至於出現什麽差錯。不過在那之前,也得先鞏固在關中的成果,所以要先攻下長安城。”
元通明點了點頭,正要說些什麽時,卻有傳訊兵急匆匆趕了過來通報道:“報,長安城投降了!”
在場眾人滿臉驚愕,蘇二五也是一臉懵然,心道這麽巧?
......
長安城的確是投降了,隻不過出城投降的主導者卻並非是雍州刺史、長安令,而是一群儒生,那群儒生的帶領者也是一個儒生,年紀頗大,但還不算老。當蘇二五隨著元通明等人前去長安城外時,發現那儒生領袖竟是閑言書社的大儒奚錦,他心下暗自驚訝。
元通明自然也發現這個人的身份不太對勁了,於是皺眉問道:“你是如今長安城的主事人?”
奚錦不卑不亢地說道:“並非如此,隻不過雍州刺史已經提前逃離長安城了,城裏一片混亂,決定投降,但又找不到可以暫時主事的人,所以把在下推了出來。”
元通明笑道:“既如此,閣下的身份該是不低吧,莫非是......關學的奚先生?”
“正是。”奚錦並不為自己被認出身份而驕傲或有其他情緒,依舊鎮定自若,他依照出城前城裏百姓對他的期盼,要求道,“城裏百姓並無抵抗之意,但也擔心你等南朝人會殘害他們,因而他們隻希望將軍在他們投降後能不殺害城裏百姓。”
“這是自然。”元通明微微頷首,“我等乃是仁義之師,為讓兩國漢土一統而來,若是傷害了百姓那算得上是什麽仁義之師呢。”
這自是假話了,但是既然是入侵,那總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正義理由的,然而為了維護這種偉光正形象,元通明也並不會違約,哪怕是這種口頭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