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文低聲歎了一口氣,重新放鬆了緊繃的身體。
他伸出手,輕輕撥弄著那頭漂亮的金色頭發,帶著薄繭的指腹,慢慢劃過那張美麗的臉,眼睛、鼻子和唇……
喬恩還在沉沉地睡著。
在之前的幻境裏,他能清楚地感覺到,那隻黃色獅子撞過來的時候,毫無惡意,相反充滿了一種解脫和奉獻的意味。
它心甘情願地化作一個黃色光球,試圖去融入、壯大喬恩的靈魂。
然而,很遺憾……
喬恩的靈魂和異世界人的靈魂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那個黃色光球執著地外圍反複、逡巡了無數圈,用盡各種方式都還是處於被拒絕的狀態。
而這也是喬恩遲遲無法醒來的原因。
他在靈魂世界中被拖住了,隻能百無聊賴地看著那個黃色光球:“放棄吧,我沒有‘吃人’的嗜好。”
已經沒了意識的靈魂光球卻固執地一遍遍向前衝刺……
喬恩無奈的同時,又有些為它感到悲哀。
他忍不住伸出手指,戳了戳那個光芒已經不怎麽明亮的光球,喃喃自語:“你明明知道有些神明是怎麽對待人類的,也知道有些人想要成神會做什麽樣子的惡事。可當你選擇我,希望我強大起來,替你實現理想的時候,卻偏偏要主動將自己的靈魂奉獻給我……唉,你可真是矛盾。”
但這樣一直滯留在靈魂世界中,也絕非長久之計。
喬恩開始想各種各樣的點子,試圖讓這個光球放棄融入自己靈魂的想法。
沒辦法說服。
殘留的靈魂不具備思考的能力。
沒辦法驅除。
因為它絲毫不具備攻擊性,完全是無私、奉獻的姿態。
直接消滅?
這倒是可行?
但喬恩下不去手。
異世界生活了這麽多年,他早就可以麵不改色地麵對鮮血和死人,也可以狠心對那些想傷害自己、傷害自己家人的惡徒們給予重重的反擊,卻沒辦法對一個沒有惡意的靈魂下手。
最後,當他快要無計可施的時候,答案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
安東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
同樣也曾被稱為“英雄”的交響曲,卻和貝多芬的《英雄》截然不同。
如果說後者雄渾壯闊、慷慨激昂,是大英雄、真好漢;
那麽前者更像一個普通人、一個凡夫俗子,不太聰明、不太勇敢、也不是特別能幹,每天都在麵臨失敗,卻依舊對生活充滿熱愛,一如作曲家本人。
安東布魯克納是個矮小、略胖、中年禿頭,並不怎麽英俊的男人。
他一直有著無可救藥的浪漫情懷,多次向身邊漂亮的女士們求婚,全都被拒絕了,終身未婚。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創造出管弦樂史上的高峰。
那些長達六、七十分鍾,令人感覺冗長的交響曲,每個樂章都具備著史詩般的風貌,值得所有人為之大書特書。
《第七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以弦樂器的顫音開始。
作曲家聲稱是在睡夢中夢到了這一旋律,醒來之後記下,然後寫入了樂譜。
很難說,這其中不含有什麽玄幻的元素在。
正如海倫娜曾說的那樣,也許生命本就存在著難解的奧秘。
開篇這種弦樂器的朦朧顫音,極具個人特色。
甚至從喬恩目前的角度來說,樂聲已然脫離了音樂的範疇。
靈魂的世界之中,那種奇特顫音所帶來的震顫,成功喚起了他身體中的所有知覺,清楚地感知著脈搏、心跳、唿吸的輕輕震動,甚至大地、甚至星空、甚至靈魂!
喬恩恍然意識到,世間萬物每時每刻都在不停息地發出著自己的聲音,隻是人太渺小,耳朵總會疏漏很多聲音,或者身在其中,直接無視了那些聲音。
然而,當他終於意識到、並成功聽到的時候,那些聲音就都在熱情、積極地迴應著他,而他隻需微微勾起手指,像是輕輕撥動琴弦那樣……
“錚”的一聲,執著衝過來黃色光球驟然停住!
當它自身的旋律被打斷後,就像程序卡住的小機器人一樣僵住。
那麽,接下來該如何呢?
於是,《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的挽歌被輕輕地奏起。
中音大號奏出了浸透悲思的旋律,哀傷無邊無際地蔓延著。
一種莫名的感悟,讓喬恩無師自通地調整了黃色光球自身的旋律,使之與這一刻的樂曲共鳴。
我已度過兇險的大海。
如一葉扁舟,抵達寬闊的港灣。【注】
生前的一切終究已經逝去。
死亡將帶給人平等而永久的安息。
黃色的光球在旋律中,又一次變迴了黃色的獅子,接著,又從獅子變迴了那個男人。
他睜開雙眼,驚奇地看了看自己,又似乎意識到什麽,百感交集又感激地注視著喬恩,接著,化作點點星光散去了。
現實中的喬恩終於睜開了眼睛。
他還沒從靈魂的世界中徹底迴歸,目光下意識地追逐著那些常人所看不到的靈魂之光,看著那些瑰麗的靈魂成功散入山川河海,融入到這個也許不算好,卻同樣美麗的世界之中……
《第七交響曲》的第三樂章,諧謔曲,小號、小提前、單簧管,奏出快樂的舞曲主題。
一切迴歸到了最最本源之地。
樂曲讓人忍不住地想到大自然,想到故鄉,想到童年時無窮無盡的快樂時光。
然後,仿佛有什麽冥冥的聲音愉悅又滿意地傾訴著:
這才該是靈魂真正的歸宿。
然後,一張貓臉出現在眼前。
不對!
應該說斯蒂文那張熟悉的臉出現在了眼前。
他生得真不算英俊。
可隨著年輕的增長,麵部輪廓也越來越淩厲,像是有什麽鋒銳的刀子在對其日夜地雕琢一樣。神奇的是,在這樣的雕琢下,線條竟然不會顯得很尖銳,和某些貓咪一樣,明明是v形臉,可在毛茸茸遮掩下,往往給人一種圓臉之感。
此時,這張臉掛滿了憂心忡忡的表情。
但他裝得挺平靜,還用了一種滿不在乎的語氣說:“終於醒了,再不醒,我真得去找治療師給你生灌三大碗草藥湯了,苦得要死的那種。”
“我希望,你下次能坦白地說想我、擔心我了。”喬恩不以為意地說。
然後,他懶洋洋地不起來,還將頭在斯蒂文的腿上蹭了蹭,笑嘻嘻地說:“我現在很累,等我緩過來,告訴你一個大秘密。”
《第七交響曲》的第四樂章,終曲。
再次迴歸第一主題,小提琴、中提琴在高音區渲染氣勢,木管樂拋灑著花束,號角推動著音樂展開,英雄迴歸!
宛如一首優美的長詩被朗誦到了結局部分,讚歌稍息,餘韻悠長。
但不同於貝多芬式斬釘截鐵的英雄主義式結尾,對布魯克納來說,結尾其實是另一種開端。
人終究會獲得救贖。
人的生命也就是一場循環。
終點即是起點。
一切才剛剛開始。
第104章
喬恩醒來後, 立刻受到了阿托斯的熱烈歡迎。
他初時受寵若驚,後來才反應過來,這多數是因為自己那張臉的緣故。
但不得不說, 比起不受重視、被冷漠對待,受到這樣熱烈的關注,未嚐不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
如果整天思考什麽“你們不是真的歡迎我,你們隻是貪戀我的美貌”,那就未免有些太過矯情和自找苦吃了。
所以,他保持著和過去一樣的態度, 友好、溫和, 既不刻意討好,也沒故意遠離,甚至大大方方地找阿托斯重新要了一頂新草帽和同款白布, 將自己重新包裹起來。
隻是在這個過程中, 阿托斯忍不住望著他的臉,發出了幾聲失望的歎息。
喬恩聽而不聞地繼續著動作。
然後, 他大致交代了一下之前幻境的事情,沒提黃獅子和靈魂的事,也沒提奧菲士王的名字(盡管他懷疑,哪怕提到了奧菲士, 以阿托斯不學無術的程度多半也不認識),僅僅隻講述了那場乍看雲裏霧裏、一般人都摸不清狀況的古怪謀殺, 順便對此給出個結論:“像是遠古某個年代的記憶殘留。”
然後, 他裝傻地表示:“具體為什麽會這樣, 我也不懂。”
若是換一個將領, 興許還會對此存有懷疑。沒準兒會反複追問,同時再去挨個兒詢問一遍小隊的所有成員。
但對於阿托斯來說, “不懂”這個迴答非常真實。
因為他自己常年在“不懂”的領域中徘徊,以至於壓根沒懷疑喬恩的話,反而好心安慰地說:“那樣神奇的力量,本來也不像是凡人可以掌控的,既然幻境消失,我們也可以離開了,那就不要再追究這件事了。”
隻能說,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放棄。
阿托斯就是這樣一個永遠樂觀的存在。
看到他如此通(單)情(純)達(好)理(騙),喬恩難得地有了幾分愧疚。
為此,在之後的行軍過程中,他不止手握地圖、時時查看,還放任精神向前不斷地延展,力圖幫阿托斯盡快趕上大部隊,不至於因為“迷路”而遭到博蒙特國王的斥責。
此時,安東國支援的大軍也已經浩浩蕩蕩地趕了過來。
當時安德魯塞林格率領的那支前鋒軍隊正在搶劫一座小鎮上的穀倉。
這一次,他之前的好運終於用盡了。
很不幸撞上安東國的軍隊,並且被團團圍住。
他伸出手,輕輕撥弄著那頭漂亮的金色頭發,帶著薄繭的指腹,慢慢劃過那張美麗的臉,眼睛、鼻子和唇……
喬恩還在沉沉地睡著。
在之前的幻境裏,他能清楚地感覺到,那隻黃色獅子撞過來的時候,毫無惡意,相反充滿了一種解脫和奉獻的意味。
它心甘情願地化作一個黃色光球,試圖去融入、壯大喬恩的靈魂。
然而,很遺憾……
喬恩的靈魂和異世界人的靈魂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那個黃色光球執著地外圍反複、逡巡了無數圈,用盡各種方式都還是處於被拒絕的狀態。
而這也是喬恩遲遲無法醒來的原因。
他在靈魂世界中被拖住了,隻能百無聊賴地看著那個黃色光球:“放棄吧,我沒有‘吃人’的嗜好。”
已經沒了意識的靈魂光球卻固執地一遍遍向前衝刺……
喬恩無奈的同時,又有些為它感到悲哀。
他忍不住伸出手指,戳了戳那個光芒已經不怎麽明亮的光球,喃喃自語:“你明明知道有些神明是怎麽對待人類的,也知道有些人想要成神會做什麽樣子的惡事。可當你選擇我,希望我強大起來,替你實現理想的時候,卻偏偏要主動將自己的靈魂奉獻給我……唉,你可真是矛盾。”
但這樣一直滯留在靈魂世界中,也絕非長久之計。
喬恩開始想各種各樣的點子,試圖讓這個光球放棄融入自己靈魂的想法。
沒辦法說服。
殘留的靈魂不具備思考的能力。
沒辦法驅除。
因為它絲毫不具備攻擊性,完全是無私、奉獻的姿態。
直接消滅?
這倒是可行?
但喬恩下不去手。
異世界生活了這麽多年,他早就可以麵不改色地麵對鮮血和死人,也可以狠心對那些想傷害自己、傷害自己家人的惡徒們給予重重的反擊,卻沒辦法對一個沒有惡意的靈魂下手。
最後,當他快要無計可施的時候,答案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
安東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
同樣也曾被稱為“英雄”的交響曲,卻和貝多芬的《英雄》截然不同。
如果說後者雄渾壯闊、慷慨激昂,是大英雄、真好漢;
那麽前者更像一個普通人、一個凡夫俗子,不太聰明、不太勇敢、也不是特別能幹,每天都在麵臨失敗,卻依舊對生活充滿熱愛,一如作曲家本人。
安東布魯克納是個矮小、略胖、中年禿頭,並不怎麽英俊的男人。
他一直有著無可救藥的浪漫情懷,多次向身邊漂亮的女士們求婚,全都被拒絕了,終身未婚。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創造出管弦樂史上的高峰。
那些長達六、七十分鍾,令人感覺冗長的交響曲,每個樂章都具備著史詩般的風貌,值得所有人為之大書特書。
《第七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以弦樂器的顫音開始。
作曲家聲稱是在睡夢中夢到了這一旋律,醒來之後記下,然後寫入了樂譜。
很難說,這其中不含有什麽玄幻的元素在。
正如海倫娜曾說的那樣,也許生命本就存在著難解的奧秘。
開篇這種弦樂器的朦朧顫音,極具個人特色。
甚至從喬恩目前的角度來說,樂聲已然脫離了音樂的範疇。
靈魂的世界之中,那種奇特顫音所帶來的震顫,成功喚起了他身體中的所有知覺,清楚地感知著脈搏、心跳、唿吸的輕輕震動,甚至大地、甚至星空、甚至靈魂!
喬恩恍然意識到,世間萬物每時每刻都在不停息地發出著自己的聲音,隻是人太渺小,耳朵總會疏漏很多聲音,或者身在其中,直接無視了那些聲音。
然而,當他終於意識到、並成功聽到的時候,那些聲音就都在熱情、積極地迴應著他,而他隻需微微勾起手指,像是輕輕撥動琴弦那樣……
“錚”的一聲,執著衝過來黃色光球驟然停住!
當它自身的旋律被打斷後,就像程序卡住的小機器人一樣僵住。
那麽,接下來該如何呢?
於是,《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的挽歌被輕輕地奏起。
中音大號奏出了浸透悲思的旋律,哀傷無邊無際地蔓延著。
一種莫名的感悟,讓喬恩無師自通地調整了黃色光球自身的旋律,使之與這一刻的樂曲共鳴。
我已度過兇險的大海。
如一葉扁舟,抵達寬闊的港灣。【注】
生前的一切終究已經逝去。
死亡將帶給人平等而永久的安息。
黃色的光球在旋律中,又一次變迴了黃色的獅子,接著,又從獅子變迴了那個男人。
他睜開雙眼,驚奇地看了看自己,又似乎意識到什麽,百感交集又感激地注視著喬恩,接著,化作點點星光散去了。
現實中的喬恩終於睜開了眼睛。
他還沒從靈魂的世界中徹底迴歸,目光下意識地追逐著那些常人所看不到的靈魂之光,看著那些瑰麗的靈魂成功散入山川河海,融入到這個也許不算好,卻同樣美麗的世界之中……
《第七交響曲》的第三樂章,諧謔曲,小號、小提前、單簧管,奏出快樂的舞曲主題。
一切迴歸到了最最本源之地。
樂曲讓人忍不住地想到大自然,想到故鄉,想到童年時無窮無盡的快樂時光。
然後,仿佛有什麽冥冥的聲音愉悅又滿意地傾訴著:
這才該是靈魂真正的歸宿。
然後,一張貓臉出現在眼前。
不對!
應該說斯蒂文那張熟悉的臉出現在了眼前。
他生得真不算英俊。
可隨著年輕的增長,麵部輪廓也越來越淩厲,像是有什麽鋒銳的刀子在對其日夜地雕琢一樣。神奇的是,在這樣的雕琢下,線條竟然不會顯得很尖銳,和某些貓咪一樣,明明是v形臉,可在毛茸茸遮掩下,往往給人一種圓臉之感。
此時,這張臉掛滿了憂心忡忡的表情。
但他裝得挺平靜,還用了一種滿不在乎的語氣說:“終於醒了,再不醒,我真得去找治療師給你生灌三大碗草藥湯了,苦得要死的那種。”
“我希望,你下次能坦白地說想我、擔心我了。”喬恩不以為意地說。
然後,他懶洋洋地不起來,還將頭在斯蒂文的腿上蹭了蹭,笑嘻嘻地說:“我現在很累,等我緩過來,告訴你一個大秘密。”
《第七交響曲》的第四樂章,終曲。
再次迴歸第一主題,小提琴、中提琴在高音區渲染氣勢,木管樂拋灑著花束,號角推動著音樂展開,英雄迴歸!
宛如一首優美的長詩被朗誦到了結局部分,讚歌稍息,餘韻悠長。
但不同於貝多芬式斬釘截鐵的英雄主義式結尾,對布魯克納來說,結尾其實是另一種開端。
人終究會獲得救贖。
人的生命也就是一場循環。
終點即是起點。
一切才剛剛開始。
第104章
喬恩醒來後, 立刻受到了阿托斯的熱烈歡迎。
他初時受寵若驚,後來才反應過來,這多數是因為自己那張臉的緣故。
但不得不說, 比起不受重視、被冷漠對待,受到這樣熱烈的關注,未嚐不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
如果整天思考什麽“你們不是真的歡迎我,你們隻是貪戀我的美貌”,那就未免有些太過矯情和自找苦吃了。
所以,他保持著和過去一樣的態度, 友好、溫和, 既不刻意討好,也沒故意遠離,甚至大大方方地找阿托斯重新要了一頂新草帽和同款白布, 將自己重新包裹起來。
隻是在這個過程中, 阿托斯忍不住望著他的臉,發出了幾聲失望的歎息。
喬恩聽而不聞地繼續著動作。
然後, 他大致交代了一下之前幻境的事情,沒提黃獅子和靈魂的事,也沒提奧菲士王的名字(盡管他懷疑,哪怕提到了奧菲士, 以阿托斯不學無術的程度多半也不認識),僅僅隻講述了那場乍看雲裏霧裏、一般人都摸不清狀況的古怪謀殺, 順便對此給出個結論:“像是遠古某個年代的記憶殘留。”
然後, 他裝傻地表示:“具體為什麽會這樣, 我也不懂。”
若是換一個將領, 興許還會對此存有懷疑。沒準兒會反複追問,同時再去挨個兒詢問一遍小隊的所有成員。
但對於阿托斯來說, “不懂”這個迴答非常真實。
因為他自己常年在“不懂”的領域中徘徊,以至於壓根沒懷疑喬恩的話,反而好心安慰地說:“那樣神奇的力量,本來也不像是凡人可以掌控的,既然幻境消失,我們也可以離開了,那就不要再追究這件事了。”
隻能說,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放棄。
阿托斯就是這樣一個永遠樂觀的存在。
看到他如此通(單)情(純)達(好)理(騙),喬恩難得地有了幾分愧疚。
為此,在之後的行軍過程中,他不止手握地圖、時時查看,還放任精神向前不斷地延展,力圖幫阿托斯盡快趕上大部隊,不至於因為“迷路”而遭到博蒙特國王的斥責。
此時,安東國支援的大軍也已經浩浩蕩蕩地趕了過來。
當時安德魯塞林格率領的那支前鋒軍隊正在搶劫一座小鎮上的穀倉。
這一次,他之前的好運終於用盡了。
很不幸撞上安東國的軍隊,並且被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