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相比被隻送迴來那個病怏怏得隻剩一口氣的唐僖宗進城時,所引發不知道踩掉了多少鞋子、擠掉多少襥頭和汗巾的一時萬人空巷圍觀熱潮;周淮安其實更在意自己家後宅裏一炮雙響的喜聞樂見。
隻是在事後迴想一下這幾次受孕的共同條件,就讓人有些心情微妙了。
或者還是對於母體的體質有特殊方麵的要求?不過,在這個讓人內心相對孤立的時代,能夠擁有更多的後代和血脈傳續的可能性,於公於私終究還是一件大好事。
因此周淮安如今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被另一位再倉促之下,被草草推上皇位的壽王李傑身上。如果他的記憶沒有錯的話,這位應該就是另一個時空當中在靈前倉促即位而改名李曄,成為李唐第十九位天子的唐昭宗。
但沒有想到在曆史上被評價為“攻書好文,尤重儒術,神氣雄俊,有會昌之遺風。”的這位壽王;在如今這錯亂的個時空裏,還是因為某種意義上的惡意趣味(曆史線收束和修正力),居然還過了一把皇帝癮?
要知道他在另一個時空裏,可是以內外交困的“跛鴨天子”身份做下了不少事情。包括尊禮複古和重用外朝大臣以為勵精圖治;發動了清算田令孜和陳敬瑄的戰爭;弄死了把持朝政的楊複恭;利用藩鎮矛盾挫敗了李克用的擴張;
但也把中央最後一點可以憑仗的底子折騰幹淨;結果就是內外均勢和借力打力的平衡玩不下去,而被李茂貞之輩反複將皇權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遍又一遍;然後,又在天子爭奪的遊戲當中被那位“活曹操”劫奪了去,就此學了漢獻帝的故事。
隻是心懷憤怨和撼然的唐昭宗,終究不是那位可以被當豬養到死的漢獻帝,而那位“活曹操”除了酷愛人妻之外,也終究沒有魏武王《短歌吟》中那種的才具、氣量和格局;
於是,“不作牽線木偶,尤效奮臂螳螂”的天子,固然是見縫插針的將衣帶詔發了一波又一波,而“活曹操”也毫不猶豫將大臣、內宦殺了一波有一波。最後殺無可殺了,刀子就輪到他這個光杆天子頭上了。
可以說,他畢生一直力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但未經戎馬,識人不明,在皇室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拚命的上下左右往複折騰著,就把自己和國家最後一點氣數給折騰死了。
用後世的例子來比較,眼高手低而熱衷行險,卻看不清楚自己的基本盤和力量極限,也分不清主次矛盾的輕重緩急;大抵可以在同樣喜歡折騰的隋煬帝和明崇禎之間做個小弟弟。
隻是三川攻略中的葛從周那些人是怎麽會突發奇想,用這位連即位典禮和年號都沒有的“草台天子”旗號和名義,去招降三川大地上那些尚未納入控製的州縣軍民,而且居然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包括原本因為西川節度使高仁厚平定地方之後,所就地招降納叛建立起來的屯守安置政策,而對於太平軍到來頗為抵觸和反抗最為激烈的南川那些寨壘山屯,也幾乎是望風而降。
而世代生聚於雅、瀘、黎、賓各州的山夷土蠻,也是毫不猶豫的接受了新舊政權的更替,而紛紛主動派出相應的獻禮和進奉請封的使者來,絡繹不絕於南下峽江道的水陸之間。
因此,南路王重霸部的派出先頭,輕而易舉就深入和抵達了黎州境內,控扼諸西南夷的險要清溪關,又就地收降和控製了位於清溪關南徑大渡河以北的大定城。
而在輕易以寡敵眾打垮和鎮壓了,當地試圖反抗的南部溫末殘餘部眾之後,附近的上貴、貴林、米川、上欽合欽各部(羈縻)州;亦是進奉豬羊牛酒以犒新朝之師。同時還就此送來了南詔國內正在發生內亂的消息。
執掌國政的大清平官鄭買嗣(故瀘水縣令鄭迴的曾曾孫),以“好大喜功、勞師喪眾、荒淫暴虐”之類的理由,聯手另一位大姓出身的清平官楊登,廢黜並幽禁了當代的國主隆舜,改立隆舜之子舜化貞為新主。
因此如今南詔國內紛亂不穩,對於邊境作為屏障的劉、黃、郝、楊等淺蠻(開化度高)部落,已經徹底失去了控製。這無疑又是一個潛在的利好消息,隻是眼下三川未定而尚且無力幹涉和介入。
而期間唯一受到抵抗和阻力的地方,則是位於茂、維、(南)翼州之間的西山諸羌;因為經過曆次的蜀中變亂和爭戰之後,他們與李唐舊朝的捆綁實在太深了,現如今關內依舊還有為數不少的羌兵效從。
但是西山諸羌的問題和南部溫末一樣。因為曆次的抽調和征發,已經帶走其中大部分的精壯、成年男子;所以留下來的幾乎都是老弱婦孺為主,下一代人想要成長到可以拿得動刀劍的程度,也最少要七八年的光景。
於是,在汶川城之戰擊潰了,剩下來能夠阻擋太平軍征戰和平定腳步的,也就是當地險峻兇狹的地勢和茂密多瘴的山林了。另一方麵則是有傳聞說,逃入西山諸羌中的李茂貞殘部,以會盟為由劫奪和控製了諸羌首領。
但不管怎麽說,經過了一個冬天和大半個春天的攻略之後,除了川西高原小部分地區之外,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的為核心的天府之國,亦然落入到了太平軍的掌控之中。
因此,在最新一輪投寄迴來的消息中。作為攻入蜀地西川的重點目標之一;位於蜀州(今四川崇慶市)新津縣大山嶺、眉州(今四川眉山縣)大洪山、洪雅縣、雅州(今四川雅安市)草壩/邛崍山的硝土場/硝石礦,已經開始產出第一批礦物了。
按照事先的規劃,這些粗硝土和硝石礦料將沿著岷江水係的中江和外江流域,船運送抵到榮州(今四川雅安市)境內進行下一步的精煉和在加工。
因為當地既有天然氣穴形成的四季火井,也有煮鹽、煉鹽形成了世代工藝體係和匠戶群體。隻要在技術上稍加調整,就可以變成晝夜不停的蒸汽機帶動的精煉和萃取工場。
然後將提純出來的硝化結晶,再走沿著峽江道進入長江水係順流而下,那真就是應了前朝名家李太白詩句裏的“千裏江陵一日還”了。這樣的話,光是隨著第一批礦物的運抵,就差不多可以擴充上四五成的相關產能了。
但是在此之前,先要將因為曆次戰亂而流散鄉野和隱匿起來的蜀中人口,給重新招徠和聚附起來組成更多的營田所和屯莊;不然光靠入蜀那些建生軍的工程隊,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滿足擴充產能的需要呢。
另一方麵也因為戰亂造成天府之國腹地,大量的人口流失和大片土地拋荒;因此從江西、湖南、荊南和兩嶺等地所招攬的貧民和流民,所組成的數百個移民屯墾團也已然相繼整裝待發了。
畢竟,你叫他們這些普通百姓到安南、嶺西、黔中去戍邊開邊,估計絕大多數人是天然不大樂意的;但是,如果是去傳說中一年多熟的天府之國安家,那就算是許多中人之家和殷實人家,也不免要動心的。
因此,這一波的移民團體約莫十數萬戶口,因為宣傳和保障得力的遠古;幾乎是在比預期內更短的時間就已經籌集完成大部分了。這也算是某種意義上“湖廣填四川”式的摻沙子了。
接下來,就該是在“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戰略指導思想和準備工作當中,利用攻取成都虜獲二帝及行在所卷起的風潮和聲勢,全力以赴投入到對於關內大做戰的部署當中去了。
而這第三度入關的大軍,將由周淮安親自率領的本陣為核心,匯聚了五道十二路的人力物力,以求對關內的殘唐西軍各部,形成一舉畢功的雷霆掃穴之勢。
隻是在事後迴想一下這幾次受孕的共同條件,就讓人有些心情微妙了。
或者還是對於母體的體質有特殊方麵的要求?不過,在這個讓人內心相對孤立的時代,能夠擁有更多的後代和血脈傳續的可能性,於公於私終究還是一件大好事。
因此周淮安如今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被另一位再倉促之下,被草草推上皇位的壽王李傑身上。如果他的記憶沒有錯的話,這位應該就是另一個時空當中在靈前倉促即位而改名李曄,成為李唐第十九位天子的唐昭宗。
但沒有想到在曆史上被評價為“攻書好文,尤重儒術,神氣雄俊,有會昌之遺風。”的這位壽王;在如今這錯亂的個時空裏,還是因為某種意義上的惡意趣味(曆史線收束和修正力),居然還過了一把皇帝癮?
要知道他在另一個時空裏,可是以內外交困的“跛鴨天子”身份做下了不少事情。包括尊禮複古和重用外朝大臣以為勵精圖治;發動了清算田令孜和陳敬瑄的戰爭;弄死了把持朝政的楊複恭;利用藩鎮矛盾挫敗了李克用的擴張;
但也把中央最後一點可以憑仗的底子折騰幹淨;結果就是內外均勢和借力打力的平衡玩不下去,而被李茂貞之輩反複將皇權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遍又一遍;然後,又在天子爭奪的遊戲當中被那位“活曹操”劫奪了去,就此學了漢獻帝的故事。
隻是心懷憤怨和撼然的唐昭宗,終究不是那位可以被當豬養到死的漢獻帝,而那位“活曹操”除了酷愛人妻之外,也終究沒有魏武王《短歌吟》中那種的才具、氣量和格局;
於是,“不作牽線木偶,尤效奮臂螳螂”的天子,固然是見縫插針的將衣帶詔發了一波又一波,而“活曹操”也毫不猶豫將大臣、內宦殺了一波有一波。最後殺無可殺了,刀子就輪到他這個光杆天子頭上了。
可以說,他畢生一直力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但未經戎馬,識人不明,在皇室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拚命的上下左右往複折騰著,就把自己和國家最後一點氣數給折騰死了。
用後世的例子來比較,眼高手低而熱衷行險,卻看不清楚自己的基本盤和力量極限,也分不清主次矛盾的輕重緩急;大抵可以在同樣喜歡折騰的隋煬帝和明崇禎之間做個小弟弟。
隻是三川攻略中的葛從周那些人是怎麽會突發奇想,用這位連即位典禮和年號都沒有的“草台天子”旗號和名義,去招降三川大地上那些尚未納入控製的州縣軍民,而且居然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包括原本因為西川節度使高仁厚平定地方之後,所就地招降納叛建立起來的屯守安置政策,而對於太平軍到來頗為抵觸和反抗最為激烈的南川那些寨壘山屯,也幾乎是望風而降。
而世代生聚於雅、瀘、黎、賓各州的山夷土蠻,也是毫不猶豫的接受了新舊政權的更替,而紛紛主動派出相應的獻禮和進奉請封的使者來,絡繹不絕於南下峽江道的水陸之間。
因此,南路王重霸部的派出先頭,輕而易舉就深入和抵達了黎州境內,控扼諸西南夷的險要清溪關,又就地收降和控製了位於清溪關南徑大渡河以北的大定城。
而在輕易以寡敵眾打垮和鎮壓了,當地試圖反抗的南部溫末殘餘部眾之後,附近的上貴、貴林、米川、上欽合欽各部(羈縻)州;亦是進奉豬羊牛酒以犒新朝之師。同時還就此送來了南詔國內正在發生內亂的消息。
執掌國政的大清平官鄭買嗣(故瀘水縣令鄭迴的曾曾孫),以“好大喜功、勞師喪眾、荒淫暴虐”之類的理由,聯手另一位大姓出身的清平官楊登,廢黜並幽禁了當代的國主隆舜,改立隆舜之子舜化貞為新主。
因此如今南詔國內紛亂不穩,對於邊境作為屏障的劉、黃、郝、楊等淺蠻(開化度高)部落,已經徹底失去了控製。這無疑又是一個潛在的利好消息,隻是眼下三川未定而尚且無力幹涉和介入。
而期間唯一受到抵抗和阻力的地方,則是位於茂、維、(南)翼州之間的西山諸羌;因為經過曆次的蜀中變亂和爭戰之後,他們與李唐舊朝的捆綁實在太深了,現如今關內依舊還有為數不少的羌兵效從。
但是西山諸羌的問題和南部溫末一樣。因為曆次的抽調和征發,已經帶走其中大部分的精壯、成年男子;所以留下來的幾乎都是老弱婦孺為主,下一代人想要成長到可以拿得動刀劍的程度,也最少要七八年的光景。
於是,在汶川城之戰擊潰了,剩下來能夠阻擋太平軍征戰和平定腳步的,也就是當地險峻兇狹的地勢和茂密多瘴的山林了。另一方麵則是有傳聞說,逃入西山諸羌中的李茂貞殘部,以會盟為由劫奪和控製了諸羌首領。
但不管怎麽說,經過了一個冬天和大半個春天的攻略之後,除了川西高原小部分地區之外,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的為核心的天府之國,亦然落入到了太平軍的掌控之中。
因此,在最新一輪投寄迴來的消息中。作為攻入蜀地西川的重點目標之一;位於蜀州(今四川崇慶市)新津縣大山嶺、眉州(今四川眉山縣)大洪山、洪雅縣、雅州(今四川雅安市)草壩/邛崍山的硝土場/硝石礦,已經開始產出第一批礦物了。
按照事先的規劃,這些粗硝土和硝石礦料將沿著岷江水係的中江和外江流域,船運送抵到榮州(今四川雅安市)境內進行下一步的精煉和在加工。
因為當地既有天然氣穴形成的四季火井,也有煮鹽、煉鹽形成了世代工藝體係和匠戶群體。隻要在技術上稍加調整,就可以變成晝夜不停的蒸汽機帶動的精煉和萃取工場。
然後將提純出來的硝化結晶,再走沿著峽江道進入長江水係順流而下,那真就是應了前朝名家李太白詩句裏的“千裏江陵一日還”了。這樣的話,光是隨著第一批礦物的運抵,就差不多可以擴充上四五成的相關產能了。
但是在此之前,先要將因為曆次戰亂而流散鄉野和隱匿起來的蜀中人口,給重新招徠和聚附起來組成更多的營田所和屯莊;不然光靠入蜀那些建生軍的工程隊,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滿足擴充產能的需要呢。
另一方麵也因為戰亂造成天府之國腹地,大量的人口流失和大片土地拋荒;因此從江西、湖南、荊南和兩嶺等地所招攬的貧民和流民,所組成的數百個移民屯墾團也已然相繼整裝待發了。
畢竟,你叫他們這些普通百姓到安南、嶺西、黔中去戍邊開邊,估計絕大多數人是天然不大樂意的;但是,如果是去傳說中一年多熟的天府之國安家,那就算是許多中人之家和殷實人家,也不免要動心的。
因此,這一波的移民團體約莫十數萬戶口,因為宣傳和保障得力的遠古;幾乎是在比預期內更短的時間就已經籌集完成大部分了。這也算是某種意義上“湖廣填四川”式的摻沙子了。
接下來,就該是在“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戰略指導思想和準備工作當中,利用攻取成都虜獲二帝及行在所卷起的風潮和聲勢,全力以赴投入到對於關內大做戰的部署當中去了。
而這第三度入關的大軍,將由周淮安親自率領的本陣為核心,匯聚了五道十二路的人力物力,以求對關內的殘唐西軍各部,形成一舉畢功的雷霆掃穴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