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小帽打扮宛如慈祥老仆的田令孜走過來之後,才打破了這片的平靜與安逸。在他的示意下,那些忙活了大半天的浣花女們,總算是如蒙大赦的相繼退走往遠遠去。
“聖主前些日子可謂是奔波、勞頓的緊了,如今都在遊玩山水,駕訪各處祠廟以為排遣呢。昨個兒才去了青陽宮並賞下五百段錦為供奉呢;”
一名須發灰白的老宦,堆著笑上前連聲解釋道。
“難得這位張學士進獻了詞子令聖主有所開懷,如今正在召對做詩唱和,不許我等驚擾了聖心呢。。”
“殺才,你們是這般周護聖上的麽,怎麽都離得這麽遠。。殊不知我輩萬萬不能令聖上脫離耳目,更不能接觸外臣太久,不若的話貞元、永貞年間的肘腋之患,也許就在眼前了。。”
田令孜卻是甚為不滿的低聲嗬斥道。
“是是,田大公教訓的是。。”
這名老宦堆笑愈甚。
他暗自捏著袖帶裏的硬邦邦、沉甸甸的物件,心中卻是大不以為然;今日不比過往了,你田老公難道好像一邊對大夥氣宦指使,一邊還不準別人沾一點好處麽。
“還不快隨我過去請安問候。。”
田令孜一邊交代著親自上前,心中依舊有所隱隱的不安。
雖然這位張學士一貫表現的很恭順,甚至在宴席上公然向著自己跪拜謝禮過;而被引為一時笑談。但是處於權柄上敏銳直覺,他不願意給人任何機會。
劍南三川可謂是物產豐熟而人口稠密,再加上來自西北諸道的進獻和四夷君長的貢奉;維係和供養這麽一個比在京的朝廷,不知道縮水多少倍的區區行在,連同賞賜諸軍所需,完全是綽綽有餘的事情。
因此,他打心底希望自己能夠和兄長陳敬瑄一起,一個主內一個在外,再加上東川和山(南)西的牛勖、楊師立為唿應,繼續將過往天子不問外事,盡情享樂的局麵給長久地維持下去。
為此,他在成都附近已經大興土木的籌辦和新建了,許多形製各異的遊樂設施和場所,從馬球場、鬥雞坊、角抵台、西山獵場、遊苑可謂是一應俱全。
然而,這位聖主近日裏卻對這些過往的愛好失去了興趣一般的,開始喜歡上了到處遊覽和訪問宮觀;並且召集人來題記寫跋。
那個沒心眼的兄長陳敬瑄倒是不以為然的笑稱,這不過是這位玩性甚大的天子,厭倦了舊日遊戲而找到了新玩意,和久待宮中未嚐見過蜀地山河的緣故。
“聖人金安,老奴今日方才訪得一處飛瀑留潭的絕佳消暑觀景勝處。。”
田令孜一邊如此盤算喝,一邊笑的滿臉皺紋綻開道
“甚好,就請大阿父為我安排妥貼好了。。”
唐僖宗毫無意外和芥蒂的接口道,然後他又對著張俊道。
“張侍禦,把你的新作唱和,分與大阿父賞鑒一二。。”
隨即,張浚就自矜的頷首吟誦起來。
“北出當年此運籌,悠然欹臥與神謀。
三軍節製馴貔虎,千裏餱糧捷馬牛。
漢業興亡惟我在,蜀山重複遣人愁。
驛前風景應如舊,江水無情日夜流。”
好吧,田令孜自問一聽這些駢體四六的詩句就有些頭大,連忙應聲道
“真是好詩子,有勞張侍禦了。。日後還要更多的請教才是呢。。”
張浚卻是心中霍然一驚,卻是更加堅定了相應除去此禍害的信念了。
唐僖宗初入成都時,日夜專門與宦官同處,共議天下之事,而待禁外朝臣越來越疏遠,禮遇也越來越薄。因此在黃頭軍之亂後的庚午(十四)日,有隨行左拾遺孟昭圖上疏諫諍稱:
“太平治安時期,遠近猶應同心協力;國家多難時期,中朝外朝更應該同為一體。去年冬季,皇上車駕西行,不告訴南司宰相朝臣,以致使宰相、仆射以下百官都被黃巢賊寇所屠殺,隻有北司宦官得平安無事。
況且如今朝臣能到達這裏,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經過崎嶇之道,才得以遠道來侍奉君上,所以應當從此休戚與共。
而我看到前天傍晚西川黃頭軍作亂,陛下隻是與田令孜,陳敬及諸宦官內臣緊閉城門登上城樓躲避,並不召宰相王鐸並讓朝世入城;第二天,又不召對宰相,也不宣慰朝臣。我位至諫臣,卻至今不知道陛下聖體是否安泰。
倘若群臣不顧君上,其罪固然應當遭誅,若陛下不撫恤群臣,於理義上也說不過去。大唐天下是高祖、太宗開創的天下,並不是北司宦官的天下;大唐天子是四海九州百姓的天子,也不是北司宦官的天子。北司宦官未必人人盡可信任,南司朝官也未必人人都夫用。
豈有天子與宰相毫無關係,朝臣都視如路人!這樣下去,恐怕收複京師之期,還要有勞於陛下思慮,而屍位素餐之士,卻得以安享酒宴。我受到陛下的寵任有幸被任為諫臣,職責就是上言諫諍,以有裨益於國家,雖然我不一定盡到了隨事諫諍的職責,但有後來者可以繼續諫諍。”
結果疏狀送入行宮禁內,被田令孜暗自扣留而不上奏於唐僖宗。辛未(二十五日),田令孜假借唐僖宗的名義矯詔貶孟昭圖為嘉州司戶,又派人於頤津將孟昭圖投入江中淹死。
左右朝臣聞知此事都義憤填膺或是兔死狐悲,然而外有陳敬瑄握軍在側,內有田令孜把持禁中要害出入,一時卻是敢怒而不敢言。如今,總算是在這裏找到由頭和突破口了。
“聖主,那山南劉巨容又來請求拜偈了。。”
這時候,又有另一名內使湊過來,小聲細氣的道。
“去去,此輩出身鄙薄,又是喪師失鎮之徒,還有臉麵叩闕麽。。不要平白擾了聖主的興致才好。。”
田令孜習慣性的擺手道。
“也罷,今日餘已然盡興,就且聽聽他還有什麽可說。。”
然而年輕天子卻是不以為意道。
“聖主真是寬大心懷,我輩真乃老邁愚鈍了。。”
田令孜心中微然詫異,連忙補救道。
“田大父乃是心直口快的真性情啊。。”
在旁的左右宦者亦是和稀泥道。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唐僖宗短暫會見的不久之後就有內旨頒下,加封劉巨容為左金吾大將軍,就地改封為行在中護軍使,檢校衛尉卿。提領天威、捧日、登封、扈蹕四都禁叢將士。
然而田令孜暫時沒有心思顧及這些,因為在西川南部再度傳來了噩耗。陳敬宣派遣牙將楊行遷率領三千人的軍隊,胡洪略、莫匡時各率領二千人的軍隊,四出攻討西川南部四起的賊眾。
結果與阡陌連戰數敗,楊行遷等請求增兵,臨近地方數州官府已無兵可派,陳敬便把看守倉庫門庭的兵卒都搜集起來,派給楊行遷。
這個月,雙方在渝州展開激戰,結果官軍慘敗。楊行遷等人深恐沒有立功而被治罪,便抓了許多村民充作俘虜送到官府,每天都有幾十甚至上百人。陳敬宣不問青紅皂白,把抓來的村民都殺了。
其中,也有年老體弱的人及婦女,圍觀的人問他們為什麽被抓,都迴答說:“我們正在耕田績麻,官軍忽然進了村子,使強行抓來,我們也不知道犯不什麽罪。”
——我是分割線——
隨著朝廷使者和黃巢代表相繼前來,在會麵中發生的一些事情和見聞,也由此流傳到了街市上而變成了最新的熱門話題了。
襄陽的市井酒樓中,亦是充斥著不同人士對此的反響,以及相關人等暗自議論是否需要勸進的事宜。
比如在名為晴明樓的酒家之中。重新聚首的王審潮三兄弟並堂弟王彥複,還有鄉黨符存;就正對著一桌當地特色的六味魚席紋絲不動,而聚精會神的傾聽著來自樓上的聲響和動靜。
那是他們各自所屬的上官,至少來自好幾個不同軍序的十多名營團別將、校尉之屬;開懷飲宴之後也在醉意醺然中,討論和爭執齊了相關的話題。
“如今黃王都入關做了天子了,咱們那位領軍最少也該進個王號才是啊。。”
“就是,什麽北邙公的一聽就不是什麽好地方。。”
“那又給咱們那位,該進奉什麽王號為好呢。。”
“當然是嶺王最簡單了。。”
“怎生聽起來就一股子蠻夷大王的味道。。”
“那便就叫鎮海王或是平南王好了。。”
“格局還是太小了,咱們那位軍上,豈又是隻能守邊一隅的格局麽”
“那吳王或是越王如何,”
“一聽都是偏安南方的路數,總覺得不夠大氣啊。。難道不想日後在中原揚眉吐氣麽。。”
“不是前有黃王專美麽,那便就叫周王好了。。以姓為王號豈不美哉。。”
而相比這些信口開河一般的議論聲,在刻意被隔離開動靜的頂層樓閣和鹿台之上,另有一番的情景。
“朱軍副,你是啥個意思啊。。可不急死咋們哩。。”
作為城中堪與柴平比肩的第三號人物朱存;麵對著分別來自各地坐鎮或是征討的王崇隱、王重霸、曹師雄、張居言等人派來的代表和信使。
“眼看事情都到了這一步;就想問一聲,咱們什麽時候才能夠行那勸進之事啊;”
“對啊,如今已然是瓜熟蒂落的局麵,就差每人出頭推一把了;要是落在怒風老營或是安南投效的那班人之後,就不美了啊。。”
“隻怕是官軍投附過來的那些長征健兒和戍邊子弟,比起咱們還要更急切的多才是啊。。咱們若是不動的話,就。。。”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可不是咱們怎麽想的。。而是領軍他老人家怎麽想的才對吧”
長相粗豪爽朗又憨實的朱存,卻是意味深長手指輕扣桌案道。
“話雖這麽說,但是要是萬一。。。”
還有人想要爭辯。
隨即,就見朱存讓人從背後攤開了一卷手書。上麵赫然寫著“廣積糧、高築城、緩稱王”九個大字。
“這便是領軍給我,也是對大夥兒的迴複之言,不日就可在各自地方接到;以後切記不要再私下來問我此類之事了。。”
朱存再次慢條斯理的開口道。
“此乃公事公心,並無不可對人言之處啊。。更沒有私下相授的道理啊,若是不明白的話,隻怕會耽誤自己的。。”
“聖主前些日子可謂是奔波、勞頓的緊了,如今都在遊玩山水,駕訪各處祠廟以為排遣呢。昨個兒才去了青陽宮並賞下五百段錦為供奉呢;”
一名須發灰白的老宦,堆著笑上前連聲解釋道。
“難得這位張學士進獻了詞子令聖主有所開懷,如今正在召對做詩唱和,不許我等驚擾了聖心呢。。”
“殺才,你們是這般周護聖上的麽,怎麽都離得這麽遠。。殊不知我輩萬萬不能令聖上脫離耳目,更不能接觸外臣太久,不若的話貞元、永貞年間的肘腋之患,也許就在眼前了。。”
田令孜卻是甚為不滿的低聲嗬斥道。
“是是,田大公教訓的是。。”
這名老宦堆笑愈甚。
他暗自捏著袖帶裏的硬邦邦、沉甸甸的物件,心中卻是大不以為然;今日不比過往了,你田老公難道好像一邊對大夥氣宦指使,一邊還不準別人沾一點好處麽。
“還不快隨我過去請安問候。。”
田令孜一邊交代著親自上前,心中依舊有所隱隱的不安。
雖然這位張學士一貫表現的很恭順,甚至在宴席上公然向著自己跪拜謝禮過;而被引為一時笑談。但是處於權柄上敏銳直覺,他不願意給人任何機會。
劍南三川可謂是物產豐熟而人口稠密,再加上來自西北諸道的進獻和四夷君長的貢奉;維係和供養這麽一個比在京的朝廷,不知道縮水多少倍的區區行在,連同賞賜諸軍所需,完全是綽綽有餘的事情。
因此,他打心底希望自己能夠和兄長陳敬瑄一起,一個主內一個在外,再加上東川和山(南)西的牛勖、楊師立為唿應,繼續將過往天子不問外事,盡情享樂的局麵給長久地維持下去。
為此,他在成都附近已經大興土木的籌辦和新建了,許多形製各異的遊樂設施和場所,從馬球場、鬥雞坊、角抵台、西山獵場、遊苑可謂是一應俱全。
然而,這位聖主近日裏卻對這些過往的愛好失去了興趣一般的,開始喜歡上了到處遊覽和訪問宮觀;並且召集人來題記寫跋。
那個沒心眼的兄長陳敬瑄倒是不以為然的笑稱,這不過是這位玩性甚大的天子,厭倦了舊日遊戲而找到了新玩意,和久待宮中未嚐見過蜀地山河的緣故。
“聖人金安,老奴今日方才訪得一處飛瀑留潭的絕佳消暑觀景勝處。。”
田令孜一邊如此盤算喝,一邊笑的滿臉皺紋綻開道
“甚好,就請大阿父為我安排妥貼好了。。”
唐僖宗毫無意外和芥蒂的接口道,然後他又對著張俊道。
“張侍禦,把你的新作唱和,分與大阿父賞鑒一二。。”
隨即,張浚就自矜的頷首吟誦起來。
“北出當年此運籌,悠然欹臥與神謀。
三軍節製馴貔虎,千裏餱糧捷馬牛。
漢業興亡惟我在,蜀山重複遣人愁。
驛前風景應如舊,江水無情日夜流。”
好吧,田令孜自問一聽這些駢體四六的詩句就有些頭大,連忙應聲道
“真是好詩子,有勞張侍禦了。。日後還要更多的請教才是呢。。”
張浚卻是心中霍然一驚,卻是更加堅定了相應除去此禍害的信念了。
唐僖宗初入成都時,日夜專門與宦官同處,共議天下之事,而待禁外朝臣越來越疏遠,禮遇也越來越薄。因此在黃頭軍之亂後的庚午(十四)日,有隨行左拾遺孟昭圖上疏諫諍稱:
“太平治安時期,遠近猶應同心協力;國家多難時期,中朝外朝更應該同為一體。去年冬季,皇上車駕西行,不告訴南司宰相朝臣,以致使宰相、仆射以下百官都被黃巢賊寇所屠殺,隻有北司宦官得平安無事。
況且如今朝臣能到達這裏,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經過崎嶇之道,才得以遠道來侍奉君上,所以應當從此休戚與共。
而我看到前天傍晚西川黃頭軍作亂,陛下隻是與田令孜,陳敬及諸宦官內臣緊閉城門登上城樓躲避,並不召宰相王鐸並讓朝世入城;第二天,又不召對宰相,也不宣慰朝臣。我位至諫臣,卻至今不知道陛下聖體是否安泰。
倘若群臣不顧君上,其罪固然應當遭誅,若陛下不撫恤群臣,於理義上也說不過去。大唐天下是高祖、太宗開創的天下,並不是北司宦官的天下;大唐天子是四海九州百姓的天子,也不是北司宦官的天子。北司宦官未必人人盡可信任,南司朝官也未必人人都夫用。
豈有天子與宰相毫無關係,朝臣都視如路人!這樣下去,恐怕收複京師之期,還要有勞於陛下思慮,而屍位素餐之士,卻得以安享酒宴。我受到陛下的寵任有幸被任為諫臣,職責就是上言諫諍,以有裨益於國家,雖然我不一定盡到了隨事諫諍的職責,但有後來者可以繼續諫諍。”
結果疏狀送入行宮禁內,被田令孜暗自扣留而不上奏於唐僖宗。辛未(二十五日),田令孜假借唐僖宗的名義矯詔貶孟昭圖為嘉州司戶,又派人於頤津將孟昭圖投入江中淹死。
左右朝臣聞知此事都義憤填膺或是兔死狐悲,然而外有陳敬瑄握軍在側,內有田令孜把持禁中要害出入,一時卻是敢怒而不敢言。如今,總算是在這裏找到由頭和突破口了。
“聖主,那山南劉巨容又來請求拜偈了。。”
這時候,又有另一名內使湊過來,小聲細氣的道。
“去去,此輩出身鄙薄,又是喪師失鎮之徒,還有臉麵叩闕麽。。不要平白擾了聖主的興致才好。。”
田令孜習慣性的擺手道。
“也罷,今日餘已然盡興,就且聽聽他還有什麽可說。。”
然而年輕天子卻是不以為意道。
“聖主真是寬大心懷,我輩真乃老邁愚鈍了。。”
田令孜心中微然詫異,連忙補救道。
“田大父乃是心直口快的真性情啊。。”
在旁的左右宦者亦是和稀泥道。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唐僖宗短暫會見的不久之後就有內旨頒下,加封劉巨容為左金吾大將軍,就地改封為行在中護軍使,檢校衛尉卿。提領天威、捧日、登封、扈蹕四都禁叢將士。
然而田令孜暫時沒有心思顧及這些,因為在西川南部再度傳來了噩耗。陳敬宣派遣牙將楊行遷率領三千人的軍隊,胡洪略、莫匡時各率領二千人的軍隊,四出攻討西川南部四起的賊眾。
結果與阡陌連戰數敗,楊行遷等請求增兵,臨近地方數州官府已無兵可派,陳敬便把看守倉庫門庭的兵卒都搜集起來,派給楊行遷。
這個月,雙方在渝州展開激戰,結果官軍慘敗。楊行遷等人深恐沒有立功而被治罪,便抓了許多村民充作俘虜送到官府,每天都有幾十甚至上百人。陳敬宣不問青紅皂白,把抓來的村民都殺了。
其中,也有年老體弱的人及婦女,圍觀的人問他們為什麽被抓,都迴答說:“我們正在耕田績麻,官軍忽然進了村子,使強行抓來,我們也不知道犯不什麽罪。”
——我是分割線——
隨著朝廷使者和黃巢代表相繼前來,在會麵中發生的一些事情和見聞,也由此流傳到了街市上而變成了最新的熱門話題了。
襄陽的市井酒樓中,亦是充斥著不同人士對此的反響,以及相關人等暗自議論是否需要勸進的事宜。
比如在名為晴明樓的酒家之中。重新聚首的王審潮三兄弟並堂弟王彥複,還有鄉黨符存;就正對著一桌當地特色的六味魚席紋絲不動,而聚精會神的傾聽著來自樓上的聲響和動靜。
那是他們各自所屬的上官,至少來自好幾個不同軍序的十多名營團別將、校尉之屬;開懷飲宴之後也在醉意醺然中,討論和爭執齊了相關的話題。
“如今黃王都入關做了天子了,咱們那位領軍最少也該進個王號才是啊。。”
“就是,什麽北邙公的一聽就不是什麽好地方。。”
“那又給咱們那位,該進奉什麽王號為好呢。。”
“當然是嶺王最簡單了。。”
“怎生聽起來就一股子蠻夷大王的味道。。”
“那便就叫鎮海王或是平南王好了。。”
“格局還是太小了,咱們那位軍上,豈又是隻能守邊一隅的格局麽”
“那吳王或是越王如何,”
“一聽都是偏安南方的路數,總覺得不夠大氣啊。。難道不想日後在中原揚眉吐氣麽。。”
“不是前有黃王專美麽,那便就叫周王好了。。以姓為王號豈不美哉。。”
而相比這些信口開河一般的議論聲,在刻意被隔離開動靜的頂層樓閣和鹿台之上,另有一番的情景。
“朱軍副,你是啥個意思啊。。可不急死咋們哩。。”
作為城中堪與柴平比肩的第三號人物朱存;麵對著分別來自各地坐鎮或是征討的王崇隱、王重霸、曹師雄、張居言等人派來的代表和信使。
“眼看事情都到了這一步;就想問一聲,咱們什麽時候才能夠行那勸進之事啊;”
“對啊,如今已然是瓜熟蒂落的局麵,就差每人出頭推一把了;要是落在怒風老營或是安南投效的那班人之後,就不美了啊。。”
“隻怕是官軍投附過來的那些長征健兒和戍邊子弟,比起咱們還要更急切的多才是啊。。咱們若是不動的話,就。。。”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可不是咱們怎麽想的。。而是領軍他老人家怎麽想的才對吧”
長相粗豪爽朗又憨實的朱存,卻是意味深長手指輕扣桌案道。
“話雖這麽說,但是要是萬一。。。”
還有人想要爭辯。
隨即,就見朱存讓人從背後攤開了一卷手書。上麵赫然寫著“廣積糧、高築城、緩稱王”九個大字。
“這便是領軍給我,也是對大夥兒的迴複之言,不日就可在各自地方接到;以後切記不要再私下來問我此類之事了。。”
朱存再次慢條斯理的開口道。
“此乃公事公心,並無不可對人言之處啊。。更沒有私下相授的道理啊,若是不明白的話,隻怕會耽誤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