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假太子替身 [穿書] 作者:琉璃仙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戶部則是掌管外庫賦稅, 這裏麵包括人頭稅田稅等等。
自從太子殿下隨口在南鏡提過商稅一事,戶部和他就一直很重視這部分商稅將會由誰來收?
如果收,誰的機會更大一點?
沈立林告別了弟弟, 他出了宮還沒來得及迴府就被一眾上門的官員給圍在外邊,他們通通都是詢問關於國券的事情,對此尚書有什麽看法,或者有什麽重大的決定。
沈立林原本還沒有個行動的,直到,有人來通知他,戶部尚書鄭錢已經親自去東宮拜訪了。
沈立林的眼皮子頓時一跳,覺得自己被人捷足先登了。於是,他甩掉了手下的官員,直接要了匹快馬趕去東宮。
而這一次沈立林覺得自己是真的錯過了。
他剛到東宮門口的時候,鄭錢已經笑眯眯地和黃禹交談著。
而黃禹也有意拉攏鄭錢,他便道:「太子殿下雖未直接答應,但咱家相信,太子殿下是偏向鄭大人的。」
鄭錢當下欣喜道:「如此一來,那還得勞煩公公幫在下多加美言幾句。」
「自然自然。」黃禹笑道。
然後兩個人各自散去,沈立林下了馬後,一時不知道還要不要進東宮,就在他想要走的時候,黃禹又出來了。
他喊道:「請沈大人入殿,太子殿下想見見您。」
沈立林便鬆開馬繩,他提著膝袍快速走上台階,邁過東宮大門,直接往裏麵走去。
黃禹在門口看著他走的那麽急,他隻是露出一個賊兮兮的笑容:「殿下果然沒說錯,請鄭大人過來一趟,吏部的人趨利時自然會爭先恐後。」
原來戶部尚書並不是親自來拜訪的,而是受到了容錚的邀請,容錚邀請鄭錢後,她隻提了國券,卻沒提過讓戶部加到收國券的隊伍來。
鄭錢自然看到這裏麵的利益,他有意也不能直說,所以黃禹就在東宮殿門口故意和鄭錢說太子重視他。
官場上的人,做的事,說的話,有時候隻需要說半截,剩下的半截自然不言而喻了。
但也有時會有誤會,也有人故意是擦邊角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沈立林就是那個被煽動了的人。
沈立林見到太子時,他還沒開口,太子就先讓他看看中級國券的版本。這次的是山水鳥畫,雅致又貼近於自然風景。
沈立林當場誇讚道:「太子殿下這便是第二次發行的國券嗎?」
容錚便道:「在說國券之前,孤得和沈大人先說明一件事,所謂的國券,尤其是孤的國券,其實它是一種基礎的國民理財基金。」
「如果在孤這買了國券的人,第一版一個月可以取出本金加利息,而中級國券則是要完完全全三個月後才能取出。不過利息都是一樣的付四分。」
「而高級國券則是一千兩一張,利息是四分五,存期也是三個月。」
她接著道:「孤還打算前五千張擁有的都是四分息,之後的便以投放金額劃分。基礎的國券將為二分息。」
這意思就是說前五千人是禦用的,後來的將會改變規則,包括利息。
沈立林很清楚,太子是在提醒他機會來了。
他便抱拳道:「敢問太子殿下許諾給戶部有多少張?」
容錚卻沒有迴答,她直接道:「沈大人稍安勿躁,孤打算以不定金額,讓禦用國券買主自行簽訂銀票金額,數目的越大,便越靠前,而吏部既然掌握內庫財政,那孤就發二千張國券給你,事成之後,吏部可分一半的金額公用權。」
沈立林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餡餅,太子交給他們,他們既不用分擔風險,也不用拿黃金作為擔保給國券保駕護航。
他便答應道:「太子殿下,金額公用權是為何意?」
容錚道:「收到的錢,你們可以暫時徵收一半的金額,而相對的孤會墊一些黃金給你抵押一半,但你吏部也得向孤抵押一些東西作為保障。」
此話一出。
沈立林頓時警覺起來。
他小心地問道:「太子殿下想臣的吏部抵押一些什麽東西?吏部並沒有那麽多黃金,銀子也是公家的。」
容錚見他那麽緊張,她就說明道:「禦用的和公用的到底是不一樣的,你盡管放心,公用的孤全權作為擔保,與此同時,禦用的孤隻負責一半的擔保風險。而剩下的風險自然是考驗吏部的抗壓能力,如果你們處理好,來年國券收入會不斷增加。甚至會壯大你們內庫的庫存。」
沈立林還是不放心容錚的承諾。他還在猶豫當中,但容錚沒有給他動搖的機會。
容錚乘勝追擊道:「剛剛收的價值三十萬的黃金,吏部可分得十萬,而十萬相對抵押的東西,便是吏部的公用房屋。」
「以固定資產來抵押,若是不負債,固定資產仍是你們的。」
「而相對的,吏部創收所得得填補進國券的投放,這就相當於預支金錢,有錢周轉後,再流進資金。」
沈立林越聽越覺得國券這背後的利益,和牽涉的方方麵麵是多麽遼闊,他的心也忍不住吊了起來,他也知道能夠有預支的金錢代表什麽,對一個將軍來說代表一場可能打贏的勝仗資金,對管理財政投入緩解壓力來說,相當於一件大工程的籌辦資金。
而打贏了自然會獲得更多的勝利果實來補充國券資金,而且還可能是其中一小部分占比,而大工程利國利民哪怕沒有迴投,也有稅賦這筆收入慢慢補迴投放資金,這完全是一筆隨意流動的資金,就是這樣一筆錢既可以做一件大事和無數件小事,又可以讓錢滾錢,利滾利。
自從太子殿下隨口在南鏡提過商稅一事,戶部和他就一直很重視這部分商稅將會由誰來收?
如果收,誰的機會更大一點?
沈立林告別了弟弟, 他出了宮還沒來得及迴府就被一眾上門的官員給圍在外邊,他們通通都是詢問關於國券的事情,對此尚書有什麽看法,或者有什麽重大的決定。
沈立林原本還沒有個行動的,直到,有人來通知他,戶部尚書鄭錢已經親自去東宮拜訪了。
沈立林的眼皮子頓時一跳,覺得自己被人捷足先登了。於是,他甩掉了手下的官員,直接要了匹快馬趕去東宮。
而這一次沈立林覺得自己是真的錯過了。
他剛到東宮門口的時候,鄭錢已經笑眯眯地和黃禹交談著。
而黃禹也有意拉攏鄭錢,他便道:「太子殿下雖未直接答應,但咱家相信,太子殿下是偏向鄭大人的。」
鄭錢當下欣喜道:「如此一來,那還得勞煩公公幫在下多加美言幾句。」
「自然自然。」黃禹笑道。
然後兩個人各自散去,沈立林下了馬後,一時不知道還要不要進東宮,就在他想要走的時候,黃禹又出來了。
他喊道:「請沈大人入殿,太子殿下想見見您。」
沈立林便鬆開馬繩,他提著膝袍快速走上台階,邁過東宮大門,直接往裏麵走去。
黃禹在門口看著他走的那麽急,他隻是露出一個賊兮兮的笑容:「殿下果然沒說錯,請鄭大人過來一趟,吏部的人趨利時自然會爭先恐後。」
原來戶部尚書並不是親自來拜訪的,而是受到了容錚的邀請,容錚邀請鄭錢後,她隻提了國券,卻沒提過讓戶部加到收國券的隊伍來。
鄭錢自然看到這裏麵的利益,他有意也不能直說,所以黃禹就在東宮殿門口故意和鄭錢說太子重視他。
官場上的人,做的事,說的話,有時候隻需要說半截,剩下的半截自然不言而喻了。
但也有時會有誤會,也有人故意是擦邊角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沈立林就是那個被煽動了的人。
沈立林見到太子時,他還沒開口,太子就先讓他看看中級國券的版本。這次的是山水鳥畫,雅致又貼近於自然風景。
沈立林當場誇讚道:「太子殿下這便是第二次發行的國券嗎?」
容錚便道:「在說國券之前,孤得和沈大人先說明一件事,所謂的國券,尤其是孤的國券,其實它是一種基礎的國民理財基金。」
「如果在孤這買了國券的人,第一版一個月可以取出本金加利息,而中級國券則是要完完全全三個月後才能取出。不過利息都是一樣的付四分。」
「而高級國券則是一千兩一張,利息是四分五,存期也是三個月。」
她接著道:「孤還打算前五千張擁有的都是四分息,之後的便以投放金額劃分。基礎的國券將為二分息。」
這意思就是說前五千人是禦用的,後來的將會改變規則,包括利息。
沈立林很清楚,太子是在提醒他機會來了。
他便抱拳道:「敢問太子殿下許諾給戶部有多少張?」
容錚卻沒有迴答,她直接道:「沈大人稍安勿躁,孤打算以不定金額,讓禦用國券買主自行簽訂銀票金額,數目的越大,便越靠前,而吏部既然掌握內庫財政,那孤就發二千張國券給你,事成之後,吏部可分一半的金額公用權。」
沈立林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餡餅,太子交給他們,他們既不用分擔風險,也不用拿黃金作為擔保給國券保駕護航。
他便答應道:「太子殿下,金額公用權是為何意?」
容錚道:「收到的錢,你們可以暫時徵收一半的金額,而相對的孤會墊一些黃金給你抵押一半,但你吏部也得向孤抵押一些東西作為保障。」
此話一出。
沈立林頓時警覺起來。
他小心地問道:「太子殿下想臣的吏部抵押一些什麽東西?吏部並沒有那麽多黃金,銀子也是公家的。」
容錚見他那麽緊張,她就說明道:「禦用的和公用的到底是不一樣的,你盡管放心,公用的孤全權作為擔保,與此同時,禦用的孤隻負責一半的擔保風險。而剩下的風險自然是考驗吏部的抗壓能力,如果你們處理好,來年國券收入會不斷增加。甚至會壯大你們內庫的庫存。」
沈立林還是不放心容錚的承諾。他還在猶豫當中,但容錚沒有給他動搖的機會。
容錚乘勝追擊道:「剛剛收的價值三十萬的黃金,吏部可分得十萬,而十萬相對抵押的東西,便是吏部的公用房屋。」
「以固定資產來抵押,若是不負債,固定資產仍是你們的。」
「而相對的,吏部創收所得得填補進國券的投放,這就相當於預支金錢,有錢周轉後,再流進資金。」
沈立林越聽越覺得國券這背後的利益,和牽涉的方方麵麵是多麽遼闊,他的心也忍不住吊了起來,他也知道能夠有預支的金錢代表什麽,對一個將軍來說代表一場可能打贏的勝仗資金,對管理財政投入緩解壓力來說,相當於一件大工程的籌辦資金。
而打贏了自然會獲得更多的勝利果實來補充國券資金,而且還可能是其中一小部分占比,而大工程利國利民哪怕沒有迴投,也有稅賦這筆收入慢慢補迴投放資金,這完全是一筆隨意流動的資金,就是這樣一筆錢既可以做一件大事和無數件小事,又可以讓錢滾錢,利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