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太子到底有什麽目的?


    之後便是其他大臣呈上來的奏摺,大家都通報哪些地區降雨了,哪些地區仍舊處於幹旱,哪些地方又缺糧食。


    慕容祁建議由國庫開倉放一筆糧食救濟哪些缺糧食的地方。


    很快獲得了大臣們一致的同意。


    就在大家以為此舉可以通過時,太子卻這時開了尊口。


    她道:「依孤看,不可輕易開國庫放糧,也不必要開倉放糧。」


    話音剛落,好幾個大臣都對太子反對放糧感到不解。


    其中就有人大膽道:「莫非太子殿下忌憚於底下人貪救濟糧?」


    「如此的話您放心,軍隊押糧保證能直接發給良民手裏。」


    「眼下剛平定叛軍,更是需要糧食救濟,太子殿下卻反對著實令微臣們不解。」


    而不贊成開倉放糧的大臣則是默默在心裏支持太子這個決定,他們認為這個時候剛下過雨,如果在百姓們還能自救的情況下還發糧米,那就是在降低良民的自救能力。


    他們也認為那些百姓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否則不能施於援救,不然慣著他們,然後他們有點事就學著叛軍造反逼朝廷,那怎麽能行!?


    很多大臣已經怕了,自從陛下在位二十年來,大大小小的叛亂已經有八十多次了。雖說不比文帝在位期間的一六十五次,但文帝起碼保障了百姓的安全,又有容王親自出兵鎮壓,使得邊境關內的百姓能夠不被外邦韃子騷擾。


    可陛下時期就不同了,很多叛亂都沒有得到根源上的解決,才使得無法斬草除根。


    有時候起義的人是一條村,有時候十幾個人,有時候一個鎮子,就比如鎮口城這次,也算是大叛軍在作亂。


    而以沈家帶頭的官員則是支持太子的決定。


    這讓原本覺得太子此舉還算合理的大臣,因為沈家站在太子這邊,他們臉色紛紛一變,就立即支持放糧。


    反正就是要和沈家對著幹就是了!


    很快,底下的大臣們吵了起來。一邊誇太子此舉合情合理,一邊反對太子對明寡情。


    一瞬間,容錚變成他們撕扯的對象了。


    慕容祁見他們故意吵的不可開交,他立即出口製止道:「先聽聽太子為何會有如此建議?你們先不要急著吵。」


    大臣們還在持續吵鬧當中,一點沒有停下的意思。


    容錚隻是靜靜地看他們吵,等他們吵的差不多,覺得息怒了。她才開口道:「鎮口城處於西北幹旱重災區,常年幹旱無收,糧米失收嚴重,賦稅也是經常繳不上的地區。」


    「並且西北地區多山陵山丘,少平原,耕地自然減少,而西北的人口卻也是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那裏的百姓有很濃的家鄉觀念。寧死也不願意背井離鄉。」


    「眾位大臣與其反對孤為何拒絕開啟國庫,不如我們先說說西北地區的環境,氣候,適合種植什麽東西?又適合養殖什麽?」


    此話一出頓時勾起了幾個司農部的官員的興趣。


    好幾個人特地站出來,跟容錚說起了西北的民風習俗,甚至是他們那裏的地方歷史,原來以前也算是燕國太、祖、駐軍躲避的地方,算是太、祖、起家的地區之一了。


    容錚靜靜地聽著等他們說完了。


    一個姓劉的臣子忍不住站出來道:「不知太子殿下談起這些對不放糧振災有何益處?」


    容錚瞥了他一眼,應對如流道:「西北百姓重情義,知恩報,但巧婦總有無米炊之憂,孤理解他們缺糧活不下去的處境。放糧之舉也是利國利民之舉,有大臣同意是為百姓著想,有大臣不同意也是為了百姓著想。」


    她一語雙關地打了個專場,讓原本吵的不可開交的臣子紛紛都停下來聽她說,隻希望太子不是在和稀泥當什麽和事佬,畢竟和事佬是最不容易當的。小心兩邊都翻船了。


    就在大家等著太子繼續說下去。


    容錚也沒有猶豫,她對著所有的王公大臣道:「太、祖、曾經讚譽過西北百姓的勇猛,也苦於西北環境的惡劣。西北百姓不願搬遷愛鄉心切,孤理解,大人們支持放糧同樣是好事,但反對放糧更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


    此話一出,勾得很多大臣的好奇心,怎麽不放糧倒成為了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了?


    要是從前他們肯定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太子,甚至指責太子大言不慚,但太子的話明顯隻說了一半,而且還有一半還在那慢吞吞地說。


    讓他們不得不耐心起來。而言官們都豎起耳朵,等著太子出錯然後就一起使勁噴她。


    然而,容錚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


    她徐徐道:「當年西北山勢既保護了太、祖、不被前朝討伐,同時也阻礙了太、祖、出行。」


    「孤之所以不贊同此時放糧,是與大家商量一個如何勸西北山區的百姓遷出惡劣的環境?以此來杜絕每年常有的幹旱和饑荒。」


    看吧,太子果然是紙上談兵,言官們立即要行動了。


    容錚又道:「鎮口城也許可以繼續擴建,多擴十縣,將山區可以耕地的地方保存,留作耕用。如果工程太麻煩也沒有關係,這是治本的辦法,總比放糧隻救了燃眉之急要來的實在。」


    她出口便是一個大工程。司農部覺得有理有據,可惜搬遷開發需要比放糧更多的錢財,怕是大人們肯定不會同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假太子替身 [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琉璃仙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琉璃仙草並收藏假太子替身 [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