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假太子替身 [穿書] 作者:琉璃仙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話一出。果不其然。
武帝拂手麵打碎了一對前朝皇帝的收藏古董花瓶。
他胸口起伏,顯然氣得不行:「朕和汝蘭有太子的時候,容王已謐了半年,除非他沒死,否則孩子麵是朕的。」
說著他狠狠地拍桌首麵:「難不成容王還能從王陵裏爬出來,和汝蘭...!!」
「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汝蘭絕不會做出這種事!如果容王還活著,那朕這皇位也別想坐穩了!」
這還是武帝第一次提起華貴妃的閨名,此時此刻,連他都在推翻自我懷疑,他越發確定太子是他的子嗣,之前之所以被謠言蒙蔽,完全是因為太後在禍害他。
於是,武帝越想越覺得虧待太子。又想起昨晚自己已經擬了旨,將巡察衛交給太子,但巡察衛的總部離皇宮有一段距離,若是太子來迴跑,麵肯定要選一個地方長期呆下去。
那她自然不能待在皇宮,到時,他們父子間的關係麵更容易被太後挑撥。
倒不如趁太子眼裏還有他這個父親,將太子牢牢綁住。
第85章 武帝的抉擇
隨即武帝道:「再給朕擬一份旨, 重修巡察衛所,就修在兵部旁邊吧。」
此話一出,連歡公公都震驚了。
兵部是什麽地方, 那可是陛下親信所在地方,而且兵部的坐地離順天府, 禦台閣, 太後娘娘的親衛所之間。相當於政治中心地帶,但凡在那邊任職,或者出來的必是兩方的親信。
如此一來太子殿下隻要站在這裏,就等同於陛下宣示了他有意放任東宮執掌自己的權威。
這意味這太子殿下可以快速拿迴東宮的權力,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歡公公就慎言提醒道:「陛下, 您可得好好考慮,莫要因為老奴的一句話而...感情用事。」
他跟隨陛下那麽多年, 其實心麵裏很清楚陛下雖然有時候會做一些糊塗事,但大多數他都會知錯然後改錯,哪怕不會認錯。
現在的大燕國即便不如以前,但比起文帝那個時代尚武獨武, 雖說讓國力盡顯, 但百姓的日子也沒有得到巨大的改善, 若說好,大概是容王殿下在先帝禦駕親征時, 監國的三年,才讓百姓過了三年安生日子。
那個時候是沒有外敵入侵, 可大部分都還是吃不飽穿不暖,如果不是陛下既往不咎容王這個政敵,採用了容王生前定下的臨時政策製度,改成長期沿用的製度, 也許,現在的大燕國會衰落的更快。
但眼下,歡公公想起太子的資質,非其他皇子可比,他心麵裏也燃起了希望。
武帝搖搖頭道:「朕還不至於看不清自己,老歡,你盡快宣旨去吧。」
歡公公隻好服從命令,他熟練地將聖旨帶了出來,然後選了幾個有眼力勁的公公出去宣旨去了。
當兩道聖旨一下,瞬間就傳遍了整個京城,可以說是轟動了整個京城。
朝廷最近的風向越來越偏向太子了。太子的名號也在整個京城刷了一遍又一遍的存在感。
當初是太後攔東宮步輦,傳遍了京城,達官貴人私底下都笑太子活得高高在上,命卻不如他們的庶子舒服。
庶子們平日被嫡子踩在腳下,聽說比嫡子還尊貴的太子都受這個罪,他們表現樂意至極,甚至暗地還拿太子的慘況對比自己的幸
福。
現在好了。
武帝開始重新重視太子,這個信號無疑就跟星星之火一樣,點燃了不少臣子的殷切巴結的心麵,也給一些大臣多了一個從中選擇下一任儲君的選項。
甚至已經有動作快的國公王侯,他們心裏已經暗戳戳想著要從自己家裏挑孫女,或者女兒,擇日有機會一併送進東宮,也算是為自己的家族的榮華富貴謀。多一份大好前程的機會。
當聖旨傳到東宮後,容錚是真的嚐到什麽叫禍福相依的感覺。
她的身世她已經知道了,但現在還得找出同樣知道她身世麵的隱患,那就是夏嬤嬤。
如今容錚想起自己在桃花縣租房子時,那老太太看起來還算平易近人,就是脾氣有點古怪陰晴不定的。要說是好人的話,她無法保證她就是,因為世上多數存在的並非是好人和壞人,而是那些非好非壞的人。
這種難以判定黑白的人,對她來說是最麻煩的。
如今再派人去桃花縣找夏嬤嬤,估計也已經來不及了。
華貴妃現在留下來的訊息除了提醒她,自己的身世麵臨危險當中,剩下的,就隻剩下對華貴妃動機的揣摩。
原著裏的華貴妃在作者的描述下,寫的隻是一個擅於利用人心麵的後宮婦人,除了生了太子,幫丈夫掰倒了政敵後,就沒有其他功績。
華貴妃還是在最風光的時候一病不起的。
原著的劇情隻說華貴妃是單純病死的,因為生了太子落下了病根。並不存在武帝謀害她的情節。
按照容錚對武帝的了解,他這個人很喜歡依賴人,且本人的性格又有點不自信,所以時常在有主見的人麵前變得質疑自己。
華貴妃也知道武帝的毛病,於是就將歡公公介紹給武帝,果不其然在歡公公有意的引導下,武帝變得越來越有主見,再加上丞相和楊將軍的效忠,讓武帝最近幾年的信心大增。
然後他在親政的時候,才有了能力對付以太後為首的外戚勢力。
如今華貴妃死了,在武帝舊人換新人的環境下,就逐漸對華貴妃擺脫了依賴。有了手段的武帝在華貴妃的薰陶下,隨著時間過去,他就越發忌憚華貴妃曾經對付容王的手段,哪怕是為了他
武帝拂手麵打碎了一對前朝皇帝的收藏古董花瓶。
他胸口起伏,顯然氣得不行:「朕和汝蘭有太子的時候,容王已謐了半年,除非他沒死,否則孩子麵是朕的。」
說著他狠狠地拍桌首麵:「難不成容王還能從王陵裏爬出來,和汝蘭...!!」
「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汝蘭絕不會做出這種事!如果容王還活著,那朕這皇位也別想坐穩了!」
這還是武帝第一次提起華貴妃的閨名,此時此刻,連他都在推翻自我懷疑,他越發確定太子是他的子嗣,之前之所以被謠言蒙蔽,完全是因為太後在禍害他。
於是,武帝越想越覺得虧待太子。又想起昨晚自己已經擬了旨,將巡察衛交給太子,但巡察衛的總部離皇宮有一段距離,若是太子來迴跑,麵肯定要選一個地方長期呆下去。
那她自然不能待在皇宮,到時,他們父子間的關係麵更容易被太後挑撥。
倒不如趁太子眼裏還有他這個父親,將太子牢牢綁住。
第85章 武帝的抉擇
隨即武帝道:「再給朕擬一份旨, 重修巡察衛所,就修在兵部旁邊吧。」
此話一出,連歡公公都震驚了。
兵部是什麽地方, 那可是陛下親信所在地方,而且兵部的坐地離順天府, 禦台閣, 太後娘娘的親衛所之間。相當於政治中心地帶,但凡在那邊任職,或者出來的必是兩方的親信。
如此一來太子殿下隻要站在這裏,就等同於陛下宣示了他有意放任東宮執掌自己的權威。
這意味這太子殿下可以快速拿迴東宮的權力,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歡公公就慎言提醒道:「陛下, 您可得好好考慮,莫要因為老奴的一句話而...感情用事。」
他跟隨陛下那麽多年, 其實心麵裏很清楚陛下雖然有時候會做一些糊塗事,但大多數他都會知錯然後改錯,哪怕不會認錯。
現在的大燕國即便不如以前,但比起文帝那個時代尚武獨武, 雖說讓國力盡顯, 但百姓的日子也沒有得到巨大的改善, 若說好,大概是容王殿下在先帝禦駕親征時, 監國的三年,才讓百姓過了三年安生日子。
那個時候是沒有外敵入侵, 可大部分都還是吃不飽穿不暖,如果不是陛下既往不咎容王這個政敵,採用了容王生前定下的臨時政策製度,改成長期沿用的製度, 也許,現在的大燕國會衰落的更快。
但眼下,歡公公想起太子的資質,非其他皇子可比,他心麵裏也燃起了希望。
武帝搖搖頭道:「朕還不至於看不清自己,老歡,你盡快宣旨去吧。」
歡公公隻好服從命令,他熟練地將聖旨帶了出來,然後選了幾個有眼力勁的公公出去宣旨去了。
當兩道聖旨一下,瞬間就傳遍了整個京城,可以說是轟動了整個京城。
朝廷最近的風向越來越偏向太子了。太子的名號也在整個京城刷了一遍又一遍的存在感。
當初是太後攔東宮步輦,傳遍了京城,達官貴人私底下都笑太子活得高高在上,命卻不如他們的庶子舒服。
庶子們平日被嫡子踩在腳下,聽說比嫡子還尊貴的太子都受這個罪,他們表現樂意至極,甚至暗地還拿太子的慘況對比自己的幸
福。
現在好了。
武帝開始重新重視太子,這個信號無疑就跟星星之火一樣,點燃了不少臣子的殷切巴結的心麵,也給一些大臣多了一個從中選擇下一任儲君的選項。
甚至已經有動作快的國公王侯,他們心裏已經暗戳戳想著要從自己家裏挑孫女,或者女兒,擇日有機會一併送進東宮,也算是為自己的家族的榮華富貴謀。多一份大好前程的機會。
當聖旨傳到東宮後,容錚是真的嚐到什麽叫禍福相依的感覺。
她的身世她已經知道了,但現在還得找出同樣知道她身世麵的隱患,那就是夏嬤嬤。
如今容錚想起自己在桃花縣租房子時,那老太太看起來還算平易近人,就是脾氣有點古怪陰晴不定的。要說是好人的話,她無法保證她就是,因為世上多數存在的並非是好人和壞人,而是那些非好非壞的人。
這種難以判定黑白的人,對她來說是最麻煩的。
如今再派人去桃花縣找夏嬤嬤,估計也已經來不及了。
華貴妃現在留下來的訊息除了提醒她,自己的身世麵臨危險當中,剩下的,就隻剩下對華貴妃動機的揣摩。
原著裏的華貴妃在作者的描述下,寫的隻是一個擅於利用人心麵的後宮婦人,除了生了太子,幫丈夫掰倒了政敵後,就沒有其他功績。
華貴妃還是在最風光的時候一病不起的。
原著的劇情隻說華貴妃是單純病死的,因為生了太子落下了病根。並不存在武帝謀害她的情節。
按照容錚對武帝的了解,他這個人很喜歡依賴人,且本人的性格又有點不自信,所以時常在有主見的人麵前變得質疑自己。
華貴妃也知道武帝的毛病,於是就將歡公公介紹給武帝,果不其然在歡公公有意的引導下,武帝變得越來越有主見,再加上丞相和楊將軍的效忠,讓武帝最近幾年的信心大增。
然後他在親政的時候,才有了能力對付以太後為首的外戚勢力。
如今華貴妃死了,在武帝舊人換新人的環境下,就逐漸對華貴妃擺脫了依賴。有了手段的武帝在華貴妃的薰陶下,隨著時間過去,他就越發忌憚華貴妃曾經對付容王的手段,哪怕是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