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西方歷史同人]凡爾賽不如當女王 作者:文可撲不可坑/萬川一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完了!
等到遠遠近近街頭爭論的人氣喘籲籲地跑到附近時,他們才發現他們來晚了——
已經有人在這裏處理火災了。
前幾年整修之後,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一種模樣奇怪的紅色金屬墩此刻接上了長長的水管,一隊士兵動作嫻熟地將水管高高架起,對準了濃煙冒出的地方。
四五條水龍噴到了足足幾十米高的地方,迅速地覆蓋了那些發生火災的地方。通紅的烈焰在撞上水龍的瞬間迸發出大量濃煙,隨後便迅速熄滅下去。
人們從未見過這樣的一幕。
在此之前,火災隻有在發生的前十幾分鍾內有救。家裏著火,人們便抬著水桶裝上井水與河水潑到燃燒的家具上,希望以此搶救迴一些財產——而一旦建築物燒著,沒有任何手段能夠在大火燒光裏麵所有的布料之前阻止它。
在絕大部分火災中,大火隻有將整棟建築燒得隻剩下建築本身的石頭之後才會結束。
遇到火災,在大部分情況下,唯一的救火方法就是快逃。
但這一刻,火災屈服於高高灑下的水幕,火魔被人們所征服的一幕這樣真切地出現在人們眼前,就像是某種舊約全書上描述的神跡降臨人間。
不,人們從未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真切地意識到——曾經報紙上刊登的那些發明消息,那些無數人抱怨過的巴黎施工揚塵與泥濘,正是某種巨大變化的徵兆。
在這個喧囂而混亂的時代,這座城市的人們,正在真正意義上獲得改變世界更為強大的力量。
◎最新評論:
【突然想到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瑪麗·安托瓦內特隻要願意,隻消稍稍使勁,法蘭西王國一切外交線索都會完全經過她的手心,整個歐洲將被三個女人統治,瑪利亞·特蕾西亞女皇、瑪麗·安托瓦內特和俄國的葉卡特琳娜女沙皇。」】
【加油加油】
【女主國內能把握民心,但外交上會很難搞定唉。英國可以用獨立戰爭拖住,其他歐洲國家就比較難辦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
【為什麽感覺今天還是有點短小】
【這章終於補了點漏洞,把軍權抓住了。如果女主之後走君主立憲的路子,還有外交關係需要考慮,因為她得位始終是名不正,言不順…推翻王朝自己稱王這事拿破崙能幹,但女主不能隨便幹,因為她是奧地利公主。。希望大大寫的時候考慮一下這方麵,多少圓一下】
-完-
第70章
◎聖經·啟示錄◎
巴黎雖已步入寒冬,但遠遠比不上大陸北部的凜冽寒風。
「請您將這封信送到法國,給我的妹妹安塔妮亞女王。」剛剛即位的利奧波德二世低聲說。
哈布斯堡王儲在與腓特烈二世的交戰中戰死的消息傳迴維也納當天,弗朗茨皇帝就因驚痛過度驟然引發心髒病。男僕發現他倒在地上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幾十分鍾——這位年近七十的神聖羅馬皇帝沒能再迴到人間。
特蕾西亞女王接連接到兩個至親去世的噩耗,頭髮一夜就花白了大半,倒在病床上一病不起。
作為女王的第二個兒子,利奧波德將繼承父親和兄長的王位。如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已死,新的皇帝將由七個選帝侯選舉產生——
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正是神聖羅馬帝國中最具威脅的對手。
七年戰爭之後簽訂的《胡貝爾圖斯堡條約》中,普魯士保留了侵占的西裏西亞,但承諾在下一次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選舉時,投票給約瑟夫大公。
然而約瑟夫大公死於同普魯士的戰場上。
對於利奧波德來說,這是一個內憂外患交織的時刻。
土耳其指控奧地利支持了塞爾維亞的叛亂,部分奧地利軍隊正在東線與奧斯曼軍隊交戰;可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之下,比利時又要叛亂,匈牙利貴族也在籌謀脫離奧地利的統治。
正是因為這些迫在眉睫的威脅,他在得到腓特烈二世的保證,說會將在《胡貝爾圖斯堡條約》中對約瑟夫大公的投票保證轉給他,確保他成為下一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條件是兩國聯姻之後,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奧地利已力不從心,不能再與普魯士交戰。更大的威脅來自北部的俄羅斯、東部的土耳其,以及國內蠢蠢欲動的叛亂力量。
無論如何,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是同屬於天主教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而這些信仰東正教和□□教的異端則造成了最根本的威脅。
於是,利奧波德廢除了奧地利與俄羅斯的聯盟條約,同時商定了這樁政治聯姻——由於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並沒有子嗣,旁支繼承人也沒有年齡合適的選擇,於是雙方商定,利奧波德將他的妹妹卡羅莉娜嫁給德意誌邦聯薩克森-魏瑪大公國的王儲。
奧地利急於得到普魯士的保證,因此對此無比迫切,希望婚禮盡快舉行。
幸運的是,普魯士同意了。雙方決定,婚禮下個月就會在薩克森-魏瑪大公國舉行。
利奧波德想,這個消息應該盡快讓此刻正在法國的妹妹安塔妮亞知道。
法國的局勢有多混亂,他在維也納也有所耳聞,隻可惜奧地利東西線同時作戰,根本分不出什麽精力去管法國的事——不然,當初約瑟夫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派兵去法國,將自己的妹妹扶上法蘭西王位。
等到遠遠近近街頭爭論的人氣喘籲籲地跑到附近時,他們才發現他們來晚了——
已經有人在這裏處理火災了。
前幾年整修之後,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一種模樣奇怪的紅色金屬墩此刻接上了長長的水管,一隊士兵動作嫻熟地將水管高高架起,對準了濃煙冒出的地方。
四五條水龍噴到了足足幾十米高的地方,迅速地覆蓋了那些發生火災的地方。通紅的烈焰在撞上水龍的瞬間迸發出大量濃煙,隨後便迅速熄滅下去。
人們從未見過這樣的一幕。
在此之前,火災隻有在發生的前十幾分鍾內有救。家裏著火,人們便抬著水桶裝上井水與河水潑到燃燒的家具上,希望以此搶救迴一些財產——而一旦建築物燒著,沒有任何手段能夠在大火燒光裏麵所有的布料之前阻止它。
在絕大部分火災中,大火隻有將整棟建築燒得隻剩下建築本身的石頭之後才會結束。
遇到火災,在大部分情況下,唯一的救火方法就是快逃。
但這一刻,火災屈服於高高灑下的水幕,火魔被人們所征服的一幕這樣真切地出現在人們眼前,就像是某種舊約全書上描述的神跡降臨人間。
不,人們從未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真切地意識到——曾經報紙上刊登的那些發明消息,那些無數人抱怨過的巴黎施工揚塵與泥濘,正是某種巨大變化的徵兆。
在這個喧囂而混亂的時代,這座城市的人們,正在真正意義上獲得改變世界更為強大的力量。
◎最新評論:
【突然想到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瑪麗·安托瓦內特隻要願意,隻消稍稍使勁,法蘭西王國一切外交線索都會完全經過她的手心,整個歐洲將被三個女人統治,瑪利亞·特蕾西亞女皇、瑪麗·安托瓦內特和俄國的葉卡特琳娜女沙皇。」】
【加油加油】
【女主國內能把握民心,但外交上會很難搞定唉。英國可以用獨立戰爭拖住,其他歐洲國家就比較難辦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
【為什麽感覺今天還是有點短小】
【這章終於補了點漏洞,把軍權抓住了。如果女主之後走君主立憲的路子,還有外交關係需要考慮,因為她得位始終是名不正,言不順…推翻王朝自己稱王這事拿破崙能幹,但女主不能隨便幹,因為她是奧地利公主。。希望大大寫的時候考慮一下這方麵,多少圓一下】
-完-
第70章
◎聖經·啟示錄◎
巴黎雖已步入寒冬,但遠遠比不上大陸北部的凜冽寒風。
「請您將這封信送到法國,給我的妹妹安塔妮亞女王。」剛剛即位的利奧波德二世低聲說。
哈布斯堡王儲在與腓特烈二世的交戰中戰死的消息傳迴維也納當天,弗朗茨皇帝就因驚痛過度驟然引發心髒病。男僕發現他倒在地上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幾十分鍾——這位年近七十的神聖羅馬皇帝沒能再迴到人間。
特蕾西亞女王接連接到兩個至親去世的噩耗,頭髮一夜就花白了大半,倒在病床上一病不起。
作為女王的第二個兒子,利奧波德將繼承父親和兄長的王位。如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已死,新的皇帝將由七個選帝侯選舉產生——
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正是神聖羅馬帝國中最具威脅的對手。
七年戰爭之後簽訂的《胡貝爾圖斯堡條約》中,普魯士保留了侵占的西裏西亞,但承諾在下一次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選舉時,投票給約瑟夫大公。
然而約瑟夫大公死於同普魯士的戰場上。
對於利奧波德來說,這是一個內憂外患交織的時刻。
土耳其指控奧地利支持了塞爾維亞的叛亂,部分奧地利軍隊正在東線與奧斯曼軍隊交戰;可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之下,比利時又要叛亂,匈牙利貴族也在籌謀脫離奧地利的統治。
正是因為這些迫在眉睫的威脅,他在得到腓特烈二世的保證,說會將在《胡貝爾圖斯堡條約》中對約瑟夫大公的投票保證轉給他,確保他成為下一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條件是兩國聯姻之後,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奧地利已力不從心,不能再與普魯士交戰。更大的威脅來自北部的俄羅斯、東部的土耳其,以及國內蠢蠢欲動的叛亂力量。
無論如何,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是同屬於天主教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而這些信仰東正教和□□教的異端則造成了最根本的威脅。
於是,利奧波德廢除了奧地利與俄羅斯的聯盟條約,同時商定了這樁政治聯姻——由於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並沒有子嗣,旁支繼承人也沒有年齡合適的選擇,於是雙方商定,利奧波德將他的妹妹卡羅莉娜嫁給德意誌邦聯薩克森-魏瑪大公國的王儲。
奧地利急於得到普魯士的保證,因此對此無比迫切,希望婚禮盡快舉行。
幸運的是,普魯士同意了。雙方決定,婚禮下個月就會在薩克森-魏瑪大公國舉行。
利奧波德想,這個消息應該盡快讓此刻正在法國的妹妹安塔妮亞知道。
法國的局勢有多混亂,他在維也納也有所耳聞,隻可惜奧地利東西線同時作戰,根本分不出什麽精力去管法國的事——不然,當初約瑟夫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派兵去法國,將自己的妹妹扶上法蘭西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