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了院子,看見燭火,聞著飯香,他就是沒來由的開懷。


    這是他的家,裏麵有他的妻,就隻這簡簡單單的一個理由,就讓他覺得滿足。


    ☆、第六十六章 以娘為榮


    大祈。


    曾經是大堰朝最隆重的一個大禮,將士出征,新皇繼位,都會在宮中擺上四方祭壇,八方卦陣,祈願將士早日歸來,國家風調雨順,百姓安康。


    如今,卻為了一個剛滿月的娃娃,擺上了這樣隆重的大禮。


    寧初二自己不信道,也還是擔心,這樣的福澤會克了這孩子的壽命。


    聖上的榮寵,若是明君,斷做不出這種事。昏君...不談也罷。


    大堰朝的‘當家的’的讓跳,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自然要好好遵從。


    一曲請神曲,帶著古老而神秘的韻律堪堪唱響。


    寧初二轉動手中浮塵,幾個起落掃到冬官的鼓上,隨著幾聲細密的鼓點,迅速旋轉。


    腳下的步伐十分穩健,每一個步子都準確的踩到卦陣之中。


    高台之下,朝臣們都攜著家眷跟著聖上湊這份熱鬧,高談闊論,上官淡笑不語,小官虛意逢迎,真正去看台上的,根本沒幾個。


    在他們眼中,這穿著寬廣道袍,臉上掛著奇怪麵具的舞蹈,遠沒有舞姬們的楊柳細腰好看。


    寧初二眼神不是很好,也懶得顧忌台下有沒有人去看,隻知道有一雙溫潤的視線,一直隨著她的動作緊緊跟隨。


    她不抬眼也知道那是誰。


    雖說大祈這事,是皇上一時興起所辦。但是身為欽天監靈台,她有這份義務和責任完整的將它跳好。


    連十九知道她練的有多認真,所以他給予她這份尊重。


    一旁敬酒的小官說。


    “連大人怎地還好這一口?”


    先不說那曲子有多老套,便是那猙獰的麵具都瞅著不讓人待見。


    沒聽說這位爺還喜歡道門玄術這一套啊,在他手底下被弄死的人可不少,自己都是個笑麵閻王了,怎麽會在意這些。


    便有意討巧,想順道送幾個舞姬到連府上。


    哪知這話,正拍到馬腿上。


    連十九似笑非笑的抬起杯盞綴了一口。


    “壞事做多了,少不得要找個清靜的地兒拜一拜。欽天監司道門奇術,我瞧著甚好。”


    說他夫人跳的不好,等會兒得讓招財拿著小本記下來,這人是哪個衙門的。


    那人便不再說話了,連聲應道。


    “下官受教了。...這舞,確實不錯,確實不錯。”


    好好的一場大祈,生生被聖上辦成了朝臣家宴。雖說今天是元日,辭舊迎新擺皇宴慶賀實屬正常,但斷沒有宴席同大祈一塊辦的道理。


    推杯換盞之間,還能聽見不遠處炸響的爆竹和絲竹管樂之聲。


    一個莊嚴,一個驕奢,可笑,可嘆。


    連小獸坐在席間,一身精緻的緞紅小襖,更襯得一張小臉水嫩水嫩的。


    不少家眷走過,都忍不住誇讚兩句。


    隻是這孩子今日卻連最愛的桃酥點心也沒吃,隻一眨不眨的盯著台上那個一會兒翻個跟鬥,一會兒轉個大圈的‘女人’。


    眼神怪怪的,有好奇,又有些說不出的...熱烈?


    對於寧初二一會兒換一身行頭這件事,連十九也滿為難,畢竟讓孩子接受一個一會兒是‘舅舅’,一會兒又是娘親的人,已經有些難為了他。


    如今再看見這麽一張“鬼臉”...


    他拍拍連小獸的肩膀,正打算安慰幾句,就看見小傢夥興奮的轉過頭來,趴在他耳邊說。


    “爹,不是每個娘都會跳大神的,我真驕傲。”


    “...”


    瞧見沒有,連家的人,都品位不俗。


    *


    自台上下來以後,寧初二已經累的腿都打哆嗦了。


    做饊子麵的師傅鄭重其事的將一口麵條供到小皇子還沒長牙的嘴裏,這禮便算是成了。


    寧初二走到側間休息,刷拉刷拉搖著手中的扇子對張監正說。


    “還是您老聰明啊,這一場跳下來,換成誰都得零碎了。”


    又挑了幾塊點心塞到嘴裏。


    這場儀式,從清早擺祭壇開始就忙活到現在,她沒眼冒金星暈死在台上算她體力好。


    麵前突然遞過來一碗甜羹,她伸手接過。


    還琢磨著,張監正什麽時候這麽識時務了,就對上連十九溫潤的眼。


    他替她擦著額角的細汗說。


    “多虧了我平日幫你鍛鍊體力吧?也不記著小爺的好。”


    她瞪著眼睛看他,剛想辯駁,復又明白了他話外的意思。


    騰的就紅了臉。


    因為這個不要臉的說的鍛鍊,分明是晚上...


    屋內的人,早退了出去。


    連小爺老老實實坐了一會兒,又蹭到寧初二近前去了。


    “說起來,倒是有一年沒練了,孔聖人說溫故而知新,咱們是不是?”


    她這葵水都走了大半個月了,他還沒溫上呢。


    寧初二瞧著他那沒正經的樣子,狠狠剮了他一眼。


    “我兒子呢?你這麽過來,身後沒有旁人盯著吧?”


    最近這些時日,寧初二往連府去的越發少了。


    原因是關外的動靜,引了朝廷的注意,不知是誰提到了祿昌侯嶽深那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富何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盎並收藏夫富何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