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明池默了默,“是我聶氏皇族對不起張家。”
張老擺手,轉而對聶明池道,“我見那狐狸麵善,不若讓我來抱抱,剛好也有個小禮物要給它。”
聶明池低頭看了眼狐狸,見它並無意見,便將它放到張老懷中。
張老先是學著聶明池先前的樣子輕捋狐狸毛,過了會兒從衣物間取出一小枚銀質長命鎖。
方應看著張老將那長命鎖給他戴到脖間,低頭細瞧。
這長命鎖顯然有些年份,看起來並不如何嶄新,在正中位置上還有兩個小字,方應剛學過那個字,那是明淨二字。
方應抬頭看張老,希望他能夠解惑。
張老捋著鬍鬚笑道,“那是我孫兒的小字,便給予你如何?願此鎖一生隨你,此心明淨,不染濁塵。”
方應又對上老人那雙仿若能洞察萬物的眼,隻是此刻裏麵滿含笑意,像極在看沒懂事的小輩。
想起這長命鎖原本是要給張老未出世的孫兒的,方應覺著說不出的沉重。
隻點點頭,心裏卻像有什麽東西堵著。
張老滿意地捋須,將狐狸又遞給聶明池,“這酒我收下,菜便不動了。”
張老像還在軍中那般拎起酒壺嚐了口,“上好的中州瓊花釀,親王殿下有心了。”
說完,他便不做片刻停留地起身,帶著酒壺走向長廊,沒過多久就消失在浩渺煙波裏。
方應聽著頭頂傳來輕嘆聲,也跟著一聲嘆息。
不知是因為張老的過去,還是因為長命鎖上的兩個字。
第二日一早,聶明池抱著狐狸進入馬車中,跟下屬們踏上前往中州的路途。
--------------------
作者有話要說:
朔州這部分比想像中寫得長了些,但中州才是重點,後麵的事都發生在這裏。
# 卷二 皇城
第18章 皇城
馬車悠悠晃蕩一路,方應被一隻手蓋在頭上,朝著中州方向進發。
中州距離朔州有上百裏路,坐馬車少說也得小半月時間。沿途的顛簸方應並未體會到多少,倒是發現飼主一行人走走停停,根本不像是好好趕路的模樣。
好幾次,方應看見聶明池同路上遇見的老伯農戶搭話,隨和的簡直不像是一位親王。
幾番下來,方應已經習慣這支隊伍前行的節奏和不那麽地道的攝政王。
就這樣趕了快半月的路,眾人來到一處小鎮前。這裏距皇城僅有三十餘裏,修整過後,一行人就要繼續上路。
就在聶明池即將抱著狐狸走下馬車時,隊伍前方傳來一片異響。
陸離這時策馬從前方而來,“主上,前方有人攔路。”
“為民請命的?”聶明池揚揚眉。
“您去看看就知道了。”陸離道。
聶明池於是抱著狐狸下了馬車,走到隊伍最前端。
隊伍最前端一名盲眼青年正盤腿攔在隊伍前麵。
隻見他約莫二十上下,大半的白綾覆蓋住他的麵頰,露在外的五官皆是清秀。背上背著把灰布包裹的長劍。
等到聶明池走到他對麵時,他若有所感地抬起頭。
“閣下可願意用這狐狸在我這裏交換一樣東西?”盲眼青年問。
聶明池似是有些詫異地看他一眼,“你看得見?”
“看得見又如何,看不見又如何。”盲眼青年迴答道。
方應正在聶明池懷裏,聞言看向那盲眼青年。隻見青年不動如山地在那裏坐著。
聶明池揉了下狐狸頭,“你想要這隻狐狸?”
“是。”盲眼青年應道。
“可這是本王的愛寵,萬沒有讓給他人的意思。”
聶明池正說著話,方應眼尖地瞧見盲眼青年從懷裏取出一本書。
“你是要拿這本書與本王交換?”聶明池揚眉。
“不錯。隻親王看起來並不樂意。”盲眼青年說著,又將書本收迴懷裏。“希望來日,親王不要後悔就好。”
盲眼青年說著,站起身來,出人意料地退到一旁,給聶明池他們讓開了路。
“本王所做的決定,斷沒有後悔的道理。”聶明池朝盲眼青年道。說完,便朝著隊伍中央的馬車走去。
方應在他懷裏,沒忍住看向那盲眼青年。不料那青年若有所感地朝他望來,嘴角還噙有淡淡的微笑。
方應被驚了下,縮著頭躲迴聶明池懷裏。
上了馬車,見盲眼青年還站在路邊注視著馬車的方向,方應隻覺得世事千奇百怪,還有人用書本換狐狸的。
聶明池見自家小狐狸還趴在車窗邊看那盲眼青年,伸手將它的頭按迴來,正色道,“你怕不是看上人家了吧?”
方應:?
聶明池給它分析,“若不是看上,怎會如此依依不捨?”
方應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方才似乎是有點過了,不過好奇心人皆有之,更何況那盲眼青年看起來有一股神秘的氣質。
聶明池見小狐狸進入了自我反思,覺著差不多了,也就沒再說什麽。
馬車悠悠而動,那盲眼青年還在路邊站立著,直到目送隊伍消失。
一連行走數日之後,眾人終於抵達中州皇城。
城門的匾額上掛著中州二字。這兩字方應正好識得。
張老擺手,轉而對聶明池道,“我見那狐狸麵善,不若讓我來抱抱,剛好也有個小禮物要給它。”
聶明池低頭看了眼狐狸,見它並無意見,便將它放到張老懷中。
張老先是學著聶明池先前的樣子輕捋狐狸毛,過了會兒從衣物間取出一小枚銀質長命鎖。
方應看著張老將那長命鎖給他戴到脖間,低頭細瞧。
這長命鎖顯然有些年份,看起來並不如何嶄新,在正中位置上還有兩個小字,方應剛學過那個字,那是明淨二字。
方應抬頭看張老,希望他能夠解惑。
張老捋著鬍鬚笑道,“那是我孫兒的小字,便給予你如何?願此鎖一生隨你,此心明淨,不染濁塵。”
方應又對上老人那雙仿若能洞察萬物的眼,隻是此刻裏麵滿含笑意,像極在看沒懂事的小輩。
想起這長命鎖原本是要給張老未出世的孫兒的,方應覺著說不出的沉重。
隻點點頭,心裏卻像有什麽東西堵著。
張老滿意地捋須,將狐狸又遞給聶明池,“這酒我收下,菜便不動了。”
張老像還在軍中那般拎起酒壺嚐了口,“上好的中州瓊花釀,親王殿下有心了。”
說完,他便不做片刻停留地起身,帶著酒壺走向長廊,沒過多久就消失在浩渺煙波裏。
方應聽著頭頂傳來輕嘆聲,也跟著一聲嘆息。
不知是因為張老的過去,還是因為長命鎖上的兩個字。
第二日一早,聶明池抱著狐狸進入馬車中,跟下屬們踏上前往中州的路途。
--------------------
作者有話要說:
朔州這部分比想像中寫得長了些,但中州才是重點,後麵的事都發生在這裏。
# 卷二 皇城
第18章 皇城
馬車悠悠晃蕩一路,方應被一隻手蓋在頭上,朝著中州方向進發。
中州距離朔州有上百裏路,坐馬車少說也得小半月時間。沿途的顛簸方應並未體會到多少,倒是發現飼主一行人走走停停,根本不像是好好趕路的模樣。
好幾次,方應看見聶明池同路上遇見的老伯農戶搭話,隨和的簡直不像是一位親王。
幾番下來,方應已經習慣這支隊伍前行的節奏和不那麽地道的攝政王。
就這樣趕了快半月的路,眾人來到一處小鎮前。這裏距皇城僅有三十餘裏,修整過後,一行人就要繼續上路。
就在聶明池即將抱著狐狸走下馬車時,隊伍前方傳來一片異響。
陸離這時策馬從前方而來,“主上,前方有人攔路。”
“為民請命的?”聶明池揚揚眉。
“您去看看就知道了。”陸離道。
聶明池於是抱著狐狸下了馬車,走到隊伍最前端。
隊伍最前端一名盲眼青年正盤腿攔在隊伍前麵。
隻見他約莫二十上下,大半的白綾覆蓋住他的麵頰,露在外的五官皆是清秀。背上背著把灰布包裹的長劍。
等到聶明池走到他對麵時,他若有所感地抬起頭。
“閣下可願意用這狐狸在我這裏交換一樣東西?”盲眼青年問。
聶明池似是有些詫異地看他一眼,“你看得見?”
“看得見又如何,看不見又如何。”盲眼青年迴答道。
方應正在聶明池懷裏,聞言看向那盲眼青年。隻見青年不動如山地在那裏坐著。
聶明池揉了下狐狸頭,“你想要這隻狐狸?”
“是。”盲眼青年應道。
“可這是本王的愛寵,萬沒有讓給他人的意思。”
聶明池正說著話,方應眼尖地瞧見盲眼青年從懷裏取出一本書。
“你是要拿這本書與本王交換?”聶明池揚眉。
“不錯。隻親王看起來並不樂意。”盲眼青年說著,又將書本收迴懷裏。“希望來日,親王不要後悔就好。”
盲眼青年說著,站起身來,出人意料地退到一旁,給聶明池他們讓開了路。
“本王所做的決定,斷沒有後悔的道理。”聶明池朝盲眼青年道。說完,便朝著隊伍中央的馬車走去。
方應在他懷裏,沒忍住看向那盲眼青年。不料那青年若有所感地朝他望來,嘴角還噙有淡淡的微笑。
方應被驚了下,縮著頭躲迴聶明池懷裏。
上了馬車,見盲眼青年還站在路邊注視著馬車的方向,方應隻覺得世事千奇百怪,還有人用書本換狐狸的。
聶明池見自家小狐狸還趴在車窗邊看那盲眼青年,伸手將它的頭按迴來,正色道,“你怕不是看上人家了吧?”
方應:?
聶明池給它分析,“若不是看上,怎會如此依依不捨?”
方應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方才似乎是有點過了,不過好奇心人皆有之,更何況那盲眼青年看起來有一股神秘的氣質。
聶明池見小狐狸進入了自我反思,覺著差不多了,也就沒再說什麽。
馬車悠悠而動,那盲眼青年還在路邊站立著,直到目送隊伍消失。
一連行走數日之後,眾人終於抵達中州皇城。
城門的匾額上掛著中州二字。這兩字方應正好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