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田氏
雖說這田氏的丈夫撒手西去,公公方不盜四處漂泊行善,但是家裏的擔子她卻不能不管,於是傷心之後就化悲痛為力量,一年下來不僅家裏操持的井井有條,就是外麵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這方家在她的管理下不僅沒有敗落反而是銀錢滾滾更上了一層樓。
這一天早晨起來,田氏正在家中教兒子寫作業,忽聽有人敲門,保姆說有一個僧人到門口前來化緣,說是要修什麽寺廟,保姆連續趕了幾次,可這僧人怎麽也不肯離去,隻是賴在門口默誦佛號,無奈之下隻好前來通報田氏。
這田氏平時對這化緣乞討的和尚道士早已不知見了多少次,何況她公公方不盜特意囑咐她要多做善事,當下頭也不抬的對保姆說道:“你從我的包子掏出兩百塊錢打發他去吧。”
沒想到過了一會兒保姆又匆匆迴來道:“那和尚看到兩百塊錢,隻是搖頭,也不接受,站在門口就是不肯走。”
田氏一聽不禁有點惱怒:想這兩百塊錢也不算小數目了,這和尚還貪不知足?這年頭騙子多,別是什麽假裝佛門之人的無賴。
於是她便起身和保姆一起來到門口。
隻見門口站著一個四十餘歲的和尚,身材肥碩麵白無須,穿一身髒兮兮的灰色僧袍,背上一個青布背囊,正眯著眼睛站在門口,一見田氏出來便雙眼一翻,一雙眼睛白多黑少,雙手合十口宣佛號道:“阿彌陀佛。”
田氏一看這也就是一個普通的雲遊和尚,並無什麽異常,不知如何敢來獅子大張口,於是也對和尚迴禮道:“大師辛苦了,不知來此有何貴幹?”
和尚又是一聲“阿彌陀佛”,這才抬起頭對田氏道:“貧僧路經寶宅,看見屋頂之上有黑氣翻騰,再走到近前一看,發現這房子風水大大不吉,貧僧屈指一算,恐怕夫人與貴公子都有大難,此事事關重大,所以貧僧不敢不說。”
田氏一聽此言本並不甚信,她老公公方不盜對風水也頗有研究,再說想這幾年家業興旺,事事順利,哪有什麽不吉?
但是轉念一想丈夫年紀輕輕的便去了,莫不是真是自家風水不好?想到此處她心中不禁又有點忐忑起來。
田氏再一想難道這和尚精通堪輿之術能看出倪端,或者就是知道我夫早亡欺負我孤兒寡母前來危言聳聽詐取錢財?且待我試他一試再說。
想到這裏田氏微笑著對和尚說道:“不知大師可有何見教?”
和尚繼續道:“依貧僧看來,此宅命犯廉貞煞,所住之人俱當不壽,好在我佛慈悲,貧僧有一鎮宅之寶物,具天地之靈氣,頗有神通,如果能安放在佛堂內,朝夕供奉,定能延年益壽富貴長久。若不是夫人也是一心向佛之人,卻也不見得有這個造化。隻是此物須心誠才能相請,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田氏道:“我自是心誠,卻不知如何相請?”
和尚說道:“若是誠心相請,須兩萬人民幣,以便我佛廣造福緣。”
田氏一聽,心中暗暗吃驚,這和尚胃口不小,說到底還是為了訛詐錢財,隻不過我大風大浪都過來了,還怕這個不成?
她心中雖有些惱怒,但是臉上依然不動聲色,對和尚笑道:“聽大師此言,我深感厚意。隻是我們孤兒寡母,生活多有不易,非心不誠,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和尚一聽,臉色大變,似有不鬱之色,看著田氏慢慢說道:“那依夫人所言,可出多少?”
田氏等的就是這句話,一聽他發問,不急不慌到:“我本打算給大師兩百,但奈何深感大師善意,所以再拿出八百,共計一千,大師意下如何?”
對田氏來說,這叫花錢買個心安,也是無奈之舉。
和尚一聽,不再言語,低頭沉思片刻,忽抬起頭道:“即是如此,所謂佛家應普渡慈航,貧僧也就應了。”
當下從身後包袱中拿出一個小木匣交予田氏。
田氏看這木匣中間有一把小鎖,也不知裏麵裝的什麽,和尚道:“此物內裝佛經,可驅邪辟魔,隻是萬不可打開相看,否則有害無益,切記切記。”
田氏於是又掏了八百交給和尚,和尚看著手中的一千人民幣,突然仰天大笑三聲,然後頭也不迴就轉身離去了。
待他一走,田氏就把這盒子隨便放在後院一個沒人住的閣樓上,本來心中就不甚相信,更別提什麽早晚朝拜了,後來也不見有何異常,母子均各相安善,於是漸漸都忘了這事。
一晃四年又過去了,方不盜的孫子轉眼已經十四歲。有一天暑假的午後,這少年忽然看見對麵閣樓上的窗子後麵竟然站著一個白胡子老頭,手裏還拿拐杖向這邊觀看。
少年知道這個閣樓一直是用來放雜物的,平時樓門緊鎖,並無人居住,此時一見有陌生人出現,不由大為驚異,還以為自己眼花,於是急忙揉揉眼睛再看過去,發現老頭不僅仍站在窗口,還衝著他微笑不已。
少年大驚失色,趕緊下樓找到田氏,七嘴八舌的告知了方才所看到的情形。
田氏一聽卻並不相信,那閣樓裏平日無人,房門緊鎖,家中更沒有什麽白胡子老頭,莫不是方不盜迴來了,上了閣樓找東西。
可是少年卻說的真切,也不由有些將信將疑,於是便隨著兒子上樓查看,結果卻看見對麵閣樓上空空如也,哪有半分人影,再看樓下門鎖依舊,心想必是少年眼花看錯了,又給方不盜打了電話,不在省內,於是向兒子溫言安慰幾句。
這少年見如此,一時也滿腹狐疑,不知到底是不是自己眼花。
又過了幾日黃昏,田氏和自己兒子正在樓上看電視,忽然看見對麵閣樓的窗子後麵那個白胡子老頭又出現了,依然還是那個模樣那個打扮,對著母子二人微笑不已。
這次田氏是看的真真切切,她心中一驚正待張口唿叫,可是轉眼之間老頭又消失不在了。
雖說這田氏的丈夫撒手西去,公公方不盜四處漂泊行善,但是家裏的擔子她卻不能不管,於是傷心之後就化悲痛為力量,一年下來不僅家裏操持的井井有條,就是外麵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這方家在她的管理下不僅沒有敗落反而是銀錢滾滾更上了一層樓。
這一天早晨起來,田氏正在家中教兒子寫作業,忽聽有人敲門,保姆說有一個僧人到門口前來化緣,說是要修什麽寺廟,保姆連續趕了幾次,可這僧人怎麽也不肯離去,隻是賴在門口默誦佛號,無奈之下隻好前來通報田氏。
這田氏平時對這化緣乞討的和尚道士早已不知見了多少次,何況她公公方不盜特意囑咐她要多做善事,當下頭也不抬的對保姆說道:“你從我的包子掏出兩百塊錢打發他去吧。”
沒想到過了一會兒保姆又匆匆迴來道:“那和尚看到兩百塊錢,隻是搖頭,也不接受,站在門口就是不肯走。”
田氏一聽不禁有點惱怒:想這兩百塊錢也不算小數目了,這和尚還貪不知足?這年頭騙子多,別是什麽假裝佛門之人的無賴。
於是她便起身和保姆一起來到門口。
隻見門口站著一個四十餘歲的和尚,身材肥碩麵白無須,穿一身髒兮兮的灰色僧袍,背上一個青布背囊,正眯著眼睛站在門口,一見田氏出來便雙眼一翻,一雙眼睛白多黑少,雙手合十口宣佛號道:“阿彌陀佛。”
田氏一看這也就是一個普通的雲遊和尚,並無什麽異常,不知如何敢來獅子大張口,於是也對和尚迴禮道:“大師辛苦了,不知來此有何貴幹?”
和尚又是一聲“阿彌陀佛”,這才抬起頭對田氏道:“貧僧路經寶宅,看見屋頂之上有黑氣翻騰,再走到近前一看,發現這房子風水大大不吉,貧僧屈指一算,恐怕夫人與貴公子都有大難,此事事關重大,所以貧僧不敢不說。”
田氏一聽此言本並不甚信,她老公公方不盜對風水也頗有研究,再說想這幾年家業興旺,事事順利,哪有什麽不吉?
但是轉念一想丈夫年紀輕輕的便去了,莫不是真是自家風水不好?想到此處她心中不禁又有點忐忑起來。
田氏再一想難道這和尚精通堪輿之術能看出倪端,或者就是知道我夫早亡欺負我孤兒寡母前來危言聳聽詐取錢財?且待我試他一試再說。
想到這裏田氏微笑著對和尚說道:“不知大師可有何見教?”
和尚繼續道:“依貧僧看來,此宅命犯廉貞煞,所住之人俱當不壽,好在我佛慈悲,貧僧有一鎮宅之寶物,具天地之靈氣,頗有神通,如果能安放在佛堂內,朝夕供奉,定能延年益壽富貴長久。若不是夫人也是一心向佛之人,卻也不見得有這個造化。隻是此物須心誠才能相請,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田氏道:“我自是心誠,卻不知如何相請?”
和尚說道:“若是誠心相請,須兩萬人民幣,以便我佛廣造福緣。”
田氏一聽,心中暗暗吃驚,這和尚胃口不小,說到底還是為了訛詐錢財,隻不過我大風大浪都過來了,還怕這個不成?
她心中雖有些惱怒,但是臉上依然不動聲色,對和尚笑道:“聽大師此言,我深感厚意。隻是我們孤兒寡母,生活多有不易,非心不誠,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和尚一聽,臉色大變,似有不鬱之色,看著田氏慢慢說道:“那依夫人所言,可出多少?”
田氏等的就是這句話,一聽他發問,不急不慌到:“我本打算給大師兩百,但奈何深感大師善意,所以再拿出八百,共計一千,大師意下如何?”
對田氏來說,這叫花錢買個心安,也是無奈之舉。
和尚一聽,不再言語,低頭沉思片刻,忽抬起頭道:“即是如此,所謂佛家應普渡慈航,貧僧也就應了。”
當下從身後包袱中拿出一個小木匣交予田氏。
田氏看這木匣中間有一把小鎖,也不知裏麵裝的什麽,和尚道:“此物內裝佛經,可驅邪辟魔,隻是萬不可打開相看,否則有害無益,切記切記。”
田氏於是又掏了八百交給和尚,和尚看著手中的一千人民幣,突然仰天大笑三聲,然後頭也不迴就轉身離去了。
待他一走,田氏就把這盒子隨便放在後院一個沒人住的閣樓上,本來心中就不甚相信,更別提什麽早晚朝拜了,後來也不見有何異常,母子均各相安善,於是漸漸都忘了這事。
一晃四年又過去了,方不盜的孫子轉眼已經十四歲。有一天暑假的午後,這少年忽然看見對麵閣樓上的窗子後麵竟然站著一個白胡子老頭,手裏還拿拐杖向這邊觀看。
少年知道這個閣樓一直是用來放雜物的,平時樓門緊鎖,並無人居住,此時一見有陌生人出現,不由大為驚異,還以為自己眼花,於是急忙揉揉眼睛再看過去,發現老頭不僅仍站在窗口,還衝著他微笑不已。
少年大驚失色,趕緊下樓找到田氏,七嘴八舌的告知了方才所看到的情形。
田氏一聽卻並不相信,那閣樓裏平日無人,房門緊鎖,家中更沒有什麽白胡子老頭,莫不是方不盜迴來了,上了閣樓找東西。
可是少年卻說的真切,也不由有些將信將疑,於是便隨著兒子上樓查看,結果卻看見對麵閣樓上空空如也,哪有半分人影,再看樓下門鎖依舊,心想必是少年眼花看錯了,又給方不盜打了電話,不在省內,於是向兒子溫言安慰幾句。
這少年見如此,一時也滿腹狐疑,不知到底是不是自己眼花。
又過了幾日黃昏,田氏和自己兒子正在樓上看電視,忽然看見對麵閣樓的窗子後麵那個白胡子老頭又出現了,依然還是那個模樣那個打扮,對著母子二人微笑不已。
這次田氏是看的真真切切,她心中一驚正待張口唿叫,可是轉眼之間老頭又消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