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是線膛槍。”
耶律乙辛為王開誠的死因,給出了專業性的判斷。
他仔細查看著王開誠額頭上的彈孔,比他身邊失魂落魄的孫子要冷靜百倍。
“一裏之外一擊命中。”耶律乙辛用冷靜專業的口吻說著,“隻有線膛槍才能射得這麽準,這麽遠。”
耶律乙辛他深深的望了眼坑洞之外,從他這裏到天門寨的城牆,一馬平川,看不到任何宋軍的蹤跡,而宋軍的火炮,大部分處於私教,剩下的也不可能很快的瞄準射擊,正是因為太過自信,王開誠才作死一般的站起來,他完全沒想到,宋人還有能射程遠達一裏的火槍。
什麽時候大遼工火監,才能達到宋人軍器監現在的水平,輕輕的一聲歎,感慨油然而起,“不愧是軍器監啊。”
在他禦帳之中,其實也藏有幾支線膛槍,都是工火監名匠所造,卻沒一支能射這麽遠,這麽準。
以耶律乙辛十幾年盡心培養之功,大遼國中能工巧匠也漸漸多了起來。許多大匠的手藝,已經快要追上大宋的同行,但畢竟還是有差距的,而在機器工藝上,差距就更大。許多時候,工火監名工大匠的精品,甚至都比不上軍器監工坊量產的型號。
要說大遼國中,誰人對南朝的格物之學和工器技藝最為膜拜,那肯定是耶律乙辛無疑。
他每年都要付出大筆的金錢和人力,去追蹤大宋最新的技術發展。不論是自然學會,還是軍器監,得到的關注,都遠遠多於大宋的朝堂。同時在大遼國中,為了跟上宋人技藝發展的進度,耶律乙辛付出的資金,比用在他自己身上的都要多十倍。
當耶律乙辛從南方細作的匯報中,得到線膛槍這個名詞以及原理,就立刻吩咐下去,讓工火監的名匠進行試造。
要在細窄的槍膛中拉出螺旋線來,難度當然很高。不過耶律乙辛在半年之後,還是拿到了一支設計精巧,質量完美的線膛槍。雖然裝彈要大費周折,但不論是射程,還是命中率,的確都遠遠超過舊有的滑膛槍,射程最遠的記錄也曾經達到一裏。如果換作南朝軍器監的線膛槍,一裏之外一擊斃敵,那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
隻隔了不到兩百步,也就半裏的距離,一蓬薊草正在晚風中輕輕舞動。
一切都是那麽正常。
但忽然間,薊草的晃動變得劇烈起來,一支望遠鏡悄悄的抬了起來,鏡頭對準了大遼皇帝所在的方向。
望遠鏡的後麵,是一張用泥和墨抹過的臉,看起來如同鬼怪,隻有仔細看了,才發現在臉上的泥墨之下,是一張圓圓的年輕的臉,不過二十上下。
他頭上紮了草環,身上批了一張網,上麵捆了一束束草,就連他的衣服,顏色也是更接近於泥土的黃,而不是在這片戰場上,常見的黑色、紅色或藍色。
“四哥,怎麽樣了。”
圓臉年輕人的身後,突然又傳出了一個人的聲音。
一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從草地裏抬起頭,同樣的裝束,同樣的妝容,年紀還要小一點,身形瘦瘦小小,才十五六歲的樣子。
但他手中還掛著一支火槍,槍管修長,比尋常燧發槍至少長了一掌,槍口卻細小了許多,乍看上去隻有通常燧發槍的一半,從外形上,就與宋遼兩軍士兵配裝的火槍截然不同。
“噓,別吵。”年輕人把望眼鏡壓在眼睛上,一眨不眨的盯著方才瞄準的方向。
“肯定是打中了。俺方才看得很清楚。那個韃子不是蹲下去的,是倒下去的。上個月,外口的李大牛跟人吵架,最後火上來,一拳把人給打飛了,韃子也是飛出去,一樣一樣的。四哥你的槍法真是沒得說,俺在千裏鏡裏看那韃子也沒多大,指頭大小,眼睛鼻子都看不清,四哥你硬是拿著槍把那韃子給打死了,什麽時候教教俺啊……”
少年碎嘴說著,圓臉年輕人不勝其煩,即是用墨蓋住,也能看見他的臉色正一點點的變黑下去,最後他實在是給聒噪得忍不住了,眼睛從望遠鏡上挪開了,冷冷的問了一句,“槍怎樣了?”
“槍管已經冷了,俺還通過了,清了好多灰出來,子彈都上了,”少年表功般的飛快的說了一通,把槍往前遞過去,又好奇的問起來,“那子彈是怎麽迴事,說是什麽線膛,俺看子彈那麽小,是怎麽貼著膛線走的?”
年輕人都懶得迴話,手往後一伸,把槍給拽了上來。
他小心的將長槍在身前架好,在槍口外又蓋上了一點土和草。
方才他正是用泥土和草葉分散了槍口冒出的硝煙,使得比正常射擊後的一團濃煙淺淡了許多。天色又晚了,遼人當時還沒有發現自己躲在離他們這麽近的地方。
當眼睛貼著長槍的準星,年輕人的神情變得更加專注而嚴肅。
隻是他的身後,還有一張不肯停歇的嘴。
“那個韃子應該是個官吧?”
“真的是自尋死,竟然還敢站起來。”
“四哥你方才說是上麵的大官下來查探敵情,是不是真的?”
“那要是再等等,是不是能再殺一個韃子大官?”
“可惜天要晚了,那裏的遼人肯定會趁著黑逃走。”
年輕人本事聽得不耐,忽而神色一動,一展手臂,把少年的脖子勾過來,附在耳邊低聲道,“你迴去跟都監說,這邊還有條大魚,隻要一百人,從後麵的濠河過來。動作要是快一點,說不定就能逮到條大的。”
……………………
耶律乙辛和耶律懷慶都不打算再冒險,再在這坑洞裏等上一陣子,趁夜色迴去。
而且跟隨耶律乙辛的侍衛們都覺得走原路返迴,還是要冒著皇帝被宋軍神槍手瞄準的風險。
被耶律乙辛臨時任命的暫代王開誠指揮差事的侍衛親將,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讓近處的苦力們立刻從側麵的縱向壕溝,向耶律乙辛所在的坑洞挖掘通道,以便皇帝可以走更安全的道路離開。他隻留給了那群苦力一個時辰的時間,到
(本章未完,請翻頁)時候就護送皇帝及新封代王返迴禦帳——如果苦力做不到,那就都別活了,親將拿著刀向苦力們保證,他肯定會說到做到。
他的第二個命令,就是把王開誠的屍體給抬出去,就是從洞口,方才他被擊中的地方抬出去。
幾分鍾前得意的王開誠,轉眼就就變成了一堆死肉被抬走,耶律懷慶歎了一句,“也是個沒福分的。要是順順當當的把差事辦好,肯定會被大用的。”
他畢竟是經曆不少,在短時間的慌亂之後,耶律懷慶很快就恢複了正常。隻是他還不時的偷眼看著耶律乙辛,不知道方才的失態,是不是在祖父麵前失了分。
耶律乙辛沒有關注孫子太多,反倒是更加感慨起宋人在工技上的出色來。
區區一支線膛槍,就逼得堂堂大遼皇帝隻能躲在洞中動彈不得,就是草原上擁有千軍萬馬的大部族,也做不到這一點。
這就是先進武器的威力。
“你日後一定要謹記,大遼日後能不能與宋人對抗,還得看手中的兵器。”他拉著孫子絮絮說道,“要是比宋人差得太多,仗不用打就輸了。”
耶律懷慶隻有點頭。
耶律乙辛卻是歎氣,如果大遼國中,所有人都有這個認識,或許能進步的更快一點。不能僅僅是槍支,更要看整體。
當初他確認了線膛槍的特點,便下令工匠們去研發製造。等造出了樣品後,耶律乙辛對工火監的要求,就變成了量產。
必須要用名匠手製,成品率低到個位數,怎麽才能擴大製造規模
另一方麵,線膛槍裝彈難度高的問題始終無法解決,按照軍中給出的意見,線膛槍最好是後膛裝彈
但工火監則明確的說做不到,同時大匠們也沒辦法解決線膛槍膛線磨損過快的問題,那已經不是在工藝上下功夫就能解決得了的了,而是必須改進槍管材料——必須要更好的鋼。
作為一國之君,立於天子之位,比任何人看得都更加清楚,任何格物上的進步,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研究各種疾病,少不了要上等的玻璃器皿來培養病菌,開發新式火槍火炮,不僅僅要在工藝上下功夫,還要包括製造材料。
便是修鐵路,也不僅僅要在鑄造上費心,更要考慮鐵軌防鏽、枕木防腐,要是不去管,每年的道路維修費用就能漲到天上去。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人才不足。人才必須多,越多越好,必須比宋人做得更好。
“如果有人還要留著該上學的兒子在家裏趕羊,就用鞭子抽,用棍子打,把他的腦筋給扭過來。”
耶律乙辛想一段說一段,中間的思路跨度很大,耶律懷慶都不知道祖父的話為什麽跳到了辦學上,但他很明智的點著頭,將祖父的話記在心裏,至少看上去如此。
“好的。再等一等。”耶律乙辛不確定孫子是否是真的記住了,但還有時間,“等迴去後,好好再想一想,怎麽把天門寨拿下來,順便把那線膛槍給拿到手。”
(本章完)
...
“是線膛槍。”
耶律乙辛為王開誠的死因,給出了專業性的判斷。
他仔細查看著王開誠額頭上的彈孔,比他身邊失魂落魄的孫子要冷靜百倍。
“一裏之外一擊命中。”耶律乙辛用冷靜專業的口吻說著,“隻有線膛槍才能射得這麽準,這麽遠。”
耶律乙辛他深深的望了眼坑洞之外,從他這裏到天門寨的城牆,一馬平川,看不到任何宋軍的蹤跡,而宋軍的火炮,大部分處於私教,剩下的也不可能很快的瞄準射擊,正是因為太過自信,王開誠才作死一般的站起來,他完全沒想到,宋人還有能射程遠達一裏的火槍。
什麽時候大遼工火監,才能達到宋人軍器監現在的水平,輕輕的一聲歎,感慨油然而起,“不愧是軍器監啊。”
在他禦帳之中,其實也藏有幾支線膛槍,都是工火監名匠所造,卻沒一支能射這麽遠,這麽準。
以耶律乙辛十幾年盡心培養之功,大遼國中能工巧匠也漸漸多了起來。許多大匠的手藝,已經快要追上大宋的同行,但畢竟還是有差距的,而在機器工藝上,差距就更大。許多時候,工火監名工大匠的精品,甚至都比不上軍器監工坊量產的型號。
要說大遼國中,誰人對南朝的格物之學和工器技藝最為膜拜,那肯定是耶律乙辛無疑。
他每年都要付出大筆的金錢和人力,去追蹤大宋最新的技術發展。不論是自然學會,還是軍器監,得到的關注,都遠遠多於大宋的朝堂。同時在大遼國中,為了跟上宋人技藝發展的進度,耶律乙辛付出的資金,比用在他自己身上的都要多十倍。
當耶律乙辛從南方細作的匯報中,得到線膛槍這個名詞以及原理,就立刻吩咐下去,讓工火監的名匠進行試造。
要在細窄的槍膛中拉出螺旋線來,難度當然很高。不過耶律乙辛在半年之後,還是拿到了一支設計精巧,質量完美的線膛槍。雖然裝彈要大費周折,但不論是射程,還是命中率,的確都遠遠超過舊有的滑膛槍,射程最遠的記錄也曾經達到一裏。如果換作南朝軍器監的線膛槍,一裏之外一擊斃敵,那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
隻隔了不到兩百步,也就半裏的距離,一蓬薊草正在晚風中輕輕舞動。
一切都是那麽正常。
但忽然間,薊草的晃動變得劇烈起來,一支望遠鏡悄悄的抬了起來,鏡頭對準了大遼皇帝所在的方向。
望遠鏡的後麵,是一張用泥和墨抹過的臉,看起來如同鬼怪,隻有仔細看了,才發現在臉上的泥墨之下,是一張圓圓的年輕的臉,不過二十上下。
他頭上紮了草環,身上批了一張網,上麵捆了一束束草,就連他的衣服,顏色也是更接近於泥土的黃,而不是在這片戰場上,常見的黑色、紅色或藍色。
“四哥,怎麽樣了。”
圓臉年輕人的身後,突然又傳出了一個人的聲音。
一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從草地裏抬起頭,同樣的裝束,同樣的妝容,年紀還要小一點,身形瘦瘦小小,才十五六歲的樣子。
但他手中還掛著一支火槍,槍管修長,比尋常燧發槍至少長了一掌,槍口卻細小了許多,乍看上去隻有通常燧發槍的一半,從外形上,就與宋遼兩軍士兵配裝的火槍截然不同。
“噓,別吵。”年輕人把望眼鏡壓在眼睛上,一眨不眨的盯著方才瞄準的方向。
“肯定是打中了。俺方才看得很清楚。那個韃子不是蹲下去的,是倒下去的。上個月,外口的李大牛跟人吵架,最後火上來,一拳把人給打飛了,韃子也是飛出去,一樣一樣的。四哥你的槍法真是沒得說,俺在千裏鏡裏看那韃子也沒多大,指頭大小,眼睛鼻子都看不清,四哥你硬是拿著槍把那韃子給打死了,什麽時候教教俺啊……”
少年碎嘴說著,圓臉年輕人不勝其煩,即是用墨蓋住,也能看見他的臉色正一點點的變黑下去,最後他實在是給聒噪得忍不住了,眼睛從望遠鏡上挪開了,冷冷的問了一句,“槍怎樣了?”
“槍管已經冷了,俺還通過了,清了好多灰出來,子彈都上了,”少年表功般的飛快的說了一通,把槍往前遞過去,又好奇的問起來,“那子彈是怎麽迴事,說是什麽線膛,俺看子彈那麽小,是怎麽貼著膛線走的?”
年輕人都懶得迴話,手往後一伸,把槍給拽了上來。
他小心的將長槍在身前架好,在槍口外又蓋上了一點土和草。
方才他正是用泥土和草葉分散了槍口冒出的硝煙,使得比正常射擊後的一團濃煙淺淡了許多。天色又晚了,遼人當時還沒有發現自己躲在離他們這麽近的地方。
當眼睛貼著長槍的準星,年輕人的神情變得更加專注而嚴肅。
隻是他的身後,還有一張不肯停歇的嘴。
“那個韃子應該是個官吧?”
“真的是自尋死,竟然還敢站起來。”
“四哥你方才說是上麵的大官下來查探敵情,是不是真的?”
“那要是再等等,是不是能再殺一個韃子大官?”
“可惜天要晚了,那裏的遼人肯定會趁著黑逃走。”
年輕人本事聽得不耐,忽而神色一動,一展手臂,把少年的脖子勾過來,附在耳邊低聲道,“你迴去跟都監說,這邊還有條大魚,隻要一百人,從後麵的濠河過來。動作要是快一點,說不定就能逮到條大的。”
……………………
耶律乙辛和耶律懷慶都不打算再冒險,再在這坑洞裏等上一陣子,趁夜色迴去。
而且跟隨耶律乙辛的侍衛們都覺得走原路返迴,還是要冒著皇帝被宋軍神槍手瞄準的風險。
被耶律乙辛臨時任命的暫代王開誠指揮差事的侍衛親將,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讓近處的苦力們立刻從側麵的縱向壕溝,向耶律乙辛所在的坑洞挖掘通道,以便皇帝可以走更安全的道路離開。他隻留給了那群苦力一個時辰的時間,到
(本章未完,請翻頁)時候就護送皇帝及新封代王返迴禦帳——如果苦力做不到,那就都別活了,親將拿著刀向苦力們保證,他肯定會說到做到。
他的第二個命令,就是把王開誠的屍體給抬出去,就是從洞口,方才他被擊中的地方抬出去。
幾分鍾前得意的王開誠,轉眼就就變成了一堆死肉被抬走,耶律懷慶歎了一句,“也是個沒福分的。要是順順當當的把差事辦好,肯定會被大用的。”
他畢竟是經曆不少,在短時間的慌亂之後,耶律懷慶很快就恢複了正常。隻是他還不時的偷眼看著耶律乙辛,不知道方才的失態,是不是在祖父麵前失了分。
耶律乙辛沒有關注孫子太多,反倒是更加感慨起宋人在工技上的出色來。
區區一支線膛槍,就逼得堂堂大遼皇帝隻能躲在洞中動彈不得,就是草原上擁有千軍萬馬的大部族,也做不到這一點。
這就是先進武器的威力。
“你日後一定要謹記,大遼日後能不能與宋人對抗,還得看手中的兵器。”他拉著孫子絮絮說道,“要是比宋人差得太多,仗不用打就輸了。”
耶律懷慶隻有點頭。
耶律乙辛卻是歎氣,如果大遼國中,所有人都有這個認識,或許能進步的更快一點。不能僅僅是槍支,更要看整體。
當初他確認了線膛槍的特點,便下令工匠們去研發製造。等造出了樣品後,耶律乙辛對工火監的要求,就變成了量產。
必須要用名匠手製,成品率低到個位數,怎麽才能擴大製造規模
另一方麵,線膛槍裝彈難度高的問題始終無法解決,按照軍中給出的意見,線膛槍最好是後膛裝彈
但工火監則明確的說做不到,同時大匠們也沒辦法解決線膛槍膛線磨損過快的問題,那已經不是在工藝上下功夫就能解決得了的了,而是必須改進槍管材料——必須要更好的鋼。
作為一國之君,立於天子之位,比任何人看得都更加清楚,任何格物上的進步,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研究各種疾病,少不了要上等的玻璃器皿來培養病菌,開發新式火槍火炮,不僅僅要在工藝上下功夫,還要包括製造材料。
便是修鐵路,也不僅僅要在鑄造上費心,更要考慮鐵軌防鏽、枕木防腐,要是不去管,每年的道路維修費用就能漲到天上去。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人才不足。人才必須多,越多越好,必須比宋人做得更好。
“如果有人還要留著該上學的兒子在家裏趕羊,就用鞭子抽,用棍子打,把他的腦筋給扭過來。”
耶律乙辛想一段說一段,中間的思路跨度很大,耶律懷慶都不知道祖父的話為什麽跳到了辦學上,但他很明智的點著頭,將祖父的話記在心裏,至少看上去如此。
“好的。再等一等。”耶律乙辛不確定孫子是否是真的記住了,但還有時間,“等迴去後,好好再想一想,怎麽把天門寨拿下來,順便把那線膛槍給拿到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