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第一更
天上的雲純白,襯在更為澄澈的藍色天幕上,白得極為鮮明,仿佛用筆勾勒出了界線,藍白分明。
趙隆很久沒有見過如此讓人神清氣爽的天空了。
他在延州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延州的天始終就是灰蒙蒙的,一半是因為橫山對麵刮過來的沙土,一半是因為延州城內百姓每日不可或缺的石炭。一年四季,天空總是蒙了一層灰色薄紗,天空是灰藍的,雲是灰白的,身上的衣服即使是新裁的,隻要在外麵走上半日,再鮮亮的顏色也會變成灰蒙蒙的。
京師的情況,也跟延州差不多。這還沒算北方常有的沙塵。一旦風沙掠起,戴著口罩也不免滿嘴的沙土。
更別提大理的青山綠水,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皇帝修行宮,世家大族造別墅,都是為了遠離汙濁,享受山清水秀,而這裏水土氣候,足以讓長安城外的終南山相形見絀。如此偏南的地方竟然四季如春——按軍中幕僚的說法,其緯度與兩廣相同,就在兩廣的正西麵——生活起居自然更是宜人。
對比眼前的這片四季如春豐饒喜人的土地,趙隆感覺他自幼生長的關西,仿佛就是西域的荒漠一般。隻要不去周圍的崇山峻嶺之中,不去那些瘴癘之地,洱海之濱的生活,來自北地的漢人完全能夠適應下來。
“真是好地方啊。”
“怎麽,喜歡這裏?”
大軍紮營之後,熊本巡視營中。走到營門前,便看見他麾下的第一戰將,正望著遠山近水。緩步走近,迎著風,聽到趙隆一聲低語。
“當然喜歡。”趙隆迴身向熊本行禮:“大帥。”
熊本走到趙隆身邊,遠眺遠處的大理城。
峰巒起伏的蒼山下映在洱海萬頃碧波上,深色的城牆靜靜匍匐在蒼山下,陽光柔柔的灑了下來,青的山、綠的水、黑的城,完美的交融在了一起,說不出的賞心悅目。
“說起山清水秀,江南、蜀中都不輸給這裏。但江南夏日暑熱、冬日濕寒,蜀中則多陰,隻有大理這裏,方有四季長春,百花不謝。”
“大帥說得是。”
“既然喜歡,在這裏多留兩年如何?”熊本抬眼問道。
大理滅國在即,戰後官軍迴師,則必須要有大將留守在這裏,等到局麵穩定再離開。趙隆明白,這個人選,除了自己就隻有還在鄯善府那一邊的李信了。
“隻要朝廷有命,趙隆不敢推辭。”趙隆正色道,又笑著說,“不過這裏的飯菜,末將是吃不慣,不管怎麽做都沒關西的味道。要是能白天在關西吃飯,晚上迴這裏住就好了。”
熊本盯了趙隆兩眼,笑了起來,“子漸,老夫曾經聽過一個笑話。京東那裏有家人,他家有個正當年的女兒,被兩戶人家求親。東邊一戶人家的兒子,貌醜,但他家裏富,西麵那家窮,但他家兒子長得標致。東西兩家,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壞處,有女兒的那家父母決定不了,就讓女兒自己選。選東家,露左手,選西家,露右手,在東家吃飯,西家睡覺。”
聽了熊本故事的開頭,趙隆就已經在苦笑了。
“魚和熊掌哪個都想要,就是要不到,才要有所……”熊本終於注意到了趙隆的表情,“……怎麽,聽說過了?”
“這個故事,末將當年聽襄敏公說過,大帥一說,正好想起來。”
“哦,難怪……”熊本有了興趣,以王韶的性格,當不會無緣無故講古,“所為何事?”
聽到熊本這樣發問,趙隆卻支支吾吾起來,“其……其實也沒什麽,就是尋常閑聊時的話。”
熊本笑了一笑,不再多問。趙隆一向敢說話,能讓他不好說出口,多半就是跟韓岡有關,“子漸,魚和熊掌到底該選哪一個,全憑你自己,朝廷不會逼迫人。你隻要記住一點……不論選哪個都不要猶豫太久。”
趙隆拱手道,“大帥放心。末將明白。”
“大理城就在眼前,”熊本轉頭遙遙指著遠處那臥於山下的陰影,“拿下那裏,魚和熊掌,想吃哪個,都隨你。李信已至鄯善府,轉眼就能攻下來,等到他來了才能攻打大理城,你我的麵子可就要丟盡了。”
前方有熊本坐鎮,黃裳在後方主持糧秣,加上參加過大宋曆年戰爭的士兵軍官以及幕僚,充斥於南征軍中,這讓整個帥府行轅,以及其麾下大軍,像軌道上的馬車,順滑而又一刻不停的運作著。
但在大軍分路並進的情況下,各路主帥免不了各具私心。遇強敵,則是畏難不進,希望禍水他引;遇弱敵,則爭先恐後,給了人設伏並各個擊破的機會。
當年熙宗皇帝以舉國之兵征討西夏,差一點就功敗垂成,就是因為將帥爭功之故,所以這一次,領軍將帥的尊卑高下分得很清楚,誰為主、誰為輔,看了官位就一清二楚。
所以熊本從來沒有擔心過廣西的李信能快他一步。
李信手中的軍力不足,出兵時間也晚,隻是偏師而已,但在熊本抵達大理城下的時候,李信已經攻到了鄯善府附近,這是從大理俘虜那裏得到的消息,而且是十天前的事。若一切順利的話,李信此時已經拿下了鄯善府。
但熊本隻憑他手上得到太後、兩府所授予的權力,李信過來之後,要是不聽命令,熊本完全可以將其推出帳外斬首的。就是看在韓岡的麵子上,也能讓李信栽個大跟頭。
李信一過來,就必須聽命行事,即使其攻下大理城,一樣少不了他熊本的統帥之功。要與李信爭功的,隻會是趙隆。
趙隆抿了抿嘴,“末將這就去查探敵情,等明日便去城下紮營。營地一成,三日之內,不能拿下大理城,綁著大理君臣來拜見大帥,末將這個官就不做了!”
通過殺人立威,整頓了麾下兵馬,熊本的行轅已經來到了太和城中。原本還有些許放縱的西南諸部,被熊本的手段嚇得魂飛魄散,已經沒人敢於去觸動他的逆鱗。
城池的西段位於山峰之上,東段則一直綿延到湖畔,西有山巒、東有湖泊,不論是西段還是東段都不需要另外大費周章的去修城防,故而南詔前期的都城太和城,其實就隻有一南一北兩條城牆。
不過後來,南詔國遷都到了如今的大理城——當時的名字還是羊苴咩城,太和城便荒廢了下來,盡管還有人居住,隻是都城就在十幾裏外,這座城池也沒有了太多用處,隻有原本是城中內城的金剛城,還保留至今。
宋軍的營壘,正是傍著金剛城而修起。一座座帳篷,如同雨後破土而出的蘑菇,陡然間出現在南詔舊都。而跟隨在官軍身後,是如同蝗蟲一般湧進了洱海周邊的土地的西南夷諸部。
此地距離大理城可謂是近在咫尺,但終究是還有十幾裏地的距離,並不是適合大軍出擊攻城的營地。想要攻打大理城,就必須向前駐紮營壘,距離大理城下不宜超過三裏。
趙隆的話讓熊本搖頭,“子漸你何須如此?你身負一軍之重,切不可莽撞行事。”
“讓下麵的兒郎查探,總不如自己親眼看一看。”趙隆道,“何況末將不過一武夫,隻憑勇力立足軍中,若是連膽子都沒了,日後也沒法兒再領兵了。不過還請大帥放心,末將還沒活夠,可不想這麽早去見閻王。”
趙隆在大理城外縱馬飛馳,來自西域的良駒,讓大理特產的滇馬相形見絀。不過用來行走山路,運送貨物,沒有比滇馬更合適了。現在趙隆麾下大軍的日常耗用,糧草的部分,是靠了就地征收,以及得到的戰利品,而其餘軍資正是靠著滇馬的千裏轉運。
趙隆的身後,緊跟著他的一群護衛,人人高頭大馬。本來看見宋軍逼近城下,不得不趕出來的大理騎兵,看見這邊的壯盛軍容,隔得很遠便停下腳步,根本不敢再靠近一點。
趙隆仔仔細細的看著周圍的環境,而他手下的親衛之中,還有一人拿著紙筆,在一塊木板上飛速的記錄著。
滇池、洱海,兩湖之濱,是難得水草豐美的上等,不論是放牧還是種田,都堪比江南。至少能養下十萬戶,這樣的土地,屯下來,就沒人願意還了。
現在趙隆正在命人將這裏的土地給繪製地圖,以備後用。遠離主力的他,肆無忌憚留在大理城的城下
看見自家的兵馬梭巡不前,城頭上鼓號響了幾次,一次比一次更急促,他們終於動了。
大理人一動,趙隆也終於動了,引著敵人的騎兵在城下繞了幾個圈子,趙隆忽然緩下馬來,張弓搭箭,一箭便射落了追得最前的敵人。緊接著調轉馬身,領著麾下的戰士一個反衝,標準的騎兵戰術讓趙隆收獲了又一場勝利。
“該上大陣仗了。”
下麵的兒郎去割首級,趙隆則看著那兩座大營,等著營中開營出戰。
大理城外有兩座大營,駐兵在三萬以上,城中還有一萬兵馬——這是精銳——若是在城中籍民為兵,還能更多一倍。這是大理最後的一點財產了。把持了宰相之位的高智升,他老家已經給官軍抄了,正恨不得能報仇雪恨。
相對於城中的守軍,城外的宋軍,才不過五千之數。如此薄弱的兵力,正常的將領看過來,都會覺得有個兩萬人馬,足以踏平城外的營地。趙隆預計,自己這裏的兵馬都用上,指揮上不出大問題,這一戰可就贏定了。一戰稍定,便可以建營,隻不過這幾天的夜裏,得小心大理人夜襲。
但大理人始終沒有動靜,連夜襲都沒有,直到第二天,大理城中終於有了動靜,北門的城門緩緩地開啟了。
第一更
天上的雲純白,襯在更為澄澈的藍色天幕上,白得極為鮮明,仿佛用筆勾勒出了界線,藍白分明。
趙隆很久沒有見過如此讓人神清氣爽的天空了。
他在延州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延州的天始終就是灰蒙蒙的,一半是因為橫山對麵刮過來的沙土,一半是因為延州城內百姓每日不可或缺的石炭。一年四季,天空總是蒙了一層灰色薄紗,天空是灰藍的,雲是灰白的,身上的衣服即使是新裁的,隻要在外麵走上半日,再鮮亮的顏色也會變成灰蒙蒙的。
京師的情況,也跟延州差不多。這還沒算北方常有的沙塵。一旦風沙掠起,戴著口罩也不免滿嘴的沙土。
更別提大理的青山綠水,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皇帝修行宮,世家大族造別墅,都是為了遠離汙濁,享受山清水秀,而這裏水土氣候,足以讓長安城外的終南山相形見絀。如此偏南的地方竟然四季如春——按軍中幕僚的說法,其緯度與兩廣相同,就在兩廣的正西麵——生活起居自然更是宜人。
對比眼前的這片四季如春豐饒喜人的土地,趙隆感覺他自幼生長的關西,仿佛就是西域的荒漠一般。隻要不去周圍的崇山峻嶺之中,不去那些瘴癘之地,洱海之濱的生活,來自北地的漢人完全能夠適應下來。
“真是好地方啊。”
“怎麽,喜歡這裏?”
大軍紮營之後,熊本巡視營中。走到營門前,便看見他麾下的第一戰將,正望著遠山近水。緩步走近,迎著風,聽到趙隆一聲低語。
“當然喜歡。”趙隆迴身向熊本行禮:“大帥。”
熊本走到趙隆身邊,遠眺遠處的大理城。
峰巒起伏的蒼山下映在洱海萬頃碧波上,深色的城牆靜靜匍匐在蒼山下,陽光柔柔的灑了下來,青的山、綠的水、黑的城,完美的交融在了一起,說不出的賞心悅目。
“說起山清水秀,江南、蜀中都不輸給這裏。但江南夏日暑熱、冬日濕寒,蜀中則多陰,隻有大理這裏,方有四季長春,百花不謝。”
“大帥說得是。”
“既然喜歡,在這裏多留兩年如何?”熊本抬眼問道。
大理滅國在即,戰後官軍迴師,則必須要有大將留守在這裏,等到局麵穩定再離開。趙隆明白,這個人選,除了自己就隻有還在鄯善府那一邊的李信了。
“隻要朝廷有命,趙隆不敢推辭。”趙隆正色道,又笑著說,“不過這裏的飯菜,末將是吃不慣,不管怎麽做都沒關西的味道。要是能白天在關西吃飯,晚上迴這裏住就好了。”
熊本盯了趙隆兩眼,笑了起來,“子漸,老夫曾經聽過一個笑話。京東那裏有家人,他家有個正當年的女兒,被兩戶人家求親。東邊一戶人家的兒子,貌醜,但他家裏富,西麵那家窮,但他家兒子長得標致。東西兩家,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壞處,有女兒的那家父母決定不了,就讓女兒自己選。選東家,露左手,選西家,露右手,在東家吃飯,西家睡覺。”
聽了熊本故事的開頭,趙隆就已經在苦笑了。
“魚和熊掌哪個都想要,就是要不到,才要有所……”熊本終於注意到了趙隆的表情,“……怎麽,聽說過了?”
“這個故事,末將當年聽襄敏公說過,大帥一說,正好想起來。”
“哦,難怪……”熊本有了興趣,以王韶的性格,當不會無緣無故講古,“所為何事?”
聽到熊本這樣發問,趙隆卻支支吾吾起來,“其……其實也沒什麽,就是尋常閑聊時的話。”
熊本笑了一笑,不再多問。趙隆一向敢說話,能讓他不好說出口,多半就是跟韓岡有關,“子漸,魚和熊掌到底該選哪一個,全憑你自己,朝廷不會逼迫人。你隻要記住一點……不論選哪個都不要猶豫太久。”
趙隆拱手道,“大帥放心。末將明白。”
“大理城就在眼前,”熊本轉頭遙遙指著遠處那臥於山下的陰影,“拿下那裏,魚和熊掌,想吃哪個,都隨你。李信已至鄯善府,轉眼就能攻下來,等到他來了才能攻打大理城,你我的麵子可就要丟盡了。”
前方有熊本坐鎮,黃裳在後方主持糧秣,加上參加過大宋曆年戰爭的士兵軍官以及幕僚,充斥於南征軍中,這讓整個帥府行轅,以及其麾下大軍,像軌道上的馬車,順滑而又一刻不停的運作著。
但在大軍分路並進的情況下,各路主帥免不了各具私心。遇強敵,則是畏難不進,希望禍水他引;遇弱敵,則爭先恐後,給了人設伏並各個擊破的機會。
當年熙宗皇帝以舉國之兵征討西夏,差一點就功敗垂成,就是因為將帥爭功之故,所以這一次,領軍將帥的尊卑高下分得很清楚,誰為主、誰為輔,看了官位就一清二楚。
所以熊本從來沒有擔心過廣西的李信能快他一步。
李信手中的軍力不足,出兵時間也晚,隻是偏師而已,但在熊本抵達大理城下的時候,李信已經攻到了鄯善府附近,這是從大理俘虜那裏得到的消息,而且是十天前的事。若一切順利的話,李信此時已經拿下了鄯善府。
但熊本隻憑他手上得到太後、兩府所授予的權力,李信過來之後,要是不聽命令,熊本完全可以將其推出帳外斬首的。就是看在韓岡的麵子上,也能讓李信栽個大跟頭。
李信一過來,就必須聽命行事,即使其攻下大理城,一樣少不了他熊本的統帥之功。要與李信爭功的,隻會是趙隆。
趙隆抿了抿嘴,“末將這就去查探敵情,等明日便去城下紮營。營地一成,三日之內,不能拿下大理城,綁著大理君臣來拜見大帥,末將這個官就不做了!”
通過殺人立威,整頓了麾下兵馬,熊本的行轅已經來到了太和城中。原本還有些許放縱的西南諸部,被熊本的手段嚇得魂飛魄散,已經沒人敢於去觸動他的逆鱗。
城池的西段位於山峰之上,東段則一直綿延到湖畔,西有山巒、東有湖泊,不論是西段還是東段都不需要另外大費周章的去修城防,故而南詔前期的都城太和城,其實就隻有一南一北兩條城牆。
不過後來,南詔國遷都到了如今的大理城——當時的名字還是羊苴咩城,太和城便荒廢了下來,盡管還有人居住,隻是都城就在十幾裏外,這座城池也沒有了太多用處,隻有原本是城中內城的金剛城,還保留至今。
宋軍的營壘,正是傍著金剛城而修起。一座座帳篷,如同雨後破土而出的蘑菇,陡然間出現在南詔舊都。而跟隨在官軍身後,是如同蝗蟲一般湧進了洱海周邊的土地的西南夷諸部。
此地距離大理城可謂是近在咫尺,但終究是還有十幾裏地的距離,並不是適合大軍出擊攻城的營地。想要攻打大理城,就必須向前駐紮營壘,距離大理城下不宜超過三裏。
趙隆的話讓熊本搖頭,“子漸你何須如此?你身負一軍之重,切不可莽撞行事。”
“讓下麵的兒郎查探,總不如自己親眼看一看。”趙隆道,“何況末將不過一武夫,隻憑勇力立足軍中,若是連膽子都沒了,日後也沒法兒再領兵了。不過還請大帥放心,末將還沒活夠,可不想這麽早去見閻王。”
趙隆在大理城外縱馬飛馳,來自西域的良駒,讓大理特產的滇馬相形見絀。不過用來行走山路,運送貨物,沒有比滇馬更合適了。現在趙隆麾下大軍的日常耗用,糧草的部分,是靠了就地征收,以及得到的戰利品,而其餘軍資正是靠著滇馬的千裏轉運。
趙隆的身後,緊跟著他的一群護衛,人人高頭大馬。本來看見宋軍逼近城下,不得不趕出來的大理騎兵,看見這邊的壯盛軍容,隔得很遠便停下腳步,根本不敢再靠近一點。
趙隆仔仔細細的看著周圍的環境,而他手下的親衛之中,還有一人拿著紙筆,在一塊木板上飛速的記錄著。
滇池、洱海,兩湖之濱,是難得水草豐美的上等,不論是放牧還是種田,都堪比江南。至少能養下十萬戶,這樣的土地,屯下來,就沒人願意還了。
現在趙隆正在命人將這裏的土地給繪製地圖,以備後用。遠離主力的他,肆無忌憚留在大理城的城下
看見自家的兵馬梭巡不前,城頭上鼓號響了幾次,一次比一次更急促,他們終於動了。
大理人一動,趙隆也終於動了,引著敵人的騎兵在城下繞了幾個圈子,趙隆忽然緩下馬來,張弓搭箭,一箭便射落了追得最前的敵人。緊接著調轉馬身,領著麾下的戰士一個反衝,標準的騎兵戰術讓趙隆收獲了又一場勝利。
“該上大陣仗了。”
下麵的兒郎去割首級,趙隆則看著那兩座大營,等著營中開營出戰。
大理城外有兩座大營,駐兵在三萬以上,城中還有一萬兵馬——這是精銳——若是在城中籍民為兵,還能更多一倍。這是大理最後的一點財產了。把持了宰相之位的高智升,他老家已經給官軍抄了,正恨不得能報仇雪恨。
相對於城中的守軍,城外的宋軍,才不過五千之數。如此薄弱的兵力,正常的將領看過來,都會覺得有個兩萬人馬,足以踏平城外的營地。趙隆預計,自己這裏的兵馬都用上,指揮上不出大問題,這一戰可就贏定了。一戰稍定,便可以建營,隻不過這幾天的夜裏,得小心大理人夜襲。
但大理人始終沒有動靜,連夜襲都沒有,直到第二天,大理城中終於有了動靜,北門的城門緩緩地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