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人間春日初斜[種田] 作者:方便麵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北顧的步伐一頓,但還是迴房間收拾行囊了。
她要收拾的東西其實也不多,除了自己的私房錢之外,就隻有一些比較重要的物什。
臨走時,堂主拿了她的戶牒給她,還道:“帶著吧,萬一哪天用得上呢!”
這指的自然是萬一哪天蘇北顧要還俗,有了戶牒在身,她就無需再跑迴太真觀了。
蘇北顧有些詫異,但也明白堂主為何會如此,她道:“是師父?”
堂主嘆了口氣:“她說過去是她太拘著你了,如今你長大了,萬事都會自己拿主意,她攔不住你,也不能攔了。以後你的修行之路如何都得看你自己的造化。”
聞言,蘇北顧是有些難受的,她不知道自己與溫迎琇的那番話是否傷了溫迎琇的心,畢竟有時候她太自我了,隻堅定地走自己要走的路,便常有無法顧及旁人的心情之時……
“她沒有怪你,理應是自己在修行中也有所感悟,才會選擇放手。修行最是忌諱動搖,堅定你自己的路,不要動搖。”堂主又寬慰道。
蘇北顧頷首,又向堂主行了一禮:“多謝堂主為我指點迷津。”
“去吧,晚了可就不好趕路了。”堂主拍了拍她的肩膀。
太真觀裏並沒有多少人知道蘇北顧又要迴家修行,畢竟大家都知道她心裏隻有修行,在哪兒修行都沒區別。隻有幾個平日走得比較近的同門知道,還將蘇北顧送出了山門。
蘇北顧道:“我上迴離觀,你們都沒有這般熱情,這迴怎麽了?”
同門道:“雖然上迴你在家待了大半年,但離觀之時隻說是迴鄉參加兄嫂的婚禮,離觀的時間不長。這次你迴鄉也不知道何時才會迴來,自然要來相送。”
有人忍不住問:“蘇師弟,你會還俗嗎?”
蘇北顧微微一笑:“不會。”
同門追問:“那你為何堅持迴家?”
“自然是為了修行。”蘇北顧頓了下,“我最近找到了一種有助修行的辦法,但是還未證實可行,在道觀試驗不如在家方便。待我驗證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我必然還會迴來與你們分享經驗的。”
眾女道士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她們說呢,蘇北顧什麽時候變得這麽迷戀紅塵俗世了,原來還是為了修行。真是應了那句話,道心堅定之人,在哪兒都能修行。
哪裏像身處道觀的她們,有時候會寂寞難耐偷偷看些男歡女愛的話本,甚至見了長得好看或風流儒雅的男客時,會羞得躲起來。與蘇北顧相比,她們還是差了些道行啊!
……
覃如意與盧雪歡迴到浮丘鄉時,發現鄉裏的氣氛似乎有些不一樣了,到處可見巡視的壯丁。
“正值農忙,他們不用下地幹活嗎?”盧雪歡發出了疑問。
這個疑問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她們遇到了蘇氏的族人,通過對方之口才得知蘇家險些遭賊行竊,而正值大家交秋稅的關口,都害怕被竊賊盯上,於是那些大家族便聯合起來,每天從家裏各派出一人在鄉裏巡視。
人丁興旺或無需下地幹活的富戶自然出得起這個人,那些窮人家還得搶收晚稻,鄉裏也不逼迫他們,讓他們家的孩子自發地組織起來,當一支小巡邏隊。
還別說,小孩子活潑好動,有用不完的精力,平日除了玩耍也幫不上家裏什麽忙,幹脆讓他們在鄉裏轉一天。他們都是憋不住話的,見到陌生人就嚷嚷,雖然大部分都是路過的行人,可那些有賊心的人心虛,被他們這麽一嚇,立馬就沒了行竊的心思。
因此不過數日,鄉裏的治安就比過去的一年還要好上許多。
據陳阿虎匯報,蘇家的田甚至都沒人敢去光顧了。
“幹得不錯!”盧雪歡稱讚陳阿虎。
陳阿虎有些不好意思,他拿出平安鈴還給覃如意,道:“當天夜裏就遭了賊,不過這個鈴鐺驚醒了我,這才及時將賊人給趕了出去。而且之所以能說服大家加強巡視,都是覃大郎的幫忙,是他提醒了我找蘇氏族人幫忙的。”
盧雪歡有些感慨,若是兩家人還是親家那就好了……
她有些後悔當初如此瞧不起覃家,若她能好好維繫覃如意與蘇南城的感情,二人是否就不會和離?
等會兒,思及蘇南城,盧雪歡才想起自從執掌蘇家的大小事務後,她許久都沒有想起過這個兒子了。
也不知道是否還活著,那尚未出世的孫兒也不知道怎麽樣了,於公於私都該去封信……
盧雪歡出神地想著。不過她的信還未來得及寫,蘇南城那邊便迫不及待地給她寫了信,信上寫了不少好話,什麽無法在母親身邊盡孝是他的不孝、他思念母親、他的孩子也迫不及待地要見到祖母之類的肉麻話。
但盧雪歡左看右看,這通篇就一個中心:我缺錢了。
操持家務後才知道賺錢不易的盧雪歡氣得很,她在這一個勁兒地想辦法開源節流呢,這不孝子就挖空了心思向她要錢。
過去花錢最多的就是他,不給他寄錢後,家裏迅速累積了積蓄,還把欠覃家的債還了大半。若是繼續給他錢,哪兒來的錢還給覃家喲!
可是他把自己說得很是可憐,什麽養胎要花錢、打點和疏通關係也要錢,將來孩子出生後還要花錢,他不敢沾茶稅,那點俸祿又不夠他花,所以還需要娘親的資助。
她要收拾的東西其實也不多,除了自己的私房錢之外,就隻有一些比較重要的物什。
臨走時,堂主拿了她的戶牒給她,還道:“帶著吧,萬一哪天用得上呢!”
這指的自然是萬一哪天蘇北顧要還俗,有了戶牒在身,她就無需再跑迴太真觀了。
蘇北顧有些詫異,但也明白堂主為何會如此,她道:“是師父?”
堂主嘆了口氣:“她說過去是她太拘著你了,如今你長大了,萬事都會自己拿主意,她攔不住你,也不能攔了。以後你的修行之路如何都得看你自己的造化。”
聞言,蘇北顧是有些難受的,她不知道自己與溫迎琇的那番話是否傷了溫迎琇的心,畢竟有時候她太自我了,隻堅定地走自己要走的路,便常有無法顧及旁人的心情之時……
“她沒有怪你,理應是自己在修行中也有所感悟,才會選擇放手。修行最是忌諱動搖,堅定你自己的路,不要動搖。”堂主又寬慰道。
蘇北顧頷首,又向堂主行了一禮:“多謝堂主為我指點迷津。”
“去吧,晚了可就不好趕路了。”堂主拍了拍她的肩膀。
太真觀裏並沒有多少人知道蘇北顧又要迴家修行,畢竟大家都知道她心裏隻有修行,在哪兒修行都沒區別。隻有幾個平日走得比較近的同門知道,還將蘇北顧送出了山門。
蘇北顧道:“我上迴離觀,你們都沒有這般熱情,這迴怎麽了?”
同門道:“雖然上迴你在家待了大半年,但離觀之時隻說是迴鄉參加兄嫂的婚禮,離觀的時間不長。這次你迴鄉也不知道何時才會迴來,自然要來相送。”
有人忍不住問:“蘇師弟,你會還俗嗎?”
蘇北顧微微一笑:“不會。”
同門追問:“那你為何堅持迴家?”
“自然是為了修行。”蘇北顧頓了下,“我最近找到了一種有助修行的辦法,但是還未證實可行,在道觀試驗不如在家方便。待我驗證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我必然還會迴來與你們分享經驗的。”
眾女道士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她們說呢,蘇北顧什麽時候變得這麽迷戀紅塵俗世了,原來還是為了修行。真是應了那句話,道心堅定之人,在哪兒都能修行。
哪裏像身處道觀的她們,有時候會寂寞難耐偷偷看些男歡女愛的話本,甚至見了長得好看或風流儒雅的男客時,會羞得躲起來。與蘇北顧相比,她們還是差了些道行啊!
……
覃如意與盧雪歡迴到浮丘鄉時,發現鄉裏的氣氛似乎有些不一樣了,到處可見巡視的壯丁。
“正值農忙,他們不用下地幹活嗎?”盧雪歡發出了疑問。
這個疑問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她們遇到了蘇氏的族人,通過對方之口才得知蘇家險些遭賊行竊,而正值大家交秋稅的關口,都害怕被竊賊盯上,於是那些大家族便聯合起來,每天從家裏各派出一人在鄉裏巡視。
人丁興旺或無需下地幹活的富戶自然出得起這個人,那些窮人家還得搶收晚稻,鄉裏也不逼迫他們,讓他們家的孩子自發地組織起來,當一支小巡邏隊。
還別說,小孩子活潑好動,有用不完的精力,平日除了玩耍也幫不上家裏什麽忙,幹脆讓他們在鄉裏轉一天。他們都是憋不住話的,見到陌生人就嚷嚷,雖然大部分都是路過的行人,可那些有賊心的人心虛,被他們這麽一嚇,立馬就沒了行竊的心思。
因此不過數日,鄉裏的治安就比過去的一年還要好上許多。
據陳阿虎匯報,蘇家的田甚至都沒人敢去光顧了。
“幹得不錯!”盧雪歡稱讚陳阿虎。
陳阿虎有些不好意思,他拿出平安鈴還給覃如意,道:“當天夜裏就遭了賊,不過這個鈴鐺驚醒了我,這才及時將賊人給趕了出去。而且之所以能說服大家加強巡視,都是覃大郎的幫忙,是他提醒了我找蘇氏族人幫忙的。”
盧雪歡有些感慨,若是兩家人還是親家那就好了……
她有些後悔當初如此瞧不起覃家,若她能好好維繫覃如意與蘇南城的感情,二人是否就不會和離?
等會兒,思及蘇南城,盧雪歡才想起自從執掌蘇家的大小事務後,她許久都沒有想起過這個兒子了。
也不知道是否還活著,那尚未出世的孫兒也不知道怎麽樣了,於公於私都該去封信……
盧雪歡出神地想著。不過她的信還未來得及寫,蘇南城那邊便迫不及待地給她寫了信,信上寫了不少好話,什麽無法在母親身邊盡孝是他的不孝、他思念母親、他的孩子也迫不及待地要見到祖母之類的肉麻話。
但盧雪歡左看右看,這通篇就一個中心:我缺錢了。
操持家務後才知道賺錢不易的盧雪歡氣得很,她在這一個勁兒地想辦法開源節流呢,這不孝子就挖空了心思向她要錢。
過去花錢最多的就是他,不給他寄錢後,家裏迅速累積了積蓄,還把欠覃家的債還了大半。若是繼續給他錢,哪兒來的錢還給覃家喲!
可是他把自己說得很是可憐,什麽養胎要花錢、打點和疏通關係也要錢,將來孩子出生後還要花錢,他不敢沾茶稅,那點俸祿又不夠他花,所以還需要娘親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