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大唐雙龍傳同人]長生劫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廣心裏其實都明白,隻是他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晉王,曾經的雄心壯誌再多次受挫之後,已經幾乎是消磨殆盡,他如今差不多就像是夢裏的賈母一樣,有好吃的吃一口,有好玩的玩一會那種狀態,反正就是得過且過,曾經就拍著自己的腦袋笑談:“大好頭顱,誰來取之!”說得豪氣,心中卻未必不是蕭索的。他當年費盡心思,討好獨孤皇後,討好楊堅,拚命扯楊勇的後腿,跟眾多朝中重臣勾連,最後差點是氣死了楊堅,又毒殺了楊勇,這才坐上了皇位,後來還不安穩,幾個兄弟都不服氣,又是一番爭鬥。他一心要做的是如同秦皇漢武那樣的千古一帝,結果最終,卻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楊廣如今已經是心灰意冷,因此,幹脆不再這種事情上多想,破罐破摔,就做個桀紂一樣的昏君,也好落個痛快。
因此,李靖說起楊廣的時候,裴宣不由搖了搖頭:“聖上啊,實在是可惜了!”
李靖也是點了點頭:“是啊,可惜了!聖上如今這般,隻怕別說生前,便是身後名也是沒了!瓦崗當年起事,直接就說聖上之罪,罄竹難書,嘿嘿,聖上縱然有再多的功勞,日後也不過是個亡國之君,暴君昏君罷了!”心中又加了一句,聖上身邊那些臣子,哪怕有再多的才幹,迴頭也得落個佞臣的下場,可見,不光君要擇臣,便是做臣子的,也得擦亮了眼睛,好好選個值得跟隨的君主呢!
接下來的一路上,李靖夫婦便與裴宣同行,有了他們的加入,速度快了很多,很快便到了瓦崗的地盤,瓦崗這邊因為李密已經帶兵攻打下了不少地盤,如今顯得還算比較安寧,不過,這會兒參加瓦崗的多半都是江湖上的一些所謂豪傑,有的原本幹脆就是做的打家劫舍的營生,因此,瓦崗地界上的百姓日子過得也隻能說是勉強,李密奪了興洛倉,好歹餓不死人就是了。
不過即便是如此,很多百姓已經是心滿意足,倒是一些大戶日子過得比較悲劇,這也是農民起義的必然循環,反正就是一幫兩眼一抹黑的貧民,跑過去燒了地主的屋子,搶了地主的財產,然後自個享用,等到發現生產停頓了,地主的財產不能夠支持自己的生活了,再想辦法恢復生產什麽的。李密固然出身比較高,但是,他其實也不能完全約束下麵的人,畢竟,他是後來的二把手,何況,如今他的心思都在如何早點幹掉翟讓,自個做大龍頭上,哪裏顧得上下麵的事情。
李靖在瓦崗地界上幾乎沒有停留,哪怕瓦崗如今聲勢再盛,但是成也李密,敗也李密,李密的到來固然讓瓦崗聲勢大振,同時也給瓦崗帶來了分裂的危機,瓦崗一旦分裂,成事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了。
因為淨念禪院就在洛陽,因此,佛門選擇的所謂代天選天子的地方就在洛陽,李閥如今在洛陽並沒有多少影響力,如今掌管洛陽的還是皇長孫楊侗,隻不過他年紀還小,說是監國,其實多半是身邊的人拿主意,而這會兒洛陽城裏麵真正做主的其實就是王世充還有獨孤閥的獨孤盛,還有就是禁軍統領司馬德戟,王世充這會兒遠遠沒有後來在洛陽幾乎一手遮天的權勢,畢竟楊廣還活著,洛陽這邊既然是都城,人們自然更加傾向於大隋正統,何況司馬德戟本就終於楊廣和楊侗,加上獨孤盛如今態度也是曖昧不明,因此王世充很是小心謹慎。
楊侗一直以來就是極聰明的人,而且也頗有些心機城府,饒是如此,在聽說佛門在洛陽搞出這等把戲之後,楊侗勃然大怒,幾乎氣得要吐血,若非自己手頭力量不足,幾乎要命令留守洛陽的禁軍直接發兵攻打淨念禪院,幹掉這群亂臣賊子。隻是如今形勢比人強,洛陽如今幾乎跟江都那邊失去了聯繫,楊廣在那邊對楊侗也沒有任何支持之意,楊侗縱然萬分憤懣,但是最終還是孤掌難鳴,留守的大臣一個勸他要顧全大局,一個就勸他要臥薪嚐膽,徐徐圖之,總而言之一句話,佛門勢大,不可力敵。
楊侗如今年紀還小,也想不到什麽辦法噁心佛門,不過魔門在楊侗身邊也安排了一些人手,幹脆就給他出了些比較缺德的主意,楊侗也是少年心性,見如今佛門已經跟大隋撕破了臉,他也沒什麽顧忌了,直接就在外麵傳播佛門藏汙納垢的傳聞,說是梵清惠當年之所以拒絕了宋缺,完全是因為梵清惠跟了空有些不清不楚,兩人還生下了一個女兒,也就是如今的師妃暄,了空因為違背了戒律,擔心不小心將事情說出口,因此竟是修煉了閉口禪雲雲。當然,也有流言說不是了空,應該是寧道奇,要不然人家寧道奇一代大宗師,就算是見過慈航靜齋的劍典,但是不但沒有收穫,還吐了一口血,後來又幫著佛門追殺石之軒,如今依舊再給慈航靜齋做打手,可見不光是劍典的事情,兩人之間肯定有什麽不得不說的往事,或者說是兩人都愛慕梵清惠,甚至為此大打出手的……更損的是,市麵上忽然流出了一批極為精緻的春宮圖,圖上的主角赫然便是流言中的幾個人。也不知道這批春宮圖是什麽人的手筆,反正畫的是惟妙惟肖,竟似親眼目睹一般,叫人看得心旌動搖,穀欠念橫生。
名人的桃色新聞永遠是最吸引人的,哪怕大多數人都知道此事極為荒謬,但是,依舊很多人暗地裏麵津津樂道,猜測著佛門那些大人物之間的恩怨情仇,再結合幾十年裏江湖上發生的事情,一個個對號入座,然後往裏麵添加一些自己的臆測,更有一幹人,當年就對慈航靜齋的傳人頗有些綺念,如今弄到了那些春宮圖,對著畫上那些人物,做出種種不堪入目之事,一下子,這些事情竟是將傳國玉璽的傳聞都壓了下去。畢竟傳國玉璽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那就是個傳說,大家多半是來碰運氣,湊湊熱鬧,看看能不能見識一下傳國玉璽長什麽模樣的,哪裏比得上這些緋聞有意思,因此,一時間,慈航靜齋的名頭那叫一個炙手可熱,一個個臉上的表情都帶著一種心照不宣的意思,叫佛門隻想殺人。
因此,李靖說起楊廣的時候,裴宣不由搖了搖頭:“聖上啊,實在是可惜了!”
李靖也是點了點頭:“是啊,可惜了!聖上如今這般,隻怕別說生前,便是身後名也是沒了!瓦崗當年起事,直接就說聖上之罪,罄竹難書,嘿嘿,聖上縱然有再多的功勞,日後也不過是個亡國之君,暴君昏君罷了!”心中又加了一句,聖上身邊那些臣子,哪怕有再多的才幹,迴頭也得落個佞臣的下場,可見,不光君要擇臣,便是做臣子的,也得擦亮了眼睛,好好選個值得跟隨的君主呢!
接下來的一路上,李靖夫婦便與裴宣同行,有了他們的加入,速度快了很多,很快便到了瓦崗的地盤,瓦崗這邊因為李密已經帶兵攻打下了不少地盤,如今顯得還算比較安寧,不過,這會兒參加瓦崗的多半都是江湖上的一些所謂豪傑,有的原本幹脆就是做的打家劫舍的營生,因此,瓦崗地界上的百姓日子過得也隻能說是勉強,李密奪了興洛倉,好歹餓不死人就是了。
不過即便是如此,很多百姓已經是心滿意足,倒是一些大戶日子過得比較悲劇,這也是農民起義的必然循環,反正就是一幫兩眼一抹黑的貧民,跑過去燒了地主的屋子,搶了地主的財產,然後自個享用,等到發現生產停頓了,地主的財產不能夠支持自己的生活了,再想辦法恢復生產什麽的。李密固然出身比較高,但是,他其實也不能完全約束下麵的人,畢竟,他是後來的二把手,何況,如今他的心思都在如何早點幹掉翟讓,自個做大龍頭上,哪裏顧得上下麵的事情。
李靖在瓦崗地界上幾乎沒有停留,哪怕瓦崗如今聲勢再盛,但是成也李密,敗也李密,李密的到來固然讓瓦崗聲勢大振,同時也給瓦崗帶來了分裂的危機,瓦崗一旦分裂,成事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了。
因為淨念禪院就在洛陽,因此,佛門選擇的所謂代天選天子的地方就在洛陽,李閥如今在洛陽並沒有多少影響力,如今掌管洛陽的還是皇長孫楊侗,隻不過他年紀還小,說是監國,其實多半是身邊的人拿主意,而這會兒洛陽城裏麵真正做主的其實就是王世充還有獨孤閥的獨孤盛,還有就是禁軍統領司馬德戟,王世充這會兒遠遠沒有後來在洛陽幾乎一手遮天的權勢,畢竟楊廣還活著,洛陽這邊既然是都城,人們自然更加傾向於大隋正統,何況司馬德戟本就終於楊廣和楊侗,加上獨孤盛如今態度也是曖昧不明,因此王世充很是小心謹慎。
楊侗一直以來就是極聰明的人,而且也頗有些心機城府,饒是如此,在聽說佛門在洛陽搞出這等把戲之後,楊侗勃然大怒,幾乎氣得要吐血,若非自己手頭力量不足,幾乎要命令留守洛陽的禁軍直接發兵攻打淨念禪院,幹掉這群亂臣賊子。隻是如今形勢比人強,洛陽如今幾乎跟江都那邊失去了聯繫,楊廣在那邊對楊侗也沒有任何支持之意,楊侗縱然萬分憤懣,但是最終還是孤掌難鳴,留守的大臣一個勸他要顧全大局,一個就勸他要臥薪嚐膽,徐徐圖之,總而言之一句話,佛門勢大,不可力敵。
楊侗如今年紀還小,也想不到什麽辦法噁心佛門,不過魔門在楊侗身邊也安排了一些人手,幹脆就給他出了些比較缺德的主意,楊侗也是少年心性,見如今佛門已經跟大隋撕破了臉,他也沒什麽顧忌了,直接就在外麵傳播佛門藏汙納垢的傳聞,說是梵清惠當年之所以拒絕了宋缺,完全是因為梵清惠跟了空有些不清不楚,兩人還生下了一個女兒,也就是如今的師妃暄,了空因為違背了戒律,擔心不小心將事情說出口,因此竟是修煉了閉口禪雲雲。當然,也有流言說不是了空,應該是寧道奇,要不然人家寧道奇一代大宗師,就算是見過慈航靜齋的劍典,但是不但沒有收穫,還吐了一口血,後來又幫著佛門追殺石之軒,如今依舊再給慈航靜齋做打手,可見不光是劍典的事情,兩人之間肯定有什麽不得不說的往事,或者說是兩人都愛慕梵清惠,甚至為此大打出手的……更損的是,市麵上忽然流出了一批極為精緻的春宮圖,圖上的主角赫然便是流言中的幾個人。也不知道這批春宮圖是什麽人的手筆,反正畫的是惟妙惟肖,竟似親眼目睹一般,叫人看得心旌動搖,穀欠念橫生。
名人的桃色新聞永遠是最吸引人的,哪怕大多數人都知道此事極為荒謬,但是,依舊很多人暗地裏麵津津樂道,猜測著佛門那些大人物之間的恩怨情仇,再結合幾十年裏江湖上發生的事情,一個個對號入座,然後往裏麵添加一些自己的臆測,更有一幹人,當年就對慈航靜齋的傳人頗有些綺念,如今弄到了那些春宮圖,對著畫上那些人物,做出種種不堪入目之事,一下子,這些事情竟是將傳國玉璽的傳聞都壓了下去。畢竟傳國玉璽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那就是個傳說,大家多半是來碰運氣,湊湊熱鬧,看看能不能見識一下傳國玉璽長什麽模樣的,哪裏比得上這些緋聞有意思,因此,一時間,慈航靜齋的名頭那叫一個炙手可熱,一個個臉上的表情都帶著一種心照不宣的意思,叫佛門隻想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