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富貴閑人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9章
秋天的時候,朝廷算是完成了一次平穩的權力交接。
聖人,嗯,如今應該說是老聖人了,老聖人之前說了禪位的事情,如今也沒有反悔的意思,禪位大典的時候將玉璽給了太子,也就是如今的聖人之後,就很是心寬地住進了垂拱殿。
倒是老聖人的後宮有點麻煩,做妃嬪跟做太妃太嬪肯定是不一樣的,妃嬪正常位份都是獨居一宮,等到,上頭頂了太字之後,就得委屈一點,跟別人擠一擠了,說不定運氣不好,還得原本的老冤家擠在一塊兒。
好在老聖人還在,新皇後宮也並不多,他也不能剛登基,就去刻薄自個那些庶母,因此,直接將後宮一分兩半,一半留給自己的女人,一半也就直接給了老聖人那些後妃住。
即便如此,老實說,那些太妃太嬪肯定是比不上原本老聖人當家的時候過得寬敞的。單說一樣,老聖人退位之前直接將新皇的生母儀妃封了皇後,如今新皇登基,又變成了太上皇後,太上皇後自個就得獨居一宮,她若是願意的話,她宮裏的偏殿側殿也能塞幾個人進去。
問題是,太上皇後當初還是儀妃的時候,就很不耐煩跟那些小嬪妃打什麽交道,也沒有想要提拔什麽新人給自個固寵的意思,她剛被封為儀妃的時候,倒是宮裏被塞了兩個人進來,但是儀妃對她們一向是不冷不熱,或者說是視若不見,她自個也沒有爭寵的意思,聖人來了,也不會故作賢惠,將人推出去。那兩人無子無女的,聖人又從不過來,慢慢的也就無聲無息地隱沒下去了。
再往後,大家都知道了儀妃的性子,即便是選秀入宮的那些新進的貴人,隻要有點上進心的,也不會跑到儀妃那裏去,因此,儀妃那邊竟是多年沒進過新人。
如今儀妃總算是揚眉吐氣,變成太上皇後了,就更不用委屈自個跟那些莫名其妙的姐妹們住在一塊兒了,因此,如今太上皇後一個人占據了整個寧壽宮,嗯也算不上她一個人占著,起碼寧壽宮的佛堂那裏,還住著幾個老聖人宮中的小透明呢,這些人自然不會沒事出現在太上皇後麵前礙眼,因此,她樂得輕鬆自在。
另外占據了一宮的卻是甄貴妃,如今是貴太妃了,後宮正經的獨立宮殿本來也就那麽多,而且又不光是後妃住,公主還有沒有分府出宮的皇子都得住在後宮裏頭呢。聖人劃出了四個宮殿給了老聖人,老聖人自個住了一個,太上皇後住了一個,貴太妃再占了一個,也就剩下一個了,問題是,老聖人雖說年紀大了清心寡欲了,但是這麽多年來,三年一次選秀,年年都有新人,雖說有的甚至連聖寵都沒有得過,問題是,名義上還是老聖人的女人,不大不小還是有個位份的,總不能讓她們跟宮女一個待遇。
甚至還有先帝的幾個老太妃至今還留在宮中呢,因此,也不知道是新上來的皇後有意噁心甄貴太妃,還是其他什麽緣故,總之,甄貴太妃的宮裏多了不少人,甄貴太妃住在主殿裏頭,配殿偏殿裏頭都住了人,而且位份都是不低的那種,有的還是跟甄貴太妃有些齟齬的。
但是,甄貴太妃還不能叫屈,畢竟,她如今依舊是一宮主位,歷朝歷代,哪個太妃有這等好事。
而且,之前卻是有太妃跟著已經吩咐的兒子出宮,由兒子奉養的先例,問題是,如今老聖人還在,你們不想著侍奉老聖人,反而想著跟著兒子出宮享福,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因此,雖說甄貴太妃被噁心的夠嗆,外麵人還要說新皇純孝,孝順老聖人不說,對老聖人的後宮也實在是妥帖,要不然,哪裏會委屈了自家的後妃,也要讓老聖人的妃嬪過得寬敞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後宮也是如此,好在老聖人還在,新皇又極為孝順,那些太妃太嬪日子過得還不錯。
不過,朝堂上,可就沒這麽簡單了。賈赦之前在新皇登基的時候就順手將之前說的玻璃和鏡子的秘方給獻了上去,還順帶了一個冶煉鋼鐵的方子。
聖人自然是龍心大悅,聖人要賞臣下,自然是要給臣下加官進爵,賈赦沒有實職不要緊,問題是,他身上掛著兩個爵位呢,那個安樂侯的爵位更是因為救駕之功,還是世襲三代不替的,另外一個順平子爵的爵位如今也在。
那什麽玻璃和鏡子無非就是錢財的問題,但是鋼鐵冶煉就是關乎朝廷命脈了,自漢朝以來,便是鹽鐵專賣。菜刀實名製也不是後來才有的,這年頭,你家裏就算是想要到鐵匠鋪裏頭打一下農具,人家也得把人給記下來的。
聖人之前在工部待了很長時間,不少武器什麽的,都得用上銅鐵,問題是,中原缺銅,如今因為跟海外的交易,金銀什麽的倒是不缺了,因此,民間如今卻是銀賤銅貴,官方銀兩和銅錢的兌換率還是一比一千,但是民間實際上一兩銀子隻能兌換到八百多的銅錢。
哪怕朝廷嚴禁民間私鑄銅器,但是你總不能挨家挨戶去查看吧,有錢人家,熔點銅錢做點祭祀祖宗的禮器什麽的,是正常的事情,真要拿這個問罪,才是不近人情。
更何況,銅質地偏軟,用銅製造火器,一方麵成本高,一方麵容易變形,因此,火銃火炮什麽的,多半得用鐵,還得是精鐵,問題是,中原鐵礦雜質太多,冶煉出來的鋼鐵比較脆,容易炸膛。
這迴賈赦獻上來的正是一個冶煉高質量鋼鐵的方子,雖說這玩意汙染大,但是這年頭你也沒別的什麽辦法了,一方麵,這個時代,冶煉鋼鐵的規模本來就不會很大,自然也很難造成真正嚴重的汙染,另一方麵反正京城附近也沒什麽鐵礦,賈赦這完全是死道友不死貧道。但是,對於聖人來說,這的確是有益於朝廷的大事。
秋天的時候,朝廷算是完成了一次平穩的權力交接。
聖人,嗯,如今應該說是老聖人了,老聖人之前說了禪位的事情,如今也沒有反悔的意思,禪位大典的時候將玉璽給了太子,也就是如今的聖人之後,就很是心寬地住進了垂拱殿。
倒是老聖人的後宮有點麻煩,做妃嬪跟做太妃太嬪肯定是不一樣的,妃嬪正常位份都是獨居一宮,等到,上頭頂了太字之後,就得委屈一點,跟別人擠一擠了,說不定運氣不好,還得原本的老冤家擠在一塊兒。
好在老聖人還在,新皇後宮也並不多,他也不能剛登基,就去刻薄自個那些庶母,因此,直接將後宮一分兩半,一半留給自己的女人,一半也就直接給了老聖人那些後妃住。
即便如此,老實說,那些太妃太嬪肯定是比不上原本老聖人當家的時候過得寬敞的。單說一樣,老聖人退位之前直接將新皇的生母儀妃封了皇後,如今新皇登基,又變成了太上皇後,太上皇後自個就得獨居一宮,她若是願意的話,她宮裏的偏殿側殿也能塞幾個人進去。
問題是,太上皇後當初還是儀妃的時候,就很不耐煩跟那些小嬪妃打什麽交道,也沒有想要提拔什麽新人給自個固寵的意思,她剛被封為儀妃的時候,倒是宮裏被塞了兩個人進來,但是儀妃對她們一向是不冷不熱,或者說是視若不見,她自個也沒有爭寵的意思,聖人來了,也不會故作賢惠,將人推出去。那兩人無子無女的,聖人又從不過來,慢慢的也就無聲無息地隱沒下去了。
再往後,大家都知道了儀妃的性子,即便是選秀入宮的那些新進的貴人,隻要有點上進心的,也不會跑到儀妃那裏去,因此,儀妃那邊竟是多年沒進過新人。
如今儀妃總算是揚眉吐氣,變成太上皇後了,就更不用委屈自個跟那些莫名其妙的姐妹們住在一塊兒了,因此,如今太上皇後一個人占據了整個寧壽宮,嗯也算不上她一個人占著,起碼寧壽宮的佛堂那裏,還住著幾個老聖人宮中的小透明呢,這些人自然不會沒事出現在太上皇後麵前礙眼,因此,她樂得輕鬆自在。
另外占據了一宮的卻是甄貴妃,如今是貴太妃了,後宮正經的獨立宮殿本來也就那麽多,而且又不光是後妃住,公主還有沒有分府出宮的皇子都得住在後宮裏頭呢。聖人劃出了四個宮殿給了老聖人,老聖人自個住了一個,太上皇後住了一個,貴太妃再占了一個,也就剩下一個了,問題是,老聖人雖說年紀大了清心寡欲了,但是這麽多年來,三年一次選秀,年年都有新人,雖說有的甚至連聖寵都沒有得過,問題是,名義上還是老聖人的女人,不大不小還是有個位份的,總不能讓她們跟宮女一個待遇。
甚至還有先帝的幾個老太妃至今還留在宮中呢,因此,也不知道是新上來的皇後有意噁心甄貴太妃,還是其他什麽緣故,總之,甄貴太妃的宮裏多了不少人,甄貴太妃住在主殿裏頭,配殿偏殿裏頭都住了人,而且位份都是不低的那種,有的還是跟甄貴太妃有些齟齬的。
但是,甄貴太妃還不能叫屈,畢竟,她如今依舊是一宮主位,歷朝歷代,哪個太妃有這等好事。
而且,之前卻是有太妃跟著已經吩咐的兒子出宮,由兒子奉養的先例,問題是,如今老聖人還在,你們不想著侍奉老聖人,反而想著跟著兒子出宮享福,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因此,雖說甄貴太妃被噁心的夠嗆,外麵人還要說新皇純孝,孝順老聖人不說,對老聖人的後宮也實在是妥帖,要不然,哪裏會委屈了自家的後妃,也要讓老聖人的妃嬪過得寬敞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後宮也是如此,好在老聖人還在,新皇又極為孝順,那些太妃太嬪日子過得還不錯。
不過,朝堂上,可就沒這麽簡單了。賈赦之前在新皇登基的時候就順手將之前說的玻璃和鏡子的秘方給獻了上去,還順帶了一個冶煉鋼鐵的方子。
聖人自然是龍心大悅,聖人要賞臣下,自然是要給臣下加官進爵,賈赦沒有實職不要緊,問題是,他身上掛著兩個爵位呢,那個安樂侯的爵位更是因為救駕之功,還是世襲三代不替的,另外一個順平子爵的爵位如今也在。
那什麽玻璃和鏡子無非就是錢財的問題,但是鋼鐵冶煉就是關乎朝廷命脈了,自漢朝以來,便是鹽鐵專賣。菜刀實名製也不是後來才有的,這年頭,你家裏就算是想要到鐵匠鋪裏頭打一下農具,人家也得把人給記下來的。
聖人之前在工部待了很長時間,不少武器什麽的,都得用上銅鐵,問題是,中原缺銅,如今因為跟海外的交易,金銀什麽的倒是不缺了,因此,民間如今卻是銀賤銅貴,官方銀兩和銅錢的兌換率還是一比一千,但是民間實際上一兩銀子隻能兌換到八百多的銅錢。
哪怕朝廷嚴禁民間私鑄銅器,但是你總不能挨家挨戶去查看吧,有錢人家,熔點銅錢做點祭祀祖宗的禮器什麽的,是正常的事情,真要拿這個問罪,才是不近人情。
更何況,銅質地偏軟,用銅製造火器,一方麵成本高,一方麵容易變形,因此,火銃火炮什麽的,多半得用鐵,還得是精鐵,問題是,中原鐵礦雜質太多,冶煉出來的鋼鐵比較脆,容易炸膛。
這迴賈赦獻上來的正是一個冶煉高質量鋼鐵的方子,雖說這玩意汙染大,但是這年頭你也沒別的什麽辦法了,一方麵,這個時代,冶煉鋼鐵的規模本來就不會很大,自然也很難造成真正嚴重的汙染,另一方麵反正京城附近也沒什麽鐵礦,賈赦這完全是死道友不死貧道。但是,對於聖人來說,這的確是有益於朝廷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