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富貴閑人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聖人也不是什麽蠢人,自然知道戴權的那些未盡之意,他臉色變換了一番,放下了手裏的金錘,扔在了炕桌上,發出了一聲沉悶的響聲,最終嘆了口氣:“朕雖然是皇帝,也不能真的隨心所欲啊!也罷,既然南洋那邊如此,賈卿他們怎麽會叫族人過去呢,若是出了什麽差錯,那不是悔之莫及嗎?”
戴權露出了一個笑容,他伸手取過金錘,自個小心翼翼地砸起了核桃,口中說道:“聖人有所不知,安樂侯爺那真是生財有道,當日他從榮國府分出來之後,就拿出了近半家財,到泉州購買了海船,招募了水手船員,做起了海上的買賣,跟南洋那邊也是有不少生意往來的。安樂侯爺之所以知道那些事情,應該也是手底下那些水手管事說的。南洋那邊的貴族王公指望著安樂侯爺他們的海船帶給他們中原的絲綢瓷器還有諸多的好處,因此,肯定會對賈家的族人照應一二的!”
聖人聽了,頓時若有所思:“戴權,出海生意很賺錢?”
戴權點了點頭,說道:“奴婢不清楚,但是想想海上風高浪大,常有海船不幸傾覆,船毀人亡,饒是如此,每年出海的海船也是如同過江之鯽,往高麗,東洋,南洋,西洋的不知凡幾,若是不賺錢,誰會冒著這麽大的風險非要出海呢?據奴婢所知,京中大臣,不少人都在一些大海商那裏有不少幹股,如安樂侯爺這般,自家組建船隊的也有一些,出海一次,一條船淨賺幾萬兩銀子應該沒什麽問題。”
戴權說得太保守了一些,像賈赦這樣對各地的特產了如指掌的人,每次出海,一條船若是沒個三四十萬兩的淨收入,那船上的管事就可以考慮換人了。賈赦能賺這麽多也是他的本事,白銀在中原昂貴,但是那也就是國內白銀儲量不足,但是,東瀛還有歐洲那邊,卻是不缺白銀啊,不說每次出售那些特產的利潤,哪怕是靠著各地金銀兌換率的不同,倒騰匯率,賈赦都能賺個盆滿缽盈了,何況還有各地的特產呢?
聖人聽了,不由點了點頭,他雖說沒真的做過生意,但是,也知道一個道理,大凡利潤高的買賣,要麽門檻高,要麽風險大,要麽兩者都有,海貿就是風險大門檻高的買賣,能夠做這一行的,無不是巨富,一般人若是敢做這個,隻要遇上一次海難,那就要傾家蕩產了。
隻是這麽一算,聖人開始懷疑,市舶司交上來的稅銀裏頭應該有不小的貓膩了!想到這裏,聖人直接開口道:“將最近幾十年來,市舶司每年繳納稅銀的單子整理一下拿過來,朕要看看!”
戴權臉色微微一變,不過他雖說也從裏頭得了些好處,卻也沒必要為了這事叫聖人生出了什麽嫌隙來,因此連忙恭聲應是,心裏卻是開始盤算,到底應該拿什麽人做替死鬼了。
☆、第62章
賈赦渾然不知道,自個原本不過是準備給賈家留一條後路的建議,到了聖人那裏,卻叫聖人對一些官員產生了懷疑。
市舶司從宋朝開始就有這個部門,宋朝的時候,海貿就極為繁盛,民間各種商船加起來,成千上萬都是有的,當然了,一般的商船並不會真的出海,畢竟,因為朝廷的一些政策還有官員的一些偏向問題,朝廷至今依舊堅持漕運,而不是海運,因此,長江流域還有貫通南北的運河中,從年頭到年尾,從來沒有少過大大小小的商船,這些都是要向市舶司交稅的。
按照戴權的說法,哪怕海船隻有這些商船的十分之一,每海來迴那麽一趟,加起來,怎麽著一年都該有幾千萬兩銀子的交易,而市舶司對於海船的稅率一般情況下是十稅三左右,何況,那些在運河還有長江流域往來的商船一年來迴幾次,同樣也是要交稅的,結果,每年市舶司交上來的稅銀都不足百萬兩,聖人就算是個傻瓜,也知道裏麵的不對勁。
等到戴權將從開國開始到如今市舶司的稅入數據拿了過來之後,聖人都快氣樂了,開國那會兒,那是沒辦法,那會兒兵荒馬亂的,到處都在打仗,再要錢不要命的,也不會在那種情況下做這種風險本來就比較大的買賣,說不定,船沒在風暴中出事,到了港口,反而叫那些亂兵給劫了。何況,亂世的時候,海上海盜也比較猖獗,因此,那時候市舶司初設,稅銀也就是可憐巴巴的那麽點。
天下初定那十多年,原本就有路子出海的人才漸漸多了起來,因此,稅入差不多有個數十萬兩,問題是,這都開國近百年了,市舶司負責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這麽多年來,稅入都沒怎麽變過,這不是開玩笑嘛!
聖人瞧著戴權遞上來的條陳,冷笑起來:“這都是拿朕當傻子呢,真是好得很啊!”
戴權低著頭,在一邊沉默不語,他對裏麵的貓膩也知道一些,強勢的海商還有背後有權貴支持的那種,跟市舶司勾結,說是交了稅,實際上,一船的香料寶石珊瑚之類的特產,在市舶司那裏直接被登記成壓船的礦石,這裏麵差距就很大了,就像是甭管你多好的東西,進了當鋪,當票上統一都給你寫破衣爛衫,破銅爛鐵一樣,價值幾十萬的貨物,被那些書吏玩弄一下文字,立馬就縮水成幾千幾萬兩了。
更囂張一些的,壓根不走市舶司的路子,一些黑白兩道都沾的海商,自個就在外頭占據了一些零散的海島,海船很多時候就停在海島邊上,不遠行的時候還能客串一迴海盜,交稅什麽的,跟他們壓根就沒關係。
戴權露出了一個笑容,他伸手取過金錘,自個小心翼翼地砸起了核桃,口中說道:“聖人有所不知,安樂侯爺那真是生財有道,當日他從榮國府分出來之後,就拿出了近半家財,到泉州購買了海船,招募了水手船員,做起了海上的買賣,跟南洋那邊也是有不少生意往來的。安樂侯爺之所以知道那些事情,應該也是手底下那些水手管事說的。南洋那邊的貴族王公指望著安樂侯爺他們的海船帶給他們中原的絲綢瓷器還有諸多的好處,因此,肯定會對賈家的族人照應一二的!”
聖人聽了,頓時若有所思:“戴權,出海生意很賺錢?”
戴權點了點頭,說道:“奴婢不清楚,但是想想海上風高浪大,常有海船不幸傾覆,船毀人亡,饒是如此,每年出海的海船也是如同過江之鯽,往高麗,東洋,南洋,西洋的不知凡幾,若是不賺錢,誰會冒著這麽大的風險非要出海呢?據奴婢所知,京中大臣,不少人都在一些大海商那裏有不少幹股,如安樂侯爺這般,自家組建船隊的也有一些,出海一次,一條船淨賺幾萬兩銀子應該沒什麽問題。”
戴權說得太保守了一些,像賈赦這樣對各地的特產了如指掌的人,每次出海,一條船若是沒個三四十萬兩的淨收入,那船上的管事就可以考慮換人了。賈赦能賺這麽多也是他的本事,白銀在中原昂貴,但是那也就是國內白銀儲量不足,但是,東瀛還有歐洲那邊,卻是不缺白銀啊,不說每次出售那些特產的利潤,哪怕是靠著各地金銀兌換率的不同,倒騰匯率,賈赦都能賺個盆滿缽盈了,何況還有各地的特產呢?
聖人聽了,不由點了點頭,他雖說沒真的做過生意,但是,也知道一個道理,大凡利潤高的買賣,要麽門檻高,要麽風險大,要麽兩者都有,海貿就是風險大門檻高的買賣,能夠做這一行的,無不是巨富,一般人若是敢做這個,隻要遇上一次海難,那就要傾家蕩產了。
隻是這麽一算,聖人開始懷疑,市舶司交上來的稅銀裏頭應該有不小的貓膩了!想到這裏,聖人直接開口道:“將最近幾十年來,市舶司每年繳納稅銀的單子整理一下拿過來,朕要看看!”
戴權臉色微微一變,不過他雖說也從裏頭得了些好處,卻也沒必要為了這事叫聖人生出了什麽嫌隙來,因此連忙恭聲應是,心裏卻是開始盤算,到底應該拿什麽人做替死鬼了。
☆、第62章
賈赦渾然不知道,自個原本不過是準備給賈家留一條後路的建議,到了聖人那裏,卻叫聖人對一些官員產生了懷疑。
市舶司從宋朝開始就有這個部門,宋朝的時候,海貿就極為繁盛,民間各種商船加起來,成千上萬都是有的,當然了,一般的商船並不會真的出海,畢竟,因為朝廷的一些政策還有官員的一些偏向問題,朝廷至今依舊堅持漕運,而不是海運,因此,長江流域還有貫通南北的運河中,從年頭到年尾,從來沒有少過大大小小的商船,這些都是要向市舶司交稅的。
按照戴權的說法,哪怕海船隻有這些商船的十分之一,每海來迴那麽一趟,加起來,怎麽著一年都該有幾千萬兩銀子的交易,而市舶司對於海船的稅率一般情況下是十稅三左右,何況,那些在運河還有長江流域往來的商船一年來迴幾次,同樣也是要交稅的,結果,每年市舶司交上來的稅銀都不足百萬兩,聖人就算是個傻瓜,也知道裏麵的不對勁。
等到戴權將從開國開始到如今市舶司的稅入數據拿了過來之後,聖人都快氣樂了,開國那會兒,那是沒辦法,那會兒兵荒馬亂的,到處都在打仗,再要錢不要命的,也不會在那種情況下做這種風險本來就比較大的買賣,說不定,船沒在風暴中出事,到了港口,反而叫那些亂兵給劫了。何況,亂世的時候,海上海盜也比較猖獗,因此,那時候市舶司初設,稅銀也就是可憐巴巴的那麽點。
天下初定那十多年,原本就有路子出海的人才漸漸多了起來,因此,稅入差不多有個數十萬兩,問題是,這都開國近百年了,市舶司負責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這麽多年來,稅入都沒怎麽變過,這不是開玩笑嘛!
聖人瞧著戴權遞上來的條陳,冷笑起來:“這都是拿朕當傻子呢,真是好得很啊!”
戴權低著頭,在一邊沉默不語,他對裏麵的貓膩也知道一些,強勢的海商還有背後有權貴支持的那種,跟市舶司勾結,說是交了稅,實際上,一船的香料寶石珊瑚之類的特產,在市舶司那裏直接被登記成壓船的礦石,這裏麵差距就很大了,就像是甭管你多好的東西,進了當鋪,當票上統一都給你寫破衣爛衫,破銅爛鐵一樣,價值幾十萬的貨物,被那些書吏玩弄一下文字,立馬就縮水成幾千幾萬兩了。
更囂張一些的,壓根不走市舶司的路子,一些黑白兩道都沾的海商,自個就在外頭占據了一些零散的海島,海船很多時候就停在海島邊上,不遠行的時候還能客串一迴海盜,交稅什麽的,跟他們壓根就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