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慶帝做的事情其實相當不合規矩,這種事情,怎麽也得先有人彈劾了那幾個禦史,再交由三司會審,然後判決抄家才行,但是他是皇帝,自然有特權,可以先將人收拾了,再出示證據。


    第一波試探性的交鋒幾個被推出去探路的禦史算是大敗虧輸,不光丟了官,還被抄家流放了。但是甄家顯然不僅僅隻有這一步,所謂三人成虎,頭一次說壞話,承慶帝不會相信,第二次,承慶帝還會相信,次數多了,承慶帝自然也就覺得是真的了,到了那個時候,哪怕是現在這些查無實據的東西也會成為太子倒台的罪狀。


    因此,隔上一段時間,就有人開始彈劾,有的是彈劾詹事府的官員,有的是彈劾承恩公府,有的彈劾何家,總而言之,跟東宮有關係的任何人都在他們的彈劾之列。


    徒景年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總不能將時間都花在跟這些人耍嘴皮子,朝中自辯上,原本他還想等到自個上台之後再收拾甄家呢,如今也不行了,還是得先出手為強。


    徒景年自然不會跟甄家玩嘴皮子上的功夫,要來就來點實際的。


    甄家這些年勢力膨脹得非常厲害,不少上進無望的低級官員幹脆都攀上了甄家這棵大樹,何況,隨著甄家的勢頭越來越大,很多人竟也覺得甄家還是有三成贏麵的,因此,即便是一些大家族,秉著兩頭下注的觀念,也跟甄家搭上了關係,加上甄家這些年推舉上去的門客幕僚,資助的一些貧苦出身的讀書人,甄家即便算不上甄半朝,明麵上也差不多能影響到三成的朝臣了。


    這樣的勢力,承慶帝沒注意也就罷了,要是注意到了,哪怕再寵幸甄家,承慶帝也要心驚了。


    當然了,徒景年自然不能直接跟承慶帝說什麽,甄家現在如何如何了,承慶帝得懷疑徒景年有什麽私心,自己還活著,就打壓弟弟了。


    徒景年一直在尋找出手的時機,結果機會很快來了。


    自從宋朝開始,南方已經成了整個中原的經濟中心,賦稅重地。當然了,這也並不代表南方就一直太平無事了。這些年來,因為徒景年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廣開工廠作坊,收容失去了土地的農民,這也導致了,南方土地兼併愈發嚴重起來,甄家更是仗著自家的勢力,占據了大量肥沃的土地,織造府那邊如今都是以甄家馬首是瞻,自然不會有人往上報,一個個粉飾太平。


    問題是,農民的土地沒有了,想要繼續購買土地找誰呢?首當其衝的是一些土地主,他們因為勤儉節約,努力致富,幾代經營之後,有些土地,還能雇得起長工短工,甚至還有佃戶,但是,他們家裏沒有做官的,這也導致了,這樣的土地主,除了在自個所在的村子裏還有些話語權之外,麵對官府,是半點反抗能力也沒有。


    甄家這些年人口繁衍不少,而且,對於這年頭的人來說,根本沒什麽投資的概念,你買鋪子,除非是收租金,還有贏有虧呢,若是買地,租給佃戶,再有什麽天災人禍,也是那些佃戶倒黴啊,對他們來說,該收的租子還得收,減免一點,也是他們大發善心了。


    何況,為了家族的發展,甄家還要大肆購買祭田,這些祭田的收入將會成為族中祭祀、辦學、撫養孤寡老人的根基。因此,甄家這些年,良田的數量,幾乎年年都在增長,尤其,甄家因為各房都有私心,管事也是習慣了從主家的錢財裏麵刮油的,這也導致了,甄家的鋪子多半不那麽賺錢,自然,甄家寧願弄更加穩妥的田產了。


    甄家為了將那些良田花低價買下來,並且最好能夠連成一片,不知道做了多少作孽的事情,反正無非是仗勢欺人的那一套,先是上門要求低價買地,哪怕因為甄家的權勢,也沒幾個人家頭一次就願意老老實實地接受甄家的條件的,源源不斷的小錢,還是一次性稍微大一些的小錢,隻要有腦子的人都知道怎麽選擇。


    問題是甄家不樂意給你選擇權,你這邊一露出不樂意的意思,馬上各種糟心的事情就來了,地痞流氓見天上門,叫你日子過不下去,甚至直接在你家裏打砸搶,你就算被打傷打死了,還不能反抗,一反抗,人家就地一躺,你就完蛋了,暴起傷人的罪名不說,流水的湯藥費得拿出來,雖說這年頭沒什麽誤工費、精神損失費之類的名目,倒是也能編出足以叫你傾家蕩產的費用來,這下好了,你這地不賣也得賣啊,之前的那個價錢也別指望了,隻能弄將近白送的價錢把地給賣掉,運氣不好,還得背上一屁股的債,這輩子翻不了身了。你要是打官司,嘿嘿,甄家什麽樣的人家,衙門什麽樣的地方,你隻要敢說打官司,頃刻間叫你家破人亡。


    甄家這樣的事情多了,結果,就踢上鐵板了。


    有句話叫做,皇帝家也有幾門窮親戚。甄家看中了江寧鄉下一個小地主家的兩百畝地,那個小地主本來就是那個村子的外姓人,遷到這裏不過三十多年的時間,辦事的管事一看這家老老小小三代人加起來都不到十個人,在加上家裏的一些長工,也就不到二十個,也沒聽說這家有什麽了不得的親戚,因此,照舊使了之前的一番手段,那個人家沒什麽人,偏偏骨頭硬得很,怎麽都不肯鬆口,被地痞流氓推倒了家裏的老太太,老太太直接摔斷了脊梁骨,癱瘓了,那家的當家人惱怒之下,直接告上了官府,結果就被當地的官員直接打了一頓板子,丟進了大牢,硬是被強拉著在欠了千兩官銀的供狀上畫了押。不止如此,那管事瞧見那家的女兒花容月貌,想要強納為妾,人家不從,還直接把人給強了,結果那女孩子醒過來就跳了井,撈上來的時候,屍體都浮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紅樓之孤家寡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雲煙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雲煙波並收藏[紅樓同人]紅樓之孤家寡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