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孤家寡人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哪怕是蠢貨,那也是自己的兒子,怎麽處置以後再說,現在要做的是,把這件事收拾妥當了!張毅不能白死了,馬升也不能隨便放過了!另外,徒景睿身邊那幾個參與了這件事的伴讀也別想有什麽好下場!
治國公府那邊聽說了消息,第一個冒出來表態,先是說自己治家不嚴,然後又說,馬升還是個孩子,這次又是情急之下,甚至連誤殺都不算,那孩子被人打懵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個一硯台拍出去,居然能鬧出人命來雲雲。馬魁這會兒已經去世,馬升的祖父馬彬這會兒還活著,不過是當年急流勇退,將爵位交給了兒子,自個就在後院弄了個菜園子,種菜養狗為樂!這會兒退休很久的馬彬換了朝服,白髮蒼蒼,顫顫巍巍地上了朝,一看那就是弱勢群體,他是老狐狸了,也不為孫子喊冤,就是一口咬定,此事不過是手誤,就像是有人從樓上扔了一盆菜出去,誰能知道這玩意會砸到人頭上呢!
張弼也不是什麽隻會蒙頭打仗的愣頭青,要不然,也不能至今還能保持著伯爵的位置,他如今還是五城兵馬司的都統呢!張弼其實不知道內情,也不知道兒子參與了栽贓徒景逸的事情,隻是在那裏哭訴自己兒子時運不濟。張弼也是異數,原本張弼不過是侯府的庶子,從小被丟到軍營裏麵自己混前程,運氣比較好,被頂頭上司看中了,還將自個唯一的女兒嫁給了他,後來又很是偏著張弼讓他立了不少軍功,正好張弼的嫡兄不幸掛掉了,嫡母又沒有別的兒子,張弼有軍功,又有嶽父幫他使勁,結果他得以襲爵,雖說因為是庶子,爵位降了幾等,但是已經比許多後繼無人的勛貴強很多。
張弼得了嶽家的好處,而且他那夫人也的確是個有能耐的,將張弼攏得緊緊的,張弼府上除了他那個夫人,竟是沒有一個侍妾通房,好在他夫人著實能生,總共生了三子二女,肚皮爭氣,自然也沒人好以傳承香火的名義說三道四了,伯爵府為此清淨了不少。
張弼總共就三個兒子,大兒子註定要襲爵,走武官的道路,小兒子現在還是個不太懂事的小娃娃,次子張毅雖然排行在中間,張弼也沒忽視了他,對這個兒子很是寵愛,為了給其將來鋪路,費了不少力氣,將張毅送到了徒景睿身邊做伴讀,結果莫名其妙竟是沒了!張弼一個大男人,在朝堂上紅了眼圈,隻說自己跟夫人夫妻情深,一輩子不過這幾個孽障,誰知道這般時運不濟,竟是被一塊硯台砸死了,雖說這也是他的命,但是自己跟夫人也是痛徹心扉,如今夫人已經病倒在家,自己如今也是心神俱亂,想要向承慶帝請假。
總而言之,雙方一個個都在演苦情戲,單看皇帝同情誰了!
問題是,一個合格的皇帝,那就要鐵石心腸!承慶帝自然也是如此,他其實不想將此事鬧大,這會讓太多的人知道自己兩個兒子不和,還連累了自己的伴讀。因此,先是溫言安慰了張弼一通,又勸說了老態畢現的馬彬,然後宣布了處置意見。
張弼並沒能撈到太多的好處,不過得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賞賜,又有一個太醫被送到了張弼府上,專門給張夫人看診!張弼心裏頓時一沉,但是還是得謝恩,心裏卻明白,這裏麵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發生了!對隻傳話告訴自己,兒子叫人給害死了的甄家人氣得咬牙切齒。
而馬升,因為是情急誤殺,年紀又小,自然是罪不至死,被判了五十杖,同樣因為年紀小,可以分幾次執行,在宮門口先打十杖,剩下四十杖暫且寄下,等再大一些,分兩次打完。
這個處罰說重不重,打板子還分幾次執行,可是說小也不小了,馬升如今才十二歲,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呢,十杖若是下手的人心黑的話,都能給人留下終身殘疾了。好在治國公府還算有些麵子,承慶帝事先又有了吩咐,因此,最終雖說沒有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但是最終也就是皮外傷,等到養好了,半點後遺症都不會有,倒是讓原本緊張不已的治國公府一幹人長鬆了一口氣。
這事對很多人來說,算是結束了,但是在承慶帝眼裏,才剛剛開始!
作為始作俑者,徒景睿被禁足,承慶帝痛恨他竟是習慣用這種上不得台麵的手段,因此,命其抄寫四書,真正去體會什麽叫做聖人之言,什麽叫做正大光明!德妃因為教子不嚴,剝奪了自己手裏的宮權,要求抄寫女四書還有宮規各百遍!
當然,徒景逸也沒撈到什麽好處,往深裏麵說,徒景逸也是罪魁禍首,要不是他先開始拚命找茬,搞小動作使絆子,徒景睿那邊也不會有人出那樣的餿主意。
承慶帝對徒景逸也很失望,這個兒子完全被皇後教壞了!承慶帝對這個嫡子的期望並不高,因此對他很縱容,作為繼後的嫡子,徒景逸天然地就是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也就是徒景年禮法上更加正統,才不會對他如何。因此,徒景逸可以風花雪月,可以荒唐不羈,可以老實乖巧,反正就像是他的封號一樣,承慶帝巴不得他跟劉阿鬥一樣,可以此間樂,不思蜀,開開心心玩樂就足夠了,不要多想什麽不該想的事情!
結果,徒景逸完全辜負了承慶帝的期待!如果對徒景睿是失望,那麽承慶帝對徒景逸已經快要絕望了,三歲看到老,徒景逸已經十一了!性格已經定了型,有野心也就算了,哪怕是徒景平和徒景清那樣的,也不能說他們沒有半點野心,關鍵是偏執,而且缺乏心胸!有這樣的性格缺陷,哪怕沒有徒景年,承慶帝也是不敢選他的!這樣的人,做了皇帝簡直是災難,說不準又是一個隋煬帝!
治國公府那邊聽說了消息,第一個冒出來表態,先是說自己治家不嚴,然後又說,馬升還是個孩子,這次又是情急之下,甚至連誤殺都不算,那孩子被人打懵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個一硯台拍出去,居然能鬧出人命來雲雲。馬魁這會兒已經去世,馬升的祖父馬彬這會兒還活著,不過是當年急流勇退,將爵位交給了兒子,自個就在後院弄了個菜園子,種菜養狗為樂!這會兒退休很久的馬彬換了朝服,白髮蒼蒼,顫顫巍巍地上了朝,一看那就是弱勢群體,他是老狐狸了,也不為孫子喊冤,就是一口咬定,此事不過是手誤,就像是有人從樓上扔了一盆菜出去,誰能知道這玩意會砸到人頭上呢!
張弼也不是什麽隻會蒙頭打仗的愣頭青,要不然,也不能至今還能保持著伯爵的位置,他如今還是五城兵馬司的都統呢!張弼其實不知道內情,也不知道兒子參與了栽贓徒景逸的事情,隻是在那裏哭訴自己兒子時運不濟。張弼也是異數,原本張弼不過是侯府的庶子,從小被丟到軍營裏麵自己混前程,運氣比較好,被頂頭上司看中了,還將自個唯一的女兒嫁給了他,後來又很是偏著張弼讓他立了不少軍功,正好張弼的嫡兄不幸掛掉了,嫡母又沒有別的兒子,張弼有軍功,又有嶽父幫他使勁,結果他得以襲爵,雖說因為是庶子,爵位降了幾等,但是已經比許多後繼無人的勛貴強很多。
張弼得了嶽家的好處,而且他那夫人也的確是個有能耐的,將張弼攏得緊緊的,張弼府上除了他那個夫人,竟是沒有一個侍妾通房,好在他夫人著實能生,總共生了三子二女,肚皮爭氣,自然也沒人好以傳承香火的名義說三道四了,伯爵府為此清淨了不少。
張弼總共就三個兒子,大兒子註定要襲爵,走武官的道路,小兒子現在還是個不太懂事的小娃娃,次子張毅雖然排行在中間,張弼也沒忽視了他,對這個兒子很是寵愛,為了給其將來鋪路,費了不少力氣,將張毅送到了徒景睿身邊做伴讀,結果莫名其妙竟是沒了!張弼一個大男人,在朝堂上紅了眼圈,隻說自己跟夫人夫妻情深,一輩子不過這幾個孽障,誰知道這般時運不濟,竟是被一塊硯台砸死了,雖說這也是他的命,但是自己跟夫人也是痛徹心扉,如今夫人已經病倒在家,自己如今也是心神俱亂,想要向承慶帝請假。
總而言之,雙方一個個都在演苦情戲,單看皇帝同情誰了!
問題是,一個合格的皇帝,那就要鐵石心腸!承慶帝自然也是如此,他其實不想將此事鬧大,這會讓太多的人知道自己兩個兒子不和,還連累了自己的伴讀。因此,先是溫言安慰了張弼一通,又勸說了老態畢現的馬彬,然後宣布了處置意見。
張弼並沒能撈到太多的好處,不過得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賞賜,又有一個太醫被送到了張弼府上,專門給張夫人看診!張弼心裏頓時一沉,但是還是得謝恩,心裏卻明白,這裏麵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發生了!對隻傳話告訴自己,兒子叫人給害死了的甄家人氣得咬牙切齒。
而馬升,因為是情急誤殺,年紀又小,自然是罪不至死,被判了五十杖,同樣因為年紀小,可以分幾次執行,在宮門口先打十杖,剩下四十杖暫且寄下,等再大一些,分兩次打完。
這個處罰說重不重,打板子還分幾次執行,可是說小也不小了,馬升如今才十二歲,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呢,十杖若是下手的人心黑的話,都能給人留下終身殘疾了。好在治國公府還算有些麵子,承慶帝事先又有了吩咐,因此,最終雖說沒有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但是最終也就是皮外傷,等到養好了,半點後遺症都不會有,倒是讓原本緊張不已的治國公府一幹人長鬆了一口氣。
這事對很多人來說,算是結束了,但是在承慶帝眼裏,才剛剛開始!
作為始作俑者,徒景睿被禁足,承慶帝痛恨他竟是習慣用這種上不得台麵的手段,因此,命其抄寫四書,真正去體會什麽叫做聖人之言,什麽叫做正大光明!德妃因為教子不嚴,剝奪了自己手裏的宮權,要求抄寫女四書還有宮規各百遍!
當然,徒景逸也沒撈到什麽好處,往深裏麵說,徒景逸也是罪魁禍首,要不是他先開始拚命找茬,搞小動作使絆子,徒景睿那邊也不會有人出那樣的餿主意。
承慶帝對徒景逸也很失望,這個兒子完全被皇後教壞了!承慶帝對這個嫡子的期望並不高,因此對他很縱容,作為繼後的嫡子,徒景逸天然地就是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也就是徒景年禮法上更加正統,才不會對他如何。因此,徒景逸可以風花雪月,可以荒唐不羈,可以老實乖巧,反正就像是他的封號一樣,承慶帝巴不得他跟劉阿鬥一樣,可以此間樂,不思蜀,開開心心玩樂就足夠了,不要多想什麽不該想的事情!
結果,徒景逸完全辜負了承慶帝的期待!如果對徒景睿是失望,那麽承慶帝對徒景逸已經快要絕望了,三歲看到老,徒景逸已經十一了!性格已經定了型,有野心也就算了,哪怕是徒景平和徒景清那樣的,也不能說他們沒有半點野心,關鍵是偏執,而且缺乏心胸!有這樣的性格缺陷,哪怕沒有徒景年,承慶帝也是不敢選他的!這樣的人,做了皇帝簡直是災難,說不準又是一個隋煬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