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孤家寡人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徒景年也是做過父親的人,哪怕自家也隻有一個女兒,也曾經考慮過女兒一個人寂寞,讓妻子再生一個的事情,可惜的是,還沒等到妻子再次懷孕,她就因為意外過世了,徒景年後來也沒有續娶,自然也沒另外的孩子了。但是父親的心理都是一樣的,就像他小時候也是兄弟姐妹好幾個,他老爸也是常常念叨著,要他們之間互相幫襯著,兄弟姐妹幾個關係的確還不錯,就是離得遠了些,聚少離多,但是彼此之間還是挺互相照應的。徒景年當年一心在研究所,幾乎是兩耳不聞窗外事,自個攢下的那些資產幾乎全是兄弟姐妹幫忙投的資,沒空照顧女兒的時候,也是在她姑姑叔伯家裏混飯吃。
後世親情那般淡薄的時候尚且如此,很多人還要哀嘆一聲家中人丁稀少,沒個兄弟幫襯著,在現在這個宗族力量非常強大的年代,兄弟不和,那就是大問題!即便是皇家,也是如此!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皇家是天底下最不講規矩的地方,但是,在表麵上,還得刷上一層金漆,弄得富麗堂皇,再不堪的本質,都要有個花團錦簇的外表。承慶帝在得知宮中流言紛飛,幾個兒子之間的不合,連宮外都知道了,不免臉色鐵青。先是直接將管著宮務的幾個妃子還有皇後斥責一番,德妃和皇後更是額外遭到了責難,怎麽養的兒子,不知道什麽叫做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什麽叫做親親睦睦嗎?然後,也斥責了林充容一番,意思就是,你雖然隻是九嬪之一,但是兒子也是皇子,怎麽教得那般小家子氣,被欺負了,難道就知道忍著?還有沒有一點皇子的自覺了?
涉事的伴讀全部滾蛋迴家,不管是欺負人的還是被人欺負的,宮學裏的先生剛剛才得了賞賜沒多久,迎頭就來了狂風暴雨,對於他們不能明察秋毫,看到幾個皇子學生之間的不對,或者說是看到了,居然敢睜隻眼閉隻眼,你怎麽做人家先生的?立馬捲起鋪蓋滾蛋,翰林院國子監裏學問好的人多得很,三年一次的科舉,更是可以一茬一茬地收割人才,幾個品級不高的翰林有什麽了不得的!
所有人都覺得很冤枉,德妃覺得,自家兒子占了個長字,自己的位份也比林充容高,徒景睿學得比徒景清好,居然得到的賞賜不如徒景清,分明是聖上不公平。皇後也覺得,自家兒子是嫡子,除了太子,就數自家兒子身份最高,徒景睿和徒景清敢跟自家兒子對著幹,倒黴也是活該!
林充容就更委屈了,她娘家不顯,說是姓林,跟如今朝堂上炙手可熱的林梓那一支可沒任何關係,她出身的林家卻是泉州的,原本做海商出身,三代之後參加了科舉,運氣比較好,直接就中了進士,家裏有錢,當官就方便很多,隻要捨得通關係,幹到五品是不成問題的。到了林充容的父親一代,正好卡在了四品上,林父女兒也多,秉承了商家一貫的傳統,家裏各種有名分沒名分的房裏人一大堆,對老婆也沒冷落,光嫡女就生了三個,反正對林父來說,女兒就是用來聯姻的,林充容快及笄的時候,正好趕上選秀,林父直接給她報了名,選上了最好,選不上,也算是鍍了一層光環,迴來婚事上可以再提一個檔次。結果林充容就被選上了。
宮裏麵背景深厚的妃嬪不知凡幾,林父在地方上還有點麵子,放到京城,可算不上什麽,要不是林充容有幸懷了孕,誰還記得她是誰啊!徒景清出生後,並沒有顯出什麽特異之處,林充容也不過指望著將來兒子封個王,跟著兒子在王府裏麵做個太妃就是了。自然不希望兒子太過出挑,隻想著老老實實地混日子,誰也不敢得罪。因此,徒景清也養成了那樣一個老實敦厚的性子,這能怪她嗎?若是她敢將兒子養成野心勃勃的性情,隻怕皇後還有其他幾個有子的妃嬪,早就不放過他們母子了!
至於宮學裏那些先生,前麵都說了,他們品級不高,裏麵坐著的,哪怕是伴讀,家裏都不是什麽普通人家,若是當年徒景年讀書那會兒,幾個太傅少傅他們都在,他們都是位高權重,哪怕是皇子也得對他們恭恭敬敬的。可是這些先生卻沒這麽大底氣,他們能怎麽辦?就算是看起來最弱的徒景清,也是皇子,也不是他們能夠得罪的啊!因此,他們隻得當做什麽都沒看見,什麽都不知道,任這些皇子自己折騰就可以了!
承慶帝劈裏啪啦將所有牽扯到這事的人都掃了一遍,一些依附徒景睿和徒景逸的宗室子弟,甚至直接被扔出了宮學,反正他們家裏也有別的兄弟,他們不識趣的話,自然有他們的兄弟過來。
當然,牽扯到這事的徒景睿他們兄弟三個也沒得了好處,徒景睿和徒景逸被要求閉門思過,抄寫《孝經》和《禮記》百遍,抄完了在承慶帝那裏通過了才許出來,作為受害人的徒景清,承慶帝怒其不爭,也罰了他,卻不是叫他讀書,直接叫他跟著大內侍衛去習武,磨練他的性子。
徒景年也是滿臉慚愧地跑到承慶帝那裏去請罪:“父皇,兒子忝為長兄,這些日子以來,也不知道居然發生了這些事情,實在是心中有愧,還請父皇責罰!”
承慶帝看了徒景年一眼,嘆了口氣,說道:“你說你失察了,為父何嚐沒有失察呢?那幾個小子,才多大年紀啊,就喜歡搞這種小動作,他們若是明著比功課,朕還得誇他們一聲知道上進,可是,這等拙劣的陰私手段,卻是不能隨意為之!若是養成了習慣,以後的路可就全歪了!阿鯉你之前也沒遇到過這些事情,以後卻要記住,堂堂正正搞陽謀,才是大家氣象,陰謀偶爾為之尚且可行,卻不可將其當做正道,淪入末流,明白了沒有?”
後世親情那般淡薄的時候尚且如此,很多人還要哀嘆一聲家中人丁稀少,沒個兄弟幫襯著,在現在這個宗族力量非常強大的年代,兄弟不和,那就是大問題!即便是皇家,也是如此!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皇家是天底下最不講規矩的地方,但是,在表麵上,還得刷上一層金漆,弄得富麗堂皇,再不堪的本質,都要有個花團錦簇的外表。承慶帝在得知宮中流言紛飛,幾個兒子之間的不合,連宮外都知道了,不免臉色鐵青。先是直接將管著宮務的幾個妃子還有皇後斥責一番,德妃和皇後更是額外遭到了責難,怎麽養的兒子,不知道什麽叫做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什麽叫做親親睦睦嗎?然後,也斥責了林充容一番,意思就是,你雖然隻是九嬪之一,但是兒子也是皇子,怎麽教得那般小家子氣,被欺負了,難道就知道忍著?還有沒有一點皇子的自覺了?
涉事的伴讀全部滾蛋迴家,不管是欺負人的還是被人欺負的,宮學裏的先生剛剛才得了賞賜沒多久,迎頭就來了狂風暴雨,對於他們不能明察秋毫,看到幾個皇子學生之間的不對,或者說是看到了,居然敢睜隻眼閉隻眼,你怎麽做人家先生的?立馬捲起鋪蓋滾蛋,翰林院國子監裏學問好的人多得很,三年一次的科舉,更是可以一茬一茬地收割人才,幾個品級不高的翰林有什麽了不得的!
所有人都覺得很冤枉,德妃覺得,自家兒子占了個長字,自己的位份也比林充容高,徒景睿學得比徒景清好,居然得到的賞賜不如徒景清,分明是聖上不公平。皇後也覺得,自家兒子是嫡子,除了太子,就數自家兒子身份最高,徒景睿和徒景清敢跟自家兒子對著幹,倒黴也是活該!
林充容就更委屈了,她娘家不顯,說是姓林,跟如今朝堂上炙手可熱的林梓那一支可沒任何關係,她出身的林家卻是泉州的,原本做海商出身,三代之後參加了科舉,運氣比較好,直接就中了進士,家裏有錢,當官就方便很多,隻要捨得通關係,幹到五品是不成問題的。到了林充容的父親一代,正好卡在了四品上,林父女兒也多,秉承了商家一貫的傳統,家裏各種有名分沒名分的房裏人一大堆,對老婆也沒冷落,光嫡女就生了三個,反正對林父來說,女兒就是用來聯姻的,林充容快及笄的時候,正好趕上選秀,林父直接給她報了名,選上了最好,選不上,也算是鍍了一層光環,迴來婚事上可以再提一個檔次。結果林充容就被選上了。
宮裏麵背景深厚的妃嬪不知凡幾,林父在地方上還有點麵子,放到京城,可算不上什麽,要不是林充容有幸懷了孕,誰還記得她是誰啊!徒景清出生後,並沒有顯出什麽特異之處,林充容也不過指望著將來兒子封個王,跟著兒子在王府裏麵做個太妃就是了。自然不希望兒子太過出挑,隻想著老老實實地混日子,誰也不敢得罪。因此,徒景清也養成了那樣一個老實敦厚的性子,這能怪她嗎?若是她敢將兒子養成野心勃勃的性情,隻怕皇後還有其他幾個有子的妃嬪,早就不放過他們母子了!
至於宮學裏那些先生,前麵都說了,他們品級不高,裏麵坐著的,哪怕是伴讀,家裏都不是什麽普通人家,若是當年徒景年讀書那會兒,幾個太傅少傅他們都在,他們都是位高權重,哪怕是皇子也得對他們恭恭敬敬的。可是這些先生卻沒這麽大底氣,他們能怎麽辦?就算是看起來最弱的徒景清,也是皇子,也不是他們能夠得罪的啊!因此,他們隻得當做什麽都沒看見,什麽都不知道,任這些皇子自己折騰就可以了!
承慶帝劈裏啪啦將所有牽扯到這事的人都掃了一遍,一些依附徒景睿和徒景逸的宗室子弟,甚至直接被扔出了宮學,反正他們家裏也有別的兄弟,他們不識趣的話,自然有他們的兄弟過來。
當然,牽扯到這事的徒景睿他們兄弟三個也沒得了好處,徒景睿和徒景逸被要求閉門思過,抄寫《孝經》和《禮記》百遍,抄完了在承慶帝那裏通過了才許出來,作為受害人的徒景清,承慶帝怒其不爭,也罰了他,卻不是叫他讀書,直接叫他跟著大內侍衛去習武,磨練他的性子。
徒景年也是滿臉慚愧地跑到承慶帝那裏去請罪:“父皇,兒子忝為長兄,這些日子以來,也不知道居然發生了這些事情,實在是心中有愧,還請父皇責罰!”
承慶帝看了徒景年一眼,嘆了口氣,說道:“你說你失察了,為父何嚐沒有失察呢?那幾個小子,才多大年紀啊,就喜歡搞這種小動作,他們若是明著比功課,朕還得誇他們一聲知道上進,可是,這等拙劣的陰私手段,卻是不能隨意為之!若是養成了習慣,以後的路可就全歪了!阿鯉你之前也沒遇到過這些事情,以後卻要記住,堂堂正正搞陽謀,才是大家氣象,陰謀偶爾為之尚且可行,卻不可將其當做正道,淪入末流,明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