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孤家寡人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錢就好辦事,何況,園子原本就有底子,如今需要的不過是將陳舊的擺設更換,重新裝修而已,比如說,花紋有些模糊的玉階要麽重換,要麽重新打磨,地毯擺設什麽的最好全部換新的,上次時間太緊,這次還得再弄些珍禽異獸迴來,總而言之,為了將這個實質意義上的行宮弄得更加美輪美奐,可以更好地討好承慶帝,甄家直接支借了70萬兩銀子,還從一些實力不強的人家巧取豪奪了不少奇珍異寶,一部分放到了行宮,一部分塞進了自己的口袋。
大半個月的時候,聖駕已經到了金陵,直接住進了甄家準備的園子,這個地方原本是甄家的住宅,如今變成了行宮,甄家已經不住在這裏了,畢竟,這裏的規製,已經不是甄家能夠享受的了,即使偶爾過來小住一段時間,也是偷偷摸摸的,平常差不多就是封存,隻是找了一些僕役在這邊打理收拾。
這迴聖駕到來,這些僕役直接降級成雜役,而且被限製了出入的區域,畢竟,住進來的不僅是皇帝,還有一些妃嬪和宮女呢,哪能讓這些人跟陌生的男人接觸,因此,大部分的事情,全部被承慶帝帶來的宮女太監給接手了,不過對這些僕役來說,卻也沒什麽好說的,能夠給皇帝做事,哪怕見不到皇帝的麵,迴去也有了一輩子吹噓的本錢了。
承慶帝在甄家精心準備的行宮裏麵接見來來往往的江南官員,甄家卻是趁機斂財,承慶帝住進甄家的園子,自然表明承慶帝對甄家非常看重,甄家為此付出的根本就不是自個兜裏的錢,卻借著這個拉虎皮扯大旗,想要來拜見承慶帝的官員,進門之前首先得跟甄家打好關係才行,至於怎麽打好關係,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比如說,之前被甄家發覺掌握著通政司的薛儉,如今算是被甄家綁到船上了,身份不再是隱秘,之前的事情讓薛儉再次落了把柄在甄家手裏,薛儉雖然事後後悔不已,但是還是心存僥倖,可惜的是,甄家可不是什麽慈善人,而是咬住就不會鬆口的吸血鬼。薛儉為了保住自己目前的地位,也隻能跟甄家合作了。
有了通政司的情報線,甄家對江南的掌控力更加強大起來,甄家的影響力如今已經不僅僅限於金陵揚州附近的地方,如今,便是浙江安徽的不少官員,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給甄家麵子了。當然,在承慶帝麵前,甄家如今依舊是非常恭順的家奴,尤其他們明白,自己的一身富貴全繫於承慶帝這個帝王身上,隻要承慶帝一個意思不對,甄家立馬就會被打迴原形,甚至更加悽慘。
徒景年這會兒對江南沒太多興趣,他在江南不過是弄了三個採珠場,然後買了一些山地,命人大範圍種植棉花,一方麵改良棉花,一方麵為將來的紡織業打造基礎。要不是大晉跟草原一直對峙,其實徒景年更願意採購羊毛,棉花實在是太麻煩了,占用耕地很多,而且產量也不算高,尤其,現在的棉花並沒有經過多少改良,纖維很短,因此,就給紡線織布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可羊毛不一樣,草原上如今養的是綿羊,綿羊的羊毛可比棉花的纖維廠多了,而且更加堅韌,羊毛製品也更加暖和,徒景年覺得這件事可以等自己上台之後再做,配合一些別的措施,或許可以實現對草原民族的經濟殖民,當草原上的人的經濟命脈被掌握到大晉手中的時候,蒙元餘孽又算得了什麽呢!
徒景年如今在江南也就是一些經濟上的事情,棉花什麽的因為產量問題,現在還沒有實現規模化生產,徒景年倒是想要接手絲綢的事情,但是這個一向是三大織造負責的,而且工業化的生產很難生產出真正的藝術品,隻能搞一些中低端的絲綢生產,這樣的話,難免會毀了一些家庭織工的活路,徒景年琢磨著等到將來蒸汽機搞出來,可以規模化實現工業生產之後,再考慮這個問題,到時候,有了蒸汽機,海船的速度也能大幅度提升了,那時候,完全可以將生產出來的多餘的絲綢直接傾銷到海外去,據說這個年代,歐洲那邊絲綢的價格相當於等重量的黃金,這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這些都是後話了,承慶帝已經到了江南,但是兩人之間的交流從未有過間斷,中秋節的時候,徒景年還叫人送了許多他叫膳房折騰出來的各種餡料的冰皮月餅,另外加上了長安附近特產的火晶柿子,快馬給承慶帝運送了過去。承慶帝同樣命人弄了固城湖的螃蟹,一路上用水養著,日夜兼程送到了皇宮,雖說死掉不少,但是活著到徒景年手裏的還有七八簍子,徒景年笑吟吟地叫人給宮裏麵留守的幾個高位嬪妃送了一些,又分了不少給詹事府的人,自個留了不少,在宮裏弄了個螃蟹宴,還在當天的迴信裏麵仔細講了一下螃蟹宴的食單,結果得了承慶帝一大堆的嘮叨,意思就是螃蟹雖然好吃,但是喜歡吃也要有個度,這東西比較寒涼,你現在還年輕,怎麽能隨意揮霍身體健康呢?不過,一邊嘮叨,迴頭又弄了一大堆江鮮海鮮送了迴來。
承慶帝這次停留在金陵的時間比較長,金陵確實也是好地方,當年做過幾朝帝都的,哪怕都是偏安一隅,卻也是有王氣的地方,承慶帝很是遊玩了一番,當然打的旗號卻是體察民情,微服私訪。說是微服,實際上,身邊跟著的護衛不知凡幾,不過是做了平民之類的打扮,一直在不遠不近的地方跟著,不叫一般人注意而已。
另外,所謂的體察民情也是體察不到什麽的,也沒人敢讓承慶帝跑貧民區去,承慶帝也沒跑到鄉下看的意思,因此,一路上自然都是歌舞昇平,一派盛世氣象,又有人想著辦法討承慶帝高興,哄得承慶帝心花怒放,對當地的官員多有褒獎。
大半個月的時候,聖駕已經到了金陵,直接住進了甄家準備的園子,這個地方原本是甄家的住宅,如今變成了行宮,甄家已經不住在這裏了,畢竟,這裏的規製,已經不是甄家能夠享受的了,即使偶爾過來小住一段時間,也是偷偷摸摸的,平常差不多就是封存,隻是找了一些僕役在這邊打理收拾。
這迴聖駕到來,這些僕役直接降級成雜役,而且被限製了出入的區域,畢竟,住進來的不僅是皇帝,還有一些妃嬪和宮女呢,哪能讓這些人跟陌生的男人接觸,因此,大部分的事情,全部被承慶帝帶來的宮女太監給接手了,不過對這些僕役來說,卻也沒什麽好說的,能夠給皇帝做事,哪怕見不到皇帝的麵,迴去也有了一輩子吹噓的本錢了。
承慶帝在甄家精心準備的行宮裏麵接見來來往往的江南官員,甄家卻是趁機斂財,承慶帝住進甄家的園子,自然表明承慶帝對甄家非常看重,甄家為此付出的根本就不是自個兜裏的錢,卻借著這個拉虎皮扯大旗,想要來拜見承慶帝的官員,進門之前首先得跟甄家打好關係才行,至於怎麽打好關係,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比如說,之前被甄家發覺掌握著通政司的薛儉,如今算是被甄家綁到船上了,身份不再是隱秘,之前的事情讓薛儉再次落了把柄在甄家手裏,薛儉雖然事後後悔不已,但是還是心存僥倖,可惜的是,甄家可不是什麽慈善人,而是咬住就不會鬆口的吸血鬼。薛儉為了保住自己目前的地位,也隻能跟甄家合作了。
有了通政司的情報線,甄家對江南的掌控力更加強大起來,甄家的影響力如今已經不僅僅限於金陵揚州附近的地方,如今,便是浙江安徽的不少官員,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給甄家麵子了。當然,在承慶帝麵前,甄家如今依舊是非常恭順的家奴,尤其他們明白,自己的一身富貴全繫於承慶帝這個帝王身上,隻要承慶帝一個意思不對,甄家立馬就會被打迴原形,甚至更加悽慘。
徒景年這會兒對江南沒太多興趣,他在江南不過是弄了三個採珠場,然後買了一些山地,命人大範圍種植棉花,一方麵改良棉花,一方麵為將來的紡織業打造基礎。要不是大晉跟草原一直對峙,其實徒景年更願意採購羊毛,棉花實在是太麻煩了,占用耕地很多,而且產量也不算高,尤其,現在的棉花並沒有經過多少改良,纖維很短,因此,就給紡線織布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可羊毛不一樣,草原上如今養的是綿羊,綿羊的羊毛可比棉花的纖維廠多了,而且更加堅韌,羊毛製品也更加暖和,徒景年覺得這件事可以等自己上台之後再做,配合一些別的措施,或許可以實現對草原民族的經濟殖民,當草原上的人的經濟命脈被掌握到大晉手中的時候,蒙元餘孽又算得了什麽呢!
徒景年如今在江南也就是一些經濟上的事情,棉花什麽的因為產量問題,現在還沒有實現規模化生產,徒景年倒是想要接手絲綢的事情,但是這個一向是三大織造負責的,而且工業化的生產很難生產出真正的藝術品,隻能搞一些中低端的絲綢生產,這樣的話,難免會毀了一些家庭織工的活路,徒景年琢磨著等到將來蒸汽機搞出來,可以規模化實現工業生產之後,再考慮這個問題,到時候,有了蒸汽機,海船的速度也能大幅度提升了,那時候,完全可以將生產出來的多餘的絲綢直接傾銷到海外去,據說這個年代,歐洲那邊絲綢的價格相當於等重量的黃金,這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這些都是後話了,承慶帝已經到了江南,但是兩人之間的交流從未有過間斷,中秋節的時候,徒景年還叫人送了許多他叫膳房折騰出來的各種餡料的冰皮月餅,另外加上了長安附近特產的火晶柿子,快馬給承慶帝運送了過去。承慶帝同樣命人弄了固城湖的螃蟹,一路上用水養著,日夜兼程送到了皇宮,雖說死掉不少,但是活著到徒景年手裏的還有七八簍子,徒景年笑吟吟地叫人給宮裏麵留守的幾個高位嬪妃送了一些,又分了不少給詹事府的人,自個留了不少,在宮裏弄了個螃蟹宴,還在當天的迴信裏麵仔細講了一下螃蟹宴的食單,結果得了承慶帝一大堆的嘮叨,意思就是螃蟹雖然好吃,但是喜歡吃也要有個度,這東西比較寒涼,你現在還年輕,怎麽能隨意揮霍身體健康呢?不過,一邊嘮叨,迴頭又弄了一大堆江鮮海鮮送了迴來。
承慶帝這次停留在金陵的時間比較長,金陵確實也是好地方,當年做過幾朝帝都的,哪怕都是偏安一隅,卻也是有王氣的地方,承慶帝很是遊玩了一番,當然打的旗號卻是體察民情,微服私訪。說是微服,實際上,身邊跟著的護衛不知凡幾,不過是做了平民之類的打扮,一直在不遠不近的地方跟著,不叫一般人注意而已。
另外,所謂的體察民情也是體察不到什麽的,也沒人敢讓承慶帝跑貧民區去,承慶帝也沒跑到鄉下看的意思,因此,一路上自然都是歌舞昇平,一派盛世氣象,又有人想著辦法討承慶帝高興,哄得承慶帝心花怒放,對當地的官員多有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