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孤家寡人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明白之後,承慶帝也不著急了,他甚至饒有興致地命人將江南這邊有名大商人的資料送了過來,仔細翻看著,看著承慶帝嘴角的笑容,曹安平不由哆嗦了一下。
徒景年雖說發現承慶帝心情晴轉陰了,但是,承慶帝讓他自個迴去,他也就乖乖迴去了,也沒有故意去打聽承慶帝為什麽生氣,無非就是那些事情罷了,他想了想,算了一下時間,便吩咐人去膳房做了一份清火平氣的羹湯,又點了幾份清淡適口的點心,讓人給承慶帝送了過去,自個也開始琢磨起江南這邊的局勢來。
江南這邊差不多已經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這也是難免的,江南人口多,相對人均耕地就少了很多,哪怕朝廷抑製兼併,但是也隻能保證那些官宦人家的土地不會過多,卻不能免費將耕地送給貧困的百姓,因此,沒有土地的人,除了做佃戶,也就是做僱工,比如說織造府,就僱傭了數百甚至是上千名織工,不過,這些織工的日子不怎麽好過就是了。
徒景年並不希望出現如同英國那樣羊吃人的局麵,又想要推動資本主義的發展,隻是他之前也不是學經濟的,這會兒一時半會兒也是想不到什麽辦法,好在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還可以緩緩圖之。
作者有話要說:
☆、第 38 章
在杭州又逗留了幾日,心情不是非常美妙的承慶帝很是找了一些官員的茬,將這些官員弄得心情忽上忽下,深感伴君如伴虎,一些想要進京的官員已經有些猶豫了,與其跑到京城看一大堆上官和皇帝的臉色,還不如在外麵做自己的地方官,讓別人看自己的臉色呢!
承慶帝成功地將自己的不爽轉移到了別人身上之後,直接就下令迴程了。這會兒已經快八月下旬了,迴京怎麽著也得花個一個月的時間,遇到天氣不好,還要耽誤。也就是說,等到了京城,都快十月了,那時候天氣已經冷起來了,先皇後的冥壽又在十月裏頭,承慶帝還想著親自祭拜一下呢,因此自然不能在外麵耽誤了。
按照來時的路線,大隊人馬再次迴京,又是一番兵荒馬亂,不過,大多數人都是心滿意足。隨駕的京官勛貴本來在京中就頗有些權勢,人在京裏,還有的是人按照三節兩壽,冰敬炭敬的標準上門孝敬呢,何況他們這會兒親自過來了,自然有一堆巴結的人找上門來,打著各種旗號,奉上豐厚的禮物,從最俗氣的金銀珠寶到古玩字畫,甚至姣婢孌童,應有盡有。尤其這一路上經過的地方,就沒什麽窮鄉僻壤,莫不是繁華之所,富貴之鄉,自然叫這些官員收禮收得手軟。
承慶帝對此睜隻眼閉隻眼,這種事情本來就是難免的,他還是皇子那會兒,照舊有人整日裏想著法子找上門去,隻要他肯收,哪怕一句答覆都沒有,有的是人願意奉上奇珍異寶,隻求他能記得自家的名號,也就足夠了。作為一個皇帝,指望下麵的官員清廉如水,兩袖清風,還不如指望餓狼從此吃齋念佛呢!因此,隻要下麵的人忠君能幹,他並不介意這些人收受一些賄賂。當然,如果這些人吃相太難看,叫他知道了,也會著手處理。
對徒景年,他也是這般提點:“這世上,可以說沒人是聖人,便是現在被捧到了聖人位置上的孔丘和孟軻,也算不上什麽聖人。別看那些讀書人嘴上說得好聽,大義凜然得厲害,實際上也就是那麽迴事。朝廷的俸祿看起來不少,普通老百姓有那樣的錢,日子就能過得很滋潤,可是,對於官員來說,就不夠了!他們有了合法納妾的資格,男人要聘請幕僚師爺,家裏前院要養著管家帳房護院小廝,後院要有丫鬟婆子,出門要車馬轎夫,加起來一個月的錢就頂得上一年的俸祿呢!何況,還有諸多人情往來,因此,俸祿是遠遠不夠花銷的。前些年,有人為了阻止官員貪汙受賄,說是要讓朝廷加發養廉銀,事實上,再多的養廉銀也是餵不飽這些人的胃口的,跟養廉銀相比,隻要他們動動嘴皮子,就有人親自上門送銀子,養廉銀哪有這樣來得快呢?所以,隻要這些人能幹肯幹,貪賄還在一定程度之內,不要沒了良心,那就可以放過了!何況,對於這樣的官員來說,你要收拾他們,這也是現成的罪名!”
承慶帝說著嘆息不已:“如今的官員許多是寒門出身,這些人雖說出身不算高,沒準年少的時候,也受過一些官員的欺壓,但是等到他們科舉及第之後,卻轉而開始欺壓別人了,他們從小信奉的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一套,等到做官之後,自然就知道如何給自家牟利了!”
徒景年在一邊聽著,也覺得無奈,這種事情,古往今來,從來沒消失過,當年朱元璋對貪汙何等深惡痛絕,發現官員貪汙銀兩,就扒皮充草,饒是如此,也不能製止這些人伸出來的手。宋朝算是高薪養廉了吧,但是官員真的就清廉了?以徒景年如今的閱歷,還真是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什麽解決辦法來。真要搞什麽三權分立那一套,那純粹是動搖皇室統治的根基了,問題是,以現在這些老百姓的覺悟來看,所謂的三權分立,除了架空皇權,大概是起不到什麽民主自由的作用的,所謂的民主自由,也就是隻有那些有錢有權的人才能夠享受到了,到了那時候,自以為是的善症,反而是禍國殃民之舉了。
另外說什麽官員財產公示之類的,更是癡人說夢,這年頭當官的,哪個不是人精子,律法說,官員不許經商,他們就將鋪子掛在奴僕的名下,反正奴僕的賣身契在自己家裏麵,也不怕這些人卷了錢跑了。何況,這年頭又沒有銀行,你知道誰家有多少錢啊!什麽房子地的,同樣的道理,一般的官員家大業大,產業完全可以掛在親戚甚至是族裏麵,就算將來抄家了,也有產業可以東山再起。
徒景年雖說發現承慶帝心情晴轉陰了,但是,承慶帝讓他自個迴去,他也就乖乖迴去了,也沒有故意去打聽承慶帝為什麽生氣,無非就是那些事情罷了,他想了想,算了一下時間,便吩咐人去膳房做了一份清火平氣的羹湯,又點了幾份清淡適口的點心,讓人給承慶帝送了過去,自個也開始琢磨起江南這邊的局勢來。
江南這邊差不多已經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這也是難免的,江南人口多,相對人均耕地就少了很多,哪怕朝廷抑製兼併,但是也隻能保證那些官宦人家的土地不會過多,卻不能免費將耕地送給貧困的百姓,因此,沒有土地的人,除了做佃戶,也就是做僱工,比如說織造府,就僱傭了數百甚至是上千名織工,不過,這些織工的日子不怎麽好過就是了。
徒景年並不希望出現如同英國那樣羊吃人的局麵,又想要推動資本主義的發展,隻是他之前也不是學經濟的,這會兒一時半會兒也是想不到什麽辦法,好在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還可以緩緩圖之。
作者有話要說:
☆、第 38 章
在杭州又逗留了幾日,心情不是非常美妙的承慶帝很是找了一些官員的茬,將這些官員弄得心情忽上忽下,深感伴君如伴虎,一些想要進京的官員已經有些猶豫了,與其跑到京城看一大堆上官和皇帝的臉色,還不如在外麵做自己的地方官,讓別人看自己的臉色呢!
承慶帝成功地將自己的不爽轉移到了別人身上之後,直接就下令迴程了。這會兒已經快八月下旬了,迴京怎麽著也得花個一個月的時間,遇到天氣不好,還要耽誤。也就是說,等到了京城,都快十月了,那時候天氣已經冷起來了,先皇後的冥壽又在十月裏頭,承慶帝還想著親自祭拜一下呢,因此自然不能在外麵耽誤了。
按照來時的路線,大隊人馬再次迴京,又是一番兵荒馬亂,不過,大多數人都是心滿意足。隨駕的京官勛貴本來在京中就頗有些權勢,人在京裏,還有的是人按照三節兩壽,冰敬炭敬的標準上門孝敬呢,何況他們這會兒親自過來了,自然有一堆巴結的人找上門來,打著各種旗號,奉上豐厚的禮物,從最俗氣的金銀珠寶到古玩字畫,甚至姣婢孌童,應有盡有。尤其這一路上經過的地方,就沒什麽窮鄉僻壤,莫不是繁華之所,富貴之鄉,自然叫這些官員收禮收得手軟。
承慶帝對此睜隻眼閉隻眼,這種事情本來就是難免的,他還是皇子那會兒,照舊有人整日裏想著法子找上門去,隻要他肯收,哪怕一句答覆都沒有,有的是人願意奉上奇珍異寶,隻求他能記得自家的名號,也就足夠了。作為一個皇帝,指望下麵的官員清廉如水,兩袖清風,還不如指望餓狼從此吃齋念佛呢!因此,隻要下麵的人忠君能幹,他並不介意這些人收受一些賄賂。當然,如果這些人吃相太難看,叫他知道了,也會著手處理。
對徒景年,他也是這般提點:“這世上,可以說沒人是聖人,便是現在被捧到了聖人位置上的孔丘和孟軻,也算不上什麽聖人。別看那些讀書人嘴上說得好聽,大義凜然得厲害,實際上也就是那麽迴事。朝廷的俸祿看起來不少,普通老百姓有那樣的錢,日子就能過得很滋潤,可是,對於官員來說,就不夠了!他們有了合法納妾的資格,男人要聘請幕僚師爺,家裏前院要養著管家帳房護院小廝,後院要有丫鬟婆子,出門要車馬轎夫,加起來一個月的錢就頂得上一年的俸祿呢!何況,還有諸多人情往來,因此,俸祿是遠遠不夠花銷的。前些年,有人為了阻止官員貪汙受賄,說是要讓朝廷加發養廉銀,事實上,再多的養廉銀也是餵不飽這些人的胃口的,跟養廉銀相比,隻要他們動動嘴皮子,就有人親自上門送銀子,養廉銀哪有這樣來得快呢?所以,隻要這些人能幹肯幹,貪賄還在一定程度之內,不要沒了良心,那就可以放過了!何況,對於這樣的官員來說,你要收拾他們,這也是現成的罪名!”
承慶帝說著嘆息不已:“如今的官員許多是寒門出身,這些人雖說出身不算高,沒準年少的時候,也受過一些官員的欺壓,但是等到他們科舉及第之後,卻轉而開始欺壓別人了,他們從小信奉的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一套,等到做官之後,自然就知道如何給自家牟利了!”
徒景年在一邊聽著,也覺得無奈,這種事情,古往今來,從來沒消失過,當年朱元璋對貪汙何等深惡痛絕,發現官員貪汙銀兩,就扒皮充草,饒是如此,也不能製止這些人伸出來的手。宋朝算是高薪養廉了吧,但是官員真的就清廉了?以徒景年如今的閱歷,還真是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什麽解決辦法來。真要搞什麽三權分立那一套,那純粹是動搖皇室統治的根基了,問題是,以現在這些老百姓的覺悟來看,所謂的三權分立,除了架空皇權,大概是起不到什麽民主自由的作用的,所謂的民主自由,也就是隻有那些有錢有權的人才能夠享受到了,到了那時候,自以為是的善症,反而是禍國殃民之舉了。
另外說什麽官員財產公示之類的,更是癡人說夢,這年頭當官的,哪個不是人精子,律法說,官員不許經商,他們就將鋪子掛在奴僕的名下,反正奴僕的賣身契在自己家裏麵,也不怕這些人卷了錢跑了。何況,這年頭又沒有銀行,你知道誰家有多少錢啊!什麽房子地的,同樣的道理,一般的官員家大業大,產業完全可以掛在親戚甚至是族裏麵,就算將來抄家了,也有產業可以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