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後世那些“某某某養活半個香江樂壇”的抹黑言論,蘇韻就很是不爽。


    這種情況明明就是地區音樂發展的一個階段,就像東瀛樂壇在初期發展時,也是大量大力地參考過、翻唱過已經發展成熟的歐美樂壇,以此從中學習別人的好東西然後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去發展出自己獨有的音樂文化。


    而香江樂壇目前的階段,就正是在重複著東瀛樂壇已經走過的階段。


    不過,因為香江樂壇能靠著目前蓬勃發展的影視業“借勢”,所以歌曲的需求量是遠大於創作量,於是就到處購買歐美歌曲和日韓歌曲版權翻唱、或者是歌手所在的相應音樂公司的跨國資源共享……這都是在這個發展期間相當正常的事情。


    買了版權付了錢的“翻唱”並不可恥,甚至這個“中文翻唱”其實嚴格來算應該是“中文原唱”——在當前時代的歌曲版權來說,曲子的版權大多都是歸在音樂公司、曲作者和填詞人這三個身上,若不是同時兼具曲作者或填詞人的身份,“原唱”歌手其實隻是作為唱響這首歌的棋子,分分鍾能被換。


    但在很多不知內情的人眼中,一首歌的版權,就是在那個第一個唱這首歌的“原唱”歌手那裏……


    鑑於這種隻知唱歌人不知後麵各種製作參與者的現象,音樂公司裏麵歌手的競爭,有時是遠比影視界殘酷得多。


    例如每當要出唱片時,大小音樂公司手裏擁有的這一期歌曲資源,基本就是按照公司內歌手各自地位自上而下地排序:大牌的歌手最先選歌,把明顯質量好的、爆火機率大的都選走;剩下那些即使有“漏網之魚”,也總是會在各種配套資源略差的情況下,讓“漏網之魚”成為“樂壇遺珠”。


    這種自上而下的選歌情況,繼而導致樂壇歌手時時刻刻鬥得你死我活的現象,那可就不是那些資本大佬所關心的事情了。


    甚至乎,他們其實是樂於見到這種你死我活的場麵的——有競爭力才能有足夠的動力,才能促使鬥得上頭的歌迷咬咬牙跺跺腳再剁手加買幾張唱片,這樣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之後,唱片銷量不就又能往上提升一個級數了麽?


    一想到從前的“雙王爭霸”到最近的“諸侯混戰”,以及未來即將成為香江樂壇輝煌時期和最後餘暉的“四大天王”時期,蘇韻的臉色就沉了下來。


    正是因為這些隱於背後的推手,才使得曾經那麽要好的一群感情不錯的歌手,弄到現在相見都總是尷尬為難的地步。


    以至於陳柏楊被大肆抹黑身心受挫、最後隻能遠走外國調養;以至於譚昀倫直接在頒獎禮現場宣布不再參加競爭性獎項;也使得張榷嶸在再勉力堅持兩年之後,也想要暫時退出樂壇、歸期未知……


    在這些隻顧一時得失的短視人眼中,她這些活生生的朋友,隻不過是一枚枚可以為他們賺得錢財的棋子。


    而與樂壇有所關聯的影視界,何嚐又不是如此呢?


    表麵看起來蓬勃發展欣欣向榮,一派還有很長很遠的路要走的模樣;殊不知,當天時地利人和的時代紅利都來不及吃完,就已經被各處發現資金流失的地區明裏暗裏地抵製,直接從源頭上掐滅掉這一份時代紅利。


    而沒了外埠市場傾銷作品、收迴資金的香江影視,其飛速衰落的速度,甚至都要比因為語言限製而在外發展並不算太順利的香江音樂快。


    蘇韻垂眸看著手裏的保溫杯,裏麵剛剛泡進去的枸杞菊花決明子混淆出一團艷麗繽紛的彩色:就如同目前香江娛樂圈的局麵一樣,看似花團錦簇欣欣向榮,事實上那深深沉在底下的暗流洶湧,已經開始在不為人知的時候翻湧沸騰。


    大方向上提點著、盡可能地管控著,然後就趁著還能賺錢和賺名氣的黃金時代尾巴,努力多撈點錢,去為未來的全麵轉型而鋪路吧。


    她和她身邊的人,也需要更努力才行——唯有是把資金和名氣都再往上繼續提高到行業頂尖的位置,才能在未來的發展路線探討裏,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而要掌握更多的話語權,除了和何屏思一起搞事業努力撈轉型和發展資金之外,還要盡可能地把手裏頭有潛力能往上走走的人才,也給拉拔起來。


    按照她已經預定下來的路線,錢她基本不缺;唯獨她和那些想要爭奪未來發展路線話事權的人缺的,就是在娛樂圈裏能有足夠分量的“棋子”。


    因此,她才會在最近這幾年,一邊捧自己繼續往上走,一邊也給手裏的人衝擊各類有分量的國際性獎項。


    心算這接下來的安排,蘇韻暗自下定了決心。


    這一趟東瀛之行,再次和舊年老友一起迴到香江時,已然是新的一年。


    稍作休息之後,蘇韻立刻就開始發揮香江速度的肝力,白天黑夜連軸轉個不停,緊趕慢趕的,好歹是在新春前夕,把《新市鎮》的兩個版本都準備好了。


    給趙勵明帶迴深市公映的那個版本,就是更偏向主旋律的風格和更通俗易懂的故事情節,用以作為思想啟發和政策宣傳之用。


    而拿來送往柏林電影節沖獎的那個版本,則是一改前麵版本的和諧溫馨,將當年香江“新市鎮”政策實行的經歷,從初期衛星城市這個“前身”的失敗再到寮屋區的鬥爭,最後到新政策的實行和“新市鎮”的落成,更著重於意識形態和社會層麵上的對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港娛同人]香江舊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璨月蝶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璨月蝶心並收藏[港娛同人]香江舊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