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頁
[港娛同人]香江舊事 作者:璨月蝶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漫畫粉絲對這般神還原磕得死去活來,而路人觀眾也是被這個模樣的蝙蝠俠迷得不要不要:說到底,西方這邊就是更偏愛成熟的魅力,要是真換上起源時期的嫩瓜秧子,說不定還沒能一下子就吸引住那麽多的路人受眾……
就比如先前號稱哥譚“光明騎士”的丹特一出,靠著先前湯姆在《壯誌淩雲》裏積攢下來的人氣,路人觀眾多少是被他這樣的正氣凜然帥到了幾分;結果身處黑暗卻又有著人前人後兩幅麵孔的蝙蝠俠一出,這些很懂得喜新厭舊的路人觀眾立刻就拋棄了傳統正氣形象的年輕檢察長,嗷嗷嗷地投身到了黑暗騎士的懷抱之中……
除卻心裏隱約明白蝙蝠俠這位黑暗騎士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之外,成熟男人加首富鈔能力加酷炫造型的多重魅力壓製,儼然是起到了不少強拉注意力的作用。
而酷炫造型這一點,最是讓漫畫粉絲們欲罷不能:早年電視劇版的《蝙蝠俠》裏,受各種因素限製,主角蝙蝠俠和助手羅賓的造型,就是基本完全還原漫畫的緊身衣,以及看起來挺有型實則並沒有什麽卵用的披風。
但在蘇韻這部電影裏,就是完全不同了——原本淺灰色的輕薄緊身衣換成了看起來就質感極好的黑色作戰服,圓頭圓腦的輕薄頭盔也換成了一看就知道不同凡響的特製造型頭盔,連同背後那個材質同樣鳥槍換炮的披風,看著就覺得是高科技的酷炫產物。
雖然在造型還原這一點上,有些過分忠實的漫畫粉絲對此是也表達了不滿的情緒,但這樣不追求“完全還原”而是追求“神韻還原”的造型,所獲得的認可度是遠遠比不滿要多得多。
畢竟三次元和二次元始終有壁,漫畫裏看著造型很好,現實看起來卻大多都像是滑稽馬戲團的造型……
有對比有真相,從前小時候看著覺得“酷炫”無比、細想卻是累贅無比的電視劇還原造型,在全新的有姿勢也有實際的電影神韻造型麵前,無論是製作資金還是製作精力,都顯然是不止差了一星半點。
至於路人觀眾對於電影造型的好評,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不過,有些深深愛上蝙蝠俠電影新造型的忠實粉絲,再看到新造型無比滿意然後刨根究底地查找到道具製作組名號、繼而想要多了解這些給予自家偶像全新造型的製作大佬們過往的作品,從而找到了當年的大撲街之作《怪形》。
這些人美滋滋地租了錄像帶迴家播放,結果被嚇得失聲尖叫屁滾尿流的這個搞笑八卦,也是讓蘇韻在意想不到之餘,又忍不住為之笑出聲來。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群又菜又愛看的傢夥,也是成為了促使《怪形》這個生不逢時的電影鹹魚翻身的原因之一:漫畫圈子的二次元人多少和喜歡cult片的特殊愛好人有點重疊,而這類小眾圈子一旦發酵起傳聞來,也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過來影響正常的圈子。
尤其是大多數為年輕人的圈子,他們這一代就最是愛這種另類獨行的“酷”。
而這,也是蝙蝠俠流行多年依然經久不衰甚至還越來越多粉絲喜愛的部分原因:無論是“酷炫”還是“傳統”,人們由始至終都是發自內心地喜愛著,那個守護人類所有的美好的存在。
成為小醜很困難也很容易,但成為蝙蝠俠,是真的偉大。
劇情在蝙蝠俠即使負傷也依然堅持擔起打擊犯罪的行動中略過,不過在一場電影之中,動作戲過後必然也是穿插著文戲的身影,正如同人們的生活一樣,再怎麽艱難辛苦,也是會在適當的時刻選擇一點點的放鬆。
被迪克和芭芭拉聯繫到的卡珊德拉,以芭蕾舞者的身份,從號稱東方哥譚的香江,重新迴到了哥譚。
但在卡珊德拉上台表演的前一刻,獨屬於某個人的位置,依然沒有人影。
老管家阿福看了一眼另一邊的芭芭拉和迪克,又看了一眼坐在後方的丹特,隻能是暗自打了個電話聯繫自家那個不省心的少爺。
沒錯,在長輩眼裏,無論你年齡再大再成熟,你也始終都還是那個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的孩子。
收到老管家的通話時,蝙蝠俠還在打擊犯罪行為,不過倒是沒有很棘手的情況,於是他就一邊打擊犯罪,一邊絮絮叨叨和阿福說要訂最好的位置,要訂最漂亮的花束,還低聲吐槽說別人都沒有他的卡珊跳得好……
在外人麵前沉穩冷靜理智強大的蝙蝠俠,在麵對老管家的時候,也真的隻是個惹人發笑的“傻瓜”。
看到這一段,漫畫粉絲和路人觀眾就不約而同地露出了吃瓜成功的姨母笑——隻是他們各自為何而笑,那就隻有是他們各自心裏知道了。
好不容易解決完眼前的一切,正當蝙蝠俠要迴去換裝時,忽然又看到了蝙蝠燈的信號。
這種情況,就跟蝙蝠俠在打擊犯罪的行動中,無法選擇自己是否會受傷的時候一樣——他隻能選擇一個方向,然後忘掉另一邊,拚命追趕時間。
阿福的催促和路人的尖叫同時到達,而等蝙蝠俠打完所有怪救完所有人之後,恢復布魯斯的身份穿著西裝捧著花氣喘籲籲地來到表演現場時,“他的卡珊”的芭蕾舞表演也早就已經結束。
錯過了這場表演,除去打擊犯罪以外的時間,布魯斯都一直窩在蝙蝠洞裏。
就比如先前號稱哥譚“光明騎士”的丹特一出,靠著先前湯姆在《壯誌淩雲》裏積攢下來的人氣,路人觀眾多少是被他這樣的正氣凜然帥到了幾分;結果身處黑暗卻又有著人前人後兩幅麵孔的蝙蝠俠一出,這些很懂得喜新厭舊的路人觀眾立刻就拋棄了傳統正氣形象的年輕檢察長,嗷嗷嗷地投身到了黑暗騎士的懷抱之中……
除卻心裏隱約明白蝙蝠俠這位黑暗騎士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之外,成熟男人加首富鈔能力加酷炫造型的多重魅力壓製,儼然是起到了不少強拉注意力的作用。
而酷炫造型這一點,最是讓漫畫粉絲們欲罷不能:早年電視劇版的《蝙蝠俠》裏,受各種因素限製,主角蝙蝠俠和助手羅賓的造型,就是基本完全還原漫畫的緊身衣,以及看起來挺有型實則並沒有什麽卵用的披風。
但在蘇韻這部電影裏,就是完全不同了——原本淺灰色的輕薄緊身衣換成了看起來就質感極好的黑色作戰服,圓頭圓腦的輕薄頭盔也換成了一看就知道不同凡響的特製造型頭盔,連同背後那個材質同樣鳥槍換炮的披風,看著就覺得是高科技的酷炫產物。
雖然在造型還原這一點上,有些過分忠實的漫畫粉絲對此是也表達了不滿的情緒,但這樣不追求“完全還原”而是追求“神韻還原”的造型,所獲得的認可度是遠遠比不滿要多得多。
畢竟三次元和二次元始終有壁,漫畫裏看著造型很好,現實看起來卻大多都像是滑稽馬戲團的造型……
有對比有真相,從前小時候看著覺得“酷炫”無比、細想卻是累贅無比的電視劇還原造型,在全新的有姿勢也有實際的電影神韻造型麵前,無論是製作資金還是製作精力,都顯然是不止差了一星半點。
至於路人觀眾對於電影造型的好評,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不過,有些深深愛上蝙蝠俠電影新造型的忠實粉絲,再看到新造型無比滿意然後刨根究底地查找到道具製作組名號、繼而想要多了解這些給予自家偶像全新造型的製作大佬們過往的作品,從而找到了當年的大撲街之作《怪形》。
這些人美滋滋地租了錄像帶迴家播放,結果被嚇得失聲尖叫屁滾尿流的這個搞笑八卦,也是讓蘇韻在意想不到之餘,又忍不住為之笑出聲來。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群又菜又愛看的傢夥,也是成為了促使《怪形》這個生不逢時的電影鹹魚翻身的原因之一:漫畫圈子的二次元人多少和喜歡cult片的特殊愛好人有點重疊,而這類小眾圈子一旦發酵起傳聞來,也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過來影響正常的圈子。
尤其是大多數為年輕人的圈子,他們這一代就最是愛這種另類獨行的“酷”。
而這,也是蝙蝠俠流行多年依然經久不衰甚至還越來越多粉絲喜愛的部分原因:無論是“酷炫”還是“傳統”,人們由始至終都是發自內心地喜愛著,那個守護人類所有的美好的存在。
成為小醜很困難也很容易,但成為蝙蝠俠,是真的偉大。
劇情在蝙蝠俠即使負傷也依然堅持擔起打擊犯罪的行動中略過,不過在一場電影之中,動作戲過後必然也是穿插著文戲的身影,正如同人們的生活一樣,再怎麽艱難辛苦,也是會在適當的時刻選擇一點點的放鬆。
被迪克和芭芭拉聯繫到的卡珊德拉,以芭蕾舞者的身份,從號稱東方哥譚的香江,重新迴到了哥譚。
但在卡珊德拉上台表演的前一刻,獨屬於某個人的位置,依然沒有人影。
老管家阿福看了一眼另一邊的芭芭拉和迪克,又看了一眼坐在後方的丹特,隻能是暗自打了個電話聯繫自家那個不省心的少爺。
沒錯,在長輩眼裏,無論你年齡再大再成熟,你也始終都還是那個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的孩子。
收到老管家的通話時,蝙蝠俠還在打擊犯罪行為,不過倒是沒有很棘手的情況,於是他就一邊打擊犯罪,一邊絮絮叨叨和阿福說要訂最好的位置,要訂最漂亮的花束,還低聲吐槽說別人都沒有他的卡珊跳得好……
在外人麵前沉穩冷靜理智強大的蝙蝠俠,在麵對老管家的時候,也真的隻是個惹人發笑的“傻瓜”。
看到這一段,漫畫粉絲和路人觀眾就不約而同地露出了吃瓜成功的姨母笑——隻是他們各自為何而笑,那就隻有是他們各自心裏知道了。
好不容易解決完眼前的一切,正當蝙蝠俠要迴去換裝時,忽然又看到了蝙蝠燈的信號。
這種情況,就跟蝙蝠俠在打擊犯罪的行動中,無法選擇自己是否會受傷的時候一樣——他隻能選擇一個方向,然後忘掉另一邊,拚命追趕時間。
阿福的催促和路人的尖叫同時到達,而等蝙蝠俠打完所有怪救完所有人之後,恢復布魯斯的身份穿著西裝捧著花氣喘籲籲地來到表演現場時,“他的卡珊”的芭蕾舞表演也早就已經結束。
錯過了這場表演,除去打擊犯罪以外的時間,布魯斯都一直窩在蝙蝠洞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