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頁
[港娛同人]香江舊事 作者:璨月蝶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同以他這個人為界線,將明明距離如此之近的一片地方,給劃分成了兩個不同的世界。
背後,是努力向現代化伸展的新新世界,時刻不停地奔赴在發展的路途上;前方,卻是被時間和空間遺忘在某個角落裏的畸形堡壘,宛如一隻蟄伏於黑暗之中的受傷巨獸,等待著向來人發出消亡前的最後一擊。
這個畫麵的衝擊力之巨,使得當時在柏林電影節現場觀看首映的外國觀眾們都為之心醉神迷,議論不斷。
大多數外國人所喜歡看到的東亞,無非就是這種落後、貧苦、可憐、破敗的近代東方情調。
可惜,在蘇韻的黑科技拍攝下,這個香江著名的落後黑暗區域,卻仿佛因為這好像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拍攝技術和製作,而被注入了超越時空的生命力,以及來自遙遠東方古老卻又源遠流長的神秘感。
明明是真實存在的地方,明明是真真切切的實景拍攝,卻要遠比搭建的布景和虛構的建模都來得奇詭而迷幻。
於是在這一霎眼間,一種因為無力改變、所以隻得無可奈何的麻木和癲狂,就融和了這個歷史與未來、光與影、文明與原始的奇異交界之中。
為了避免《天台郵差》和它那個源出一脈的苦難兄弟《城寨出來者》那樣,被相關部門各種要求修改,蘇韻幹脆就是借著趙氏的平台和自己的人氣基礎,直接越過了香江這邊,把電影給送到了柏林電影節作為參選影片首映。
盡管現在還沒有後世管得那麽嚴格,不強製要求電影節參選影片必須在該次競選期內,送到相應地區首映;但在發現放在電影節首映的影片明顯是獲獎機率更大之後,送到電影節相應地區進行首映這點,就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蘇韻之前參加威尼斯那次算是新人魚塘局,勉強便鑽了亞洲地區首映後再送至歐美地區“首映”的空子;如今這部《天台郵差》明顯是拍來沖獎的,因而其對待的態度就嚴謹了許多。
選擇柏林電影節的原因,一是影片風格偏向柏林電影節的喜好,二是柏林電影節在2月舉行,這個操作方式能有機會在去完柏林之後,再去奧斯卡沖一下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至於獲獎……就奧斯卡那群老派白色評委團以及看年齡資歷的潛規則,以蘇韻這個年紀,是想都不用想。
能送去奧斯卡,還是沾了趙日賦本身就是本地送審影片審批部門創辦人的光。
但在嚐試了爭取提名之後,等再過幾年,年齡再大一些的時候,那麽早前的那些“潛規則黑幕”,就會成為她獲獎的最大助力。
蘇韻心裏的小算盤打得是相當得響亮,而電影的劇情,也隨著蘇韻的設置,而逐漸從巨大的建築群轉移迴到人物角色身上。
男主家輝走在城寨的狹窄巷道裏,那身在外頭看來廉價土氣的西裝,在城寨之內就變成了格格不入的高檔貨,也虧得是爺爺曹老伯拴著拐杖早早出來接了他迴家,這才沒被鄰裏街坊們當成猴子圍觀。
曹老伯前些日子摔傷了腿,暫時有一段時間不方便擔任郵差的工作,但這一時間,又能以找到人來接替他的位子;所以這幾天還都是他拴著拐杖慢騰騰地送信,看起來很是艱難。
正苦惱著的時候,接到孫子電話說是想要去他那裏住一陣,於是這一老一小就一拍即合,約定好了見麵時間。
不過,考慮到從城寨裏出去的人都沒幾個願意迴來的問題,曹老伯也還是在家輝收拾東西時,試探著問了他原因。
家輝父親是早就被曹老伯送到外麵讀書,然後就在外國定居了,而家輝在外國讀完大學迴港,也是進入了有名的地產公司弘發地產工作,為何突然辭職?
家輝語氣一沉,便和爺爺說出了公司裏麵論資排輩嚴重,作為新人的他被前輩打壓、被同事偷稿,所以一氣之下就辭了職的事情。
但一時的意氣填不飽肚子,他辭職之後找不到工作,又不好意思向定居外國的父母求助,熬了一段時間後,山窮水盡的他便隻能去找這個仍住在城寨的爺爺投靠了。
而曹老伯還住在城寨裏頭的原因,倒也不是兒孫們不孝。
相反,家輝父親多次勸他出來住,可他都是一門心思惦記著自己的郵差工作無人接班,再加上又捨不得老街坊,為此還和家輝父親吵過好幾次。
最後家輝父親就氣得任由他在城寨裏頭呆著,揚言說他不出來,自己也絕不迴去。
“唉,住了那麽多年,又做了那麽多年,哪裏是一下子就能放得下來的呢?”曹老伯看著多年未見的孫子,嘆了一口氣,“你難得有機會進來,我也帶你熟悉一下城寨這裏,雖然你沒在這裏出生,但城寨始終是你阿爺我的根。”
“但是這種地方早該拆了,你看這些、這裏還有那裏……”家輝皺著眉,一副不情不願的模樣。
“哪有這麽容易拆?”曹老伯冷笑一聲,“幾十年前就說要拆,到現在不還是都沒拆——再說了,誰敢拆?”
“阿爺啊,現在的時代不同了,等真的商定好了之後,隨時就能拆……啊!”家輝話音未落,就挨了曹老伯一拐杖。
挨了一拐杖加一頓數落,家輝這才不太情願地跟著曹老伯開始了工作入門:說到底,他會進來城寨的根本原因,也是為了接替曹老伯的郵差工作。
背後,是努力向現代化伸展的新新世界,時刻不停地奔赴在發展的路途上;前方,卻是被時間和空間遺忘在某個角落裏的畸形堡壘,宛如一隻蟄伏於黑暗之中的受傷巨獸,等待著向來人發出消亡前的最後一擊。
這個畫麵的衝擊力之巨,使得當時在柏林電影節現場觀看首映的外國觀眾們都為之心醉神迷,議論不斷。
大多數外國人所喜歡看到的東亞,無非就是這種落後、貧苦、可憐、破敗的近代東方情調。
可惜,在蘇韻的黑科技拍攝下,這個香江著名的落後黑暗區域,卻仿佛因為這好像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拍攝技術和製作,而被注入了超越時空的生命力,以及來自遙遠東方古老卻又源遠流長的神秘感。
明明是真實存在的地方,明明是真真切切的實景拍攝,卻要遠比搭建的布景和虛構的建模都來得奇詭而迷幻。
於是在這一霎眼間,一種因為無力改變、所以隻得無可奈何的麻木和癲狂,就融和了這個歷史與未來、光與影、文明與原始的奇異交界之中。
為了避免《天台郵差》和它那個源出一脈的苦難兄弟《城寨出來者》那樣,被相關部門各種要求修改,蘇韻幹脆就是借著趙氏的平台和自己的人氣基礎,直接越過了香江這邊,把電影給送到了柏林電影節作為參選影片首映。
盡管現在還沒有後世管得那麽嚴格,不強製要求電影節參選影片必須在該次競選期內,送到相應地區首映;但在發現放在電影節首映的影片明顯是獲獎機率更大之後,送到電影節相應地區進行首映這點,就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蘇韻之前參加威尼斯那次算是新人魚塘局,勉強便鑽了亞洲地區首映後再送至歐美地區“首映”的空子;如今這部《天台郵差》明顯是拍來沖獎的,因而其對待的態度就嚴謹了許多。
選擇柏林電影節的原因,一是影片風格偏向柏林電影節的喜好,二是柏林電影節在2月舉行,這個操作方式能有機會在去完柏林之後,再去奧斯卡沖一下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至於獲獎……就奧斯卡那群老派白色評委團以及看年齡資歷的潛規則,以蘇韻這個年紀,是想都不用想。
能送去奧斯卡,還是沾了趙日賦本身就是本地送審影片審批部門創辦人的光。
但在嚐試了爭取提名之後,等再過幾年,年齡再大一些的時候,那麽早前的那些“潛規則黑幕”,就會成為她獲獎的最大助力。
蘇韻心裏的小算盤打得是相當得響亮,而電影的劇情,也隨著蘇韻的設置,而逐漸從巨大的建築群轉移迴到人物角色身上。
男主家輝走在城寨的狹窄巷道裏,那身在外頭看來廉價土氣的西裝,在城寨之內就變成了格格不入的高檔貨,也虧得是爺爺曹老伯拴著拐杖早早出來接了他迴家,這才沒被鄰裏街坊們當成猴子圍觀。
曹老伯前些日子摔傷了腿,暫時有一段時間不方便擔任郵差的工作,但這一時間,又能以找到人來接替他的位子;所以這幾天還都是他拴著拐杖慢騰騰地送信,看起來很是艱難。
正苦惱著的時候,接到孫子電話說是想要去他那裏住一陣,於是這一老一小就一拍即合,約定好了見麵時間。
不過,考慮到從城寨裏出去的人都沒幾個願意迴來的問題,曹老伯也還是在家輝收拾東西時,試探著問了他原因。
家輝父親是早就被曹老伯送到外麵讀書,然後就在外國定居了,而家輝在外國讀完大學迴港,也是進入了有名的地產公司弘發地產工作,為何突然辭職?
家輝語氣一沉,便和爺爺說出了公司裏麵論資排輩嚴重,作為新人的他被前輩打壓、被同事偷稿,所以一氣之下就辭了職的事情。
但一時的意氣填不飽肚子,他辭職之後找不到工作,又不好意思向定居外國的父母求助,熬了一段時間後,山窮水盡的他便隻能去找這個仍住在城寨的爺爺投靠了。
而曹老伯還住在城寨裏頭的原因,倒也不是兒孫們不孝。
相反,家輝父親多次勸他出來住,可他都是一門心思惦記著自己的郵差工作無人接班,再加上又捨不得老街坊,為此還和家輝父親吵過好幾次。
最後家輝父親就氣得任由他在城寨裏頭呆著,揚言說他不出來,自己也絕不迴去。
“唉,住了那麽多年,又做了那麽多年,哪裏是一下子就能放得下來的呢?”曹老伯看著多年未見的孫子,嘆了一口氣,“你難得有機會進來,我也帶你熟悉一下城寨這裏,雖然你沒在這裏出生,但城寨始終是你阿爺我的根。”
“但是這種地方早該拆了,你看這些、這裏還有那裏……”家輝皺著眉,一副不情不願的模樣。
“哪有這麽容易拆?”曹老伯冷笑一聲,“幾十年前就說要拆,到現在不還是都沒拆——再說了,誰敢拆?”
“阿爺啊,現在的時代不同了,等真的商定好了之後,隨時就能拆……啊!”家輝話音未落,就挨了曹老伯一拐杖。
挨了一拐杖加一頓數落,家輝這才不太情願地跟著曹老伯開始了工作入門:說到底,他會進來城寨的根本原因,也是為了接替曹老伯的郵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