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港娛同人]香江舊事 作者:璨月蝶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太有特色的臉,蘇韻到還真的認識他——盧顧廷,經常在老港片裏麵扮演一些又慫又縮骨的配角,但真人卻是十分的有才華,在翻唱盛行的黃金時代裏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堅持原創的作曲家。
不過,本人影視形象和才華的反差,使得蘇韻很長一段時間不敢相信這個電影裏的搞笑小男人就是歌曲《一生所愛》的創作者加原唱者……
知道來人的信息,因此蘇韻便也沒有出言責怪盧顧廷:“這也不是你的原因,你有這份心就足夠了,多謝。”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看盧顧廷這一身半新不舊的打扮,明顯是和之前身光頸靚的盧家人不同。
既然是暫時寄住在伯父家的侄子,那麽在盧家估計還受了不少寄人籬下的氣,能保持本心不和盧家人同流合汙還會偷偷過來道歉,已經是很難得了。
“其實我來,不止是為了告訴你們這件事……”聽得台上已經開始演奏起了自己無比熟悉的旋律,盧顧廷一咬牙,“台上的曲子……其實是我作的。”
“基本上‘自創’歌曲都是找人捉刀代筆的,大家都心照不宣了。”蘇韻見怪不怪地說。
“但我原本作的,是一首歌頌親情的小情歌……”盧顧廷痛心疾首地看著台上,宛如孩子被人拐賣了一般,“為了避開和你碰上,我伯父就臨時找人把歌詞改了。”
盧顧廷說這話的同時,台上的盧仁嘉也是信心滿滿地說了起來:“因為太平山是全香江最多名流豪門聚居的地方,是我們所有人仰望的天堂,今日,我將會為大家帶來一首《太平山上(victoria peak)》,以表示我們這一代的學生終將奮勇拚搏、努力往前的決心……”
“因為他們查探過、也聽過你的《a little love》,所以就叫我幫忙做了一首歌。不過,剛才在上麵聽過你唱那首不知名的粵語歌之後……我深深地明白到,我在這一類歌曲上的造詣還不如你……”
“當然,我伯父他們也明白,所以就想著另闢途徑,改掉歌詞用歌詞內核含義來對抗你,借‘大義’壓‘小家’。”
“本來就是情情愛愛的調子,硬是要為了什麽大氣填這個詞,把我的歌糟蹋成這樣,簡直就是不倫不類!”
看盧顧廷氣得不能自已,蘇韻卻是開始明白了他的意思:無論哪個時代,都是歌頌感情的清新小情歌類最受歡迎。
但在樂評人眼裏,情歌類卻是太過“小家子氣”,就像電影評審裏商業片在拿獎上永遠要比文藝片吃虧——評委總是會更偏向於那些相對“大氣”的讚歌勵誌歌等非情歌類。
不過,不用盧顧廷良心發現來通風報信,她最後一首歌曲的表演,也從來就沒有打算炒之前的冷飯。
蘇韻抱著吉他上台鞠完一躬後,輕輕掃了台下的觀眾們:很好,就著剛才的事故,大多數人的情緒依然還沉浸在方才拋棄一切矛盾、團結起來互助友愛的氛圍裏。
搞文案煽情這一項,這個人心依然還保留著質樸的時代和後世炒作成風的時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我曾經在黑夜裏與街坊們通力合作,見證一個生命奇蹟的誕生;也曾在剛才的危難裏,見識到人心總有光明善良的一麵……”
“是,我出生在屋邨,生長也在屋邨——正是屋邨和鐵皮棚裏麵的點點滴滴,構成了我們父輩、長輩的前半生,使得他們從獅子山下的棚屋,走到了太平山上的豪宅。”
不但順著前麵搭好的橋樑往上爬,還串聯起了前日蘇屋邨全體人員齊齊出動救助孕婦的事件……這樣的正能量大事,可是被報紙雜誌和電視都宣揚過一遍又一遍。
以及還借蘇阿婆的事情,暗暗誇了在場的所有人一通。
看到周圍的人眉眼隨之舒展,方茉娜心裏的提防便再次加重了一層:不管這些話是有人相教早有準備,抑或是蘇韻天賦異稟張口就來,這一場最後的決戰,結局已經十分之明顯。
“從大排檔到茶餐廳,從雞蛋仔到西式大餐,從屋邨到豪宅……正因為這些市井生活與草根情懷,一點一滴,統統都在記錄著獅子山所賦予我們港人永遠勤勞、樂觀和務實的精神,讓我們同舟共濟、踏平崎嶇!”
“我今晚要演奏的曲目是一首粵語歌——《獅子山下》!”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不同於先前明顯已經西化的腔調,這一首同樣難得的粵語歌,曲調和緩婉轉,更有幾分老粵曲改良為新曲的味道,讓他們更容易接受。
本應該是歷經風霜不忘初心的調子,卻被她以悠悠清靈婉轉童聲唱來,竟似歷盡了世間滄桑波劫後,方可聽到的鄉音童謠。
明明是溫柔到極致的樂韻,卻聽得人心酸感懷,入骨深深。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不少對音樂有所想法但又未能捕捉到轉瞬而逝的靈感的人,似乎因此而觸碰到了那黑暗中的一點微光。
被西洋樂和古曲所統治、被英文歌和國語歌所籠罩的香江樂壇——似乎在此刻,終於聽到了那一聲打破黑暗寒冬的猛烈春雷。
不過,本人影視形象和才華的反差,使得蘇韻很長一段時間不敢相信這個電影裏的搞笑小男人就是歌曲《一生所愛》的創作者加原唱者……
知道來人的信息,因此蘇韻便也沒有出言責怪盧顧廷:“這也不是你的原因,你有這份心就足夠了,多謝。”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看盧顧廷這一身半新不舊的打扮,明顯是和之前身光頸靚的盧家人不同。
既然是暫時寄住在伯父家的侄子,那麽在盧家估計還受了不少寄人籬下的氣,能保持本心不和盧家人同流合汙還會偷偷過來道歉,已經是很難得了。
“其實我來,不止是為了告訴你們這件事……”聽得台上已經開始演奏起了自己無比熟悉的旋律,盧顧廷一咬牙,“台上的曲子……其實是我作的。”
“基本上‘自創’歌曲都是找人捉刀代筆的,大家都心照不宣了。”蘇韻見怪不怪地說。
“但我原本作的,是一首歌頌親情的小情歌……”盧顧廷痛心疾首地看著台上,宛如孩子被人拐賣了一般,“為了避開和你碰上,我伯父就臨時找人把歌詞改了。”
盧顧廷說這話的同時,台上的盧仁嘉也是信心滿滿地說了起來:“因為太平山是全香江最多名流豪門聚居的地方,是我們所有人仰望的天堂,今日,我將會為大家帶來一首《太平山上(victoria peak)》,以表示我們這一代的學生終將奮勇拚搏、努力往前的決心……”
“因為他們查探過、也聽過你的《a little love》,所以就叫我幫忙做了一首歌。不過,剛才在上麵聽過你唱那首不知名的粵語歌之後……我深深地明白到,我在這一類歌曲上的造詣還不如你……”
“當然,我伯父他們也明白,所以就想著另闢途徑,改掉歌詞用歌詞內核含義來對抗你,借‘大義’壓‘小家’。”
“本來就是情情愛愛的調子,硬是要為了什麽大氣填這個詞,把我的歌糟蹋成這樣,簡直就是不倫不類!”
看盧顧廷氣得不能自已,蘇韻卻是開始明白了他的意思:無論哪個時代,都是歌頌感情的清新小情歌類最受歡迎。
但在樂評人眼裏,情歌類卻是太過“小家子氣”,就像電影評審裏商業片在拿獎上永遠要比文藝片吃虧——評委總是會更偏向於那些相對“大氣”的讚歌勵誌歌等非情歌類。
不過,不用盧顧廷良心發現來通風報信,她最後一首歌曲的表演,也從來就沒有打算炒之前的冷飯。
蘇韻抱著吉他上台鞠完一躬後,輕輕掃了台下的觀眾們:很好,就著剛才的事故,大多數人的情緒依然還沉浸在方才拋棄一切矛盾、團結起來互助友愛的氛圍裏。
搞文案煽情這一項,這個人心依然還保留著質樸的時代和後世炒作成風的時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我曾經在黑夜裏與街坊們通力合作,見證一個生命奇蹟的誕生;也曾在剛才的危難裏,見識到人心總有光明善良的一麵……”
“是,我出生在屋邨,生長也在屋邨——正是屋邨和鐵皮棚裏麵的點點滴滴,構成了我們父輩、長輩的前半生,使得他們從獅子山下的棚屋,走到了太平山上的豪宅。”
不但順著前麵搭好的橋樑往上爬,還串聯起了前日蘇屋邨全體人員齊齊出動救助孕婦的事件……這樣的正能量大事,可是被報紙雜誌和電視都宣揚過一遍又一遍。
以及還借蘇阿婆的事情,暗暗誇了在場的所有人一通。
看到周圍的人眉眼隨之舒展,方茉娜心裏的提防便再次加重了一層:不管這些話是有人相教早有準備,抑或是蘇韻天賦異稟張口就來,這一場最後的決戰,結局已經十分之明顯。
“從大排檔到茶餐廳,從雞蛋仔到西式大餐,從屋邨到豪宅……正因為這些市井生活與草根情懷,一點一滴,統統都在記錄著獅子山所賦予我們港人永遠勤勞、樂觀和務實的精神,讓我們同舟共濟、踏平崎嶇!”
“我今晚要演奏的曲目是一首粵語歌——《獅子山下》!”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不同於先前明顯已經西化的腔調,這一首同樣難得的粵語歌,曲調和緩婉轉,更有幾分老粵曲改良為新曲的味道,讓他們更容易接受。
本應該是歷經風霜不忘初心的調子,卻被她以悠悠清靈婉轉童聲唱來,竟似歷盡了世間滄桑波劫後,方可聽到的鄉音童謠。
明明是溫柔到極致的樂韻,卻聽得人心酸感懷,入骨深深。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不少對音樂有所想法但又未能捕捉到轉瞬而逝的靈感的人,似乎因此而觸碰到了那黑暗中的一點微光。
被西洋樂和古曲所統治、被英文歌和國語歌所籠罩的香江樂壇——似乎在此刻,終於聽到了那一聲打破黑暗寒冬的猛烈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