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穿成狀元後扶持長公主登基 作者:月白作秋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一眼看到了這個機會背後潛藏的巨大機會——既然金骨別術是私自出兵,那麽他背後一定會有至少和他同等級別的燎軍將領前來追趕攔截,與金骨別術相比,背後那人才是他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慕容雅博當即取來武神城地圖,他迅速做出兩個安排。
第一,宋淳和侯莫張崇帶兵去迎接金骨別術,邊打邊退,目的是把金骨別術引誘深入,等他到了北城區域,進入包圍圈再一舉殲滅。
第二,嶽芝帶領親軍分散成小隊,想辦法暗中越過燎軍的防線,主動進入南城,在指定地點會合,等金骨別術的隊伍全部過去之後,對後麵來追金骨別術之人發起伏擊。
在此之前,慕容雅博和嶽芝並不知道是金骨烏虎親自來追金骨別術,他們隻是憑藉經驗和洞察力捕捉到這個機會,事實證明,機會往往是留給他們這種人。
慕容雅博和嶽芝看到的戰機,哥舒夜和穆如山闕也看到了。
穆如山闕或許還有爭議,但對哥舒夜來說,他其實樂於看到金骨烏虎父子葬身於寧軍之手,好讓他順利把金骨阿隼那推舉上位!
如此,如果說穆如山闕還在為大局考慮,認為此時不能眼看著金骨烏虎去冒險的話,那哥舒夜就完全展現了一個智囊應有的判斷。
“可以去追,但不能追上去。”
當穆如山闕要去追金骨烏虎時,哥舒夜在西路軍大營之內攔住了穆如山闕的去路。
穆如山闕豈能聽不出他的弦外之音,據理力爭道:“此一時彼一時,若大皇帝此時死於寧軍之手,我軍危矣!”
哥舒夜果斷反問:“他不死我軍便安然無虞了?”
聽聞此言,穆如山闕猶遭雷擊,整個人陷入怔忪,久久說不出話來。
哥舒夜道:“兩軍差距不在軍力,不在將士悍勇,而在國力民心,大寧女帝氣勢已成,這場仗從寧軍沖入武神關便再無懸念,他們看不清,你如何看不清?”
穆如山闕仍不說話,他沒法開口,因為他比誰都清楚哥舒夜所言非虛,如果說先前他們還能依仗騎兵優勢跟寧軍一較長短的話,那麽當寧軍沖入了武神關,他們是不可能再有勝局了,最簡單的,在武神關外他們尚且不能得手,在武神關內騎兵下馬改成了步兵,他們拿什麽跟寧軍打?
哥舒夜不跟他講這些彼此心知肚明的道理,直言道:“我與那思拖住四太子,你帶兵去‘救’那對父子,事成後東門會合,繼續守城也罷,北返炎都也好,四太子必須奪得帝位,這才是你我的退路,才是大燎舉國的生路!”
穆如山闕凝思良久之後,他依然沒有說話,隻是微微抬手往外撥了一下,示意哥舒夜自去,不必再跟他多言。
哥舒夜退出大營,往中路軍大營去尋金骨阿隼那,無論穆如山闕做出什麽選擇,他和失朵那思都必須把金骨阿隼那留在大營之中,不能讓金骨阿隼那也帶兵去救金骨烏虎父子,對哥舒夜這種人來說,這是天賜的良機,是能從慕容雅博和嶽芝手中扳迴一城的最好的機會。
現在就看穆如山闕的選擇了,看他是選金骨烏虎還是選金骨阿隼那。
而在蕭慶寧這邊,她和慕容雅博繼續留守武神城指揮衙署,嶽芝、宋淳和侯莫張崇已經帶兵出發,慕容雅博命沈玄派驍騎衛跟隨大軍,布置了一條隨時可以溝通前線戰場的聯絡線。
隨著宋淳和侯莫張崇就位,嶽芝帶領的三千親軍也神不知鬼不覺摸到了南城區域,一切準備就緒,隻等大魚上鉤。
該來的總不會遲到。
金骨別術一騎當先,帶領數萬東路軍直接越過雙方的中線向大寧守軍衝來,此處的大寧守軍是宋淳的禦營左軍,根據慕容雅博的策略,雙方初交戰,宋淳命手下的副將先拚命死戰,隨後假裝不敵往後方撤退,金骨別術和那些正在氣頭上又殺紅了眼的東路軍哪兒還能考慮什麽誘敵深入,金骨別術一聲令下,全軍瘋狂追擊,全然不顧身後已經完全越過南北中線。
那麽,接下來就真是“有如神助”了。
宋淳引預先設好的伏兵從兩邊街巷殺出,侯莫張崇率領折衝軍斷絕金骨別術後方退路,隨後和宋淳南北對進,直接跟燎軍展開巷戰!
須知,東路軍經過彰泰城、金陽府和伊稚合速大敗,早已元氣大傷,金骨別術私自領軍,信服失朵那思的那部分東路軍根本沒有隨他出兵,是以,金骨別術這支軍隊實際隻剩兩三萬人,宋淳和侯莫張崇卻有接近二十萬人的部隊,燎軍又下了馬,一旦進行巷戰,那就是七八個大寧士兵打一個燎兵,便是揮王八拳也把他打死!
而收穫最大的,還得看嶽芝!
第183章 大決戰(十)
嶽芝逮到了最大的大魚。
他帶領數千從燕州和山海郡過來的精銳親軍, 全部脫下鎧甲軍裝,換上普通百姓的冬衣,甚至是燎人的衣服, 袖裏藏刀,迅速從北城區域繞過燎軍的防守線進入南區, 以他為中心集合靠攏。
此時, 嶽芝穿了一身玄天色常服,那衣裳的單薄和這冰天雪地的嚴寒對比鮮明, 更增添了他這個人的冷傲。
他的人已經看到金骨別術的部隊沖向了中部防線,按照事前計劃, 他們蟄伏不動, 待金骨別術的大部隊過去之後, 嶽芝選了一處追趕金骨別術的必經之路, 那是一條南北向的主街道,寬有三四丈,長度在二三十丈, 嶽芝帶領他的親軍全部在這條街道兩邊埋伏。
慕容雅博當即取來武神城地圖,他迅速做出兩個安排。
第一,宋淳和侯莫張崇帶兵去迎接金骨別術,邊打邊退,目的是把金骨別術引誘深入,等他到了北城區域,進入包圍圈再一舉殲滅。
第二,嶽芝帶領親軍分散成小隊,想辦法暗中越過燎軍的防線,主動進入南城,在指定地點會合,等金骨別術的隊伍全部過去之後,對後麵來追金骨別術之人發起伏擊。
在此之前,慕容雅博和嶽芝並不知道是金骨烏虎親自來追金骨別術,他們隻是憑藉經驗和洞察力捕捉到這個機會,事實證明,機會往往是留給他們這種人。
慕容雅博和嶽芝看到的戰機,哥舒夜和穆如山闕也看到了。
穆如山闕或許還有爭議,但對哥舒夜來說,他其實樂於看到金骨烏虎父子葬身於寧軍之手,好讓他順利把金骨阿隼那推舉上位!
如此,如果說穆如山闕還在為大局考慮,認為此時不能眼看著金骨烏虎去冒險的話,那哥舒夜就完全展現了一個智囊應有的判斷。
“可以去追,但不能追上去。”
當穆如山闕要去追金骨烏虎時,哥舒夜在西路軍大營之內攔住了穆如山闕的去路。
穆如山闕豈能聽不出他的弦外之音,據理力爭道:“此一時彼一時,若大皇帝此時死於寧軍之手,我軍危矣!”
哥舒夜果斷反問:“他不死我軍便安然無虞了?”
聽聞此言,穆如山闕猶遭雷擊,整個人陷入怔忪,久久說不出話來。
哥舒夜道:“兩軍差距不在軍力,不在將士悍勇,而在國力民心,大寧女帝氣勢已成,這場仗從寧軍沖入武神關便再無懸念,他們看不清,你如何看不清?”
穆如山闕仍不說話,他沒法開口,因為他比誰都清楚哥舒夜所言非虛,如果說先前他們還能依仗騎兵優勢跟寧軍一較長短的話,那麽當寧軍沖入了武神關,他們是不可能再有勝局了,最簡單的,在武神關外他們尚且不能得手,在武神關內騎兵下馬改成了步兵,他們拿什麽跟寧軍打?
哥舒夜不跟他講這些彼此心知肚明的道理,直言道:“我與那思拖住四太子,你帶兵去‘救’那對父子,事成後東門會合,繼續守城也罷,北返炎都也好,四太子必須奪得帝位,這才是你我的退路,才是大燎舉國的生路!”
穆如山闕凝思良久之後,他依然沒有說話,隻是微微抬手往外撥了一下,示意哥舒夜自去,不必再跟他多言。
哥舒夜退出大營,往中路軍大營去尋金骨阿隼那,無論穆如山闕做出什麽選擇,他和失朵那思都必須把金骨阿隼那留在大營之中,不能讓金骨阿隼那也帶兵去救金骨烏虎父子,對哥舒夜這種人來說,這是天賜的良機,是能從慕容雅博和嶽芝手中扳迴一城的最好的機會。
現在就看穆如山闕的選擇了,看他是選金骨烏虎還是選金骨阿隼那。
而在蕭慶寧這邊,她和慕容雅博繼續留守武神城指揮衙署,嶽芝、宋淳和侯莫張崇已經帶兵出發,慕容雅博命沈玄派驍騎衛跟隨大軍,布置了一條隨時可以溝通前線戰場的聯絡線。
隨著宋淳和侯莫張崇就位,嶽芝帶領的三千親軍也神不知鬼不覺摸到了南城區域,一切準備就緒,隻等大魚上鉤。
該來的總不會遲到。
金骨別術一騎當先,帶領數萬東路軍直接越過雙方的中線向大寧守軍衝來,此處的大寧守軍是宋淳的禦營左軍,根據慕容雅博的策略,雙方初交戰,宋淳命手下的副將先拚命死戰,隨後假裝不敵往後方撤退,金骨別術和那些正在氣頭上又殺紅了眼的東路軍哪兒還能考慮什麽誘敵深入,金骨別術一聲令下,全軍瘋狂追擊,全然不顧身後已經完全越過南北中線。
那麽,接下來就真是“有如神助”了。
宋淳引預先設好的伏兵從兩邊街巷殺出,侯莫張崇率領折衝軍斷絕金骨別術後方退路,隨後和宋淳南北對進,直接跟燎軍展開巷戰!
須知,東路軍經過彰泰城、金陽府和伊稚合速大敗,早已元氣大傷,金骨別術私自領軍,信服失朵那思的那部分東路軍根本沒有隨他出兵,是以,金骨別術這支軍隊實際隻剩兩三萬人,宋淳和侯莫張崇卻有接近二十萬人的部隊,燎軍又下了馬,一旦進行巷戰,那就是七八個大寧士兵打一個燎兵,便是揮王八拳也把他打死!
而收穫最大的,還得看嶽芝!
第183章 大決戰(十)
嶽芝逮到了最大的大魚。
他帶領數千從燕州和山海郡過來的精銳親軍, 全部脫下鎧甲軍裝,換上普通百姓的冬衣,甚至是燎人的衣服, 袖裏藏刀,迅速從北城區域繞過燎軍的防守線進入南區, 以他為中心集合靠攏。
此時, 嶽芝穿了一身玄天色常服,那衣裳的單薄和這冰天雪地的嚴寒對比鮮明, 更增添了他這個人的冷傲。
他的人已經看到金骨別術的部隊沖向了中部防線,按照事前計劃, 他們蟄伏不動, 待金骨別術的大部隊過去之後, 嶽芝選了一處追趕金骨別術的必經之路, 那是一條南北向的主街道,寬有三四丈,長度在二三十丈, 嶽芝帶領他的親軍全部在這條街道兩邊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