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穿成狀元後扶持長公主登基 作者:月白作秋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段話主要是說給新來的那一批衛軍都指揮使聽,畢竟新軍二十萬,加上新來的軍隊也不曾跟燎人交過手,蕭慶寧有必要跟這些人把話講清楚,現在怕已經沒用了,怕不怕都是決戰,怕不怕燎人都會來,想活下去的,想打贏這場仗的,就要拿出你死我活的態度來。
當然,蕭慶寧絕不是罔顧事實一味貶低燎軍的戰鬥力,而是在她這個位置說出她知道的事實和她的判斷。
“朕先與諸位交一個底,我們五個禦營軍、二十個州郡衛軍、加上巾幗軍、京衛營、皇城禁軍、皇陵守軍以及驍騎衛,光是在連州便有百萬兵馬,後麵還會增加一個至少十萬人的禦營新軍,百萬大軍絕非誇大海口,燎軍人數再多也沒有我們這個數,連州、遼州、蒙州的民心全在我們這邊,我們身後還有數萬萬大寧百姓,這場仗難打,但不是不能打,兵馬、糧草、軍備和局勢朕給諸位準備好了,能否立下軍功,能否把你們的名字記入大寧國史,看你們自己。”
蕭慶寧一口氣說完,說到這個份上,下麵終將便不得不行禮,齊聲道:“末將絕不辜負陛下重託。”
蕭慶寧讓他們安靜下來,說道:“你們不該辜負的是大寧百姓,是你們的父母妻兒,不是朕一個人。好話說了,朕還要跟你們說些反話——如此規模的大戰要是輸了,沒有迴頭路,別說議和,便是給燎人納貢稱臣,拜做君父,他們還肯嗎?北邊這三州一郡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西涼已經滅國,燎人要的是我們也滅國,這是決戰也是死戰,朕先前就說過,這次離京到連州來,沒把燎人打疼打通是絕不會迴京的,要麽燎人被我們犁庭掃穴,要麽我們亡國滅種,若是後者,朕不會當亡國之君,不會跟燎人跪地乞降,隻會第一個殉國……”
她看座下眾將又要行禮表明誓死捍衛她的心意,但她需要的不是這些東西,伸手將這些人壓下來,繼續說道:“你們那些話打贏之後再說,打輸了再歌功頌德也沒用,現在說第二件事,慕容雅博、嶽芝——”
慕容雅博和嶽芝雙雙起身,拱手聽命,蕭慶寧道:“朕現在當著全軍諸將拜你二人為左右都元帥,全權統握此次與燎軍決戰事宜,戰事一開,便是朕也不能左右你們的軍略決議,若有違背你二人意願將帥者,殺了也無須奏報,這是禦營五軍兵符和你們左右元帥金印,現在一併交付於你二人。”
身旁的上官妙雲和嶽璃把早先準備好的兵符和金印交給慕容雅博和嶽芝,來之前,蕭慶寧並沒有跟他們和裴定方等人事前商量過這件事,現在蕭慶寧當著這麽多人的麵這麽做,就是幫他們完全掌控軍權,將軍國存亡大任託付,他們兩人雙雙下跪行禮,接過兵符和金印。
蕭慶寧沒跟他們講話,而是問座下幾位元帥和上百位統製、都指揮使,“諸位將軍可有異議?”
其實蕭慶寧這麽做倒顯得“畫蛇添足”了,因為以慕容雅博和嶽芝今時今日的名望地位以及軍事能力,稍微有些軍事才能的將領都能看得出來這兩個人才是真正的大寧戰神,哪怕蕭慶寧在營中投票推選左右都元帥,也必然是慕容雅博和嶽芝最終勝出,連裴定方這個禦營中軍的元帥都是慕容雅博和嶽芝的擁躉,還有誰能跟慕容雅博和嶽芝爭搶這個位置?
大兵團決戰需要絕對的核心統帥,蕭慶寧自己是皇帝而敢於把所有的軍事大權委託於慕容雅博和嶽芝,這也不得不說是一種魄力,但她不是當甩手掌櫃,早想好了進一步的補充製度。
“裴定方、南雲霽、李良弼、宋淳、侯莫張崇——”
這五個人出列下跪聽命,蕭慶寧道:“著你們五人與在通天闕守關的陸元帥,與朕一併組成軍議內閣,戰時超過五萬人行動需要拿到軍議內閣討論批準。”
她沒有把慕容雅博和嶽芝放進來,並不是要限製慕容雅博和嶽芝,而是讓這些將領看到他們最高的權力在軍議內閣手中而非慕容雅博和嶽芝個人,因為蕭慶寧已經認識到人心是個複雜的東西,她把慕容雅博和嶽芝推到了這個位置,就得想辦法保護這兩個人,這種時候,節製就是保護,如此一來,皆大歡喜,既給了慕容雅博和嶽芝統領全軍的權力,也不致使下麵的將軍非議他們大權在握,淩駕於蕭慶寧之上。
大戰之前,這就是蕭慶寧這個皇帝所要做的事,而做完這件事之後,她就該把話題交給慕容雅博了,不過這次軍議她也不是僅僅聽慕容雅博一人說話,而是讓元帥和統製都準備了講話,當然,那些都指揮使和更下麵的將軍,若有妙策,也可以出來發言,所以這次的軍議蕭慶寧定的是三天時間,在暢所欲言的基礎之上,總結所有將領的意見,然後再跟慕容雅博和嶽芝這些人做最後的戰略安排。
現在當然是由慕容雅博來起頭。
“燎人西路軍大部隊已於日前抵達連州北,如此,燎人東西中三路大軍集結,加上金骨烏虎發大誥舉國徵兵,初步估計,短期內燎軍人數應該暴漲到七八十萬之數,其中騎兵應有一半,不過依陛下所言,在軍隊數量上我軍具有優勢,這也是國力的體現,整體國力,燎人與我大寧仍有差距,這是最大的事實,此為大勢。”
慕容雅博有一點比其他將領都要優秀的好處,那就是他往往能從更高維度上來俯察大局,他能把軍略跟政治民生這些東西結合起來審視,看成一個整體。
當然,蕭慶寧絕不是罔顧事實一味貶低燎軍的戰鬥力,而是在她這個位置說出她知道的事實和她的判斷。
“朕先與諸位交一個底,我們五個禦營軍、二十個州郡衛軍、加上巾幗軍、京衛營、皇城禁軍、皇陵守軍以及驍騎衛,光是在連州便有百萬兵馬,後麵還會增加一個至少十萬人的禦營新軍,百萬大軍絕非誇大海口,燎軍人數再多也沒有我們這個數,連州、遼州、蒙州的民心全在我們這邊,我們身後還有數萬萬大寧百姓,這場仗難打,但不是不能打,兵馬、糧草、軍備和局勢朕給諸位準備好了,能否立下軍功,能否把你們的名字記入大寧國史,看你們自己。”
蕭慶寧一口氣說完,說到這個份上,下麵終將便不得不行禮,齊聲道:“末將絕不辜負陛下重託。”
蕭慶寧讓他們安靜下來,說道:“你們不該辜負的是大寧百姓,是你們的父母妻兒,不是朕一個人。好話說了,朕還要跟你們說些反話——如此規模的大戰要是輸了,沒有迴頭路,別說議和,便是給燎人納貢稱臣,拜做君父,他們還肯嗎?北邊這三州一郡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西涼已經滅國,燎人要的是我們也滅國,這是決戰也是死戰,朕先前就說過,這次離京到連州來,沒把燎人打疼打通是絕不會迴京的,要麽燎人被我們犁庭掃穴,要麽我們亡國滅種,若是後者,朕不會當亡國之君,不會跟燎人跪地乞降,隻會第一個殉國……”
她看座下眾將又要行禮表明誓死捍衛她的心意,但她需要的不是這些東西,伸手將這些人壓下來,繼續說道:“你們那些話打贏之後再說,打輸了再歌功頌德也沒用,現在說第二件事,慕容雅博、嶽芝——”
慕容雅博和嶽芝雙雙起身,拱手聽命,蕭慶寧道:“朕現在當著全軍諸將拜你二人為左右都元帥,全權統握此次與燎軍決戰事宜,戰事一開,便是朕也不能左右你們的軍略決議,若有違背你二人意願將帥者,殺了也無須奏報,這是禦營五軍兵符和你們左右元帥金印,現在一併交付於你二人。”
身旁的上官妙雲和嶽璃把早先準備好的兵符和金印交給慕容雅博和嶽芝,來之前,蕭慶寧並沒有跟他們和裴定方等人事前商量過這件事,現在蕭慶寧當著這麽多人的麵這麽做,就是幫他們完全掌控軍權,將軍國存亡大任託付,他們兩人雙雙下跪行禮,接過兵符和金印。
蕭慶寧沒跟他們講話,而是問座下幾位元帥和上百位統製、都指揮使,“諸位將軍可有異議?”
其實蕭慶寧這麽做倒顯得“畫蛇添足”了,因為以慕容雅博和嶽芝今時今日的名望地位以及軍事能力,稍微有些軍事才能的將領都能看得出來這兩個人才是真正的大寧戰神,哪怕蕭慶寧在營中投票推選左右都元帥,也必然是慕容雅博和嶽芝最終勝出,連裴定方這個禦營中軍的元帥都是慕容雅博和嶽芝的擁躉,還有誰能跟慕容雅博和嶽芝爭搶這個位置?
大兵團決戰需要絕對的核心統帥,蕭慶寧自己是皇帝而敢於把所有的軍事大權委託於慕容雅博和嶽芝,這也不得不說是一種魄力,但她不是當甩手掌櫃,早想好了進一步的補充製度。
“裴定方、南雲霽、李良弼、宋淳、侯莫張崇——”
這五個人出列下跪聽命,蕭慶寧道:“著你們五人與在通天闕守關的陸元帥,與朕一併組成軍議內閣,戰時超過五萬人行動需要拿到軍議內閣討論批準。”
她沒有把慕容雅博和嶽芝放進來,並不是要限製慕容雅博和嶽芝,而是讓這些將領看到他們最高的權力在軍議內閣手中而非慕容雅博和嶽芝個人,因為蕭慶寧已經認識到人心是個複雜的東西,她把慕容雅博和嶽芝推到了這個位置,就得想辦法保護這兩個人,這種時候,節製就是保護,如此一來,皆大歡喜,既給了慕容雅博和嶽芝統領全軍的權力,也不致使下麵的將軍非議他們大權在握,淩駕於蕭慶寧之上。
大戰之前,這就是蕭慶寧這個皇帝所要做的事,而做完這件事之後,她就該把話題交給慕容雅博了,不過這次軍議她也不是僅僅聽慕容雅博一人說話,而是讓元帥和統製都準備了講話,當然,那些都指揮使和更下麵的將軍,若有妙策,也可以出來發言,所以這次的軍議蕭慶寧定的是三天時間,在暢所欲言的基礎之上,總結所有將領的意見,然後再跟慕容雅博和嶽芝這些人做最後的戰略安排。
現在當然是由慕容雅博來起頭。
“燎人西路軍大部隊已於日前抵達連州北,如此,燎人東西中三路大軍集結,加上金骨烏虎發大誥舉國徵兵,初步估計,短期內燎軍人數應該暴漲到七八十萬之數,其中騎兵應有一半,不過依陛下所言,在軍隊數量上我軍具有優勢,這也是國力的體現,整體國力,燎人與我大寧仍有差距,這是最大的事實,此為大勢。”
慕容雅博有一點比其他將領都要優秀的好處,那就是他往往能從更高維度上來俯察大局,他能把軍略跟政治民生這些東西結合起來審視,看成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