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穿成狀元後扶持長公主登基 作者:月白作秋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要推舉一位軍事上的天選之子,在大寧兩百多年的建國歷史上選出一位軍事奇才,截至目前為止,嶽芝在前十的位置可以定下來了,當然,嶽芝自己不會在乎這種虛名,他想的隻是如何在當下爭取更多的戰果並防止燎軍反撲,士兵們可以慶祝,作為主帥,他必須冷靜,誰都可以鬆懈大意,唯有他不能。
於是,在分離燎國王廷東路軍兩萬人進行全殲之後,嶽芝與李良弼、宋淳等人率先在西線戰場會合,按照原本的約定,嶽芝可以率領他的親軍和巾幗軍返迴金陽府進行修整,但是,在觀察過燎軍駐地,做出綜合分析之後,嶽芝再次向蕭慶寧提交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這個計劃大膽到蕭慶寧第一時間不敢也不同意做出批覆。
第151章 著急的嶽芝
嶽芝要用自己做誘餌。
金骨別術在他手上犯了一次錯, 他也要伊稚合速在他手上犯錯,對他來說,金骨別術的錯誤隻是第一步, 他要用金骨別術的錯誤引導伊稚合速也犯錯!
說到底,兩萬人對燎國的東路軍來說隻是小打小鬧而已, 甚至無關痛癢, 兩萬人的部隊存亡對燎國大軍的體量微不足道,更多是讓燎軍丟了麵子而已, 而關於雙方戰力強弱的大局,不能從麵子上獲得, 要從敵軍實實在在的傷亡中取得, 是以, 嶽芝要更進一步, 在兩萬人的基礎上再挖一個坑,在東路軍這隻野獸的軀體上,挖出一個鮮血淋漓的傷口來!
慕容雅博分析過, 伊稚合速此人精明無比,但他對嶽芝是有執念的。
第一次在朱仙集, 嶽芝在他手上斬殺了金骨狼突。
第二次在山海郡, 嶽芝從他眼皮底下奪取了大半個連州。
第三次在連州,嶽芝從他手上殲滅了兩萬東路軍, 就差把皇儲金骨別術俘虜了。
一而再再而三, 對伊稚合速這樣的人來說是奇恥大辱, 從大局來說, 這會直接動搖他在燎國王廷的地位, 從私人感情出發, 他更不會承認在軍事能力上不如嶽芝, 他必須找到機會向嶽芝復仇,於公於私,他都要證明自己。
而從嶽芝的軍報上可以看出,他這次是急了,他給蕭慶寧的軍報第一次超過了一百個字,甚至寫成了一篇數千言洋洋灑灑的雄文,蕭慶寧,包括後來的兵法大家和史學家,第一次得以從這份軍報中窺見嶽芝的軍事思想。
他從整體大局,兩軍士氣,雙方位置,敵將心理,強弱對比這五個方麵分別闡述了對伊稚合速動手的必要性和可能實現性,但那是後人用後來者的視角對嶽芝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讚嘆,這份軍報到了蕭慶寧手中就是一個兩難,因為對這份軍報的批覆直接關係到嶽芝的生死,也就是說,蕭慶寧掌握著嶽芝的生死。
嶽芝這個計劃的前提是拿他當誘餌,現在伊稚合速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就算他對嶽芝有執念,可要想把他從龜縮的狀態中引誘出來,那就要給他拿出看得見的好處來,否則他不可能出城,而這個看得見的好處,就是嶽芝的命。
嶽芝的計劃很簡單,他要帶領親軍繞過伊稚合速大軍據守的彰泰城,直接繞到大後方,不是攻城,而是去追殺金骨別術的殘部。
如果從地形上看,嶽芝這麽做就是“貪功冒進孤軍深入”,因為一旦繞過伊稚合速的城池,後麵就是連州北部,就是燎人軍管的地方,伊稚合速隻要用少部分人封鎖嶽芝的來時路,那麽嶽芝和他的親軍就會徹底斷絕與南邊其他寧軍的聯絡線,他兩萬親軍沒有後勤補給,能撐多少天?
這麽大一份禮物,伊稚合速要還是不要?
那就要看他有沒有膽量用十萬東路軍去吞嶽芝的兩萬親軍了。
確切來說,嶽芝不是拿自己當誘餌,而是拿自己去冒險,他不是在釣魚,而是在釣一頭深海巨獸。
“我覺得太冒險,我不能批覆這樣的軍報。”
金陽府大營之中,蕭慶寧剛剛從潛龍穀演完戲趕迴,便緊急召開了軍議,為的就是商量如何定奪嶽芝這份軍報,蕭慶寧的態度很明確,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她不能,也不捨得讓嶽芝用命去冒險,退一萬步說,寧可她去當誘餌,她都不能讓嶽芝這麽做。
“我們原計劃已經達成,兩萬人是個不小的勝利,放在兩年前我們想都不敢想,現在燎軍正憋著一股氣,這個時候讓嶽芝跑到燎軍的封鎖圈裏邊去,我實在說服不了自己,如果現在退迴來,燎人再發怒,我們守十天半個月拖到入冬,下了雪,這個虧他們不吃也得吃,等到明年辨非……靖親王把二十萬新軍送來,到時何愁沒有機會?”
所以,不是蕭慶寧不懂軍略,而是實實在在根據事實判斷做出的衡量,她所說的,沒有一項是錯的,就連下麵的南雲霽等人也都贊同,嶽芝和巾幗軍能做到現在這一步已經完成了她們事前定下的戰略目標,現在是燎軍急她們不急,何必再拿嶽芝和兩萬禦營前軍精銳去冒險?
不是說南雲霽支持蕭慶寧就無腦擁護蕭慶寧的決定,她也是根據事實做出判斷。
“陛下所言句句在理,嶽元帥於我軍堪比柱石,我說句難聽的話,在我軍之中,除了他還沒有人能率等量大軍跟燎軍打正麵戰場,現在讓他拿兩萬人去跟伊稚合速的十萬兵馬周旋,我也不同意。”
南雲霽說完,嶽璃等人紛紛頷首,不過她們這個團隊好在一點,就是任何時候都能聽任何意見,哪怕這個意見與所有人的看法相左,而這個相左的意見,往往是慕容雅博提出來的。
於是,在分離燎國王廷東路軍兩萬人進行全殲之後,嶽芝與李良弼、宋淳等人率先在西線戰場會合,按照原本的約定,嶽芝可以率領他的親軍和巾幗軍返迴金陽府進行修整,但是,在觀察過燎軍駐地,做出綜合分析之後,嶽芝再次向蕭慶寧提交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這個計劃大膽到蕭慶寧第一時間不敢也不同意做出批覆。
第151章 著急的嶽芝
嶽芝要用自己做誘餌。
金骨別術在他手上犯了一次錯, 他也要伊稚合速在他手上犯錯,對他來說,金骨別術的錯誤隻是第一步, 他要用金骨別術的錯誤引導伊稚合速也犯錯!
說到底,兩萬人對燎國的東路軍來說隻是小打小鬧而已, 甚至無關痛癢, 兩萬人的部隊存亡對燎國大軍的體量微不足道,更多是讓燎軍丟了麵子而已, 而關於雙方戰力強弱的大局,不能從麵子上獲得, 要從敵軍實實在在的傷亡中取得, 是以, 嶽芝要更進一步, 在兩萬人的基礎上再挖一個坑,在東路軍這隻野獸的軀體上,挖出一個鮮血淋漓的傷口來!
慕容雅博分析過, 伊稚合速此人精明無比,但他對嶽芝是有執念的。
第一次在朱仙集, 嶽芝在他手上斬殺了金骨狼突。
第二次在山海郡, 嶽芝從他眼皮底下奪取了大半個連州。
第三次在連州,嶽芝從他手上殲滅了兩萬東路軍, 就差把皇儲金骨別術俘虜了。
一而再再而三, 對伊稚合速這樣的人來說是奇恥大辱, 從大局來說, 這會直接動搖他在燎國王廷的地位, 從私人感情出發, 他更不會承認在軍事能力上不如嶽芝, 他必須找到機會向嶽芝復仇,於公於私,他都要證明自己。
而從嶽芝的軍報上可以看出,他這次是急了,他給蕭慶寧的軍報第一次超過了一百個字,甚至寫成了一篇數千言洋洋灑灑的雄文,蕭慶寧,包括後來的兵法大家和史學家,第一次得以從這份軍報中窺見嶽芝的軍事思想。
他從整體大局,兩軍士氣,雙方位置,敵將心理,強弱對比這五個方麵分別闡述了對伊稚合速動手的必要性和可能實現性,但那是後人用後來者的視角對嶽芝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讚嘆,這份軍報到了蕭慶寧手中就是一個兩難,因為對這份軍報的批覆直接關係到嶽芝的生死,也就是說,蕭慶寧掌握著嶽芝的生死。
嶽芝這個計劃的前提是拿他當誘餌,現在伊稚合速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就算他對嶽芝有執念,可要想把他從龜縮的狀態中引誘出來,那就要給他拿出看得見的好處來,否則他不可能出城,而這個看得見的好處,就是嶽芝的命。
嶽芝的計劃很簡單,他要帶領親軍繞過伊稚合速大軍據守的彰泰城,直接繞到大後方,不是攻城,而是去追殺金骨別術的殘部。
如果從地形上看,嶽芝這麽做就是“貪功冒進孤軍深入”,因為一旦繞過伊稚合速的城池,後麵就是連州北部,就是燎人軍管的地方,伊稚合速隻要用少部分人封鎖嶽芝的來時路,那麽嶽芝和他的親軍就會徹底斷絕與南邊其他寧軍的聯絡線,他兩萬親軍沒有後勤補給,能撐多少天?
這麽大一份禮物,伊稚合速要還是不要?
那就要看他有沒有膽量用十萬東路軍去吞嶽芝的兩萬親軍了。
確切來說,嶽芝不是拿自己當誘餌,而是拿自己去冒險,他不是在釣魚,而是在釣一頭深海巨獸。
“我覺得太冒險,我不能批覆這樣的軍報。”
金陽府大營之中,蕭慶寧剛剛從潛龍穀演完戲趕迴,便緊急召開了軍議,為的就是商量如何定奪嶽芝這份軍報,蕭慶寧的態度很明確,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她不能,也不捨得讓嶽芝用命去冒險,退一萬步說,寧可她去當誘餌,她都不能讓嶽芝這麽做。
“我們原計劃已經達成,兩萬人是個不小的勝利,放在兩年前我們想都不敢想,現在燎軍正憋著一股氣,這個時候讓嶽芝跑到燎軍的封鎖圈裏邊去,我實在說服不了自己,如果現在退迴來,燎人再發怒,我們守十天半個月拖到入冬,下了雪,這個虧他們不吃也得吃,等到明年辨非……靖親王把二十萬新軍送來,到時何愁沒有機會?”
所以,不是蕭慶寧不懂軍略,而是實實在在根據事實判斷做出的衡量,她所說的,沒有一項是錯的,就連下麵的南雲霽等人也都贊同,嶽芝和巾幗軍能做到現在這一步已經完成了她們事前定下的戰略目標,現在是燎軍急她們不急,何必再拿嶽芝和兩萬禦營前軍精銳去冒險?
不是說南雲霽支持蕭慶寧就無腦擁護蕭慶寧的決定,她也是根據事實做出判斷。
“陛下所言句句在理,嶽元帥於我軍堪比柱石,我說句難聽的話,在我軍之中,除了他還沒有人能率等量大軍跟燎軍打正麵戰場,現在讓他拿兩萬人去跟伊稚合速的十萬兵馬周旋,我也不同意。”
南雲霽說完,嶽璃等人紛紛頷首,不過她們這個團隊好在一點,就是任何時候都能聽任何意見,哪怕這個意見與所有人的看法相左,而這個相左的意見,往往是慕容雅博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