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穿成狀元後扶持長公主登基 作者:月白作秋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公明還在堅持,急切道:“王公相!這如何使得?!你乃堂堂一品……”
王延年抬手將他的話語打斷,說道:“趙學士,大局已定,請勿再言。”
崔固安亦說道:“即位詔書出自我與王公相之手,與諸位大人無關。”
言外之意就是承認蕭慶寧上位是中書省的事,他和王延年擔了這個“千古罵名”。
這兩個老狐狸何其狡猾,如此一來,他們在趙公明這些清流文臣這邊得了個人情,也給蕭慶寧賣了個好,即位詔書是他們所寫,算是擁立新君的有功之臣,之前他們放蕭景祐離京這件事,蕭慶寧也不好追究了。
蕭慶寧知道他們的小算盤,也便不去拆穿,說道:“有勞兩位公相,勞煩諸位大人,無論諸位大人怎麽看不上我,請務必記著‘國事艱難燎人勢大’八個字,我上位之後會傾舉國之力跟燎人開戰,到時還請諸位大人同仇敵愾。”
說完,她站起來向眾臣拱手行了禮,隻有王延年和崔固安向她迴禮,趙公明等廟堂重臣不為所動。
而不管怎麽樣,這一趟下來,左王右崔和這些清流派文臣也暫時穩住了,京城防衛她們也已經完全控製住,皇後那邊的外戚集團暫時解決,皇族宗室也就無人出來跳腳,剩下的就是等待國喪儀式,宣告即位。
此時夜已深沉,皇城到處飄搖著白色的喪幡與絛帶,在燈火通明的照耀下,於陰暗處影影綽綽,像是河底的額水草舞動。
蕭慶寧向南雲霽道:“今天該做的事都已做完,你別出宮了,今晚和我住鹹安宮吧。”
南雲霽道:“我得先把部隊帶出城,否則明天一早會叨擾京城百姓。”
蕭慶寧會意,說道:“那好,明天早點來。”
南雲霽頷首,在宮城大門處與她們分開走,上官妙雲看南雲霽走遠,感嘆道:“南姐還是厲害呀,我聽說她的後軍都有十幾萬人了!”
蕭慶寧問她:“你也想帶兵打仗?”
上官妙雲笑了笑,“想是想,但我不會啊,我還是跟著你吧。”
蕭慶寧看著她,說道:“我想過了,皇城禁軍和京衛營還是要恢復的,到時就由你和裴綸分別負責。”
這相當於把皇宮禁衛統領和京衛營主帥交給上官妙雲和裴綸,上官妙雲為難道:“我、我怕我不行。”
蕭慶寧道:“不行也得行,不懂就去問,除了你,我還能把自己的防衛交給誰?”
上官妙雲想了想,應道:“我盡量。”
蕭慶寧:“你也該獨當一麵了,以後多學多問,視野放長遠一點,我好多事情需要你幫手。”
上官妙雲道:“好。”
隨即又說:“忙一天了,明天好多事要做,迴去睡吧,靈堂那邊我去。”
蕭慶寧:“不,我還要去見白靖文。”
上官妙雲:“那我和你走一趟。”
白靖文和林少遊兩人,一個作為新科狀元,一個是新科探花郎,他們在翰林院任職修撰和編修,而因為迴京之後公開表示支持蕭慶寧,還不斷拉攏其他年輕文臣,已經被趙公明和一眾翰林院老學士驅逐出翰林院,他們不得已跟慕容雅博借了蕭景行的詹事府作為臨時辦公地點。
雖說他們不是武將,迴了京城便是人微言輕,連進宮參加議事的資格都沒有,但這些天也都想盡辦法給蕭慶寧爭取支持以及做一些輿論工作,現如今,以白靖文、裴綸、薑明允和林少遊的“少壯派”已經發展到了上百人之多,基本都是血氣方剛要跟燎人決一死戰,且又能接受蕭慶寧上位的年輕文臣。
蕭慶寧今天做的事白靖文從薑明允處多少了解到一些,他為蕭慶寧考慮得更多,便發揮專屬特長,和林少遊等人翻閱典籍,幫蕭慶寧另寫一份即位詔書,以防止左王右崔和趙公明等人在即位詔書上做手腳。
蕭慶寧到詹事府時,白靖文正在伏案寫作,他旁邊是林少遊等許多年輕文臣,一派蘊藉風流,朝氣蓬勃的景象。
上官妙雲先進堂內,問道:“你們都幹嘛呢?”
一眾年輕文臣轉頭看來,發現是蕭慶寧和上官妙雲,當即拱手作揖,齊聲道:“參見長公主殿下。”
蕭慶寧道:“不必多禮,諸位辛苦了。”
又道:“大事已定,今天可早些休息,後麵還有很多事仰仗諸位去做。”
眾人謝過蕭慶寧體諒,個別還表示為蕭慶寧效死命的決心,都是二十多三十歲的年輕文臣,沒那麽拘束,蕭慶寧發現自己可以和這些人聊得來,便說了些場麵話,毫無疑問,這些人將來可以成為她的禦用文臣集團,即便不能即刻取代趙公明那些人,也足以給她提供可用之才了。
這就是白靖文為她拉攏的年輕骨幹。
她和這些年輕文臣寒暄過後,給了白靖文一個眼神,白靖文會意,把筆交給林少遊,讓他們代寫蕭慶寧的即位詔書,他自己則跟蕭慶寧走出大門之外。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6-10 13:42:29~2022-06-11 13:23:0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嘉嘉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王延年抬手將他的話語打斷,說道:“趙學士,大局已定,請勿再言。”
崔固安亦說道:“即位詔書出自我與王公相之手,與諸位大人無關。”
言外之意就是承認蕭慶寧上位是中書省的事,他和王延年擔了這個“千古罵名”。
這兩個老狐狸何其狡猾,如此一來,他們在趙公明這些清流文臣這邊得了個人情,也給蕭慶寧賣了個好,即位詔書是他們所寫,算是擁立新君的有功之臣,之前他們放蕭景祐離京這件事,蕭慶寧也不好追究了。
蕭慶寧知道他們的小算盤,也便不去拆穿,說道:“有勞兩位公相,勞煩諸位大人,無論諸位大人怎麽看不上我,請務必記著‘國事艱難燎人勢大’八個字,我上位之後會傾舉國之力跟燎人開戰,到時還請諸位大人同仇敵愾。”
說完,她站起來向眾臣拱手行了禮,隻有王延年和崔固安向她迴禮,趙公明等廟堂重臣不為所動。
而不管怎麽樣,這一趟下來,左王右崔和這些清流派文臣也暫時穩住了,京城防衛她們也已經完全控製住,皇後那邊的外戚集團暫時解決,皇族宗室也就無人出來跳腳,剩下的就是等待國喪儀式,宣告即位。
此時夜已深沉,皇城到處飄搖著白色的喪幡與絛帶,在燈火通明的照耀下,於陰暗處影影綽綽,像是河底的額水草舞動。
蕭慶寧向南雲霽道:“今天該做的事都已做完,你別出宮了,今晚和我住鹹安宮吧。”
南雲霽道:“我得先把部隊帶出城,否則明天一早會叨擾京城百姓。”
蕭慶寧會意,說道:“那好,明天早點來。”
南雲霽頷首,在宮城大門處與她們分開走,上官妙雲看南雲霽走遠,感嘆道:“南姐還是厲害呀,我聽說她的後軍都有十幾萬人了!”
蕭慶寧問她:“你也想帶兵打仗?”
上官妙雲笑了笑,“想是想,但我不會啊,我還是跟著你吧。”
蕭慶寧看著她,說道:“我想過了,皇城禁軍和京衛營還是要恢復的,到時就由你和裴綸分別負責。”
這相當於把皇宮禁衛統領和京衛營主帥交給上官妙雲和裴綸,上官妙雲為難道:“我、我怕我不行。”
蕭慶寧道:“不行也得行,不懂就去問,除了你,我還能把自己的防衛交給誰?”
上官妙雲想了想,應道:“我盡量。”
蕭慶寧:“你也該獨當一麵了,以後多學多問,視野放長遠一點,我好多事情需要你幫手。”
上官妙雲道:“好。”
隨即又說:“忙一天了,明天好多事要做,迴去睡吧,靈堂那邊我去。”
蕭慶寧:“不,我還要去見白靖文。”
上官妙雲:“那我和你走一趟。”
白靖文和林少遊兩人,一個作為新科狀元,一個是新科探花郎,他們在翰林院任職修撰和編修,而因為迴京之後公開表示支持蕭慶寧,還不斷拉攏其他年輕文臣,已經被趙公明和一眾翰林院老學士驅逐出翰林院,他們不得已跟慕容雅博借了蕭景行的詹事府作為臨時辦公地點。
雖說他們不是武將,迴了京城便是人微言輕,連進宮參加議事的資格都沒有,但這些天也都想盡辦法給蕭慶寧爭取支持以及做一些輿論工作,現如今,以白靖文、裴綸、薑明允和林少遊的“少壯派”已經發展到了上百人之多,基本都是血氣方剛要跟燎人決一死戰,且又能接受蕭慶寧上位的年輕文臣。
蕭慶寧今天做的事白靖文從薑明允處多少了解到一些,他為蕭慶寧考慮得更多,便發揮專屬特長,和林少遊等人翻閱典籍,幫蕭慶寧另寫一份即位詔書,以防止左王右崔和趙公明等人在即位詔書上做手腳。
蕭慶寧到詹事府時,白靖文正在伏案寫作,他旁邊是林少遊等許多年輕文臣,一派蘊藉風流,朝氣蓬勃的景象。
上官妙雲先進堂內,問道:“你們都幹嘛呢?”
一眾年輕文臣轉頭看來,發現是蕭慶寧和上官妙雲,當即拱手作揖,齊聲道:“參見長公主殿下。”
蕭慶寧道:“不必多禮,諸位辛苦了。”
又道:“大事已定,今天可早些休息,後麵還有很多事仰仗諸位去做。”
眾人謝過蕭慶寧體諒,個別還表示為蕭慶寧效死命的決心,都是二十多三十歲的年輕文臣,沒那麽拘束,蕭慶寧發現自己可以和這些人聊得來,便說了些場麵話,毫無疑問,這些人將來可以成為她的禦用文臣集團,即便不能即刻取代趙公明那些人,也足以給她提供可用之才了。
這就是白靖文為她拉攏的年輕骨幹。
她和這些年輕文臣寒暄過後,給了白靖文一個眼神,白靖文會意,把筆交給林少遊,讓他們代寫蕭慶寧的即位詔書,他自己則跟蕭慶寧走出大門之外。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6-10 13:42:29~2022-06-11 13:23:0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嘉嘉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