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韓瀟知他說得是城北四衛的色目兵,也便是西域人組成的番軍,不過這些番兵的來曆他卻是不知。
隻聽劉璟接著說道:“皇上雖然知道王爺留下了這兩萬人的番兵,卻是不了解此中詳情,劉璟職責所在,不得不向王爺問上一句。”語氣微有咄咄逼人之感。
“劉大人,這兩萬人的番兵是納哈出投降時留下來的,我之所以建議皇上讓他們留在北平,便是看重了他們的戰鬥力。”燕王說道,“北元犯邊的事時有發生,這些番兵驍勇好鬥,我這乃是以夷製夷的計策。”
“話雖如此,可是我早已聽說這些番兵難以統領,又是貪得無厭,糧餉欠得一天便要鬧事,”劉璟的語氣已有些質問燕王的意味,“朝廷在這一帶屯兵何止十萬,蒙古來襲又何患無兵?敢問王爺替朝廷養得這些野蠻之人有何用處?”
韓瀟聽得劉璟咄咄逼人的語氣,已知曉他此行的目的,對番兵鬧事他亦有所耳聞。
這時,一旁的孟玉書悄聲對韓瀟說道:“王爺急著召你迴來便是想以韓尚書對他劉家的恩情使得劉璟不要過於吹毛求疵,哎,不想他仍是這般頑固不化。”
原來如此!韓瀟方明白燕王叫他迴來的目的,想來是要在酒桌之上大談往日之事,以父親的恩義令劉璟能夠“高抬貴手”。他亦覺得番兵雖然難以管教,可在戰時卻是一股生力軍,隻要運用得法,確是對付蒙古韃子的利器。因此,對劉璟的質問不禁有些疑慮。
“劉大人,這話可是皇上讓你來問我的嗎?”燕王說道。
“皇上雖沒有讓我來問起這件事,可邊地的一舉一動都事關朝廷,劉璟職責所在,不得不這樣問來,還請王爺給朝廷一個交代。”劉璟不卑不亢的說道。
韓瀟聽他這樣說,知道燕王若不能講出一番道理來,劉璟定不會善罷甘休的,不禁替燕王捏了一把汗。
燕王卻是一笑說道:“想來也不是父皇讓劉大人問起的,本王就藩之前,父皇便對我說過以夷製夷的法子,我這樣做也是遵照父皇的禦令罷了。”
“不然!王爺此舉有可能會引火燒身!”劉璟斷然道,“這些番兵雖不是蒙古人,可在納哈出手下多年,對韃子不無眷念之情,若是韃子派來大隊人馬犯邊,又遣人蠱惑這些番兵,韃子便可裏應外合,北平府實是危矣!”
“劉大人多慮了,”燕王笑道,“這些番人雖是納哈出的舊部,可韃子天元皇帝早已被擊潰,如今我大明兵強馬壯,他們都是識時務的人,又怎會反戈一擊?”
韓瀟隻覺雙方的話都有道理,而劉璟顯然沒有被燕王的話所說服,他雖然沉吟不語,可心中定是在思量如何向皇帝稟報此事。
燕王好似渾不在意劉璟的這番話,隻招手道:“劉大人,咱們再下一局。”
劉璟也覺得自己方才的話語略重,便坐下身來,拾起棋子,與燕王重開局麵。
便在此時,隻見王千戶走進了後花園中,他徑直來到韓瀟的身旁,低聲說道:“僉事大人,請借一步說話。”
韓瀟見他麵色凝重,好似遇到了難題一般,於是便伸手拉了下江婉,二人隨著王千戶出了後花園,來到王府的親兵衛所中。
“僉事大人,我瞧城外的番兵可有些不大對頭!”王千戶急急的說道。
“那些番兵又鬧事了?”韓瀟心中一驚,難道真讓這個劉璟給說中了?
“大人,我一直在你身邊,並沒有親眼瞧見,是我的手下伍總旗看到的。”
王千戶話音未落,隻見他身後一眾衛兵中閃身出來一人,黝黑的麵龐,一身精神幹練的模樣。這人單膝跪地向韓瀟說道:“僉事大人在上,小的便是伍斯年。”
韓瀟見他一介武夫卻是起了如此雅致的名字,不禁對他另眼相看,於是將他扶起,又說道:“你便是伍總旗了?那些番人又犯了愛生事的毛病?”
“迴大人的話,”伍斯年略有急切的說道,顯是事態已較為嚴重,“我方才去番營找一位朋友,見到那些番人吵吵嚷嚷的,於是便問起我那朋友,他說張都司的手下的官兵與這些番人生了誤會。”
“王千戶,”韓瀟打斷伍斯年說道,“快去將孟大人請來共同參詳。”
王千戶答應一聲便起身而去,臨走前,韓瀟又囑托道:“別驚動了王爺。”
“大人放心。”王千戶答道。
韓瀟知道在劉璟巡查王府的時候,若是番兵出來鬧事,劉璟更會在皇帝麵前數說燕王的失策,因此一定要將燕王的頭號心腹孟玉書請來共同商討。
孟玉書片刻既至,他顯然已知曉事態的嚴重。
韓瀟見他進來,便對伍斯年說道:“伍大哥,請你繼續說那些番兵和張都司的人生了什麽誤會。”
“原來是斯年啊,可是出了什麽事?”孟玉書顯然和伍斯年很是熟識。
“孟大人,我的一位朋友在番營中管著糧餉,我方才去找他時,看見許多番兵摩拳擦掌的好像是要鬧事。”伍斯年講述道。
“我便問起他來,他說今天早晨,張都司的人在城裏將番兵的一個百戶給抓了起來,他們便是為此憤憤不平。”
“張都司因為何事而抓人?”孟玉書問道。
“張都司的手下來通報說,這個百戶帶著人在萬安寺旁的萬福酒樓鬧事,還傷了人,正巧被張都司手下的巡城衛隊遇見,便將他被抓了起來,說是還要行軍法。”伍斯年答道。
這時,江婉卻說道:“那個張都司真是無賴,我和大哥還有王千戶方才便在萬福樓內,可沒有聽說有番兵傷人的事,倒是碰見了他們的指揮使觀童。”
“不錯,我們確是在萬福樓見過了觀童。”韓瀟向孟玉書說道。
“這便蹊蹺了,”孟玉書沉吟道,“張都司的人定是記錯了地方。”
“孟大人,我想張都司是有意為難那些番兵的。”伍斯年說道。
隻聽劉璟接著說道:“皇上雖然知道王爺留下了這兩萬人的番兵,卻是不了解此中詳情,劉璟職責所在,不得不向王爺問上一句。”語氣微有咄咄逼人之感。
“劉大人,這兩萬人的番兵是納哈出投降時留下來的,我之所以建議皇上讓他們留在北平,便是看重了他們的戰鬥力。”燕王說道,“北元犯邊的事時有發生,這些番兵驍勇好鬥,我這乃是以夷製夷的計策。”
“話雖如此,可是我早已聽說這些番兵難以統領,又是貪得無厭,糧餉欠得一天便要鬧事,”劉璟的語氣已有些質問燕王的意味,“朝廷在這一帶屯兵何止十萬,蒙古來襲又何患無兵?敢問王爺替朝廷養得這些野蠻之人有何用處?”
韓瀟聽得劉璟咄咄逼人的語氣,已知曉他此行的目的,對番兵鬧事他亦有所耳聞。
這時,一旁的孟玉書悄聲對韓瀟說道:“王爺急著召你迴來便是想以韓尚書對他劉家的恩情使得劉璟不要過於吹毛求疵,哎,不想他仍是這般頑固不化。”
原來如此!韓瀟方明白燕王叫他迴來的目的,想來是要在酒桌之上大談往日之事,以父親的恩義令劉璟能夠“高抬貴手”。他亦覺得番兵雖然難以管教,可在戰時卻是一股生力軍,隻要運用得法,確是對付蒙古韃子的利器。因此,對劉璟的質問不禁有些疑慮。
“劉大人,這話可是皇上讓你來問我的嗎?”燕王說道。
“皇上雖沒有讓我來問起這件事,可邊地的一舉一動都事關朝廷,劉璟職責所在,不得不這樣問來,還請王爺給朝廷一個交代。”劉璟不卑不亢的說道。
韓瀟聽他這樣說,知道燕王若不能講出一番道理來,劉璟定不會善罷甘休的,不禁替燕王捏了一把汗。
燕王卻是一笑說道:“想來也不是父皇讓劉大人問起的,本王就藩之前,父皇便對我說過以夷製夷的法子,我這樣做也是遵照父皇的禦令罷了。”
“不然!王爺此舉有可能會引火燒身!”劉璟斷然道,“這些番兵雖不是蒙古人,可在納哈出手下多年,對韃子不無眷念之情,若是韃子派來大隊人馬犯邊,又遣人蠱惑這些番兵,韃子便可裏應外合,北平府實是危矣!”
“劉大人多慮了,”燕王笑道,“這些番人雖是納哈出的舊部,可韃子天元皇帝早已被擊潰,如今我大明兵強馬壯,他們都是識時務的人,又怎會反戈一擊?”
韓瀟隻覺雙方的話都有道理,而劉璟顯然沒有被燕王的話所說服,他雖然沉吟不語,可心中定是在思量如何向皇帝稟報此事。
燕王好似渾不在意劉璟的這番話,隻招手道:“劉大人,咱們再下一局。”
劉璟也覺得自己方才的話語略重,便坐下身來,拾起棋子,與燕王重開局麵。
便在此時,隻見王千戶走進了後花園中,他徑直來到韓瀟的身旁,低聲說道:“僉事大人,請借一步說話。”
韓瀟見他麵色凝重,好似遇到了難題一般,於是便伸手拉了下江婉,二人隨著王千戶出了後花園,來到王府的親兵衛所中。
“僉事大人,我瞧城外的番兵可有些不大對頭!”王千戶急急的說道。
“那些番兵又鬧事了?”韓瀟心中一驚,難道真讓這個劉璟給說中了?
“大人,我一直在你身邊,並沒有親眼瞧見,是我的手下伍總旗看到的。”
王千戶話音未落,隻見他身後一眾衛兵中閃身出來一人,黝黑的麵龐,一身精神幹練的模樣。這人單膝跪地向韓瀟說道:“僉事大人在上,小的便是伍斯年。”
韓瀟見他一介武夫卻是起了如此雅致的名字,不禁對他另眼相看,於是將他扶起,又說道:“你便是伍總旗了?那些番人又犯了愛生事的毛病?”
“迴大人的話,”伍斯年略有急切的說道,顯是事態已較為嚴重,“我方才去番營找一位朋友,見到那些番人吵吵嚷嚷的,於是便問起我那朋友,他說張都司的手下的官兵與這些番人生了誤會。”
“王千戶,”韓瀟打斷伍斯年說道,“快去將孟大人請來共同參詳。”
王千戶答應一聲便起身而去,臨走前,韓瀟又囑托道:“別驚動了王爺。”
“大人放心。”王千戶答道。
韓瀟知道在劉璟巡查王府的時候,若是番兵出來鬧事,劉璟更會在皇帝麵前數說燕王的失策,因此一定要將燕王的頭號心腹孟玉書請來共同商討。
孟玉書片刻既至,他顯然已知曉事態的嚴重。
韓瀟見他進來,便對伍斯年說道:“伍大哥,請你繼續說那些番兵和張都司的人生了什麽誤會。”
“原來是斯年啊,可是出了什麽事?”孟玉書顯然和伍斯年很是熟識。
“孟大人,我的一位朋友在番營中管著糧餉,我方才去找他時,看見許多番兵摩拳擦掌的好像是要鬧事。”伍斯年講述道。
“我便問起他來,他說今天早晨,張都司的人在城裏將番兵的一個百戶給抓了起來,他們便是為此憤憤不平。”
“張都司因為何事而抓人?”孟玉書問道。
“張都司的手下來通報說,這個百戶帶著人在萬安寺旁的萬福酒樓鬧事,還傷了人,正巧被張都司手下的巡城衛隊遇見,便將他被抓了起來,說是還要行軍法。”伍斯年答道。
這時,江婉卻說道:“那個張都司真是無賴,我和大哥還有王千戶方才便在萬福樓內,可沒有聽說有番兵傷人的事,倒是碰見了他們的指揮使觀童。”
“不錯,我們確是在萬福樓見過了觀童。”韓瀟向孟玉書說道。
“這便蹊蹺了,”孟玉書沉吟道,“張都司的人定是記錯了地方。”
“孟大人,我想張都司是有意為難那些番兵的。”伍斯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