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終南雨雪更迭。
鬆風院中不知何時種下了數株梅樹,那殷紅的梅枝點綴在鬆柏之間,使得那幾棵蒼鬆似也變得新豔了一般。
隻見院中兩道身影高低縱躍,掌風連連,時而貼身巧鬥,時而大開大合,身姿灑脫而又穩健。
其中一人四十五六歲的年紀,兩鬢微白,麵龐清瘦,一縷長須隨身飄動,步伐穩重如山。另一人卻是個十七八歲的青年,身形纖瘦,眉清目朗,雙眼靈動之極,掌勢小巧而又敏捷。
兩人拆了三十餘招,那青年側身避過對方一掌,中年人直趨他的身後,一掌擊向青年的後心。那青年雖背對於他,卻好似知曉對方要出此招,於是縱躍而起,迴身一掌相迎。
兩人手掌相交,那青年連連倒退,中年人卻穩穩的站在當地,氣若山嶽一般。
隻聽那青年說道:“師父,你的內力越發的深厚,弟子真是望塵莫及。”話中似是在說那中年人乃是以力取勝。
中年人手捋長髯,哈哈一笑說道:“這寒梅掌你也算練得熟了,隻是火候還差得遠,不過,為師看得出,你在那一招‘白雲迴望’上,實是下了一番苦功,嗯,氣貫手臂,力透掌緣,難得,難得。”
那青年聽他誇讚,不禁笑道:“師父,這‘白雲迴望’可是我敗中取勝的絕招,不過用在你老人家身上當然是不靈了。”
中年人說道:“你能將此招運用得如此精熟也算是難能可貴了,以你的悟性,五年之後,這寒梅掌定會有不小的成就,不過……”
那青年不等他說完便搶著說道:“不過這內力是招式的根基,欲使招式發揮得威力,還要好好在落梅神功上下一番苦功。”
中年人說道:“難道不是嗎?我方才出招時本未運內力,見你那一掌力透掌心,便也加了一成的功力,否則被震開的便是為師了。可見這內力的深淺,以及運用得法與否,便決定了招式的高低之分。”
那青年驚訝道:“師父,您隻用了一成的功力?弟子方才若不是退的快,早已經摔倒了,您老人家的功力真是讓人佩服,不知何時我才能練得和您一般。”
中年人笑道:“修煉內功切記心焦氣躁,要靜心安神方能有所進益。”
那青年說道:“謹遵師父教誨,弟子修煉內功時一向是心緒平和。”
中年人笑道:“嘿嘿,說這起心焦氣躁的事來,記得兩年之前,為師初次授你這寒梅掌,那時你修煉落梅神功雖然極是勤奮,可也貪多冒進,致使內力聚入經脈不散,在與我切磋掌法時運差了真氣,那天你實是昏睡了兩個時辰之久。”
那青年聽得這話臉上一紅,似是敷衍的說道:“師父教訓得是,弟子當時……當時確是內息混亂,氣血翻湧,這都是因為……因為弟子心浮氣躁,想早日將武功練好,為我爹報仇。”
中年人說道:“為師並非責怪於你,勤於修煉乃是正途,力不從心時卻亦不能強求,我輩武人終歸要沉心靜氣才能夠有所大成。”
院中正是韓瀟與端木洪師徒二人。端木洪所講述的,也正是兩年前傳授韓瀟掌法時的情形。
不過韓瀟的昏厥卻並非差了內息,而是見到師父突然使出那招“白雲迴望”來,想起白沐靈用同樣的一招將自己擊倒,她那迴眸一望中飽含的怨憤與淒婉之狀,引得自己激動不已,無名真氣由此迸發而出,打亂了內息,這才失去了知覺。
此時的韓瀟早已長高,脫去了剛入門時的孩童之氣。隻見他長身玉立,溫文爾雅,酷似書生之貌,實看不出卻是習武之人。
韓瀟的變化最是令冷文成感歎不已。
“小師弟,我記得你剛入門時可比我矮了半個頭,怎過得這幾年我卻得向你抬眼而望了?”冷文成每說起這話來都連連跺腳。
韓瀟聽了總是笑而不語,他記得冷文成不過高得自己寸許而已,哪有半個頭之說?
不過,冷文成的埋怨得確是很有道理,這兩年來,他的個子和他的內功一樣皆是無甚長進,眼看著韓瀟的變化之大,心中難免“妒忌”。
兩人間的友悌之情卻越發的深厚。冷文成仍是常常講述那些江湖軼聞,幾年下來,韓瀟聽得趣事繁多,便向冷文成開玩笑道:“五師兄,你講的這些事,我決定編排成一部《江湖奇聞錄》可好?”
兩年之中,傲雪山莊始終平靜無事,終南山上除卻往來香客也無甚喧吵,既無宋毅之輩的造訪,也無流沙幫的小醜挑梁,實有些‘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之感。
在此期間,韓瀟的內力大進,對真氣的運用之法也越發掌握的精熟,可那無名真氣卻仍是隱在丹田之中。
早年不懂武學為何物的韓瀟,隻知那無名真氣綿密沛然,可隨著內力的增長,他已漸漸領略到那真氣的精純醇厚,也由此,更覺那種下真氣之人的內功修為實是駭人之極。
此時的韓瀟早已將散落在周身經脈中的十一處穴位貫通,便連手少陽三焦經中,也隻餘下神門和少衝兩處穴位而已,達成衝陽之境已是指日可待。
自學得寒梅掌後,韓瀟常與師父還有冷文成拆招習練,切磋技藝。與師父交掌時,端木洪總是引得他將一套寒梅掌的招式全部使出,韓瀟雖毫無勝算,卻也能將寒梅掌發揮得淋漓盡致。
與冷文成的切磋又自不同,起初與他隻能拆得十招便即中掌認輸。隨著內力的增長與掌法的熟練,韓瀟漸漸能接得他更多的招式,一年之後,兩人直拆得旗鼓相當。
而此時的冷文成早已不是韓瀟的對手,兩人若認真比拚,冷文成最多能夠接得韓瀟五十招而已,這也是他“妒忌”韓瀟的原因之一。
在一次輸招後,冷文成苦笑著說道:“小師弟,我真是不明白,論起習武,我的勤奮不在你之下,若論飯量我又較你大得多,怎地功夫和個頭都落後於你?”
鬆風院中不知何時種下了數株梅樹,那殷紅的梅枝點綴在鬆柏之間,使得那幾棵蒼鬆似也變得新豔了一般。
隻見院中兩道身影高低縱躍,掌風連連,時而貼身巧鬥,時而大開大合,身姿灑脫而又穩健。
其中一人四十五六歲的年紀,兩鬢微白,麵龐清瘦,一縷長須隨身飄動,步伐穩重如山。另一人卻是個十七八歲的青年,身形纖瘦,眉清目朗,雙眼靈動之極,掌勢小巧而又敏捷。
兩人拆了三十餘招,那青年側身避過對方一掌,中年人直趨他的身後,一掌擊向青年的後心。那青年雖背對於他,卻好似知曉對方要出此招,於是縱躍而起,迴身一掌相迎。
兩人手掌相交,那青年連連倒退,中年人卻穩穩的站在當地,氣若山嶽一般。
隻聽那青年說道:“師父,你的內力越發的深厚,弟子真是望塵莫及。”話中似是在說那中年人乃是以力取勝。
中年人手捋長髯,哈哈一笑說道:“這寒梅掌你也算練得熟了,隻是火候還差得遠,不過,為師看得出,你在那一招‘白雲迴望’上,實是下了一番苦功,嗯,氣貫手臂,力透掌緣,難得,難得。”
那青年聽他誇讚,不禁笑道:“師父,這‘白雲迴望’可是我敗中取勝的絕招,不過用在你老人家身上當然是不靈了。”
中年人說道:“你能將此招運用得如此精熟也算是難能可貴了,以你的悟性,五年之後,這寒梅掌定會有不小的成就,不過……”
那青年不等他說完便搶著說道:“不過這內力是招式的根基,欲使招式發揮得威力,還要好好在落梅神功上下一番苦功。”
中年人說道:“難道不是嗎?我方才出招時本未運內力,見你那一掌力透掌心,便也加了一成的功力,否則被震開的便是為師了。可見這內力的深淺,以及運用得法與否,便決定了招式的高低之分。”
那青年驚訝道:“師父,您隻用了一成的功力?弟子方才若不是退的快,早已經摔倒了,您老人家的功力真是讓人佩服,不知何時我才能練得和您一般。”
中年人笑道:“修煉內功切記心焦氣躁,要靜心安神方能有所進益。”
那青年說道:“謹遵師父教誨,弟子修煉內功時一向是心緒平和。”
中年人笑道:“嘿嘿,說這起心焦氣躁的事來,記得兩年之前,為師初次授你這寒梅掌,那時你修煉落梅神功雖然極是勤奮,可也貪多冒進,致使內力聚入經脈不散,在與我切磋掌法時運差了真氣,那天你實是昏睡了兩個時辰之久。”
那青年聽得這話臉上一紅,似是敷衍的說道:“師父教訓得是,弟子當時……當時確是內息混亂,氣血翻湧,這都是因為……因為弟子心浮氣躁,想早日將武功練好,為我爹報仇。”
中年人說道:“為師並非責怪於你,勤於修煉乃是正途,力不從心時卻亦不能強求,我輩武人終歸要沉心靜氣才能夠有所大成。”
院中正是韓瀟與端木洪師徒二人。端木洪所講述的,也正是兩年前傳授韓瀟掌法時的情形。
不過韓瀟的昏厥卻並非差了內息,而是見到師父突然使出那招“白雲迴望”來,想起白沐靈用同樣的一招將自己擊倒,她那迴眸一望中飽含的怨憤與淒婉之狀,引得自己激動不已,無名真氣由此迸發而出,打亂了內息,這才失去了知覺。
此時的韓瀟早已長高,脫去了剛入門時的孩童之氣。隻見他長身玉立,溫文爾雅,酷似書生之貌,實看不出卻是習武之人。
韓瀟的變化最是令冷文成感歎不已。
“小師弟,我記得你剛入門時可比我矮了半個頭,怎過得這幾年我卻得向你抬眼而望了?”冷文成每說起這話來都連連跺腳。
韓瀟聽了總是笑而不語,他記得冷文成不過高得自己寸許而已,哪有半個頭之說?
不過,冷文成的埋怨得確是很有道理,這兩年來,他的個子和他的內功一樣皆是無甚長進,眼看著韓瀟的變化之大,心中難免“妒忌”。
兩人間的友悌之情卻越發的深厚。冷文成仍是常常講述那些江湖軼聞,幾年下來,韓瀟聽得趣事繁多,便向冷文成開玩笑道:“五師兄,你講的這些事,我決定編排成一部《江湖奇聞錄》可好?”
兩年之中,傲雪山莊始終平靜無事,終南山上除卻往來香客也無甚喧吵,既無宋毅之輩的造訪,也無流沙幫的小醜挑梁,實有些‘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之感。
在此期間,韓瀟的內力大進,對真氣的運用之法也越發掌握的精熟,可那無名真氣卻仍是隱在丹田之中。
早年不懂武學為何物的韓瀟,隻知那無名真氣綿密沛然,可隨著內力的增長,他已漸漸領略到那真氣的精純醇厚,也由此,更覺那種下真氣之人的內功修為實是駭人之極。
此時的韓瀟早已將散落在周身經脈中的十一處穴位貫通,便連手少陽三焦經中,也隻餘下神門和少衝兩處穴位而已,達成衝陽之境已是指日可待。
自學得寒梅掌後,韓瀟常與師父還有冷文成拆招習練,切磋技藝。與師父交掌時,端木洪總是引得他將一套寒梅掌的招式全部使出,韓瀟雖毫無勝算,卻也能將寒梅掌發揮得淋漓盡致。
與冷文成的切磋又自不同,起初與他隻能拆得十招便即中掌認輸。隨著內力的增長與掌法的熟練,韓瀟漸漸能接得他更多的招式,一年之後,兩人直拆得旗鼓相當。
而此時的冷文成早已不是韓瀟的對手,兩人若認真比拚,冷文成最多能夠接得韓瀟五十招而已,這也是他“妒忌”韓瀟的原因之一。
在一次輸招後,冷文成苦笑著說道:“小師弟,我真是不明白,論起習武,我的勤奮不在你之下,若論飯量我又較你大得多,怎地功夫和個頭都落後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