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眼中翻湧著怒意,麵色也漸漸泛起了白。她牢牢捏著手中的空杯,喚過一位女官,讓她去將府令叫過來,順帶也將今日那張焦尾琴一同取來。女官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將府令帶了過來。府令懷中還抱著一個琴匣,從外表上看,確實是今日午間見過的焦尾琴琴匣無疑。
太平繼而又轉頭望向太醫,詢問道:“若是將毒源取來,你們是否能分辨出這種毒素?”
兩位太醫麵麵相覷,終有一人答道:“臣等願勉力一試。”
太平從府令手中取過琴匣,吩咐他在一旁候著,然後親手將琴匣打開,露出了裏頭那張焦尾琴。
一縷幽然的香氣從焦尾琴上散逸出來,有些像是桐香,但細細分辨之後,卻又不像了reads();。太醫們小心翼翼地在手上疊了帕子,又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張焦尾琴,然後用了銀針滴露等等複雜的手段,折騰了約莫兩刻鍾之後,才又麵麵相覷地互望一眼,道:“此琴的琴身上,確實抹過一層劇毒。”
太平尚未發話,旁邊的府令便已失聲說道:“琴、琴上有毒?!”
霎時間大半的賓客都被他這一聲驚唿鎮住,紛紛轉頭向這邊望來。太平麵沉如水,正待嗬斥,忽然聽見後頭傳來了武後的聲音:“何事喧嘩?”
她轉頭望去,便看見武後已經掀開了珠簾,正在女官的陪同下,朝這邊走來。
太平心中微一沉吟,知道若是武後插手此事,恐怕公主府中要有大半人脫不了幹係。她起身給武後讓出位子,又放緩了聲音說道:“不過是些小事,阿娘不必介懷,女兒可自行處理妥當。”
武後指著府令說道:“但我方才聽他說,‘琴上有毒’。”
武後心知太平多半不會說實話,便也不再問她,而是指著一位太醫說道:“你將方才所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給我聽,半點也不許遺漏。”
太醫戰戰兢兢地說了聲是,隨後便將事情逐一道來。包括太平公主忽然命人傳喚太醫、太平公主身上中了毒、太平公主命人取來那張琴、琴身上正抹著那種毒……他每說一句話,武後的臉色就難看一分,到最後,她眼中已有狂風暴雨在攢聚。
她指著府令,喝問道:“此琴是何人所贈?”
府令哆哆嗦嗦地抖了半日,說不出半句話來。
“廢物!”武後霍地站起身來,又指著府令說道:“將今日的禮單拿來,讓我過目!”
府令哆哆嗦嗦地從懷中取出了那份禮單。
武後接過禮單,逐行逐字地看去,麵色漸漸沉了下來。她沒花多長時間就找到了那張焦尾琴,也找到了送出那張焦尾琴的人:臨川公主。
臨川公主這兩年一直在幽州養病,平時也一直都是進退有度,怎麽會忽然做出這種事情來?
武後麵色愈發暗沉,指了一位女官,沉聲吩咐道:“去將宗正卿喚來,命他徹查此事。將這張琴從購置到送出,又在路上輾轉,最終送到公主府時所經過的人手,一概查驗清楚。無論經手人是皇親國戚還是販夫走卒,一律都要報予我知道!”
女官領命而去。
武後淩厲的目光掃過府令,又掃過一旁瑟瑟發抖的婢女們,冷聲說道:“公主府令、府丞、錄事失職,交由宗正寺問責;府上服侍的使女仆役,一概騰換幹淨,半個不留。”
周圍又有一名女官應下。
武後繼而又指著那兩位太醫說道:“你二人從此便留在公主府中,照顧公主的飲食起居。若是今日之事再發生一迴,我拿你二人是問!你們身為男子,行事多有不便,我會從尚食局中撥兩個司藥的女官過來,幫助你們行事。”
太醫亦唯唯應下。
武後最後又轉過身,狠狠一指戳在了太平的腦門上reads();。
太平被武後這一指戳得齜牙咧嘴,連方才那種濃重的困意也消散了許多。她嘶了一聲,又喚了一聲阿娘,苦笑道:“阿娘這樣做,難道不會打草驚蛇麽?”
武後冷聲說道:“打草驚蛇,總好過我女兒無辜喪命。”
太平垂下目光,低低應了聲是。
武後緩了口氣,繼而又說道:“你年紀尚輕,不曉得世間人心險惡。這些日子你就留在府中,哪裏都不要去。阿娘會留給你兩個女官,助你打理府中事務。切記,除了阿娘給你留下的人,你一概不要相信。”
太平一怔,然後垂首應了聲是。
武後目光逐一掃過周圍的賓客。被她目光掃到的人,全都訥訥地低下頭去,不敢看她。武後目光轉了一輪,又重新迴到了太平身上,對她說道:“那位宗正卿,你原也認得,你也可以信他。”
太平細細迴憶片刻,卻想不起那位宗正卿是誰。
她正待發問,便聽見外間有人來報,說是宗正卿到了。她朝外間望去,女官帶著一個將近三十歲的身穿錦袍的男子走了進來。那名男子見到武後,遙遙施了一禮,道:“臣宗正卿、檢校太子左衛率武承嗣叩見天後。”他轉而又向太平施禮,道,“參見公主。”
太平有些驚訝地望著他:“武……”
武後指著武承嗣說道:“這是你的表兄。”
太平微垂下目光:“……表兄。”
原來,是他。
昔年阿娘登基為皇,武承嗣、武三思謀求太子之位,很是做了一番動作。
後來武承嗣被封為魏王,又進為文昌左相,榮寵一時。
太平心中不知轉了多少個彎,但麵上卻絲毫不顯。她曉得這位表兄權欲極重,為人也有些不擇手段。若是同他沾上關係,哪怕隻有一星半點,都是大大的不妙。
她不動聲色地後退了半步,卻撞到了一個人身上。迴頭望時,才發現薛紹不知何時已經來到了她的旁邊。他麵上依然有著淡淡的倦色,眼神也微有些迷茫,但袖中的手卻已經攥住了她的手腕。
薛紹穩穩扶住了她,低聲叮囑道:“公主當心。”
太平低低應了一聲,繼而又問道:“你可感覺到有什麽不適?”
薛紹搖搖頭,指節在太陽穴上輕按兩下,才說道:“除了稍感到困倦之外,未曾有絲毫不適。”
太平稍稍寬心,又轉頭去看武承嗣。武承嗣已經問府令取來了禮單,又取過那張焦尾琴,正在同身後幾個官吏低聲商議著什麽。那幾個官吏不大像宗正寺的人,看服色,倒像是從大理寺抽調出來的官員,專司斷案刑獄的。
她悄聲問薛紹:“依你之見,此事是何人所為?”
薛紹沉吟片刻,緩緩搖頭,道:“臣亦沒有半點頭緒。”
又過了半個多時辰,武承嗣帶著幾個人驗完了東西,又同武後說了一些話後,便起身告辭reads();。武後抬眼望了一下天色,亦指著兩位女官說道:“你們留在府中服侍。”隨後也迴了大明宮。
他們這一走,席間賓客們亦接二連三地起身告辭。今日出了這樣大的事情,誰都害怕沾上一身的麻煩,也不敢同這件事情有過多的牽扯。太平神色如常地送了客,又轉迴府中,從容自如地處理餘下事宜。
今天夜裏,那股莫名而來的倦意,倒很是讓她睡了一個安穩覺。
次日一早醒來,太平朦朧地感覺到眼前有個影子在晃。她睜眼望去,看見薛紹正側身坐在她身旁,雪白的中衣微敞,手中持著一盒膏藥,正慢慢地往她額頭上塗抹。
膏藥冰涼,一絲絲沁入肌膚裏,消解了原先火辣辣的疼痛。
昨夜武後下手太重,指甲在她額頭上摁了一個紅痕,還微微掐出了一些血絲。她昨夜有些匆忙,又睡得極沉,一時間竟忘了這件事情。
太平等薛紹替她抹完藥膏,才含笑望著他說道:“你今日倒是起得遲了。”
薛紹抬手替她攏了攏長發,低低歎息一聲:“今日天還未亮,便有人給我送了一道旨意,說是我剛從波斯迴來,舟車勞頓,允我半個月的假。”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半個月的假,哪裏是因為他舟車勞頓,分明就是為了昨夜那一場禍事。
太平訝然道:“……這是,軟禁?”
薛紹微微搖頭,目光中隱然多了幾分笑意:“大約是天後不相信金吾衛,所以才讓我貼身護著公主。公主雖然食邑千餘,府中卻並無親兵護衛,想來還是有些兇險。”
他擱下那盒膏藥,又溫聲說道:“臣服侍公主起身。”
眼下公主府中已空蕩蕩的不剩幾個人,昨夜武後留下的那幾個女官,又在忙著挑揀新的使女仆役進府,無暇顧及到公主和駙馬。太平盥洗過後,索性圍上冪籬,同薛紹一起去東市用膳。
薛紹今日不當值,便依從太平的意思,牽了一匹馬,和她一起慢慢地在市肆上走著。東市上熙熙攘攘,很有一番市井的熱鬧。太平走了兩步,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來。
她透過冪籬的薄紗朝薛紹望去,薛紹正牽著馬,慢慢地在市肆走著。他察覺到太平的目光,便轉過頭來望她,溫聲問道:“怎麽了?”
太平的聲音透過薄紗,朦朦朧朧地傳了出來:“你曾允過我一件事。”
薛紹停下腳步,凝神望著太平,等候她的下文。
太平低咳一聲,道:“你允過我,陪我去踏青。”
薛紹一怔之下,憶及自己確實答應過太平,陪她出去踏青。隻是他們在西域時走得匆忙,在波斯又是聚少離多,這件事情就這樣耽擱了下來,遲遲都沒有兌現。
他抬眼望著空中飄飛的薄雪,笑問道:“公主今日想要出去踏……唔,踏雪麽?”
時下已經是初冬,薄雪紛飛,草木衰敗,連河麵上也結了厚厚的一層冰。若是此時出去,恐怕找不半點青蔥來踏,隻能是踏雪踏冰了。
太平轉頭望他,朦朧的聲音中透出些許笑意來:“可好?”
薛紹緩緩點頭,應道:“公主有命,微臣定當遵從reads();。”
兩人略用了些朝食,便又牽過馬,慢慢地朝郊外走去。
天空中依然飄了薄薄的雪,一股又一股的涼風吹得人遍體生寒。太平不自覺地朝薛紹旁邊偎了偎,與他並肩走在市肆上,慢慢地和他說一些話。他們兩人都是一身的錦衣,走過市肆和坊門時,不少行人都紛紛避讓,生怕衝撞了貴人。
太平抬手壓了一下冪籬,笑道:“看來下次出門,該換一身布衣才是。”
薛紹側頭望她一眼,想象了一下太平荊釵布裙的樣子,禁不住失笑出聲,道:“很是。”
公主麵容姣好,生來妍麗,隻怕就算是褪下一身華裳,也依舊掩不住她的姿容。薛紹抬手拂過太平的肩膀,替她摘下一片雪,心中隱然有些期待起來。
兩人又慢慢地走過了一處道觀,太平忽然停下腳步,道:“我想去求兩枚簽。”
薛紹低低說了聲好,便陪太平一同進了那間道觀。
太平對道觀並不陌生,早兩年吐蕃派人來請求和親時,高宗還將她送到道觀裏住過兩年。她和薛紹在道觀裏轉了兩轉,找到了一個白須白眉的老道士。太平遞足香火錢之後,便說自己要求簽。
老道士半睜半眯著眼睛問道:“求問什麽?”
太平側頭望了薛紹一眼,道:“姻緣。”
老道士手握簽筒,猛然抖了兩抖,抖出一支竹簽來。那支竹簽恰好落在太平手心裏,背麵整整齊齊地刻了十四個字: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太平手一抖,竹簽便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正麵赫然寫著上上二字。
老道士煞有介事地說道:“是上上簽。”
太平透過冪籬,瞥了薛紹一眼,發現他神色如常,便俯身迅速拾起那支竹簽,攏入袖中,淡然笑道:“甚好。”
冪籬之下,她的耳根已漸漸紅透,心跳聲亦有如擂鼓。
她曉得這是一曲鳳求凰。但這曲鳳求凰……這曲鳳求凰……
太平捏著那支竹簽,裝作什麽都不曾發生過的樣子,慢慢朝外間走去。薛紹上前兩步,低聲對那位道士說了兩句什麽。道士眉毛一撇,連連搖頭,一副老道不知的表情。薛紹無可奈何,隻得轉身朝外間走去,和太平落下了三四丈的距離。
太平渾然未覺,在經過一處轉角時,她忽然聽見了兩個女子交談的聲音。
其中一人說道:“昨夜太平公主府上的事情,你可聽說了?”
另一人歎息一聲,道:“隻怕整個長安城都傳遍了。”
最先那人亦歎息道:“臨川公主這大半輩子,都跟隨駙馬在河朔一帶抗擊突厥,幾個兒子也都是投筆從戎的少年英才。這迴攪進這種渾水裏,可真是……晚節不保。”
另一人嗤笑一聲,道:“哪裏是晚節不保,簡直就是一石二鳥。”
最先那人驚訝地說道:“一石二鳥?夫人何出此言?”
另一人聲音略略壓低了些:“你還猜想不透麽?一張抹了毒的焦尾琴,要麽太平公主死,臨川公主獲罪;要麽臨川公主死,宗正寺又查出此事並非臨川公主所為,太平公主汙蔑姑母,亦獲罪reads();。無論如何,太平和臨川兩位公主,終有一人要獲罪,另一人死。”
太平微微皺眉,轉過那處彎角,循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道觀中灼灼地開了一片紅梅,紅梅林中站著兩位夫人,一麵采摘著紅梅花瓣,一麵側頭說著一些話。一位夫人穿著大氅,亦戴了冪籬,看不清容貌;而另一位夫人,從綬印服色上看,似乎是一位王妃。
今年皇帝改元,又恰逢千牛備身大選,所以不少王妃夫人們都從封地裏來到了長安。
那位戴著冪籬的夫人說道:“長安城今時不同往日,你又許久不曾迴長安,還是仔細一些為好。阿姊這些話,隻同你一個人說,你可莫要往外傳。無論天後還是太平公主,你切記,能避則避。”
那位王妃皺眉說道:“可我卻不明白,為何臨川公主一死,太平公主便要獲罪?畢竟這件事情,太平公主亦是深受其害。”
那位戴著冪籬的夫人嗤笑一聲,道:“臨川公主一聲清清白白,到頭來竟要以死明誌。她是太平公主的姑母,還不夠讓太平公主獲罪麽?”
那位王妃一驚,喀擦一聲,折斷了一枝紅梅。
太平慢慢地走上前去,取下冪籬,柔聲說道:“夫人聰穎,實在令太平佩服得很。”
她走得悄無聲息,又是在距離兩人極近的地方取下冪籬,竟教人避無可避。那兩位夫人沒料到此間有人,更沒料到聽她們說話的人,就是昨夜那起禍事的主角之一,太平公主。
她們齊齊愣在了那裏,許久之後,那位頭戴冪籬的夫人才最先反應過來,取下冪籬,朝太平施施行禮:“參見公主。”
那位王妃亦擱下手中的花籃,朝太平施禮道:“公主。”
雖然方才她們不曾說過太平公主半句壞話,但背後議論別人,總不是什麽好事。更何況她們議論的主角之一,已不知站在身後聽了多久,又聽到了多少。
太平抬了抬手,道:“不必多禮。”
她望向那位頭戴冪籬的夫人,忽然發覺那位夫人有些眼熟。
她又望向那位王妃,赫然發覺那位王妃同樣有些眼熟。
隻是這長安城中,世家大族皇親貴戚們統共就那麽幾個,轉來轉去不過是那幾張麵孔,就算她覺得眼熟,多半也不過是些沾親帶故的姑姑或是嬸娘。太平略加思忖之後,便轉頭詢問那位頭戴冪籬的夫人:“敢問夫人,家從何處?”
那位夫人目光一緊,卻依然垂首答道:“本為柳氏女,現已嫁為崔氏婦。”
崔氏,又是崔氏。
太平淡淡地笑了開來:“原來是崔夫人。”
她目光在崔夫人身上轉了兩轉,又柔聲說道:“方才夫人所言甚是,若是姑母一生清清白白,卻平白為我所累,我的確逃脫不了這樁幹係。隻是崔夫人,您方才那番說辭,怕是有些多慮。”
太平繼而又轉頭望向太醫,詢問道:“若是將毒源取來,你們是否能分辨出這種毒素?”
兩位太醫麵麵相覷,終有一人答道:“臣等願勉力一試。”
太平從府令手中取過琴匣,吩咐他在一旁候著,然後親手將琴匣打開,露出了裏頭那張焦尾琴。
一縷幽然的香氣從焦尾琴上散逸出來,有些像是桐香,但細細分辨之後,卻又不像了reads();。太醫們小心翼翼地在手上疊了帕子,又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張焦尾琴,然後用了銀針滴露等等複雜的手段,折騰了約莫兩刻鍾之後,才又麵麵相覷地互望一眼,道:“此琴的琴身上,確實抹過一層劇毒。”
太平尚未發話,旁邊的府令便已失聲說道:“琴、琴上有毒?!”
霎時間大半的賓客都被他這一聲驚唿鎮住,紛紛轉頭向這邊望來。太平麵沉如水,正待嗬斥,忽然聽見後頭傳來了武後的聲音:“何事喧嘩?”
她轉頭望去,便看見武後已經掀開了珠簾,正在女官的陪同下,朝這邊走來。
太平心中微一沉吟,知道若是武後插手此事,恐怕公主府中要有大半人脫不了幹係。她起身給武後讓出位子,又放緩了聲音說道:“不過是些小事,阿娘不必介懷,女兒可自行處理妥當。”
武後指著府令說道:“但我方才聽他說,‘琴上有毒’。”
武後心知太平多半不會說實話,便也不再問她,而是指著一位太醫說道:“你將方才所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給我聽,半點也不許遺漏。”
太醫戰戰兢兢地說了聲是,隨後便將事情逐一道來。包括太平公主忽然命人傳喚太醫、太平公主身上中了毒、太平公主命人取來那張琴、琴身上正抹著那種毒……他每說一句話,武後的臉色就難看一分,到最後,她眼中已有狂風暴雨在攢聚。
她指著府令,喝問道:“此琴是何人所贈?”
府令哆哆嗦嗦地抖了半日,說不出半句話來。
“廢物!”武後霍地站起身來,又指著府令說道:“將今日的禮單拿來,讓我過目!”
府令哆哆嗦嗦地從懷中取出了那份禮單。
武後接過禮單,逐行逐字地看去,麵色漸漸沉了下來。她沒花多長時間就找到了那張焦尾琴,也找到了送出那張焦尾琴的人:臨川公主。
臨川公主這兩年一直在幽州養病,平時也一直都是進退有度,怎麽會忽然做出這種事情來?
武後麵色愈發暗沉,指了一位女官,沉聲吩咐道:“去將宗正卿喚來,命他徹查此事。將這張琴從購置到送出,又在路上輾轉,最終送到公主府時所經過的人手,一概查驗清楚。無論經手人是皇親國戚還是販夫走卒,一律都要報予我知道!”
女官領命而去。
武後淩厲的目光掃過府令,又掃過一旁瑟瑟發抖的婢女們,冷聲說道:“公主府令、府丞、錄事失職,交由宗正寺問責;府上服侍的使女仆役,一概騰換幹淨,半個不留。”
周圍又有一名女官應下。
武後繼而又指著那兩位太醫說道:“你二人從此便留在公主府中,照顧公主的飲食起居。若是今日之事再發生一迴,我拿你二人是問!你們身為男子,行事多有不便,我會從尚食局中撥兩個司藥的女官過來,幫助你們行事。”
太醫亦唯唯應下。
武後最後又轉過身,狠狠一指戳在了太平的腦門上reads();。
太平被武後這一指戳得齜牙咧嘴,連方才那種濃重的困意也消散了許多。她嘶了一聲,又喚了一聲阿娘,苦笑道:“阿娘這樣做,難道不會打草驚蛇麽?”
武後冷聲說道:“打草驚蛇,總好過我女兒無辜喪命。”
太平垂下目光,低低應了聲是。
武後緩了口氣,繼而又說道:“你年紀尚輕,不曉得世間人心險惡。這些日子你就留在府中,哪裏都不要去。阿娘會留給你兩個女官,助你打理府中事務。切記,除了阿娘給你留下的人,你一概不要相信。”
太平一怔,然後垂首應了聲是。
武後目光逐一掃過周圍的賓客。被她目光掃到的人,全都訥訥地低下頭去,不敢看她。武後目光轉了一輪,又重新迴到了太平身上,對她說道:“那位宗正卿,你原也認得,你也可以信他。”
太平細細迴憶片刻,卻想不起那位宗正卿是誰。
她正待發問,便聽見外間有人來報,說是宗正卿到了。她朝外間望去,女官帶著一個將近三十歲的身穿錦袍的男子走了進來。那名男子見到武後,遙遙施了一禮,道:“臣宗正卿、檢校太子左衛率武承嗣叩見天後。”他轉而又向太平施禮,道,“參見公主。”
太平有些驚訝地望著他:“武……”
武後指著武承嗣說道:“這是你的表兄。”
太平微垂下目光:“……表兄。”
原來,是他。
昔年阿娘登基為皇,武承嗣、武三思謀求太子之位,很是做了一番動作。
後來武承嗣被封為魏王,又進為文昌左相,榮寵一時。
太平心中不知轉了多少個彎,但麵上卻絲毫不顯。她曉得這位表兄權欲極重,為人也有些不擇手段。若是同他沾上關係,哪怕隻有一星半點,都是大大的不妙。
她不動聲色地後退了半步,卻撞到了一個人身上。迴頭望時,才發現薛紹不知何時已經來到了她的旁邊。他麵上依然有著淡淡的倦色,眼神也微有些迷茫,但袖中的手卻已經攥住了她的手腕。
薛紹穩穩扶住了她,低聲叮囑道:“公主當心。”
太平低低應了一聲,繼而又問道:“你可感覺到有什麽不適?”
薛紹搖搖頭,指節在太陽穴上輕按兩下,才說道:“除了稍感到困倦之外,未曾有絲毫不適。”
太平稍稍寬心,又轉頭去看武承嗣。武承嗣已經問府令取來了禮單,又取過那張焦尾琴,正在同身後幾個官吏低聲商議著什麽。那幾個官吏不大像宗正寺的人,看服色,倒像是從大理寺抽調出來的官員,專司斷案刑獄的。
她悄聲問薛紹:“依你之見,此事是何人所為?”
薛紹沉吟片刻,緩緩搖頭,道:“臣亦沒有半點頭緒。”
又過了半個多時辰,武承嗣帶著幾個人驗完了東西,又同武後說了一些話後,便起身告辭reads();。武後抬眼望了一下天色,亦指著兩位女官說道:“你們留在府中服侍。”隨後也迴了大明宮。
他們這一走,席間賓客們亦接二連三地起身告辭。今日出了這樣大的事情,誰都害怕沾上一身的麻煩,也不敢同這件事情有過多的牽扯。太平神色如常地送了客,又轉迴府中,從容自如地處理餘下事宜。
今天夜裏,那股莫名而來的倦意,倒很是讓她睡了一個安穩覺。
次日一早醒來,太平朦朧地感覺到眼前有個影子在晃。她睜眼望去,看見薛紹正側身坐在她身旁,雪白的中衣微敞,手中持著一盒膏藥,正慢慢地往她額頭上塗抹。
膏藥冰涼,一絲絲沁入肌膚裏,消解了原先火辣辣的疼痛。
昨夜武後下手太重,指甲在她額頭上摁了一個紅痕,還微微掐出了一些血絲。她昨夜有些匆忙,又睡得極沉,一時間竟忘了這件事情。
太平等薛紹替她抹完藥膏,才含笑望著他說道:“你今日倒是起得遲了。”
薛紹抬手替她攏了攏長發,低低歎息一聲:“今日天還未亮,便有人給我送了一道旨意,說是我剛從波斯迴來,舟車勞頓,允我半個月的假。”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半個月的假,哪裏是因為他舟車勞頓,分明就是為了昨夜那一場禍事。
太平訝然道:“……這是,軟禁?”
薛紹微微搖頭,目光中隱然多了幾分笑意:“大約是天後不相信金吾衛,所以才讓我貼身護著公主。公主雖然食邑千餘,府中卻並無親兵護衛,想來還是有些兇險。”
他擱下那盒膏藥,又溫聲說道:“臣服侍公主起身。”
眼下公主府中已空蕩蕩的不剩幾個人,昨夜武後留下的那幾個女官,又在忙著挑揀新的使女仆役進府,無暇顧及到公主和駙馬。太平盥洗過後,索性圍上冪籬,同薛紹一起去東市用膳。
薛紹今日不當值,便依從太平的意思,牽了一匹馬,和她一起慢慢地在市肆上走著。東市上熙熙攘攘,很有一番市井的熱鬧。太平走了兩步,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來。
她透過冪籬的薄紗朝薛紹望去,薛紹正牽著馬,慢慢地在市肆走著。他察覺到太平的目光,便轉過頭來望她,溫聲問道:“怎麽了?”
太平的聲音透過薄紗,朦朦朧朧地傳了出來:“你曾允過我一件事。”
薛紹停下腳步,凝神望著太平,等候她的下文。
太平低咳一聲,道:“你允過我,陪我去踏青。”
薛紹一怔之下,憶及自己確實答應過太平,陪她出去踏青。隻是他們在西域時走得匆忙,在波斯又是聚少離多,這件事情就這樣耽擱了下來,遲遲都沒有兌現。
他抬眼望著空中飄飛的薄雪,笑問道:“公主今日想要出去踏……唔,踏雪麽?”
時下已經是初冬,薄雪紛飛,草木衰敗,連河麵上也結了厚厚的一層冰。若是此時出去,恐怕找不半點青蔥來踏,隻能是踏雪踏冰了。
太平轉頭望他,朦朧的聲音中透出些許笑意來:“可好?”
薛紹緩緩點頭,應道:“公主有命,微臣定當遵從reads();。”
兩人略用了些朝食,便又牽過馬,慢慢地朝郊外走去。
天空中依然飄了薄薄的雪,一股又一股的涼風吹得人遍體生寒。太平不自覺地朝薛紹旁邊偎了偎,與他並肩走在市肆上,慢慢地和他說一些話。他們兩人都是一身的錦衣,走過市肆和坊門時,不少行人都紛紛避讓,生怕衝撞了貴人。
太平抬手壓了一下冪籬,笑道:“看來下次出門,該換一身布衣才是。”
薛紹側頭望她一眼,想象了一下太平荊釵布裙的樣子,禁不住失笑出聲,道:“很是。”
公主麵容姣好,生來妍麗,隻怕就算是褪下一身華裳,也依舊掩不住她的姿容。薛紹抬手拂過太平的肩膀,替她摘下一片雪,心中隱然有些期待起來。
兩人又慢慢地走過了一處道觀,太平忽然停下腳步,道:“我想去求兩枚簽。”
薛紹低低說了聲好,便陪太平一同進了那間道觀。
太平對道觀並不陌生,早兩年吐蕃派人來請求和親時,高宗還將她送到道觀裏住過兩年。她和薛紹在道觀裏轉了兩轉,找到了一個白須白眉的老道士。太平遞足香火錢之後,便說自己要求簽。
老道士半睜半眯著眼睛問道:“求問什麽?”
太平側頭望了薛紹一眼,道:“姻緣。”
老道士手握簽筒,猛然抖了兩抖,抖出一支竹簽來。那支竹簽恰好落在太平手心裏,背麵整整齊齊地刻了十四個字: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太平手一抖,竹簽便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正麵赫然寫著上上二字。
老道士煞有介事地說道:“是上上簽。”
太平透過冪籬,瞥了薛紹一眼,發現他神色如常,便俯身迅速拾起那支竹簽,攏入袖中,淡然笑道:“甚好。”
冪籬之下,她的耳根已漸漸紅透,心跳聲亦有如擂鼓。
她曉得這是一曲鳳求凰。但這曲鳳求凰……這曲鳳求凰……
太平捏著那支竹簽,裝作什麽都不曾發生過的樣子,慢慢朝外間走去。薛紹上前兩步,低聲對那位道士說了兩句什麽。道士眉毛一撇,連連搖頭,一副老道不知的表情。薛紹無可奈何,隻得轉身朝外間走去,和太平落下了三四丈的距離。
太平渾然未覺,在經過一處轉角時,她忽然聽見了兩個女子交談的聲音。
其中一人說道:“昨夜太平公主府上的事情,你可聽說了?”
另一人歎息一聲,道:“隻怕整個長安城都傳遍了。”
最先那人亦歎息道:“臨川公主這大半輩子,都跟隨駙馬在河朔一帶抗擊突厥,幾個兒子也都是投筆從戎的少年英才。這迴攪進這種渾水裏,可真是……晚節不保。”
另一人嗤笑一聲,道:“哪裏是晚節不保,簡直就是一石二鳥。”
最先那人驚訝地說道:“一石二鳥?夫人何出此言?”
另一人聲音略略壓低了些:“你還猜想不透麽?一張抹了毒的焦尾琴,要麽太平公主死,臨川公主獲罪;要麽臨川公主死,宗正寺又查出此事並非臨川公主所為,太平公主汙蔑姑母,亦獲罪reads();。無論如何,太平和臨川兩位公主,終有一人要獲罪,另一人死。”
太平微微皺眉,轉過那處彎角,循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道觀中灼灼地開了一片紅梅,紅梅林中站著兩位夫人,一麵采摘著紅梅花瓣,一麵側頭說著一些話。一位夫人穿著大氅,亦戴了冪籬,看不清容貌;而另一位夫人,從綬印服色上看,似乎是一位王妃。
今年皇帝改元,又恰逢千牛備身大選,所以不少王妃夫人們都從封地裏來到了長安。
那位戴著冪籬的夫人說道:“長安城今時不同往日,你又許久不曾迴長安,還是仔細一些為好。阿姊這些話,隻同你一個人說,你可莫要往外傳。無論天後還是太平公主,你切記,能避則避。”
那位王妃皺眉說道:“可我卻不明白,為何臨川公主一死,太平公主便要獲罪?畢竟這件事情,太平公主亦是深受其害。”
那位戴著冪籬的夫人嗤笑一聲,道:“臨川公主一聲清清白白,到頭來竟要以死明誌。她是太平公主的姑母,還不夠讓太平公主獲罪麽?”
那位王妃一驚,喀擦一聲,折斷了一枝紅梅。
太平慢慢地走上前去,取下冪籬,柔聲說道:“夫人聰穎,實在令太平佩服得很。”
她走得悄無聲息,又是在距離兩人極近的地方取下冪籬,竟教人避無可避。那兩位夫人沒料到此間有人,更沒料到聽她們說話的人,就是昨夜那起禍事的主角之一,太平公主。
她們齊齊愣在了那裏,許久之後,那位頭戴冪籬的夫人才最先反應過來,取下冪籬,朝太平施施行禮:“參見公主。”
那位王妃亦擱下手中的花籃,朝太平施禮道:“公主。”
雖然方才她們不曾說過太平公主半句壞話,但背後議論別人,總不是什麽好事。更何況她們議論的主角之一,已不知站在身後聽了多久,又聽到了多少。
太平抬了抬手,道:“不必多禮。”
她望向那位頭戴冪籬的夫人,忽然發覺那位夫人有些眼熟。
她又望向那位王妃,赫然發覺那位王妃同樣有些眼熟。
隻是這長安城中,世家大族皇親貴戚們統共就那麽幾個,轉來轉去不過是那幾張麵孔,就算她覺得眼熟,多半也不過是些沾親帶故的姑姑或是嬸娘。太平略加思忖之後,便轉頭詢問那位頭戴冪籬的夫人:“敢問夫人,家從何處?”
那位夫人目光一緊,卻依然垂首答道:“本為柳氏女,現已嫁為崔氏婦。”
崔氏,又是崔氏。
太平淡淡地笑了開來:“原來是崔夫人。”
她目光在崔夫人身上轉了兩轉,又柔聲說道:“方才夫人所言甚是,若是姑母一生清清白白,卻平白為我所累,我的確逃脫不了這樁幹係。隻是崔夫人,您方才那番說辭,怕是有些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