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走到了第二十二個年頭的夏末,也注定了是個多事之秋,聖上的身體狀況剛剛有所好轉,朝廷中人也甚是歡喜鼓舞,然而此時卻又傳出徐真居功自傲,折辱老將軍程知節的小道消息來。


    程知節素來明哲保身,低調得很,不似尉遲敬德,一大把年紀了還是那樣直來直往的火爆脾氣,能惹得程知節攜子上門請罪,徐真也真是太過目中無人了。


    李世民重用徐真,也是劍走偏鋒,他對徐真是信得過的,但徐真終究年輕,是故當袁天罡不動聲色將這則消息吹入李世民耳中之時,李世民都忍不住心裏發火。


    他知道老臣們一個個都忌憚他,特別是到了晚年,若非擔心自己大限將至,有人會從中作梗,興風作浪,他也不會讓徐真一下就平步青雲,這般將徐真推至風口浪尖之上。


    知曉了這消息之後,蘇元朗和李淳風也不敢替徐真辯駁,他們不似袁天罡,除了修道之事,素來不論朝政。


    李世民倒是開始有些懷疑袁天罡此時出現的時機和動機了。


    不過他還是決定對徐真敲打一番,這樣對朝臣而言也是一種撫慰,無論對錯,徐真資曆尚淺,若力挺徐真,勢必會讓老臣子們心寒。


    於是乎,貞觀二十二年的七月,徐真被聖上派到劍南道協助閻立德督造戰船去了,此時他的身體狀況有所迴轉,不得不說是徐真的功勞,然而他又不得不將徐真暫時調離,以平複朝堂輿論,這也不知道是他李世民第幾次向朝臣妥協了。


    對於這位千古一帝來說,這個皇帝在臣子麵前確實有些窩囊,時不時會被那些“硬項令”罵一通,但換來的卻是大唐帝國二十幾年的強盛和興旺!


    李明達聽說了此事,連忙入宮來分說,她不似其他皇子和公主,她深受李世民的疼愛,而且李世民知道,她不會像其他人那樣有著極強的功利心,她隻想著對李世民好,當然了,也想著對徐真好。


    當這個小女兒把當日的真相都說了出來,希望聖上能夠將徐真留在長安之時,李世民隻是苦笑一聲。


    作為大唐帝國的家長,這等事情還能瞞得過他李世民?


    他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平衡,這才是帝王心術。


    徐真並未到宮中來分辨,這也讓李世民深感欣慰,起碼徐真比他所認為的要更加的成熟,也讓他更加的放心。


    雖然身體經過調養之後,精力也恢複了許多,但李世民心裏始終有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那就是高句麗!


    他要趁著自己還有力氣的時候,替李治鋪平道路,高句麗是必須要越過的一個坎,劍南道森林資源豐富,砍伐樹木來修造戰船在適合不過,這些樹木能夠建造出長達百尺,寬五十尺的巨船,早好之後就順江而下,自江州揚州,送到萊州去,以備征遼所用。


    老臣子們聽說徐真被下放到劍南道,一顆心終於安定了下來。


    “聖上還是很念舊情的咧。”他們如是想道。


    非但如此,左領軍大將軍程知節還被封為從二品的鎮國大將軍,距離武將最高榮譽也隻有那麽一丟丟的距離!


    而程知節的庶子程俊,也如願進入了東宮,成為太子通事舍人。


    此舉再次讓老臣子們看到了聖上的恩寵,朝堂之上再無怨言,臣子們越發鞠躬盡瘁地輔佐李治處理朝政。


    李世民的身體得了徐真的桑拿版洞天福地的驅毒療養,晚年服丹積攢下來的毒素慢慢排泄了出去,身體越發硬朗起來,整個人也恢複了精力,可他並不打算插手朝政,仍舊由李治代為處理。


    他得以更專注地去處理一些私下裏的事情,他的身體雖然好了,然而房玄齡卻病重了。


    房玄齡出身官宦之家,年少有為,於亂世之中投靠李世民,輔佐唐王,運籌帷幄,安定社稷,精誠奉國,可謂居功至偉。


    他乃是當年玄武門之變的主要參與者,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等五人並功第一,聖上繼位之後,他就已經當了中書令,貞觀三年又為尚書左仆射,十一年封為梁國公,到了貞觀十六年就已經取得了司空的至高無上榮耀。


    他在李世民的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軍謀大事,負責管理文牘,每逢書寫軍文奏章,停馬可成,簡約而義理豐厚,甚至連草稿都不用打,連高祖李淵都對他讚賞有加。


    諸如張亮、薛收、李大亮,甚至被譽為“聰明識達,王佐之才”的杜如晦,都是他房玄齡推薦給李世民的,杜如晦而後位列卿相,與房玄齡合成房謀杜斷,可見房玄齡知人善用又忠心為主。


    據說李世民還是秦王之時,每次攻滅一方梟雄,軍中諸人都在全力搜刮珍寶財物,唯獨房玄齡率先拉攏人才,將富有謀略和驍勇善戰的人都安置於幕府之中,私下結交,共同為李世民效力。


    到了貞觀年間,房玄齡為相十數載,深得朝臣愛戴,已然成為公認的大唐股肱。


    他的女兒乃韓王妃子,兒子房遺愛尚了高陽公主,顯貴之極,然而他卻低調之極,不敢在人前炫耀,貞觀十八年,聖上第一次親征遼東,他和褚遂良是拒絕的,但最終還是讓長孫無忌隨聖駕出征,自己留守京城。


    李治和李泰爭奪嫡位皇儲之時,房遺愛和柴令武差點深陷其中,若非房玄齡從中阻撓,這兩個小子說不定早已被流放了。


    如今他病重,擔心的卻仍舊是征遼之事。


    李世民親自到府上來探望他,派名醫劉神威為其治療,甚至每日供給禦膳,讓這位老臣跟自己吃一樣的夥食,房玄齡自是感動不已。


    在他的心中,李世民仍舊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主秦王,哪怕身體不堪,卻仍舊野心勃勃,想要看到大唐征服四海八荒,他也一如既往的想要替李世民看守著後院,處理諸多麻煩,收拾爛攤子擦屁股。


    可他終究還是老了。


    李世民看著病榻上的房玄齡,不由傷感大哭,房玄齡卻對他說:“如今天下太平,隻是聖上接連東討高句麗,此乃國之隱患,聖上含怒意決,臣下莫敢犯顏,若我知而不言,隻怕會含恨而死啊...”


    李世民感動萬千,對陪同在一旁的高陽公主說:“他都已經並未將死了,還能擔憂著我的國家,又有哪個臣子如他這般...”說完不由落淚。


    迴到宮中,李世民遂授其子房遺愛為右衛中郎將,房遺則封為中散大夫,讓他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兩個兒子人前顯貴。


    非但如此,李世民在朝堂上說起這事,群臣不由感動肺腑,不過他想起徐真為自己建造洞天福地之時,又連忙讓徐真從劍南道趕迴來,希望徐真能夠想想辦法,讓房玄齡多活個一年半載。


    袁天罡知曉了這消息之後,連忙迴報到李治這處,李治心裏也是很不舒服,這房玄齡雖然是太子少師,然而並不看好李治,雖然同樣盡心輔佐,但李治很清楚,在房玄齡的心中,太子另有其人,房玄齡從來沒看得起過他李治!


    袁天罡早已將蘇元朗和李淳風建造的洞天福地摸了個清楚,與其說是二人之功,不如說全憑徐真的奇思妙想。


    若真讓徐真從劍南道趕迴來,又想出什麽法子來,房玄齡估計真的能再延壽個一年半年咧!


    這本是好事一樁,然而慕容寒竹見不得徐真勢大,遂給李治獻上了一條毒計!


    房玄齡是死定了,但他的死,必須要死得有價值,而這個價值,又必須是李治的價值!


    李治雖然怯懦,但並不是蠢人,他也知道李世民栽培徐真,實在為李治繼位打造強大的軍中班底,可對於李治來說,掌控軍權是必須的,但那個人就不一定是徐真了!


    於是第二天,李治到宮中請安,不免一番感歎,對房玄齡感激涕零,多頌揚老相公之功德,而後向聖上表態,希望能夠親自監督禦膳房,每日給房玄齡供給禦膳。


    李世民不由欣慰萬分,覺得這個兒子終於是懂事了,想起李承乾和李泰,心裏不免糾結,他本來就是想要極力培養李承乾,連李治這般的懦弱性子,如今都有了一國之君的氣魄,他李承乾怎麽就這麽心急啊!


    念及此處,李世民突然開心不起來,草草將李治送了出去。


    李治知道父親的心意,直到如今,父親都還是念著李承乾和李泰,他不免心裏積鬱,但想起即將要做的事情,又興奮了起來,連忙迴到宮中,讓慕容寒竹親自督促禦膳房的工作。


    國之棟梁瀕臨彌留,朝堂之上陰霾籠罩,徐真也是輕歎不已,這聖上就如六月的天氣,怎地說變就變,一會將他打發到劍南道來砍樹,一會又要他迴去當神醫,沒事就給你升官,有事就隨便流放你出去,好給他立威,徐真覺得真的不能跟李世民愉快的玩耍了。


    不過他還是立即就啟程迴長安,可沒想到的是,房玄齡終究還是沒能等到徐真這個大神醫。


    貞觀二十二年七月的一天,跟隨了李世民三十二年的一代名相,終究是逃不過天命的拘拿,與世長辭,終年七十歲。


    聖上為之廢朝三日,追贈為太尉,諡號文昭,陪葬昭陵,與初唐其他二十三位開國功臣一起,畫像供奉於淩煙閣。


    徐真入宮麵聖,李世民似乎老了許多,好像失去了支柱一般,然而徐真卻感受得到李世民眼中的異色,那不是悲傷,而是憤怒!


    “徐真,我要你暗中查一下,房相到底是怎麽死的!”


    當徐真聽到李世民這句話的時候,他都有些蒙了,這房玄齡不是病死的麽?還需要查什麽?難不成聖上想要借機清洗朝中權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離人望左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離人望左岸並收藏唐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