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凰將一條濕麵巾疊好,輕輕放在子衿的額頭上:“這場仗打贏打輸與你都很不利。與其讓別人暗中算計,倒不如先躲開,保存實力,一旦戰火燃起,你還有能力去救火,將戰爭的損失降到最低。”
子衿拉起鳴凰的手:“知我者,妻也。”
“唉,誰能知道你這番苦心呢?”鳴凰歎道。
子衿笑道:“丫頭,你才十八歲,沒必要這麽唉聲歎氣的!”
鳴凰道:“我是替你擔心。聽兄長說,朝裏有反對你的聲音,而且還不少。”
子衿道:“朝廷裏出現不一樣的聲音,這是正常現象。沒有辯論,哪有真理?沒有諸子百家的聲音,哪裏有變法改革?”
鳴凰道:“可是曆朝曆代的變法改革都有人在流血,都有許多無辜的人付出生命!人們在喊出自己的聲音的時候,還在用刀用陰謀清除不一樣的聲音!”
子衿默然。
鳴凰盯著他的眼睛:“是不是以元韜為主?”
“他是為家國著想,並無他心,你別多想。”子衿疲憊地閉上眼睛。
鳴凰道:“希望如此!”
幾天之後,加急戰報一封封傳入京城:
“宋軍接近我東南邊境,未有進攻意圖。”
“宋軍沿黃河急行,未有軍士上岸,扶啟幹將軍一路監督,並實施襲擊,對方沒有過激反應。”
“宋軍戰船入我東南州水麵,依然急行軍,目前未有進攻意圖。”
朝廷裏更是緊張,司徒、長史、各部尚書在緊張地關注著軍情:
“從目前情況看,宋軍應該是真的借道北上的。”
“二十萬重兵,差不多是宋國軍力的一半。倘若真的如子衿大將軍的判斷,那麽我軍完全可以借這個機會削弱宋國的力量。”
“是啊,子衿將軍的計謀是可以一用的。”
人們的意見開始傾向於子衿,不僅長孫行讚成,連齊項都力挺子衿。
皇帝也開始動搖,他猶豫了許久之後,終於下定決心:“速速傳旨與太子,命令長孫迅齊麟在陽州原地待命。命令扶啟幹的八千精銳停止監視,原地駐紮。”
皇帝的命令以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傳出,然而,還是晚了……
朝廷命令還在路上緊急傳遞的時候,元韜已經下達了攔截的命令。陽城外的一個叫十裏坡的地方,戰爭打響了。
當戰車步兵從船上卸下時,長孫迅與齊麟麵麵相覷,他們都沒看明白,這是要幹什麽。
戰車以半月形擺開,各艘戰船上急速衝下士兵,排列在戰車的內圍,齊麟哪裏見過這樣的場麵,他看得津津有味。
又有戰車上白旗揮動,從船上衝下許多持著大弩和盾牌的士兵,長孫迅大叫“不好”,他舉起兵器:“快,趁對方立足未穩,殺過去!”
北朝士兵催動坐騎風一樣卷過去,對方的箭也射了過來,大概是弓箭不夠強硬,或者是逆著風向,許多箭軟綿綿地落在地上。
齊麟大笑:“誰說宋國強大,不過如此,殺!”
在後邊督戰的元韜也露出輕蔑的微笑,他一揮手,晉寶帶領後軍的一萬精騎兵也卷向陣地。
北國的騎兵縱馬馳騁,由一字型轉為兩翼突出的環形,衝向宋軍戰車。
近了,更近了……
突然,戰車上盾牌閃開,現出架在車上的大弩,長孫迅大驚,但是,馬隊如同暴風驟雨一般,很難刹住腳。如蝗的箭鏃帶著淩厲的哨音冷酷地飛出來,毫不猶豫地紮在飛奔的戰馬和騎士們身上……
戰馬飛跌出去,把騎士們扔了出去,後邊的戰馬被絆倒,沉重地砸在砂礫粗糙的地麵上。
人的慘叫聲、馬的悲鳴聲、弩機的冷酷爆發聲、箭鏃在風中的銳叫聲響徹在五月的土地上,殷紅的血從熱乎乎的身體裏流出來,滲進石縫裏,澆灌著這片貧瘠土地上幹渴的小草……
小草茂盛起來,騎士的身體漸漸冰冷……
加急軍報飛一樣進入穿過郭城、內城,進入皇城:
“陽城慘敗,宋國軍隊以兩千七百人破我三萬精騎兵。”
“我軍損失兩萬人,都統扶啟幹戰死殉國。”
“陽城失守。”
“宋軍深入我東南州腹地。”
“太子被困東南州城,急待救援。”
短短四天的時間,戰爭形勢急轉直下,皇帝元嗣終於坐不住了,他要禦駕親征。
長孫行勸道:“陛下,京城穩定不久,正是百廢待興之時;何況,軍中無張良之謀,樊噲之勇,陛下不宜親征。”
齊項請戰:“臣願意帶兵出戰,為太子解圍。”
蘇瑾道:“陛下,臣推薦子衿大將軍領兵迎敵。”
皇帝問長孫行:“司徒大人,子衿的身體能不能領兵?”
長孫行道:“犬子身為北國臣子,理應為國出力,為陛下分憂!”
於是一道聖旨傳到養心別苑,命令子衿速速點兵,營救太子。
鳴凰十分擔心:“你這病剛好,臉色還沒紅潤起來呢,行嗎?”
秋先生“哼”了一聲:“還得我這老頭子跟著。”
鳴凰道:“先生,急行軍鞍馬勞頓,您這歲數,可受不了。先生把藥裝好,我帶上,我跟著他去。”
子衿道:“我已經大好,你們都不用去了。”
秋先生努努嘴:“聽見沒,人家硬朗著呢!別管他,我看著他再撂倒床上。”
子衿命令夜暗到左右大營點兵,自己到宮中拜見皇帝。
皇帝道:“子衿啊,朕後悔沒有采納你的建議,才招致今天的敗局。你病體尚未痊愈,便要你領兵打仗,朕心中不安。”
子衿道:“臣身體已經大好,陛下不要掛心。軍情緊急,臣今天就出發。”
兩萬精騎蹚起衝天煙塵奔往東南方向。
月朗星稀,子衿命令安營休息。篝火明亮,映紅了他的臉,他就著火把看了一會兒地圖,站起身來,望著天上的明月出神……
那月亮飽滿而豐潤,在子衿眼裏漸漸幻化出鳴凰笑笑的麵容,一會兒又成了女兒那張可愛的小臉……
“哥哥——”熟悉的聲音在耳畔響起,他自失地笑笑:想念親人了,竟然出現幻聽了。
子衿拉起鳴凰的手:“知我者,妻也。”
“唉,誰能知道你這番苦心呢?”鳴凰歎道。
子衿笑道:“丫頭,你才十八歲,沒必要這麽唉聲歎氣的!”
鳴凰道:“我是替你擔心。聽兄長說,朝裏有反對你的聲音,而且還不少。”
子衿道:“朝廷裏出現不一樣的聲音,這是正常現象。沒有辯論,哪有真理?沒有諸子百家的聲音,哪裏有變法改革?”
鳴凰道:“可是曆朝曆代的變法改革都有人在流血,都有許多無辜的人付出生命!人們在喊出自己的聲音的時候,還在用刀用陰謀清除不一樣的聲音!”
子衿默然。
鳴凰盯著他的眼睛:“是不是以元韜為主?”
“他是為家國著想,並無他心,你別多想。”子衿疲憊地閉上眼睛。
鳴凰道:“希望如此!”
幾天之後,加急戰報一封封傳入京城:
“宋軍接近我東南邊境,未有進攻意圖。”
“宋軍沿黃河急行,未有軍士上岸,扶啟幹將軍一路監督,並實施襲擊,對方沒有過激反應。”
“宋軍戰船入我東南州水麵,依然急行軍,目前未有進攻意圖。”
朝廷裏更是緊張,司徒、長史、各部尚書在緊張地關注著軍情:
“從目前情況看,宋軍應該是真的借道北上的。”
“二十萬重兵,差不多是宋國軍力的一半。倘若真的如子衿大將軍的判斷,那麽我軍完全可以借這個機會削弱宋國的力量。”
“是啊,子衿將軍的計謀是可以一用的。”
人們的意見開始傾向於子衿,不僅長孫行讚成,連齊項都力挺子衿。
皇帝也開始動搖,他猶豫了許久之後,終於下定決心:“速速傳旨與太子,命令長孫迅齊麟在陽州原地待命。命令扶啟幹的八千精銳停止監視,原地駐紮。”
皇帝的命令以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傳出,然而,還是晚了……
朝廷命令還在路上緊急傳遞的時候,元韜已經下達了攔截的命令。陽城外的一個叫十裏坡的地方,戰爭打響了。
當戰車步兵從船上卸下時,長孫迅與齊麟麵麵相覷,他們都沒看明白,這是要幹什麽。
戰車以半月形擺開,各艘戰船上急速衝下士兵,排列在戰車的內圍,齊麟哪裏見過這樣的場麵,他看得津津有味。
又有戰車上白旗揮動,從船上衝下許多持著大弩和盾牌的士兵,長孫迅大叫“不好”,他舉起兵器:“快,趁對方立足未穩,殺過去!”
北朝士兵催動坐騎風一樣卷過去,對方的箭也射了過來,大概是弓箭不夠強硬,或者是逆著風向,許多箭軟綿綿地落在地上。
齊麟大笑:“誰說宋國強大,不過如此,殺!”
在後邊督戰的元韜也露出輕蔑的微笑,他一揮手,晉寶帶領後軍的一萬精騎兵也卷向陣地。
北國的騎兵縱馬馳騁,由一字型轉為兩翼突出的環形,衝向宋軍戰車。
近了,更近了……
突然,戰車上盾牌閃開,現出架在車上的大弩,長孫迅大驚,但是,馬隊如同暴風驟雨一般,很難刹住腳。如蝗的箭鏃帶著淩厲的哨音冷酷地飛出來,毫不猶豫地紮在飛奔的戰馬和騎士們身上……
戰馬飛跌出去,把騎士們扔了出去,後邊的戰馬被絆倒,沉重地砸在砂礫粗糙的地麵上。
人的慘叫聲、馬的悲鳴聲、弩機的冷酷爆發聲、箭鏃在風中的銳叫聲響徹在五月的土地上,殷紅的血從熱乎乎的身體裏流出來,滲進石縫裏,澆灌著這片貧瘠土地上幹渴的小草……
小草茂盛起來,騎士的身體漸漸冰冷……
加急軍報飛一樣進入穿過郭城、內城,進入皇城:
“陽城慘敗,宋國軍隊以兩千七百人破我三萬精騎兵。”
“我軍損失兩萬人,都統扶啟幹戰死殉國。”
“陽城失守。”
“宋軍深入我東南州腹地。”
“太子被困東南州城,急待救援。”
短短四天的時間,戰爭形勢急轉直下,皇帝元嗣終於坐不住了,他要禦駕親征。
長孫行勸道:“陛下,京城穩定不久,正是百廢待興之時;何況,軍中無張良之謀,樊噲之勇,陛下不宜親征。”
齊項請戰:“臣願意帶兵出戰,為太子解圍。”
蘇瑾道:“陛下,臣推薦子衿大將軍領兵迎敵。”
皇帝問長孫行:“司徒大人,子衿的身體能不能領兵?”
長孫行道:“犬子身為北國臣子,理應為國出力,為陛下分憂!”
於是一道聖旨傳到養心別苑,命令子衿速速點兵,營救太子。
鳴凰十分擔心:“你這病剛好,臉色還沒紅潤起來呢,行嗎?”
秋先生“哼”了一聲:“還得我這老頭子跟著。”
鳴凰道:“先生,急行軍鞍馬勞頓,您這歲數,可受不了。先生把藥裝好,我帶上,我跟著他去。”
子衿道:“我已經大好,你們都不用去了。”
秋先生努努嘴:“聽見沒,人家硬朗著呢!別管他,我看著他再撂倒床上。”
子衿命令夜暗到左右大營點兵,自己到宮中拜見皇帝。
皇帝道:“子衿啊,朕後悔沒有采納你的建議,才招致今天的敗局。你病體尚未痊愈,便要你領兵打仗,朕心中不安。”
子衿道:“臣身體已經大好,陛下不要掛心。軍情緊急,臣今天就出發。”
兩萬精騎蹚起衝天煙塵奔往東南方向。
月朗星稀,子衿命令安營休息。篝火明亮,映紅了他的臉,他就著火把看了一會兒地圖,站起身來,望著天上的明月出神……
那月亮飽滿而豐潤,在子衿眼裏漸漸幻化出鳴凰笑笑的麵容,一會兒又成了女兒那張可愛的小臉……
“哥哥——”熟悉的聲音在耳畔響起,他自失地笑笑:想念親人了,竟然出現幻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