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遠向各位解釋道:“我剛才所提到的“微觀層麵的交戰麵寬度”,通俗地來說,其實就是一般來說處在作戰整形第一排,或者靠前排,能夠進行火力輸出的單位數量,差不多就這意思。具體來說,也就是要讓我們第一排”


    在戰場上,思遠自然也隻能這樣較為簡單地來解釋了。


    要講清楚這個概念,首先要從“戰場寬度”以及“戰場縱深”這兩個概念講起。


    “戰場寬度”在宏觀戰場中,一般指的是雙方進行戰役時,交火的前線長度,有的時候,甚至可以用來指一場戰爭雙方交火前線的長度;而“戰場縱深”,一般指的則是作戰單位從戰鬥邊緣地區,到交火的火線處的距離,這個概念同樣也可以用在戰略上,而這樣的“縱深”,一般稱為“戰略縱深”。


    上麵所提到的這兩個概念,其實一般是用來指宏觀戰場情況的兩個概念,不過之前被思遠來描述微觀戰場的情況,在某些情況,其實也是挺適合的。


    不論是“寬度”,還是“縱深”,都有著一定的作用。


    “寬度”一般情況下決定著一個作戰陣型或者一個作戰整體的火力輸出能力,而“縱深”,則一般情況下決定了一個作戰陣型或是一個作戰整體的抗突破能力。


    如何在不增加單位的情況下,調整這兩個要素,使作戰陣型或是整體更加適合戰場、戰役或是戰爭情況,是指揮人員需要進行權衡的。


    其實再來舉個具體的例子,可能就可以讓“寬度”和“縱深”這兩個概念更為明確了。


    這裏拿火器的某一段發展時代(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初)中,步兵主力戰鬥部隊的陣型“進化”,來作為解釋“微觀層麵的交戰麵寬度”的例子。


    在人類較早使用火器的時代中,持有火器的士兵,和持有一般為長矛等長杆冷兵器的士兵一起結成方陣,持有火器的士兵一般會聚集在這個方陣的四個角,而其他持有冷兵器士兵,則位於方陣中部較大一塊區域。


    這樣的“火槍大方陣”,可以說其“寬度”和“縱深”是相近的。


    將“寬度”和“縱深”安排成這樣,也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在火器發展的較早期階段,由於射擊頻率很低,加上當時火器沒有膛線,精度較差,因此火器的火力輸出能力較弱。如果直接由持有火器的士兵組成一排,那麽麵對敵方的衝擊騎兵,或是其他肉搏單位,可能沒有較高的抗突破能力。


    所以說,那時的火槍手,需要與冷兵器士兵結成有一定縱深的方陣。


    隨著火器的重視,火器在一個作戰陣型,或是在一個作戰整體中的比例,開始漸漸提升,而隨著火器的發展,火器本身的射擊頻率以及射擊精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刺刀的發明,也使持有火器的步兵,有了更強的防突破能力。


    漸漸地,那個時代的一個步兵作戰團體的陣型,就漸漸開始向火力輸出優化的方向發展了。


    降低縱深來增加寬度,這樣就能提升瞬時的火力輸出能力,而至於縱深減少帶來的防突破能力的減少,則可以用攻擊來作為防禦來彌補,通過增加火力輸出能力,來降低對方的突破能力——這樣的轉化,不但直接提升了火力輸出能力,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能間接地增加己方防突破能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屬前線之逆襲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K9HT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K9HT並收藏金屬前線之逆襲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