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
屁股進浴桶的那一刹那李崇魂都飛了一半,宋離有些擔憂地看了過來,但是李崇下一秒就安靜了,平靜如坐定老僧。
顧亭說要泡足兩刻鍾,李崇總算是堅持到了時間到,剛剛從浴桶中出來,就聽到了外麵有些急促的腳步聲:
“陛下,南境八百裏急奏。”
李崇和宋離同時抬頭,小太監將還封著火漆的折子交給了李崇,李崇此刻也顧不得別的,披上了衣服便直接打開了火漆,越是看臉上的神色越冷,他放下奏折聲音果斷:
“傳內閣,兵部,戶部,吏部尚書及侍郎進宮。”
宋離看了過來:
“南境出什麽事兒了?”
李崇沉下氣:
“扶南,幹渠,蒲甘三個屬國聯合赤衣族集合五萬大軍進犯南境,已經奪了甘州,深州二州,這折子是向朝廷要兵要銀子的。”
宋離的瞳孔微縮:
“赤衣族早就已經七零八落,不剩下什麽族人,扶南,幹渠,蒲甘自正德帝開始便年年向朝廷納貢,隻是到光帝後期,西南小國上供之數便一年不如一年,到了陛下登基初期,西南便開始偶有叛亂。
朝廷與藩屬此消彼長,他們此刻興兵來犯恐怕是知道了朝中動亂,王和保這才進去幾天,這消息微妙傳的太快了些,此戰他們便是想欺陛下年幼,已不滿屬國的位置了。”
這個道理李崇自然懂,大明強盛的時候也是萬國來朝,但是到了大明的後期,還有哪個屬國會來朝貢?
西南叛亂便是大梁王朝在走衰落的一個體現,他深吸了一口氣:
“朕明白,西南小國雖然動搖不了大梁的根本,但是此戰不能敗,你先歇著吧,朕去隔壁。”
李崇喚了宮人過來就要重新束發更衣,宋離放不下心:
“臣陪陛下去。”
李崇看他臉色不好便要拒絕,而宋離直接開口:
“西南自大梁太祖時便是由鎮安侯世代鎮守,就像是焰親王府世代鎮守北境一樣,正德帝時期與南境屬國打了整整三年,此後南境諸國安靜了很多年。
直到光帝時期,光帝將自幼在宮中長大的安和郡主封為公主嫁與鎮安侯以牽製兵權,但是安和公主並未生下嫡子,侯府中隻有一個嫡女,以至於侯爵無人可繼,光帝便以安駐北境為由,向北境派了鎮南將軍以分兵權。
陛下登基的第二年,鎮安侯病逝,這些年南境的守衛便都由鎮南將軍徐孟成負責,徐孟成和張朝理的妻子是同族。”
李崇知道宋離這是在幫他梳理此刻北境的關係圖,他最信任的人隻有宋離,有些事兒他能問宋離卻不能問朝中其他的人,軍情緊急今晚恐怕他還真不能不去,他看向身邊的人開口:
“先把晚上的藥用了,多穿一些,今天外麵冷。”
宋離真的聽了他的話服了藥,又讓顧亭拿了參片過來,由著宮人為他束發,他閉著眼睛緩著精神,他聽到李崇問出聲:
“鎮安侯沒有納妾沒有庶子嗎?”
宋離搖了搖頭:
“有納妾,妾室也沒能生下一兒半女。”
李崇的臉色冷然,光帝於大梁朝真是如同攪屎棍一樣的存在,恐怕鎮安侯隻有一個女兒和安和公主脫不了關係,而安和公主恐怕也隻是光帝為分化南境兵權的一個政治犧牲品,而現在的這個徐孟成恐怕難堪大任。
作者有話要說:
不愧是學過心理學的周副總
哈哈哈哈哈,想到上藥的畫麵,我不行了,周副總是真的想死,不是裝的
別人做情。事纏纏綿綿,他們做法事慘慘烈烈
後麵要聯手搞事業了
ps:喜歡記得收藏一下主頁作者哦
第50章 陛下已經過了一個時辰很久了
軍情萬分緊急,內閣和三部尚書,侍郎來的極快,李崇和宋離到的時候,人已經到齊了,宋離因為上一次救駕重傷,已經多日不露麵了,不過南境出了這麽大的事兒,他此刻過來倒是也說得過去。
宋離和岩月禮等人見了禮,李崇掃了一圈這一次吏部,戶部和兵部來的人,不知不覺間這朝中顯要的三部的權力已經重新劃分了。
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乃是三朝元老陳文景,這位老臣雖然沒入內閣,但是也算是位極人臣了,隻是早年和王和保素有摩擦,王和保掌權之後他便三天兩頭地稱病不上朝,吏部的事物都由原來王和保的門生魏忠代理。
而現在王和保倒下了,魏忠也被牽連下了大理寺,這位胡子都花白的元老又打起了精神來,現在看著那紅潤的麵色瞧著身體比宋離都好多了。
戶部的變化倒是不大,尚書吳鄭太樹上掉片葉子都怕砸腦袋,戶部的事物還是由韓維主理,如今內閣沒了王和保,韓維和岩月禮又是同年,他現在在戶部就仿佛就像沒了婆婆欺壓的媳婦,終於熬到了能當家做主。
倒是兵部給李崇的印象最淺,他隻記得上次宋離下獄的時候,兵部折進去了一個和那位史禦史連襟的兵部侍郎,而有意思的是,那位兵部侍郎竟然是兵部三位大人中唯一一個軍旅出身的人,現在兵部的尚書和侍郎竟然都是文官出身。
李崇點了點座椅開口:
“都坐下說吧。”
臣子是坐下了,但是他現在是一點兒也不想坐也坐不下,索性直接來到了廳中,站在了大梁輿圖之下,他也不繞彎子而是直接開口:
“南境的事兒諸位已經知道了,議議吧,朕才剛親政,你們也給朕講講這赤衣族,還有扶南,幹渠,蒲甘三國戰力如何,何以能讓讓徐孟成節節敗退。”
李崇對徐孟成的帶兵能力存疑,因為在今天的戰報抵京之前,他就已經上了幾份折子,說的都是這些日子和赤衣族摩擦不斷,他隻當是地方小族鬧事兒,並沒有理會他要餉銀一事。
但是宋離方才卻說,赤衣族早已經七零八落,南境可是陳兵八萬,徐孟成竟然在這種兵力絕對的優勢下都沒有及時鎮壓住叛亂,扶南三國必然也是看到了南境兵將戰力的衰弱才敢貿然興兵,可以說如今三國壓境,有一半的責任是主將的。
宋離身為內相,幾乎從不會直接參與國事,他此刻隻是坐在一旁端起了李崇剛讓人上來的茶盞,冰冷的手握著這茶盞剛好,他低斂眉眼並沒有開口。
第一個為陛下解惑的是內閣隱隱已有首輔話語權的岩月禮:
“陛下,赤衣族從前叫赤衣國,前朝的時候赤衣國被滅,便稱赤衣族,其族人好養蛇,常年盤踞在山林中,這些年來與南境兵將並無什麽衝突,這一次也不知是發生了什麽,讓這赤衣族與南境軍對上了。
至於扶南,幹渠,蒲甘三國乃是我大梁屬國,這三國同進同退,皇族之間互有通婚,這三國皆是被鎮安侯府鎮壓多年,自老侯爺去世之後他們一直對南境五洲虎視眈眈,但是卻一直未曾有具體的動作,臣以為,這一次他們敢貿然興兵正是因為徐孟成被一個赤衣族折騰的節節敗退所致。
欲治兵者必先選將,臣以為此刻朝廷應及時換下徐孟成,將徐孟成連降三級戴罪立功。”
看到岩月禮和自己想到一塊兒去李崇還是鬆了一口氣的,他的話音落下之後內閣也無異議,三部自然也不會有什麽意見,徐孟成的仗打成了這樣,若是再擔任南境守將,恐怕整個南境都要被他拖下水。
就在幾人附議的時候,一直喝茶的宋離才抬頭開口:
“陛下,臣讚同換下徐孟成,但是臣以為不能讓徐孟成降三級留任,而是應該立刻召迴京城。”
李崇看向他:
“為何?”
宋離放下了茶盞,將手重新攏迴了衣袖中,看向了岩月禮開口:
“岩輔方才也說了,赤衣族這些年來和南境駐軍從無敵對,為何這兩個月忽然打了起來?此事恐怕隻有將徐孟成召迴京城才能問清楚。”
李崇一瞬間便明白了宋離的意思,他是覺得此次戰事的導火索或許並不在赤衣族而在徐孟成,岩月禮也低頭沉思,片刻之後開口:
“陛下,臣讚同宋督主所言,南境事宜還是要召徐孟成迴京才能弄清楚。”
李崇拍板:
“好,便召徐孟成迴京,這頂替徐孟成的人選諸位可有?”
這個他實在是沒主意,這大梁朝中的人他不認識的太多了,這一次主動開口的是韓維:
“臣舉薦都指揮使陳青楓接替徐孟成的位子。”
李崇並不知道這個陳青楓是誰,下意識看向了宋離,宋離開口:
“陛下,這陳青楓乃是先鎮安侯的女婿,此人出身將門世家,確實頗有領兵的才能,隻是光帝十三年,因為陳青楓的折子中未曾避帝名諱,便從原來的前鋒軍中被調離,後任靈州都指揮使。”
李崇就知道隻要有光帝在的地方,準幹不了什麽好事兒,他抬眼看向了大梁輿圖,目光落在了南境的方向,南境五州,分別的是甘州,深州,璐州,陽州和靈州,其中如今已經陷落的甘,深二州接壤扶南好幹渠,而靈州則為五州之中最小也是最靠進內陸的一個州。
宋離手撚了撚衣擺,似乎在記憶中搜索著什麽,半晌之後他再次開口:
“陛下,臣也以為陳青楓是個不錯的人選,鎮安侯隻有一個嫡女,臣聽聞這位侯府嫡女是由老鎮安侯親自教養長大,不喜女紅倒喜兵書,老侯爺乃是最了解扶南三國的人,想來嫡女也是學識淵博,倒是也是陳青楓的一個助力。”
他的話音剛落兵部尚書左立輕哼了一聲,聲調中的不削雖然有意遮掩不過還是顯露了不少出來:
“禦敵衛邊是男兒之責,此事事關北境安危,茲事體大,宋督主竟然將禦敵的希望寄在一個女子身上,真是荒謬可笑,非男兒之誌。”
這話明明白白在映射宋離太監的身份,在朝堂這麽多年,這樣的言語相刺宋離聽的多了,從前他從不會將這樣的言語放在心上,但是此刻左立那一句非男兒之誌說出來的時候,宋離的心就像是被刺了一下,他不介意,但是他不希望有人在李崇的麵前這樣提及他。
他正要反唇相譏,便有另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是李崇的聲音,他冷哼了一聲:
“男兒勇猛,自當衝在婦孺之前,守土衛邊,但是打仗不光靠勇狠,還要靠腦子,若是那位郡主真能得老侯爺真傳,莫說是旁人,就是你左立,也未必有郡主更了解扶南三國,左尚書這尚書也要用些腦子當。”
李崇此言毫不客氣,半點兒沒有給這二品大員的麵子,左立被說的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也隻能認下,岩月禮聞言卻是看了看宋離,想來經過此次宮變,宋離更得陛下信任了,思及他身後的直廷司,他唇邊的弧度淡了兩分。
這替代徐孟成的人選最後還是選定了陳青楓,並在下聖旨的時候著宮人帶了有一句口諭,許他攜夫人前往。
解決了人選之後,最棘手的就是糧草了,李崇向後倚了一下桌案,屁股挨在桌案的時候他立刻彈了起來,宋離目光驟然看了過來,眼底的擔憂一閃而逝,岩月禮看著天子一直站著不由得勸了一句:
“陛下也坐下歇歇吧。”
李崇連忙擺了擺手:
“不用,朕不累,坐了一天了就想站一會兒,說說糧草吧,韓維。”
戶部是大梁的錢袋子,財神爺,有沒有有多少這位鐵公雞戶部侍郎最是清楚了。
提到糧草,韓維那張本來就是剛正嚴肅的臉更加剛正嚴肅了:
“陛下,年前從米商手中收了十萬石,若是全部運往南境夠南境兵將兩個半月之用。”
李崇的腦子裏已經開始閃過各種數字了,一石大約是60斤,大約夠一個人吃60天,八萬人吃六十天就需要八萬石,這樣算來也確實隻夠兩個多月的軍糧。
韓維再次開口:
“而且從京城到南境,運河隻能運到福州,福州至靈州的運河已經被淤泥堵塞,那一段便隻能陸運,陸運的損耗便要一成。”
李崇深深吸了一口氣,一巴掌拍到了腦門上,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都是什麽事兒啊?窮就算了,路還不通?他再一次站在了地圖前開口:
“陸運從福州到靈州需要幾天?”
這一次兵部尚書左立立刻抓準機會開口:
“迴陛下,若是押送糧草晝夜不停也需四至五天。”
快馬其實兩天就到,但是大批糧草部隊行軍的速度不可能上來。
李崇皺眉站在地圖前麵,忽然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從朝廷撥糧確實損耗太大,所以隻能由靠近南境的州府去籌。”
一直沒有說話的老臣陳文景此時開口,蒼老的聲音中難掩悲涼無奈:
“陛下,京城之中的五大糧庫在天子腳下尚且出了此等陋聞,南境周邊的州府糧庫的情況相必也好不到哪裏去。”
大梁的腐朽已經日益凸顯,這個道理其實誰都明白,隻是陳文景敢當著陛下的麵說出來罷了,此話一落正陽宮內都安靜了下來,岩月禮看了一眼陳文景終究沒有說話。
屁股進浴桶的那一刹那李崇魂都飛了一半,宋離有些擔憂地看了過來,但是李崇下一秒就安靜了,平靜如坐定老僧。
顧亭說要泡足兩刻鍾,李崇總算是堅持到了時間到,剛剛從浴桶中出來,就聽到了外麵有些急促的腳步聲:
“陛下,南境八百裏急奏。”
李崇和宋離同時抬頭,小太監將還封著火漆的折子交給了李崇,李崇此刻也顧不得別的,披上了衣服便直接打開了火漆,越是看臉上的神色越冷,他放下奏折聲音果斷:
“傳內閣,兵部,戶部,吏部尚書及侍郎進宮。”
宋離看了過來:
“南境出什麽事兒了?”
李崇沉下氣:
“扶南,幹渠,蒲甘三個屬國聯合赤衣族集合五萬大軍進犯南境,已經奪了甘州,深州二州,這折子是向朝廷要兵要銀子的。”
宋離的瞳孔微縮:
“赤衣族早就已經七零八落,不剩下什麽族人,扶南,幹渠,蒲甘自正德帝開始便年年向朝廷納貢,隻是到光帝後期,西南小國上供之數便一年不如一年,到了陛下登基初期,西南便開始偶有叛亂。
朝廷與藩屬此消彼長,他們此刻興兵來犯恐怕是知道了朝中動亂,王和保這才進去幾天,這消息微妙傳的太快了些,此戰他們便是想欺陛下年幼,已不滿屬國的位置了。”
這個道理李崇自然懂,大明強盛的時候也是萬國來朝,但是到了大明的後期,還有哪個屬國會來朝貢?
西南叛亂便是大梁王朝在走衰落的一個體現,他深吸了一口氣:
“朕明白,西南小國雖然動搖不了大梁的根本,但是此戰不能敗,你先歇著吧,朕去隔壁。”
李崇喚了宮人過來就要重新束發更衣,宋離放不下心:
“臣陪陛下去。”
李崇看他臉色不好便要拒絕,而宋離直接開口:
“西南自大梁太祖時便是由鎮安侯世代鎮守,就像是焰親王府世代鎮守北境一樣,正德帝時期與南境屬國打了整整三年,此後南境諸國安靜了很多年。
直到光帝時期,光帝將自幼在宮中長大的安和郡主封為公主嫁與鎮安侯以牽製兵權,但是安和公主並未生下嫡子,侯府中隻有一個嫡女,以至於侯爵無人可繼,光帝便以安駐北境為由,向北境派了鎮南將軍以分兵權。
陛下登基的第二年,鎮安侯病逝,這些年南境的守衛便都由鎮南將軍徐孟成負責,徐孟成和張朝理的妻子是同族。”
李崇知道宋離這是在幫他梳理此刻北境的關係圖,他最信任的人隻有宋離,有些事兒他能問宋離卻不能問朝中其他的人,軍情緊急今晚恐怕他還真不能不去,他看向身邊的人開口:
“先把晚上的藥用了,多穿一些,今天外麵冷。”
宋離真的聽了他的話服了藥,又讓顧亭拿了參片過來,由著宮人為他束發,他閉著眼睛緩著精神,他聽到李崇問出聲:
“鎮安侯沒有納妾沒有庶子嗎?”
宋離搖了搖頭:
“有納妾,妾室也沒能生下一兒半女。”
李崇的臉色冷然,光帝於大梁朝真是如同攪屎棍一樣的存在,恐怕鎮安侯隻有一個女兒和安和公主脫不了關係,而安和公主恐怕也隻是光帝為分化南境兵權的一個政治犧牲品,而現在的這個徐孟成恐怕難堪大任。
作者有話要說:
不愧是學過心理學的周副總
哈哈哈哈哈,想到上藥的畫麵,我不行了,周副總是真的想死,不是裝的
別人做情。事纏纏綿綿,他們做法事慘慘烈烈
後麵要聯手搞事業了
ps:喜歡記得收藏一下主頁作者哦
第50章 陛下已經過了一個時辰很久了
軍情萬分緊急,內閣和三部尚書,侍郎來的極快,李崇和宋離到的時候,人已經到齊了,宋離因為上一次救駕重傷,已經多日不露麵了,不過南境出了這麽大的事兒,他此刻過來倒是也說得過去。
宋離和岩月禮等人見了禮,李崇掃了一圈這一次吏部,戶部和兵部來的人,不知不覺間這朝中顯要的三部的權力已經重新劃分了。
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乃是三朝元老陳文景,這位老臣雖然沒入內閣,但是也算是位極人臣了,隻是早年和王和保素有摩擦,王和保掌權之後他便三天兩頭地稱病不上朝,吏部的事物都由原來王和保的門生魏忠代理。
而現在王和保倒下了,魏忠也被牽連下了大理寺,這位胡子都花白的元老又打起了精神來,現在看著那紅潤的麵色瞧著身體比宋離都好多了。
戶部的變化倒是不大,尚書吳鄭太樹上掉片葉子都怕砸腦袋,戶部的事物還是由韓維主理,如今內閣沒了王和保,韓維和岩月禮又是同年,他現在在戶部就仿佛就像沒了婆婆欺壓的媳婦,終於熬到了能當家做主。
倒是兵部給李崇的印象最淺,他隻記得上次宋離下獄的時候,兵部折進去了一個和那位史禦史連襟的兵部侍郎,而有意思的是,那位兵部侍郎竟然是兵部三位大人中唯一一個軍旅出身的人,現在兵部的尚書和侍郎竟然都是文官出身。
李崇點了點座椅開口:
“都坐下說吧。”
臣子是坐下了,但是他現在是一點兒也不想坐也坐不下,索性直接來到了廳中,站在了大梁輿圖之下,他也不繞彎子而是直接開口:
“南境的事兒諸位已經知道了,議議吧,朕才剛親政,你們也給朕講講這赤衣族,還有扶南,幹渠,蒲甘三國戰力如何,何以能讓讓徐孟成節節敗退。”
李崇對徐孟成的帶兵能力存疑,因為在今天的戰報抵京之前,他就已經上了幾份折子,說的都是這些日子和赤衣族摩擦不斷,他隻當是地方小族鬧事兒,並沒有理會他要餉銀一事。
但是宋離方才卻說,赤衣族早已經七零八落,南境可是陳兵八萬,徐孟成竟然在這種兵力絕對的優勢下都沒有及時鎮壓住叛亂,扶南三國必然也是看到了南境兵將戰力的衰弱才敢貿然興兵,可以說如今三國壓境,有一半的責任是主將的。
宋離身為內相,幾乎從不會直接參與國事,他此刻隻是坐在一旁端起了李崇剛讓人上來的茶盞,冰冷的手握著這茶盞剛好,他低斂眉眼並沒有開口。
第一個為陛下解惑的是內閣隱隱已有首輔話語權的岩月禮:
“陛下,赤衣族從前叫赤衣國,前朝的時候赤衣國被滅,便稱赤衣族,其族人好養蛇,常年盤踞在山林中,這些年來與南境兵將並無什麽衝突,這一次也不知是發生了什麽,讓這赤衣族與南境軍對上了。
至於扶南,幹渠,蒲甘三國乃是我大梁屬國,這三國同進同退,皇族之間互有通婚,這三國皆是被鎮安侯府鎮壓多年,自老侯爺去世之後他們一直對南境五洲虎視眈眈,但是卻一直未曾有具體的動作,臣以為,這一次他們敢貿然興兵正是因為徐孟成被一個赤衣族折騰的節節敗退所致。
欲治兵者必先選將,臣以為此刻朝廷應及時換下徐孟成,將徐孟成連降三級戴罪立功。”
看到岩月禮和自己想到一塊兒去李崇還是鬆了一口氣的,他的話音落下之後內閣也無異議,三部自然也不會有什麽意見,徐孟成的仗打成了這樣,若是再擔任南境守將,恐怕整個南境都要被他拖下水。
就在幾人附議的時候,一直喝茶的宋離才抬頭開口:
“陛下,臣讚同換下徐孟成,但是臣以為不能讓徐孟成降三級留任,而是應該立刻召迴京城。”
李崇看向他:
“為何?”
宋離放下了茶盞,將手重新攏迴了衣袖中,看向了岩月禮開口:
“岩輔方才也說了,赤衣族這些年來和南境駐軍從無敵對,為何這兩個月忽然打了起來?此事恐怕隻有將徐孟成召迴京城才能問清楚。”
李崇一瞬間便明白了宋離的意思,他是覺得此次戰事的導火索或許並不在赤衣族而在徐孟成,岩月禮也低頭沉思,片刻之後開口:
“陛下,臣讚同宋督主所言,南境事宜還是要召徐孟成迴京才能弄清楚。”
李崇拍板:
“好,便召徐孟成迴京,這頂替徐孟成的人選諸位可有?”
這個他實在是沒主意,這大梁朝中的人他不認識的太多了,這一次主動開口的是韓維:
“臣舉薦都指揮使陳青楓接替徐孟成的位子。”
李崇並不知道這個陳青楓是誰,下意識看向了宋離,宋離開口:
“陛下,這陳青楓乃是先鎮安侯的女婿,此人出身將門世家,確實頗有領兵的才能,隻是光帝十三年,因為陳青楓的折子中未曾避帝名諱,便從原來的前鋒軍中被調離,後任靈州都指揮使。”
李崇就知道隻要有光帝在的地方,準幹不了什麽好事兒,他抬眼看向了大梁輿圖,目光落在了南境的方向,南境五州,分別的是甘州,深州,璐州,陽州和靈州,其中如今已經陷落的甘,深二州接壤扶南好幹渠,而靈州則為五州之中最小也是最靠進內陸的一個州。
宋離手撚了撚衣擺,似乎在記憶中搜索著什麽,半晌之後他再次開口:
“陛下,臣也以為陳青楓是個不錯的人選,鎮安侯隻有一個嫡女,臣聽聞這位侯府嫡女是由老鎮安侯親自教養長大,不喜女紅倒喜兵書,老侯爺乃是最了解扶南三國的人,想來嫡女也是學識淵博,倒是也是陳青楓的一個助力。”
他的話音剛落兵部尚書左立輕哼了一聲,聲調中的不削雖然有意遮掩不過還是顯露了不少出來:
“禦敵衛邊是男兒之責,此事事關北境安危,茲事體大,宋督主竟然將禦敵的希望寄在一個女子身上,真是荒謬可笑,非男兒之誌。”
這話明明白白在映射宋離太監的身份,在朝堂這麽多年,這樣的言語相刺宋離聽的多了,從前他從不會將這樣的言語放在心上,但是此刻左立那一句非男兒之誌說出來的時候,宋離的心就像是被刺了一下,他不介意,但是他不希望有人在李崇的麵前這樣提及他。
他正要反唇相譏,便有另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是李崇的聲音,他冷哼了一聲:
“男兒勇猛,自當衝在婦孺之前,守土衛邊,但是打仗不光靠勇狠,還要靠腦子,若是那位郡主真能得老侯爺真傳,莫說是旁人,就是你左立,也未必有郡主更了解扶南三國,左尚書這尚書也要用些腦子當。”
李崇此言毫不客氣,半點兒沒有給這二品大員的麵子,左立被說的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也隻能認下,岩月禮聞言卻是看了看宋離,想來經過此次宮變,宋離更得陛下信任了,思及他身後的直廷司,他唇邊的弧度淡了兩分。
這替代徐孟成的人選最後還是選定了陳青楓,並在下聖旨的時候著宮人帶了有一句口諭,許他攜夫人前往。
解決了人選之後,最棘手的就是糧草了,李崇向後倚了一下桌案,屁股挨在桌案的時候他立刻彈了起來,宋離目光驟然看了過來,眼底的擔憂一閃而逝,岩月禮看著天子一直站著不由得勸了一句:
“陛下也坐下歇歇吧。”
李崇連忙擺了擺手:
“不用,朕不累,坐了一天了就想站一會兒,說說糧草吧,韓維。”
戶部是大梁的錢袋子,財神爺,有沒有有多少這位鐵公雞戶部侍郎最是清楚了。
提到糧草,韓維那張本來就是剛正嚴肅的臉更加剛正嚴肅了:
“陛下,年前從米商手中收了十萬石,若是全部運往南境夠南境兵將兩個半月之用。”
李崇的腦子裏已經開始閃過各種數字了,一石大約是60斤,大約夠一個人吃60天,八萬人吃六十天就需要八萬石,這樣算來也確實隻夠兩個多月的軍糧。
韓維再次開口:
“而且從京城到南境,運河隻能運到福州,福州至靈州的運河已經被淤泥堵塞,那一段便隻能陸運,陸運的損耗便要一成。”
李崇深深吸了一口氣,一巴掌拍到了腦門上,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都是什麽事兒啊?窮就算了,路還不通?他再一次站在了地圖前開口:
“陸運從福州到靈州需要幾天?”
這一次兵部尚書左立立刻抓準機會開口:
“迴陛下,若是押送糧草晝夜不停也需四至五天。”
快馬其實兩天就到,但是大批糧草部隊行軍的速度不可能上來。
李崇皺眉站在地圖前麵,忽然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從朝廷撥糧確實損耗太大,所以隻能由靠近南境的州府去籌。”
一直沒有說話的老臣陳文景此時開口,蒼老的聲音中難掩悲涼無奈:
“陛下,京城之中的五大糧庫在天子腳下尚且出了此等陋聞,南境周邊的州府糧庫的情況相必也好不到哪裏去。”
大梁的腐朽已經日益凸顯,這個道理其實誰都明白,隻是陳文景敢當著陛下的麵說出來罷了,此話一落正陽宮內都安靜了下來,岩月禮看了一眼陳文景終究沒有說話。